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文文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24-08-04于迪

华文文学 2024年3期

摘 要:2023年11月11至12日,“华文文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江苏师范大学召开。本次会议是基于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迫切要求,试图对华文文学现象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丰富关系进行探索,发掘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华文文学中的传承、表现与传播,进一步阐释华文文学的多重内涵和深刻价值。会议主要从“华文文学的发展趋势”“华文文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华文文学经典化”“华文文学与中外文学传统”等四个向度展开讨论,其中既有对华文文学的整体观照,也有对具体作家和文本的深入分析;既有理论探讨,也有学科反思,深入探索华文文学研究的新的学科范式和突破点。

关键词:华文文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拓展;范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77(2024)3-0124-05

2023年11月11至12日,由江苏师范大学、作家出版社和江苏省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共同主办的“华文文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江苏师范大学召开。本次会议是基于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迫切要求,试图对华文文学现象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丰富关系进行探索,发掘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华文文学中的传承、表现与传播,进一步阐释华文文学的多重内涵和深刻价值。随着华人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华文文学的地理版图不断拓展,华文作家的海外身份与经验亟需重新梳理与探索。

正是从这些问题关怀出发,来自美国、加拿大、奥地利、匈牙利、德国、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日本、澳大利亚等世界各国的华文作家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暨南大学、厦门大学、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扬州大学、盐城师范学院等全国二十多个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以“华文文学与人类命运同体”为主题,从“华文文学的发展趋势”“华文文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华文文学经典化”“华文文学与中外文学传统”等四个向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正如江苏师范大学方忠教授在开幕词中所言:“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将有助于促进华文文学研究的理论拓展与深化,并深入挖掘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借鉴意义的文化理论思想,在有力推动华文文学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与会作家与学者的讨论和发言,都充分展示了这种研究路径与自觉意识。

一、华文文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华文文学与人类命运同体”是会议的总主题,也是大会重点探讨的学术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理念,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了中国方案,也为华文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理论资源与研究范式,以超越国族与民族的界限,拓展理论视野与研究边界。

南京大学刘俊教授指出,华文文学一直以来讨论的范围是白话文学,但其实华文文学也有古典文学的存在,因而他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情”之呈现——以〈牡丹亭〉为例》中,尝试以《牡丹亭》作为文本阐释的对象、以“情”作为构筑“人类命运同体”的基本概念,促进作为理想设定的“人类命运同体”向现实转化。其中,刘俊教授特别提及白先勇制作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不仅在两岸四地华人世界引发昆曲热潮,而且在美国、英国、新加坡、希腊等国演出时,也得到了外国观众的认可——这充分说明《牡丹亭》在肯定欲望、表达感情、争取自由、渴望超越(生死)等方面,已经触及到了人类精神、情感的共性,表达了普遍的人性,展示了人类共同承载的命运形态。

暨南大学白杨教授所关注的是东亚汉学的进程与发展,她在《对中韩现代文学关系的一种学术史考察(2000-2022)》一文中,将中韩文学的发展历程放在东亚文化圈与世界汉学的视野中加以考察,发现儒家文化的影响、近现代以来共同的被侵略、被殖民的历史遭遇以及在现代性追求中探索民族文化转型的发展诉求,都使得两国之间的文化与文学发展呈现出共振或交错的历史面貌,尤其是中韩近现代文学发展具有内在的思想联系,呈现出思想谱系的传承、精神对话和视阈的拓展等特征。因而白杨教授侧重从学术史的视角,梳理新世纪以来在中国学术期刊中发表的中韩现代文学关系的研究论文,力求在历史线索的呈现中阐发学术思想、研究方法和文化意识的变迁等问题,并对研究趋势做出反思。

美国华文作家、欧美影视协会会长陈瑞琳女士则从具体的华文文学创作出发,以2023年第二届世界华人作家笔会获奖的作家作品为讨论对象,探讨海外华文文学如何走向经典化的重要问题。她在《论海外新移民文学的经典化——从获奖作家谈起》一文中认为评比世界华文文学的优秀作品,是海外华文文学走向经典化的重要途径,同时她还建议海外也要建立成熟的文学评奖机制,以推进海外华文文学的传播与经典化。

