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的“本土”:以《呼吸诗刊》为中心的讨论
2024-08-04张嘉茵
摘 要:1996年在中国香港创办的《呼吸诗刊》是一本具有跨域性、现实感与历史感的诗刊。它打破地域界限,刊登中国大陆以及港台地区的诗作;探索诗歌与文化、教育、科技等时代命题;注重本地诗歌史料的整理和研究。“本土”是贯穿诗刊的关键词,这与主编陈智德的文学观及编辑团队的理念密切相关。“辩证的本土”有两层含义,一是对本土的理解既包含正面的和肯定的,也包含批判的和否定的;二是在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中反观自身,理解他者。《呼吸诗刊》刊登了大量的本土诗,辩证地呈现了香港的城市面貌。本土性的历史生成蕴含着香港的在地经验,以及对五四文学精神的传承,其历史与现实意义在于彰显了“解殖”的思想锋芒。
关键词:香港诗刊;《呼吸诗刊》;本土性
中图分类号:I20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77(2024)3-0021-07
《呼吸诗刊》(以下简称《呼吸》)①是20世纪九十年代香港重要诗刊之一。《呼吸》先有组织后有刊物,1995年6月,王良和、陈智德、樊善标、杜家祁、刘伟成、张婉雯等十四人在香港城市大学开会商议办刊,呼吸诗社由此成立。《呼吸》创刊于1996年4月,终刊于2001年12月,共7期,以季刊形式出版,期间有脱期。前六期由香港艺术发展局资助,第七期由同人自资印行。诗刊每期由不同编者轮流负责,他们均为诗社核心成员。尽管执行编务的人员每期变动,但大体保持较为统一的风格,“本土”是贯穿诗刊的关键词。
《呼吸》是一本具有跨域性、现实感与历史感的文学刊物。在栏目设置上,分为专题、创作、翻译、评论、访问等。创作方面,以推介本地诗人为主,既有舒巷城、梁秉钧、饮江、关梦南等前行诗人的新作,也刊登游静、杜家祁、樊善标、陈灭等青年诗人的诗作。此外,它打破地域界限,专设“台湾诗页”以及开辟“大陆先锋派诗选”专题,刊登中国大陆以及中国港台地区的诗作,包括余光中、商禽、鸿鸿、夏宇、陈大为、虹影、于坚、朱文、马永波、柏桦等人的作品。《呼吸》在九十年代充当了中国大陆以及中国港台地区诗坛交流的桥梁,体现其兼容并包、自由诗性的刊物品格。
《呼吸》的体量较大,每期100页左右。专题份量最重,几乎占去一半篇幅。专题聚焦香港本土的“现实”与“历史”。所谓现实,指探讨“新诗教学”“性别与诗歌”“虚拟诗世界”等在九十年代具有现实意义与前沿性的话题,以及对文学现场如“香港国际诗歌节”的追踪报道。所谓“历史”,指注重搜集与整理本地的文学史料,从更为宏观的角度把握香港现代诗的发展。例如创刊号“七、八十年代香港青年诗人回顾专辑”重现香港诗歌史上“失踪诗人”的诗情与风貌,第二期“从青年文学奖发展管窥七、八十年代香港文坛概况”力图回到文学现场,还原历史境况。《呼吸》为香港文学史料建设所作出的贡献的影响延续至今。《呼吸》是创作和史料并重的一本诗刊,这也与编者大多为学院派诗人的身份有关。
一、《呼吸诗刊》的编辑团队、
编辑理念及其衍生品
杜家祁认为,“本土”是九十年代香港新诗的特色,《呼吸》发扬了这一时代诗潮。②《呼吸》编辑团队的成员大多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丰富的学院经验给予他们广阔的文化视野与深厚的历史意识,他们注重香港诗坛与内地及中国台湾的共时交流,也自觉追溯香港新诗的发展历史,并试图在历史脉络中寻求自我的定位。
