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情感价值的挖掘与引导

2024-08-16彭尊善张丽军

职工法律天地·上半月 2024年7期

艺术教育是以美的境界和形象的力量促进人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提升。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内容丰富,学习任务明晰。在欣赏、评述任务中,该课程明确从低年段开始培养学生感知身边的美,逐步形成发现、感知、欣赏美的意识,到高年段引导学生概览中外美术发展史,了解美术产生的背景、不同时代、地区、民族和国家美术的特征。这些任务要求学生欣赏、评述世界各地的美术作品,以培养尊重、理解和包容的态度。任务的设定对中小学美术欣赏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小学美术一线教师只有在实践教学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方法与思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正确引导学生欣赏活动,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情感表达和提升创造力。

一、培养审美情感提升情感认知能力

(一)审美情感发生具备的三个条件

1.要有互动的状态

审美情感发生,教师不能采用单一的语言传递方式或一言堂。师生对美术作品要有对话,如问学生:“看了这幅作品,你有什么感受?”“你认为艺术家想向观众表达什么情感?”等等。

2.进入鉴赏状态

学生欣赏作品要从观察描述状态进入鉴赏状态。学生根据教师选择的与学生年龄、心理相符的美术作品,通过教师情境创设,讲述故事等方式,理解作品背后的情感和故事,在作品中找到共鸣点。学生在理解艺术作品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语境的同时,还能认识到美术作品是情感与文化的载体,以此促进情感上的联系。

3.师生整体的学习状态要改变

师生学习时,要从对作品的外显性“审察”到“审美”状态的转移,不能仅停留在作品的表象特征上。

(二)美术社团与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

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与学校美术社团活动息息相关。笔者了解发现,许多学校美术社团活动主要聚焦在美术技能方面,如绘画、陶艺、手工剪纸T8WuiBUikU4LByr3dwZBdw==等,对美术欣赏方面则涵盖较少。中小学美术课堂时间有限,教师更倾向于绘画技能的教学,对各种类型的美术作品欣赏及品评占用时间的不多,即使是欣赏、评述内容也往往是教师讲述,学生人云亦云。这不能从根本上去感知作品、真正解读美术作品。

为解决这一问题,建立美术社团是一种有效途径。在美术社团活动中,让学生以作品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更主动、更自觉地分析作品,学习成果在社团内以演讲的形式进行分享。教师指导学生选择一些中外艺术家,在学生了解其生平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他们的艺术风格,同时引导学生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美术作品。在美术社团活动中,学生通过多样性欣赏,拓宽了审美视野,培养了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情感认知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三)艺术体验与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

审美情感的培养离不开艺术体验。教师可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博物馆、美术馆或名师工作坊,让学生感受艺术氛围,加深对艺术作品情感内涵的理解和体验。让他们近距离感受各种艺术形式,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对作品的赏析能力。教师甚至可以让学生观看相关艺术作品的故事或艺术家故事的电影或记录片,观后组织讨论、写作评论并分享对艺术家或作品的理解。学生们可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所感受到的情感,通过绘画或写观后心得,外化内在情感,加深对美的理解和自我情感的认知。由于美术欣赏具有主观性、自主性、想象性和创造性等特征,因此,尊重学生自主、个性化的表达是提升学生欣赏能力的起点,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的基础。

二、用费德门欣赏四步法挖掘作品

情感价值

(一)描述——感悟式欣赏

“描述”指的是用直觉的方式对美术作品的信息(如名称、艺术家、年代、国家及画种)完成观察后用语言描述直接观察到的作品信息,无需对其含义及价值进行判断。我们通常称这为感悟式欣赏。强调个人感受,注重主观体验,不受历史背景或艺术规则的约束。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情感状态,富有想象力地解读美术作品。教师应有针对性地设计观察作品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方向和目标。允许学生以自己的方式理解和表达对作品的感受,尊重学生主观感受,营造轻松的欣赏氛围。学生用美术的眼光去观察描述,是学会欣赏美术作品的第一步。通过观察描述,学生有意识地接触生活中美好的事物,积累审美经验,从而提升审美情感。

(二)分析——形式欣赏

“分析”指的是探讨作品的造型关系、对作品的形式进行分析。如,色调处理、空间布局、作品的表达方式等(学生在观察作品时,教师可预设这些问题)。如果说欣赏作品第一步是要求学生观察作品“有什么”,第二步则是要求学生观察作品是“什么样子”。我们把这种侧重于分析作品的构成要素和美学特征的欣赏方式称为形式欣赏,关注艺术家如何利用这些形式构成元素来传达情感、营造氛围或构建意义,如线条、色彩、形状、空间布局(构图)、质感、节奏等。

