APP下载

以项目为核心,打造人才培养基地

2024-08-17王意钦

人力资源 2024年7期

新能源发电项目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其发展趋势和重要性不容忽视,未来新能源发电将成为主导产业。在我国,新能源发电项目受到了高度重视,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为了满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我们建立了以新能源发电项目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基地,旨在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的新能源精英。

人才培养基地的基本原则

●彰显业务特色

全面把握人才结构,将人才培养规划覆盖到全级次岗位,加大对相对弱势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立足陕西公司风电、光伏、光热等新能源基地规模,打造“产学结合,亦工亦学”的新能源建设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以用为本”

充分发挥人才自身优势,提升人才价值,充分发挥人才效能,尊重个人及公司意愿和诉求,制定清晰具体的个性化培养计划,坚持从实践中学习新知识、钻研新技术、掌握新技能、提高新本领,实现公司价值与个人价值的有机统一。

●大力倡导创新

全面提高人才的创新思维和能力,积极推进培训内容、方式等的改革及创新,对拥有创新意识、主动参与创新并取得有效成果的职工给予重点培养和倾斜,引导职工敢于创新、突破自我,实现创新创效。

人才培养基地的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基地以向体系内新能源在建项目输送实操型、专业型、创新型、战略型的关键核心岗位人才为主要目标。基地设置了普适级、专业级、精通级、管理级岗位人才培养目标,其中前两个培训级别适用于实操岗位,两个培训级别主要针对管理岗位。

●普适级

培养实操适用岗位人才,即具备一定专业知识、但无相关项目工作经验的新入职职工、职能部门相关岗位人员、技术人员等,使其逐步形成项目管理思维与方法。

●专业级

培养专业技术岗位人才,即具备3年(含)以上项目建设经验的骨干成员,使其逐步了解项目管理体系、掌握项目执行工具方法,从而具备团队领导能力。

●精通级

培养技术管理岗位人才,即具备5年(含)以上项目建设经验的专业级人才,使其逐步掌握项目管理治理能力、集群管理、绩效总控能力等。

●管理级

培养高级管理岗位人才,即具备8年(含)以上项目建设经验的精通级人才,使其进一步提升项目决策与规划能力、领导力等。

人才培养基地的培养体系

●任职资格体系搭建

以企业发展战略和业务特点为导向,以项目经理资质认证为基础,结合行业内优秀实践案例,以任职资格体系建设为目标,通过调研、资料查阅、问卷等方式对现有项目基建人员进行需求研究,分析现有建设项目人才队伍整体能力水平和项目建设情况,进而对企业现有项目及人员进行分级分类,从而优化人员编制,改善人员结构,提升人员能力。

以建设项目人员能力提升和个人发展为导向,综合分析企业发展战略所要求的人才能力需求模型,明确建设人才企业内在成长规律,定义任职资格等级划分及定义、标准要素定义等,初步构建任职资格标准要素体系。

●项目管理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体系将采用“721法则”,即70%的能力来自实践,20%的能力来自直系领导的培养,10%的能力来自课程讲授。实践课程依托公司现有建设项目开展,领导培养着力于师带徒模式,课程讲授邀请名企讲师结合实践项目案例拓展。

课程讲授体系设计分层级设计:以基于PMP项目管理师要求的九大知识体系为基础,打造知识体系建设,普适级及专业级层面侧重于风险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采购管理、合规管理等专业技术领域,精通级及管理级层面在专业技术层面增加企业管理、领导力提升、团队引领、管理思维及方式等综合素养模块。

●项目管理能力体系

项目管理能力体系分为两种:基于个人和基于组织。

提升个人项目管理能力——将从环境能力(组织环境、战略管理等)、行为能力(领导力、沟通技能等)、技术能力(计划与控制、质量与风险等)三个维度设定评定能力分级标准及要求,从而促进个体综合管理能力的提升,在规范的项目协作流程中,项目计划、进度、执行管控等将会更加合理、完善,经过培训后的项目管理方法、工具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从而通过个体的能力提升实现团队的效能提升。

提升组织项目管理能力——将致力于建立一套将企业业务流程集成为一体的项目管理手册(包括指导性文件、过程控制文件、支持性文件及操作模板和指南),为企业带来可视化的项目管理工具、动态化的过程控制方法以及程序化的项目作业流程。

该手册将规范指导全流程管理过程,强调通过项目生命周期的过程定义,通过对过程输入与输出的界定,分析组织如何将项目看作一个整体来处理,并通过项目管理过程、项目实施支撑、项目监控方法及项目作业指导,以项目管理的理念、工具方法为支撑,系统化地将项目管理理论与项目过程要求融入具体的操作实践中。

●项目管理考核评价体系

为检验及验证培训效果,将引入综合测评与模拟案例汇报两种评估方式对整体效果进行评估。综合测评主要通过笔试方式开展,针对培训的理论知识、概念、工具使用及方法应用进行考核,模拟案例汇报主要针对所需的实际应用进行考察。每期学员都将对整体项目培训进行总结,并后期跟踪培训内容是否真正转化落地,建立定期回访机制,针对学员反馈的问题,及时调整培养方案,帮助人才队伍及时以行动学习的方式将项目管理知识、工具、方法等应用于实践。

AJm4werlWjNHdm1lzh3DfA==

有目的、有规划地引入资格认证评估体系,可结合外部咨询机构,借鉴IPMP认证机制,结合公司实际业务发展情况,建立系统内部更具有操作性、科学性的项目经理资格认证机制。后期与现有制度体系相结合,选聘机制、任用机制、考核机制、薪酬机制进一步补充与优化,确保整个培训体系有效落地。

●企业内部师资培养体系

建立系统内培训师资库,依靠内部优秀职工进行知识技能的传递,使更适合体系内的经验、资源得到传承,配套建立内训师培养方案,明确选拔标准、培养目标、工作职责等,在更短的时间内提升内训师的课程开发、课件制作、课程讲授等综合能力。内部讲师团队将分为三级培养,由专业讲师、中级讲师到高级讲师,培养周期暂定1.5年,先培养3—5名专业讲师,培养方式以理论知识与讲台授课为主,以分享会、研讨会、读书会等作为补充。内训师以课程满意度、讲授总时长、课程达标率等指标进行全周期跟踪考核,以此作为优秀讲师评定依据,并给予相应激励。

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组织保障

●成立领导小组

由公司领导班子成员负责牵头抓总,保障人才培养工作落到实处。加强人力资源职能线队伍建设,增加培训管理岗位编制,加强培训工作组织和推进。

●依托外部机构合作

与培训机构、咨询公司、高校等合作,引进先进理念与机制,利用专业资源,共同打造人才培养体系。

●专项经费支持

除培训经费计提比例外,需后期投入相应比例大基地建设专用经费,保障平台后期有效运行。

本文主要介绍了新能源发电项目基建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该基地旨在提高新能源发电行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促进新能源发电产业的快速发展,拓宽人才发展渠道,提升行业竞争力。基地建设遵循党的领导、业务特色、以用为本、大力倡导创新等基本原则,通过系统化的培训课程和实践活动,使学员掌握新能源发电技术、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等方面的知识,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基地建设还包括任职资格体系搭建、项目管理课程体系搭建、项目管理能力体系搭建、项目管理考核评价体系搭建、企业内部师资培养体系搭建等。总之,新能源发电项目基建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而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是应对挑战和抓住机遇的关键举措之一。通过搭建任职资格体系、建设课程体系、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以及评估培养效果等措施,我们可以为公司的新能源业务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推动新能源产业的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 陕西新华水利水电投资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