陈智德③作为诗社社长、诗刊主编,是团队的核心人物。他的文学(史)观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诗刊的定位和发展。陈智德博士毕业于香港岭南大学,师从梁秉钧。他的博士论文研究1925—1949年的香港新诗,在梳理大量报刊、文学杂志等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勾勒早期香港新诗的本土特色。此外,通过突出香港的位置,探讨香港新诗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补充现有文学史论述的不足。④在陈智德学术生涯的起步阶段,“本土”已经成为其研究的内在理论视角,但他所理解的本土不是排他的、狭隘的自我意识,而是以本土观照他者,建立联系,即通过勾连内地与香港文学的关系,将香港放置在中国现代文学的脉络中进行考察,突出香港文学的历史意义。《呼吸》所刊登的关于史料辨析的文章《诗观与论战——“七、八十年代香港青年诗人回顾专辑”的史料补充》与《“运动”的蓝图:早期青年文学奖的发展》等也是出自陈智德之手。在他的论述中,“本土”是关键词:“本土不等于与他者割离,亦不等于对自身的完全肯定……本土性实也包括对‘本地’的否定、怀疑和批评,以致对‘本土’难以或无从延续的认清。”⑤陈智德在一次次的阐释中不断丰富着“本土”的含义,他认为,对本土的认知必须建立在对他者的理解上,“肯定”与“否定”同时构成“本土”的辩证性内涵。这种辩证的思考方式还内化到《呼吸》的办刊精神中。
该刊编委核心成员还包括樊善标、杜家祁、刘伟成等人,他们都具备香港文学研究的学术背景。樊善标,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教授,著作包括《谛听杂音:报纸副刊与香港文学生产(1930—1960年代)》等,参与编著《香港文学大系一九五零至一九六九年·散文卷一》《香港文学大系一九一九至一九四九·散文卷一》。刘伟成,香港浸会大学人文及创作学系哲学博士,现为香港浸会大学人文及创作系兼任讲师,硕博士的研究方向均为新诗研究。⑥杜家祁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曾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性别研究中心和浸会大学中文系,并开展“香港七十年代新诗研究计划”。香港文学研究的学术背景使得编辑团队在办刊时更注重对“本土”的探索与呈现。
《呼吸》提倡诗性自由,兼容并包,这对弥合香港诗坛向来存在的诗派罅隙具有一定作用,正如发刊词所言:“呼吸是一种不断进出的过程,我们尽量不标榜主张,希望喜欢这片空间的人都能自由来往。”⑦提倡开放,力求园地公开,无论是学院还是民间,严肃还是通俗,《呼吸》都能兼容。我们可以看到《诗风》派黄国彬、羁魂的诗歌,也能读到梁秉钧、西西等“生活化”一派的诗作。在七、八十年代诗人回顾的专辑中,《呼吸》重点推介了邓阿蓝、吴煦斌、曹捷、陈德锦四位诗人。邓阿蓝是出身于中下阶层的“草根”,与《中国学生周报》《罗盘》等刊物的关系较为密切。吴煦斌是《周报》《四季》《大拇指》的同人。而曹捷、陈德锦则是属于《诗风》一派的诗人,也曾被看作是“余派诗人”。陈智德在《诗观与论战——“七、八十年代香港青年诗人回顾专辑”的史料补充》一文中针对八十年代的“余派”之争作了细致的梳理,诗派之间的争论,背后其实是诗观的冲突。“本专辑最初的目的重提那些被忽略的名字,希望重新整理出他们在香港新诗上的位置,并鼓励许久没写诗的人重握笔杆;但随着有关资料的累积,觉得也有必要交代一些历史问题。整理史料当然不是一人一时可以胜任,希望将来有不同的人作别的整理,并因着问题的理清而有助开出下一个阶段的香港新诗。”⑧此处的“下一个阶段”,实际上就是他们所处的九十年代。根据秀实的说法,1990年代香港诗坛山头林立,派别众多,这些山头,关系各自不同。有的是联盟,有的是对立,更多的是各不往来。⑨古远清更尖锐地指出:“香港的诗歌组织和诗刊大都是‘自我演出’,常常是一种诗社或一本诗刊围绕这一小群评论家。”⑩《呼吸》不避诗派之间的纷争,展示诗人旧作,整合研究材料,力图还原历史现场,呈现出香港诗歌的历史风貌,不仅体现出《呼吸》园地开放的理念,更是“整合本土”的一种尝试。香港文学的本土性并非只有一种,它取决于如何认知和阐释香港文化,生活化的民间派固然是本土,而将香港文化理解为中西融合的学院古典派也是另一种本土。
呼吸诗社还出版了“呼吸丛书”六本,分别是王良和《树根颂》、饮江《于是你沿街看节日的灯饰》、刘伟成《一天》、洛枫《错失》、钟国强《圈定》、智疯《停尸间》。饮江《于是你沿街看节日的灯饰》获第五届(1997—1998)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圈定》和《一天》分别是钟国强与刘伟成的第一本诗集。可以看出《呼吸》在文学生产环节所做出的努力:诗刊是为了给作者提供更多的发表园地,而诗集集结出版则是试图解决香港文学出版困局的问题。
