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好育才主阵地,打造职场生力军

2024-08-17夏成钢

人力资源 2024年7期

在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岗位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不断提升,不仅要求高职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同时也要求他们具备较强的岗位胜任力、较高的职业素养。高职院校是培育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要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对接,从服务地域发展以及社会经济进步的角度出发,在整合自身优势育人资源以及育人特色的基础上,科学分析高职学生就业胜任力的现状以及实际问题,并探讨科学的优化对策,以此来系统提升和增进学生的就业胜任力。

高职毕业生就业胜任力现状

胜任力是指一项工作中反映个人动机、自我形象、特质、态度或者价值观等一系列潜在的、深层次的特质,可用于区分绩优者和一般者。高职学生是未来职场的生力军,高职院校应在其尚未进入职场前,以丰富的培养手段为其夯实职业基础,积蓄就业竞争力。以广西高职院校为例,他们在教学管理以及育人过程中,将培养学生的职业胜任力置于中心位置,面向未来多措并举、全面系统地培育和提升学生的就业胜任力,科学引领和鼓舞学生高质量发展。

对于广大高职学生而言,他们在发展过程中始终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压力与发展挑战,若他们自身缺乏坚实深厚的专业素养以及岗位适应力、岗位胜任力,自然很难精准适应未来社会岗位的现实需要,也难以系统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更不利于促进自身高质量发展。为此,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和孕育人才的阵地,要科学审视、系统分析学生就业胜任力的现状,并研讨胜任力培养环节中突出存在的问题,以便能够采用高效的应对之策。

当前,社会对于高职学生的认识虽然有所转变,但不可否认,同其他高等院校毕业的学生相比较,高职院校学生在求职就业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不少难题。对于广大高职学生而言,他们在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只有充分立足于社会岗位的现实需要,科学全面提升和增进自身的就业胜任力,才能够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也才能够在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用人单位的信任与支持。

高职院校对提升人力资本质量、推动产业升级具有重要作用。调研显示,当前广西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胜任力普遍处于中等水平,同一些发达省份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胜任力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这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通常情况下,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教育质量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联系。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程度高,或者经济水平整体较好,那么该区域的教育质量也相对较高。从这方面来看,广西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胜任力还有待提升与改进。

笔者在研判与分析把握广西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胜任力的过程中发现,影响就业胜任力的不同要素之间具备紧密的内在关联性,不同要素与学生就业胜任力之间也存在着较为紧密的联系。通俗理解,衡量与判断高职学生的就业胜任力,不仅仅要关注他们的专业素养以及知识积累,还应该关注他们的职业素质、拓展素质等方面。从社会实践中可以发现,同专业素养相比,拓展素质与学生就业胜任力之间更是存在着非常紧密的内在联系。这主要是因为,社会岗位更加强调或者突出岗位人员自身综合素养方面的能力以及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能力。

高职毕业生就业胜任力存在的问题

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多措并举地提升学生的就业胜任力,以适合现实发展需要的课程设置和完善的实践育人体系等,为高职学生创建高效的成长空间,系统全面地提升他们的就业胜任力。当前,在广西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胜任力的培养实践中,尚存在问题与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课程结构设置不够科学,实践比重较低

在培育高职学生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建构完善的课程体系,科学地优化课程结构,真正构建全面的课程体系。但是现阶段,广西部分高职院校在高职学生就业胜任力培养过程中,课程结构尚有待完善。这主要表现为课程结构不够合理,通识课程相对较少,实践课程比重不高,课程结构存在“头重脚轻”的问题。未来的社会岗位对高职学生就业胜任力的要求较高,不仅要求高职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素养,还要求其具备必要的实践素养以及岗位技能。当前部分地方高职院校课程结构失衡,不利于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也难以优化其岗位胜任力。

●实习实践机会少且不够系统化

为了向社会输出高质量的人才资源,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着重增强培养主体的就业胜任力,着重为其创设科学的实践平台,提供多元的实践机会,全面提高其实践素养。但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在培育人才的过程中,并没有建构起科学的实习实践平台,这也致使高职学生的实习实践机会较少。按照惯例,高职院校通常只针对毕业班开展系统化的岗位实习。部分高职院校虽然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实习实践机会,但岗位实践的内容比较单一,不能充分检验所学技能。岗位实习实践机会相对稀缺,使得很多高职学生在进入社会岗位后难以适应岗位要求,难以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充分结合起来。同时,因为实习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高职学生也很难通过实践真正获得对岗位角色的感知和身份认同,这导致他们在就业后,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进行心理调适和岗位适应。