江苏师范大学王艳芳教授聚焦郝誉翔小说中的岛屿叙事,在《如何由“地方”抵达“共同体”?——从郝誉翔的岛屿叙事谈起》一文中,从“空间”与“地方”的辩证关系出发,梳理“空间”如何经由文学叙事变为“地方”,“地方”又是如何作为“共同体”之部分而存在,进一步提出以“地方”为方法、观照台湾文学的地方书写,具有方法论的探索意义。同时,台湾文学作为中国地方文学之局部,对于中国文学现代化探索也提供了独特的经验,为民族文化的共同体美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文学样本。

在此次会议中,作家与学者的直接互动成为一大亮点,也为现场的研讨迸发出能量与活力。奥地利华文作家、《欧华文学选刊》杂志社社长方丽娜女士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坐标及现实意义——从我的长篇小说〈到中国去〉说起》一文中,以自己的小说创作《到中国去》为阐述对象,谈及真实的创作经验与构想。而盐城师范学院刘秀珍教授则以《非虚构视野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独特言说——论方丽娜新作〈到中国去〉兼及海外华文的命运共同体书写》为题,与方丽娜直接对话,并通过对《到中国去》的文本细读与阐释,证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为海外华文创作突破自我、打造华文文学共同体及朝向世界性文学建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引及实践方向。西班牙华文作家赵彦女士也从自身创作经验出发,谈及文学和时代的关系,她在《文学的时代性问题》中指出文学应该超越时代性,她列举了许多西方的经典著作,都存在着“出走归乡”“诱惑”等经典母题,从而验证了文学对时代的超越性以及自我的创作追求。

此外,河南开放大学彭燕彬教授在《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新视角读〈兰台遗卷〉再领会〈纪念白求恩〉》一文中,认为白求恩的故事具有国际主义战士的理想情怀,而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审视《兰台遗卷》构成解读的重要视角。徐州工程学院齐钰则以《浅谈华文文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寻求与表达》为题,直接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应该着眼世界,又要从中国本位着眼;而华文文学有着自己的离散体系和经验,可以直接与东、西方对话,具有开放性的特质,因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对华文文学来说不是空谈,而是必然,理应会成为经典性的一个历程。

二、华文文学的发展趋势

“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的提出,应求于国际局势的变化与华文文学地理版图的拓展,因而对华文文学发展趋势的把握成为基础而又十分必要的工作。随着世界格局、认识视野的调整,华文文学创作与研究都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与活力。

海南师范大学毕光明教授在《从“极光系列文学讲座”看海外华文文学的创作实力》一文中,指出目前研讨会不断,海外华文作家的文学意识也得到了自觉发展,与以前一些文学活动相比呈现出规模化、整体化的特征。而“极光文学系列文学讲座”是作家、评论家互动的讲座,是近年来最大的,同样也是精彩纷呈、质量高、反响大的文学活动,展示了海外华文文学的创作实力,应该被重视。这些文学活动通过对海外华文文学的精神象征、文学本体性探讨、寻找新移民小说的可能性等诸多内容的展示,不仅可以进一步探讨海外华文文学的创作特质,比如北美男女作家创作的差异,还加强了世界华文文学作家的相互了解和联系。

江苏省社科院文学所李良研究员在《分流与整合:世界华文文学的发展趋势》一文中将世界华文文学的发展趋势概括为“分流”与“整合”两个关键词,其中“分流”指的是华文文学的生产与创作,是分散在不同地域的,不必要求华文文学驯服于什么;“整合”具体包括学科建设、经典化、话语体系的研究、文学史的书写等诸多方面。此外,在研究华文文学的过程中,不可忽略他者的视角,比如海外学者的研究、对于华裔文学的关注以及第二、第三种语言的写作等,因而当谈及整合时,要有深度和广度,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则可以笼罩非常广阔的空间。