《呼吸》在凝聚青年诗人方面功不可没。除了出版丛书,从第四期起广告页特别推荐了两本新书:黄灿然、陈智德、刘伟成主编的《从本土出发——香港青年诗人十五家》,以及凌顿、杜家祁、樊善标主编的《香港后青年散文集合》,在订购表上也能看到这两本书与《呼吸》并列。书籍的编者就是呼吸诗社的成员,这两本书可以看作是《呼吸》的衍生品。《从本土出发——香港青年诗人十五家》出版于1997年,由陈智德、刘伟成搜集资料及提供作者名单,黄灿然负责挑选诗作。此书收录小西、小兜、王敏、杜家祁、林幸谦、张少波、游静、智疯、陈智德、黄灿然、刘以正、刘伟成、樊善标、钟国强、钟晓阳等十五位诗人的诗歌。这本诗选的旗帜鲜明,关键词是“本土”与“青年”。这里的本土,是作为一个观看的视点存在:“立足本土,写香港的现实;或站在香港,放眼整个国家民族以至世界;或以香港为基地,游离于各种思潮;或利用香港的特殊环境,进行语言的探索、身份的探索,生命与存在的探索。”{11}“从本土出发”本身就带有“根著”与“流动”的辩证性。
二、本土书写:城市面貌的辩证呈现
黄灿然称,香港诗的本土特色在于写出“香港的记忆”,采取具体而细腻的笔触,营造真实、熟悉的气氛,呈现香港的人事和风物。{12}正面展现香港风貌,固然是本土书写的一部分,而对城市阴暗面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成为本土的“背面”。《呼吸》的诗歌作品辩证地呈现了香港本土的城市面貌。
(一)大众文化与本土认同
《呼吸》刊登了不少融入大众文化的诗作。游静《我们如此结识》看似写的是“结识”,实际上以车子在结冰的桥上打滑为喻写一段关系的结束。开篇即写道:“但愿我可以没成长/完全凭直觉觅对象/‘桥可能是冰了’”{13}。这是出自张国荣歌曲《有心人》的歌词,引此为篇首,点出如冰封一般关系,最后又以歌词作结:“曾忘掉这种遐想/就当风雨下潮涨”。《有心人》写的是当局者迷,对情感关系的难以把握,正如:“敏捷干净又一鼓作气的方式/超乎我想象/忘却又记得的事情/我们如此结识吗?”{14}忘却还是记得已经分不清,如此结识的细节也不堪回首,只剩下“敏捷干净”而一望无涯的雪以及冰封的桥。不断重复的诗句(歌词)“就当风雨下潮涨”,点出了城市情与爱的脆弱和遗憾。诗中还出现了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粤方言,例如“睇定定”“冇走鸡”等。流行歌歌词、方言口语与凝练的诗句并置,《我们如此结识》展现了音乐文本与诗歌的互文性。香港发达的流行文化对市民的文化心理有强大的渗透力,成为一代人的情感表征。
如果说张国荣在游静的诗中是借以抒情的互文性符号,那么在洛枫的笔下,以张国荣为代表的流行文化则成了直接的书写对象。洛枫的诗歌《红》与张国荣的歌曲《红》同名。这首写于1997年的《红》,描绘的是张国荣舞台表演的场景:“于是你便把音调推得更高/以裂帛的激昂企图衬托/捣碎了的樱桃一般的/娇柔一般的/羞赧/——(你是最绝色的伤口或许/与我的名字相关的颜色/会是你心内的侧影还是/你脉搏常常念记的拍子?”{15}洛枫作为香港流行文化的研究者,早已在著作中描绘过这一场景:“于1996年底至1997年间举行二十四场‘跨越97演唱会’,会上以红艳的高跟鞋配唱一曲〈红〉,以男男的探戈舞步掀开舞台上性别流动的异色景观。”{16}《红》所塑造的是一个高举开放性别姿态的、具有主体意识的先锋艺术家张国荣。“可以说,九十年代至千禧年的张国荣,开启了前所未有的‘阴柔’世纪,逐渐变成一个‘族群的符号’、一个年代的变向与象征,彻底改变了香港‘形象文化’的深度与广度,甚至在整个华人演艺的圈层中,再也找不到任何一个走得比他勇敢、潇洒和开放的艺术工作者。”{17}他独特的艺术生命,与九十年代香港性别议题推动、性别多元空间的开拓等社会思潮紧密联系。张国荣是香港一代人共同的文化记忆,也是香港黄金时代的一个注脚。七十年代以来,电影、流行曲等大众文化在建构香港文化身份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对市民的文化心理有强大的渗透作用,成为一代人的情感表征。《呼吸》这一系列与流行文化相关的诗作可视作是对本土认同的一种表述。