●岗位认同度低,缺乏科学的职业发展导向

高职院校学生是未来职场的重要人才来源。要想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满足感、成就感,他们必须尽早明确职业发展方向。但在现实中,部分高职学生缺乏明确的职业认同。比如,有的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并不是出于自身的主观意愿,而是受考试成绩、家长意愿等因素的影响。没有明确的职业方向,或者缺乏对所学专业的认同,都会使其在择业就业过程中感到迷茫,自然难以全身心投入。此外,部分学生缺乏长期的职业规划,往往抱有“走一步看一步”的消极心态,这也使得他们在选择职业和就业岗位时过于注重短期利益,仅以薪酬高低作为选择工作的标准。除此之外,高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没有真正系统地接受过职业发展规划方面的持续训练,也没有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职业生涯的剖析以及规划认识,这就使得他们在面对职业选择时比较盲从,难以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和轨迹,也不清楚该着重发展哪些方面的就业胜任力。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胜任力提升对策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育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立足社会岗位的现实需要,紧密结合自身的育人实践,从整体优化育人质量的视角出发,结合当前人才培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系统地提升高职学生的胜任力水平和质量。

●建构完善的实践育人体系

高职院校的学科专业是综合实践性非常强的特色专业类型,因此,在育人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应秉持专业特色,立足社会岗位的现实需要构建育人体系。一方面,高职院校应注重统筹自身资源,拓展实践资源,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调整、教学方法、教材编订、师资配置等方面着手,确保实践育人工作真正取得实效。在课程设置方面,可适当调整课程结构,增加实践课程的整体比重,将通识课、专业课、实践课等充分结合起来,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加强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调研与分析,做好行业企业调研、毕业生跟踪调研和在校生学情调研,分析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明确各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并据此形成专业人才培养调研报告。

●积极引入专业人才,打造高质量教师队伍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雄厚的师资水平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为此,广西高职院校应立足专业学科,以育人为导向,积极培育雄厚的师资力量。一方面,高职院校为教师提供了一系列综合培训,助力教师拓展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应用能力。比如,广西某高职学院精心设计并推出“教师专项数字教学技能提升培训”,培训内容涵盖数据挖掘、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操作,提升教师的实践水平;鼓励教师参与全国教师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使教师在竞赛中获得实战经验,并通过与同行的交流互动掌握行业最新前沿动态;与多家企业达成长期合作关系,为教师提供实践以及直接参与企业项目的机会。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与区域各大企业广泛合作,吸引企业技术技能专家加入教师队伍。比如,广西某智能制造学院在保证校内教师队伍数量与质量的基础上,广泛聘请企业内的行业专家到校执教,该校的教师队伍中既有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专家,也有首席技师等高端技术人才。该高职院校的徐教授,曾在大型企业从事设备、工艺和装备设计工作二十多年,成功研制十余台生产线关键设备,设计数十套工艺装备和加工工艺,学校聘其担任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负责人,在他的组织指导下,该校学生参加多届职业技能大赛和创新设计大赛,获得多个奖项。设计与制造专业的王教授,曾参与两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多项省市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在教学工作中,她依托学院建立的博士工作室,培养数十名学生并在各类竞赛中获得国家、区级、校级多项奖励,还参与了多项区级、市级、校级科研项目。这些技术技能专家既具备深厚的科学理论造诣,又具备在大型企业从事技术或研发工作的实战经验,高职院校聘其担任学科或专业负责人,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和创新设计大赛,对推进学科理论与实践结合起到重要作用。

●聚焦就业开展指导工作

高职院校做好就业指导工作,有利于学生精准拓展岗位。高职院校应提前布局就业指导工作,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就业帮扶措施。一方面,很多高职学生在求职就业的过程中对一些促进就业的政策缺乏认识,也无法把握最新的就业发展形势,这使得他们在择业时茫然无措,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为此,高职院校应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近期,教育部为加大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力度,推动各项政策加快落地显效,印发了《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政策汇编》,并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202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月”活动。高职院校应主动把握时机,在学校官网上及时发布相关政策信息、毕业生就业“政策公告”等,宣传中央和地方有关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自主创业、参军入伍、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政策举措;组织学生观看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推出的“互联网+就业指导”公益直播课;邀请就业创业指导委员进校园进行政策宣讲,通过在校园内设立政策咨询点、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大力宣传国家和地方出台的一次性扩岗补助、社保补贴、见习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和企业增人增资等政策,帮助毕业生充分了解各项促就业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很多高职学生信息闭塞,难以快速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因此,高职院校应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指导,通过企业导师制度、智慧创新工作坊等,使学生深入了解大数据背景下的就业市场,引领他们筛选求职就业的关键信息,帮助他们把握职业机会,向更多用人单位推介自己。