南京师范大学王文胜教授则从施玮的作品《献祭者》入手,在《见证与对话——评施玮的〈献祭者〉》一文中对传记写作的身份建构、英雄形象的塑造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度剖析。马华作家戴小华则从自身创作经验出发,以《海外华文文学的困境与前途》为题,全面总结了海外华文文学目前面临的危机,比如华文文学并不是所在国的主流文学,存在读者少、稿费少、传播难的问题,同时还出现断代的情况;另外,经济浪潮与实用主义始终冲击着文学,对文学自身发展产生严重威胁。美华作家吕红则以《跨文化交流促华文文学创新与嬗变》为题,认为移民作家的跨文身份具备开阔的国际视野,能够有效促进海外华文创作和中华文化的交流,对共同创作美好未来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中国青年出版总社编审庄志霞则在《从编辑视角探析海外华文文学的在华出版》一文中,介绍了出版社筛选海外华文文学作品的考虑及具体情况,总结了海外华文文学对中国文学图书出版的意义。南京邮电大学刘亚群在《“失语”的南方与中文的“爆破”——马华文学的“去中文化”写作兼及中国文学南北语言论》一文中,借鉴后殖民理论,对马华华文文学的语言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考察,从语言混杂、语法融合等诸多现象入手,归纳出马华文学语言重置的问题,即“破中文”的书写策略。

江苏师范大学吴鵾教授在《有关近期华文小说创作的几个关键词》中,将近期最新华文小说的创作趋势主要从历史叙事、复魅、世俗人道主义等方面进行定位,并进一步指出这些新趋势、新特点的出现,一方面与华文作家“世界公民”视角的不断确立与深入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华文作家在“似乎有家”与“明确无家”二者之间摇摆于焦虑的体现。

三、华文文学经典化

华文文学的经典化一直以来都是华文文学研究的重要议题,面对日渐丰硕的华文文学创作成果,研究者们需要进一步整理与定位归纳,同时敢于挑战传统的经典观念与标准,探索新的研究路径与方法。

浙江大学翟业军教授的《阴曹地府走一遭——从〈归海〉看张翎的写作经验》就挑战了既往的研究方法与标准,聚焦于创作伦理,并从小说结构、人性重构等多层面对细读,道破张翎小说的隐秘。温州大学孙良好教授则将张翎的《归海》与陈河的《误入孤城》进行对照阅读,并在对比中发现了二者的国际视野与故土情结。中国矿业大学王丹丹以《施叔青的原乡书写》为题,指出施叔青的原乡书写有着从空间上升为文化的变化,并对照着地域迁移有着不同的视角与思考,体现出华文作者作为“双重他者”的境遇与身份焦虑。德州学院丰云教授在《移民生活进行时:论应帆的日常书写》一文中,对应帆作品中日常生活书写所体现出幽微心灵进行了特别关注。德国华文作家刘瑛、日本华文作家陈永和、匈牙利华文作家余泽民以自己具体的小说作品为例,分享自身跨文化、跨地域的创作历程与经验体会,而日华作家弥生则全面介绍了日本华文女作家及其创作情况。

小说是华文作家创作的主要文类,而小品文、散文、非虚构等文体的创作也十分丰富,并逐渐进入研究者们的视野。美华作家刘荒田就从自身创作经验出发,回顾现代小品文传统,并勾连华文作家王鼎钧的小品文创作,将华文小品文这一文体纳入研究视野,同时推动其经典化进程。江苏省社科院刘红林研究员关注的则是散文这一文体,将美华作家刘松的长篇小说散文集《阳光小旅馆》定位为“原汁原味的华人移民纪实”。美华作家薛海翔以自身创作的非虚构作品《长河逐日》为例,介绍阐发了时空排列与历史轨迹作为文学策略是如何应用并产生效用的。江苏海洋大学徐国庆关注的也是非虚构这一文体,他以《论〈亲吻世界——曼哈顿手记〉中的生命意识》为题,从“生命之寻”“生命之思”“生命之力”三个方面对美华作家周励的散文集《亲吻世界》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剖析。