(二)反思历史与探寻文化身份
《呼吸》创刊于1996年,处于大时代的节点,刊登不少反思历史、切入当下现实的诗作,梁秉钧《悼逝去的──和金制军香港诗》是其中之一。也斯自言,为了保存诗歌的“实时性、变幻性、暧昧性、包容性和探索性”,并没有高举明确的立场,但我们依然能从细碎的线索中读出他的倾向。“费尽思量勉强步和你异乡的韵律/多年来你的言语总令我结结巴巴”{18}暗示英语在香港的霸权和殖民统治对人生活的控制;“书写我们在传统的铁划银勾之中/洒落一点墨迹,是被弃的文字孤儿”{19}表达了百年来离开中国文化母体的焦虑以及疏离感。这种复杂微妙的感受,被诗人捕捉并放进诗里,是大时代下的个人见证。而在《洋葱》一诗中,他则写得更直白些:“坦开自己让人看清楚/他们裹着长袍呷着茶说/他们喜欢猜灯谜/我寻找另外/的文字。”{20}这几句诗正对应也斯提出的那个经典命题:香港的故事为什么那么难说?在也斯看来,在各执一词的表述中,香港本真的面貌被模糊了。因此要“坦开自己”“寻找另外的文字”,诉说属于香港的故事。也斯在文化层面对历史与现实进行反思,思考香港的文化身份。此外,樊善标《方格地砖》描写回归前后人们的生活状态,唐大江《投票》以诙谐的语调讽刺殖民统治下的直选制度等等。九十年代香港的本土诗学包含了历史与现实的两个向度,这是时代氛围所致。正如洛枫所言:“所谓‘本土意识’‘香港经验’,绝对不是一种粉饰现实、膨胀自我的做法……因为只有在直接思考自身的处境时,才可包容地回顾历史、掌握现在,并在回顾和掌握的过程中,寻求塑造本地文化的内容与形式。”{21}
(三)揭露城市弊病
本土书写的另一个面向是“否定的诗学”,是对城市弊病的揭露与批判。杜家祁的诗风犀利,诗歌充斥着直线条的尖锐意象:“大厦的倒影陷落在另座大厦的反光玻璃内/折射中尖端的避雷针刺入其他大厦的心脏/栋栋大厦以对角线相互对立/又以超现实的直线迅速往上窜爬。”{22}高楼鳞次栉比,钢筋水泥将人包围,让人喘不过气来。“商场下面盘踞了四通八达的地下铁路网/是的,我们都愉快而且庆幸/这个大都市交通方便而且非常非常富庶繁华。”{23}如果没有前面“刺进心脏”的描写,读者大概难以读出结尾处反讽的意味,杜家祁的诗歌透露出对城市化问题的担忧。如果说杜家祁对城市化带来的弊病的批判是直截了当的,那么智疯则采用一种夸张、形变、放大感官的方式进行书写。《南山大厦》写道:“脑浆不时从天花板渗下 厚叠的皱纹漫过/积满耳垢的墙壁 微丝血管静静/爆裂 沿着电线松开 走廊 神经密布/咳嗽 抽搐 一团猫跟一滩老鼠踢过。”{24}这是对香港城市居住空间的侧写,南山大厦成为“都市丛林”的象征,逼仄压抑的氛围在诗中弥漫,城市空间被压缩成与人体无限贴近的高楼围墙。智疯的语言破碎断裂,肮脏恐怖,“脑浆”“耳垢”等“丑”的意象与大厦空间并置甚至融合,勾勒出大厦将人“吞吐”的情景。
杜家祁笔下高耸入云的大厦与智疯所写的藏污纳垢的旧式屋邨是香港的一体两面,光鲜的背后是城市的阴影,暴露出贫富不均、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不仅是年轻诗人,资深诗人也一直关切着香港现代化、城市化所遗留的问题。1995年,已经71岁的舒巷城写下《兰桂坊》:“我走着走着/在中区大厦群的夹缝里/在酒吧门外的/灯影交错的斜街上/蓦然间,仿佛听到背后/一个苍老的声音说/他童年的兰桂坊/变了生疏的异乡……”{25}写下这首诗的4年后,舒巷城离开了人世。直到垂暮之年,诗人仍心系香港,诗中弥漫着对旧时社区文化、自然风物的温情追忆。资本重塑空间,旧区文化消失,人与物的情感连接也随之断裂。对香港城市景观变迁的书写,也是本土性的体现。这种对本土的描写不是简单的夸赞和认同,而是在否定中包含着热切的关注和爱,这种“否定的诗学”,陈智德称之为“本土的背面”。陈智德认为,本土性是香港文学确立之根据,但这不意味着限于地方风物人情的书写,“而应该是一种由认同或批判社区出发的人文关怀,最终指向一种观念和情志的建立,以至具社会意识的批判。在无法摆脱全球化市场暴力使‘有机社群’解体的今天,本土文化更是一种重拾个性的抗衡力。”从全球化的角度理解,本土通向民族和世界,是一个具有辐射性的概念。