广西某高职院校提前组成以学院领导、班主任为主的调研组,通过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访谈毕业生等形式开展调研,研判年度就业形势,剖析应届毕业生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困难、进度等。该校每届大三学生当中都有部分人计划通过专升本考试继续提升学历,由于忙于备考,他们对就业考虑得不够周全。于是学校对这些学生开展就业帮扶,通过面谈了解其就业意向,并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为其精准推荐岗位。同时,校领导带队到当地企业走访,实地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签订合作协议,进而有针对性地调整人才培养体系,为学生稳定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开展常态化的职业规划教育

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开展常态化的职业规划教育。对广西高职院校而言,一是要改变现阶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对滞后的局面,着力推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常态化、系统化、分层化。比如,高职院校要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发展需要,积极增设多元化、系统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针对大一、大二学生,高职院校要着重培养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引导他们认真挖掘自身的兴趣爱好,提前为选择职业打好基础。高职院校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清晰的岗位发展目标以及求职就业方向,使他们能够基于职业发展前景和专业特长来选择职业。此外,高职院校还应注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在求职就业的过程中,部分高职学生缺乏良好的求职心态,对职业和岗位缺乏正确的认识,存在盲目攀比、片面追求“一步到位”的就业观等错误的就业理念,高职院校应重视对学生健康就业观念的培养,积极引领学生把握好时代发展导向,系统地提升这些“准职场人”的综合职业素质。

●多措并举提升高职学生专业技能

高职院校学生对应的求职岗位多是一线实践岗位,这对他们的专业技术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全面增强学生的岗位胜任力,高职院校必须着重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学习内容贴近岗位实际。一方面,理论认知能力是职场人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和基本能力,高职院校应积极引导并鼓励学生加强自主学习,不断增强理论素养。同时,高职院校应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理论知识。比如广西某高职院校在理论课程中设置了劳动安全教育、工具机械使用规格、单项作业标准等相关内容。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学习内容,该院校与当地铁路系统、轨道交通等单位合作,将2024届40余名学生送到工段参加岗位定向培养实习。该单位从安全科、综合办公室等抽调理论基础扎实、现场操作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对学员进行授课。导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当场答疑解惑,使学员对工段上的作业方式和操作流程有了初步了解。同时,工段还抽调3位班长担任辅导员,负责学员培训期间的技术培训指导。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还应注重开展多元化的模拟大赛,组织学生参与各类专业技能比武活动,以岗位要求来衡量和研判学生的专业素养以及发展优势。尤其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素养以及信息化工具的运用能力,已经成为衡量学生未来是否适应岗位需要的重要标志。为此,广西高职院校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信息设计比赛等形式,为学生提供运用信息化工具的机会,提升其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平。

●拓展实习实践平台,增加锻炼机会

为系统增强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广西高职院校应注重开展多元且广泛的实习实践和系统化的实习训练,着力拓展实习实践平台,科学提升实习实践水平。一方面,广西高职院校应着力构建校园实践平台,结合高职学生培育的具体方向和科学目标,积极建立完善的实践设施,确保学生能够在校园内参与不同形式的实践。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注重搭建广泛的校外实习实践平台。如广西某高职院校学校还充分发挥校企、校地合作优势,同区域内的企事业单位深入合作,为学生提供岗位实践机会;主动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和技能专家进校园,开展线上线下宣讲会、校园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政策讲解和工作岗位推荐。部分高职院校还组织学生开展“三下乡”“下社区”等多元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为群众提供服务,以此巩固和提升专业技能,为踏上岗位做好准备。

高职院校毕业生是保就业、稳就业的重点群体,努力促进其高质量充分就业关乎高职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供给平衡,更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因此,高职院校有必要多措并举培养学生的就业胜任力,全面优化其岗位素养以及核心技能,从而促进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本文系2024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课题项目“广西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胜任力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GXRS-2024-018)]

作者单位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财经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