在海外华文文学创作中,诗歌同样是不可忽视的一种文体。美华作家施玮就在《在生活中探索诗歌创作的经纬度——赏析海外华语诗人宇秀的诗作》一文中指出研究者们对海外华文诗歌的关注比较少,而她就以宇秀的诗歌为例,展现海外华文诗歌是如何跨越文化界限、反映在地生活、思考身份归属、“寻根”、如何进行文化交融等诸多议题的。

而南京晓庄学院杨学民教授则以《张爱玲传记形象的建构》为题,对张爱玲传记种类进行分类与介绍,并指出建构张爱玲形象其实就是在建构传记作者的自我形象这一问题。澳华作家庄伟杰对在此次会议中发布的《2020-2022海外华文文学精品集》进行介绍并予以肯定,同时将其定位为“构成新世纪华文文学史书写的重要亮点”,以切实的行动对华文文学进行经典化与历史化处理。

四、华文文学与中外文学传统

海外华文作家们在创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调用中外文学传统,他们凭借自身跨地域、跨文化的独特优势,吸收中外文学之所长,进行自我整合与创造性转化。因而华文文学与中外文学传统的关系,不仅是研究者研讨的对象,同时也是创作者自身所关注的问题。

美华作家叶周就以《一个海外写作者与文坛先辈的历史对话》为题,以自己的两部散文集《地老天荒》与历史前辈对话,叙述如何开启自己的文学写作以及生活在海外的经验体会,并指出非虚构写作不仅是真实生活,更是文学想象、是独特的精神世界。加华作家宇秀也从自身创作经验出发,在《与时代主流语境相悖的女性叙事》一文中谈及经典的文学作品往往与时代主流是相悖的,从而揭示出人性的内在。而对于移民文学来说,女性更是一个移民,但这个也是女性共同的命运,一个有抱负的作家要写出人类共同的命运。加华作家曾晓文以《海外写作:在双重经验中往返》为题,讲述自己创作将近三十年的经验,对于中西方文学的学习与领悟领悟体现在人物和主题等更各个方面,同时海外写作的特殊经验能够体会双重语言之美、双重文化,因而华人作家更应具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而南京大学赵庆庆在《浅析加拿大华人作家访谈微纪录片系列的构建》一文中介绍了加拿大华人作家访谈微纪录片的制作情况和具体内容,并在现场特别播放了曾晓文的访谈片段。荷兰华文作家梦娜在《“汉语新文学欧洲传统与资源”的文明互鉴及中华文化传播》一文中指出海外华文文学创作有一种特殊的情结,对于文学寻根的意识与自觉,同样这也是中西文化互鉴的标志,而“共同体”的建构对海外华文文学非常重要。日本华文作家华纯则关注的主要是诗歌这一文体,她在《根植于自然生态与中日文化渊源之上的日本俳句和汉俳新诗体》一文中特别介绍了日本俳句,同时在中日文学比较的视野中,论述了周作人与“小诗运动”以及泰戈尔的创作风格对日本俳句的接受与借鉴。而在中日之间文学传统互渗的过程中,汉俳作为一种新诗体应运而生,更进一步,华纯还从俳句的译文举例、日本汉俳作品与世界华人的汉俳作品的比较以及短诗型汉俳的取向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对于华文作家亲身创作经验的分享,研究者们的关注与论述的问题更具有学理性和客观性。盐城师范学院王玉琴教授在《超越百年的“故乡”书写——以鲁迅、薛忆沩为例》中创造性地将华文作家薛忆沩与鲁迅放在一起比较,聚焦于二者的故乡书写,梳理了现代文学到海外华文文学的历史变迁,也展示了从落后的中国、现代中国、城市的故乡到全球化格局的变化过程。厦门大学苏永延教授以《从华文短篇精选看海外华文叙述特征》为题,提出每位华文作家都有自己的表达技巧,而怎样评价华文文学的价值,应放在世界移民史中考察才能更客观、长远。暨南大学温明明教授在《跨国主义视野下的海外华文文学——论华人跨国散居及其文学跨界生产》一文中,从全球化与华人的跨国流动、华人跨国散居与文学跨国生产、后认同中的身份属性三个方面论述了在全球化语境中的海外华文文学所进入到的新阶段以及所呈现出的新特质。盐城师范学院吴学峰教授在《论华文文学文体之传承转化》中主要关注的是马华小说从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的文体转向及其原因,他指出马华文学与中国文学在精神灵魂和外在形式上,始终密切相连、有所传承转化,因而马华小说的文体转向,也呼应着中国文学不同阶段主流样态与不同地域特质。