以欣赏毕加索作品《格尔尼卡》(如下图,现收藏于马德里国家索菲雅王妃美术馆)为例,让学生观察作品中的各种形象:抱着孩子仰天嚎啕大哭的母亲,身上伤痕累累紧握残剑躺在地上的士兵,从窗外伸出的举灯的手,受伤挣扎悲鸣的马,傲慢漠视的牛,像眼睛似的灯,奔跑的人,双臂伸向天空的男子……它们的色调是怎样的?画家如何构图?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观点的能力,实现学生从知识本位转化为素养本位。经典的美术欣赏作品往往蕴含积极的人文意识,教师通过引导,塑造正确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康身心和健全人格。

(三)解释——社会学式欣赏

“解释”指的是面对经典作品,解释艺术家创作的作品“为什么是这个样子?”“有什么含义?”“通过作品形式想要表达什么观念?”教师应要求学生融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流派、画家的生平、个性、经典作品等相关资料,推测作品的含义或探讨艺术家想表达的观念。这种侧重考察美术作品与历史背景、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等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的欣赏方式,我们称为社会学式欣赏。

社会学式欣赏使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师生之间有了很好的互动。学生在互动中既掌握了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又对艺术家创作的时代背景及生平个性有所了解。通过社会学式欣赏,学生能够超越美术作品的直接视觉体验,深入理解美术作品与社会之间的复杂互动,解释作品传达的情感信息,从而获得更丰富和深入的审美体验与社会认知,促进学生更加细腻和深刻的情感感知力。

(四)评价——比较式欣赏

“评价”指的是对美术作品的优劣进行评价。在基于自己经验和美术素养积累的基础上,学生对作品产生认同和理解。经过观察、描述、分析,学生对经典作品有了基本的感受,揣测艺术家创作意图,之后向外界传递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对作品进行评价。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多维度评价,是审美判断能力的重要表现。教师应适时创设对比话题,从艺术形式与技法、主题与情感表达、历史与文化背景、艺术风格与流派、艺术家个人风格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引导学生比较作品的异同。这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也可以创建评价任务,鼓励学生大胆评价作品,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自由评述,让学生乐于评价、会评价甚至爱评价。对作品的评价往往是学生基于自身经验和经历的美术欣赏能力和素质的呈现。学生在评价作品过程中不断提高审美判断能力,逐渐构建高雅的审美感知。

“费德门四法”能有效挖掘和引导作品的情感价值。不过,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容易偏离重点,将美术欣赏课上成历史课,过多描述美术作品的时代背景,或过分强调美术作品的深刻含义。有些教师专门分析作品中的技法,将美术欣赏课上成美术实践课,学生失去了基于自身的审美经验的体验,教师依然是课程的主角。

三、课程思政融入美术欣赏引导

情感价值

(一)课程思政在美术欣赏中的融合

要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作品的情感价值,课程思政融入美术欣赏是一个既富有挑战又极具意义的教学方法。许多美术作品蕴含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的关怀,教师应选择关注人文关怀、传递正能量、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讨论作品中蕴含的社会价值和伦理观念。强调艺术与价值观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美术作品与社会价值观的联系,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正面影响。如,在讲解《格尔尼卡》时,教师可以探讨西班牙内战的背景,分析毕加索是如何用这幅作品抨击法西斯的暴行,表达对战争的抗议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教师还可以选择涉及当代社会问题的美术作品,组织学生深入讨论,激发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反思。鼓励学生从个人角度出发,讨论作品引发的情感反应和心灵触动,建立与作品的情感联系,更深刻地理解作品背后的情感价值。

(二)美术欣赏教学中的情感培育与价值引领

艺术作品不仅是审美表达,还承载着社会道德、文化和观念。帮助学生理解美术作品、培养学生对社会变迁和人性的理解、认识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美术欣赏教学的一个情感目标。用美的规律传递真理、用美的形象引人为善、用美的教育引导审美,这可以激发学生对审美情感的渴求。课程思政融入美术欣赏教学,不仅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还能引导他们通过艺术作品感悟生命的意义,培养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结语

中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是学校践行美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观察、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等美术欣赏活动过程中,学生逐步获得审美感受和欣赏经验,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不断得到提高。中小学美术欣赏教学通过审美情感的培养和有效提升审美能力的欣赏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综合素质。中小学美术欣赏是一个情感探索、情感教育和情感成长的旅程。通过这一过程,学生的情感世界得以丰富,学生的人格逐步得到了健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上饶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