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设计微专题 提升教学有效性

2024-08-07周士超

数学教学通讯·高中版 2024年7期

[摘 要] 当下,微专题教学已成为高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课型,尤其在高三复习教学中尤显突出,围绕微专题的教学活动日趋成熟. 实践证明,微专题的应用在复习教学中是有效的,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有利于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研究者以椭圆中的一类三角形面积问题为研究主题,通过由浅入深的逐层探究帮助学生领悟问题的本质,掌握解题通法,切实提高解题能力.

[关键词] 微专题;本质;通法

在新课堂的推动下,微专题因具备切口小、角度新、针对性强等特点而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高三复习教学中,将微专题与大专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提升技能、深度复习. 笔者以椭圆中的一类三角形面积微专题为例,谈谈如何借助微专题提高高三复习教学的有效性.

什么是微专题

微专题首先是“微”,是选择学生学习中的难点、疑点和热点而展开的,其教学目标明确,针对性强,旨在通过深度探究“小切口、多视角”的问题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消除疑点,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在微专题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思维拓展空间,鼓励学生从不同视角分析和解决问题,以此实现相关知识点的有效融合,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解题经验. 教师要提供机会让学生自我展示,充分暴露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知识盲点或误区,以此为微专题内容的确定提供依据.

案例分析

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在解决椭圆中的一类三角形面积问题时,常常显得束手无策,进而出现畏难情绪. 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度剖析不难发现,大多数学生对解析几何中的三角形面积所涉及的点坐标的理解不够透彻,进而在应用时表现得束手无策,或者不能快速形成解题思路. 在本课教学中,笔者通过对典型问题的深入剖析及变式探究帮助学生认清问题的本质,形成有效的解题策略,以此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增强学生的解题信心.

设计意图 变式探究是巩固知识、提炼方法的重要途径,通过解决“‘形’变‘神’不变”的问题帮助学生总结归纳一类题的求解方法,这样学生再遇到相似题目时就可以快速形成解题思路,有效提升解题效率和解题信心.

4. 课堂小结

师:对于此类椭圆中的三角形面积问题,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设计意图 课堂小结在课堂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在微专题教学中,教师更要着重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学生认清问题的本质,提高“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

教学感悟

首先,在高三复习教学中,尤其在高三二轮复习教学中,教师应基于教学实际设计微专题,这样不仅可以巩固学生一轮复习的成果,还可以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知识体系,提高学生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在传统复习教学中,部分教师习惯用专题复习方式,如“数列与不等式”“函数与导数”等,这些专题内容容量大、跨度大、复习时间长,难免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 因此,在复习教学中,教师有必要通过容量小、切口小、跨度小的微专题来帮助学生突破一些重难点和疑点问题,从而让不同层级的学生都能有所成长.

其次,教师要认真地选好典型例题. 典型例题应具备起点低、针对性强等特点,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走出“题海”,提高学习效益. 在微专题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挖掘典型例题中蕴含的知识、思想、方法,帮助学生厘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学会触类旁通.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例题讲解中,不能直接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给学生,而应该提供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思考与探究,尊重学生的想法,以此有效点燃课堂,提高教学有效性.

最后,在微专题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变式训练,引导学生在“变”中体会“不变”的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另外,通过有效变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审视问题,从更高层面重构知识网络,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设计变式练习时,应控制好题目的难度和数量,提供时间让学生去思考、交流、归纳,从而有效强化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规避简单的模仿套用,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总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学生,基于实际设计微专题教学,引导学生通过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逐层探究,掌握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