徐州工程学院赵皙教授则聚焦于尼泊尔文学,在《基于文明互鉴的中尼文学互动图景——尼泊尔文学中的中国书写》一文中论述了中尼两国文学互动的背景渊源以及创作前景,举例分析了当代尼泊尔文学中对于中国的书写,并从“共同体”的角度中发现尼泊尔文学中所呈现的中国形象以及二者的文学交流与互鉴。江苏省社科院徐莉茗以中国作家的域外体验为切入点,在《海外经历对王小波杂文的影响》一文中特别关注王小波的海外留学经历对其杂文创作的影响,从中西文化对照与知识分子的启蒙精神入手展开论述。中国矿业大学杜未未在《海外江苏籍作家的传记性叙述传统与意义生产》一文中以扎实的文献基础、条分缕析地梳理了四种传记性叙述,并进一步指出江苏籍作家随着作家本身的身份转型,共同体意识开始萌芽,并由跨域意识逐渐激活为共同体意识。江苏师范大学于迪则以白先勇赴美初期的小说创作为研究对象,在《虚构的传统:白先勇赴美初期小说中的华夏主题及其有效性》一文中关注白先勇在中西文化冲突与文学互动交流中的传统建构及以华夏文明拯救西方现代文明危机的有效性问题。

最后,南京大学刘俊教授对此次学术会议作总结性发言,他指出此次会议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首先,作家和学者都紧扣华文文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总议题,围绕华文文学发展趋势、华文文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华文文学与中外文化传统、华文文学的经典化等方面展开研讨。其中既有对华文文学的整体观照,也有对具体作家和文本的深入分析;既有理论探讨,也有学科反思。不仅把握了华文文学的重要走向、面临的困境,指出了建构和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学力量和文学路径,还探寻出华文文学研究的新的学科范式和突破点。其次,作家和研究者面对面的坦诚交流以及众多的作家作品研究,对于推动作家作品研究、作家与研究者的互动以及华文文学的未来创作都具有积极意义。第三,年轻学者展现了不俗的实力,展现出世界华文文学学科发展的新生力量,也是学科的未来希望之所在。

学术研讨会期间,还进行了《2020—2022海外海外华文文学精品集》新书发布会。

(责任编辑:霍淑萍)

An Overview of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ic

Symposium on Literatures in Chinese and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Yu Di

Abstract: From 11 to 12, November, 2023,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ic Symposium on Literatures in Chinese and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was held at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Based on the profound change of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and the urgent needs of various countries in the world for helping each other, this symposium sought to explore the rich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henomenon of literatures in Chinese and the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finding out about the thought of the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is inherited, expressed and transmitted, and further explicating the multiple contents and profound value of literatures in Chinese. The symposium began with a discussion of four directions, including the developing trends in literatures in Chinese, literatures in Chinese and the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the canonization of literatures in Chinese and literatures in Chinese with the te65dba86e9f9d6720635b50a01be167ec10ee5f854967c607721518eb09ae693radition of Chinese and foreign literatures, including the contemplation of literatures in Chinese as a whole, and also an in-depth analysis of actual writers and their texts,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as well as scientific reflections, going deeper into the exploration of the new disciplinary paradigms and breakthrough points of the research into literatures in Chinese.

Keywords: Literatures in Chinese, the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theoretical expansion, paradigmatic inno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