《呼吸》从表现大众文化、探寻文化身份、揭露城市弊病等三个方面对本土的城市面貌进行辩证地呈现。无论是对本土的正面认同,还是尖锐的批评,都是在地关怀的不同面向。
三、“本土”的思想性:历史生成与现实意义
《呼吸》的本土性不仅通过创作来呈现,还借由整理诗歌史料的方式,追溯香港文学本土性的历史生成及挖掘其现实意义。《呼吸》通过对史料的阐释,进一步廓清本土的辩证内涵:本土性并非是狭隘的、自我膨胀的主体意识,而是内蕴“反殖”思想锋芒的精神品格。
《呼吸》主要通过“专题”进行史料整理和研究。“七、八十年代香港青年诗人回顾”与“从青年文学奖发展管窥七、八十年代香港文坛概况”,这两个选题有相关联之处,七、八十年代的青年诗人很大一部分是通过青年文学奖崭露头角的。青年文学奖创立于1972年,是香港重要的文学奖项。陈智德《“运动”的蓝图:早期青年文学奖的发展》,对早期青年文学奖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在文学上,以“从生活出发”为宗旨,提倡写实风格。推广文学进校园是青奖最具影响力的活动,利用座谈会、学习班等方式扩大文学的影响力。早期青年文学奖有明晰的理念主张和思想抱负:以文学改善社会文化环境。这与当时青年学生普遍关心社会的风气密切相关。六十年代末,香港处于“英国式的白色恐怖”当中,整个社会都在阻碍青年参与公众事务,因此青年文学奖希望营造一种社会风气,提倡从香港社会整体的发展阶段、政府与公民的政治关系当中去进行文学实践,以文学为基点,真正参与到社会生活当中去,并提出了“文学建港”的概念,希望借由文学的推动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改造社会氛围的目的。陈智德指出:“在创始之时,(文奖)已具有一种‘运动’的发展蓝图,其对文学改善社会文化环境的抱负,带着道德意识,与时青年学生普遍关心社会,肩负知识分子的道德良心密切。”{26}
七十年代,继承五四精神传统成为社会的精神风尚,民间大量翻版重印五四文学作品,高校刊物筹办五四专辑。创作上继承五四文学的社会写实精神,较激进的有强调“批判的写实主义”的一派(如温健骝等),而主张“文学应该从生活出发”则是较为温和的一派。{27}“文学从生活出发”即早期青年文学奖的宗旨,换言之,青年文学奖作为七十年代香港文学生产的重要环节,蕴含着对五四精神的因袭。“七、八十年代香港文学的重要源头——至少是透过大专届的结社、讨论和出版(包括历届‘青年文学奖’的活动)以及书店、出版社翻版重印五四文学作品所凝聚出来的文学风气、阅读角度、欣赏品味和创作才能——很大程度源于民间对中国现代文学传统特别是五四传统的自发继承,许多作家自五四文学的书写精神转化为本土社会关怀,亦正基于对中国三、四十年的写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的认识,使我们更能理解侣伦《穷巷》、舒巷城《太阳下山了》、马朗《北角之夜》、刘以鬯《酒徒》等作品的文学价值和本土意义。”{28}香港文学本土性并非凭空而生的意识,而是与五四文学传统深刻关联,在对现代文学精神的传承和转化的基础上建构的具有辩证色彩的思想理念。
根据王良和的整理与研究,从第五届开始,青年文学奖的宗旨发生了变化。“从文学出发”的字眼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相信文学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感人力量”“提炼生活中的经验,并透过适当的技巧表现出来。”{29}不再强调文学公共性的一面,而更重视作品的形式和美学价值。香港诗坛逐渐形成了几股暗涌的力量,梁秉钧与羁魂的笔谈中谈到:以1972年创办的三份文学刊物来看,诗坛大致有三个方向:第一是《诗风》,走的是新古典美学的方向;第二是《四季》及后期《周报》,在题材、形式和语言上作广义的现代派实验,其中也有以平实的语言书写香港都市日常生活的;第三是《海洋文艺》,走的是批判写实主义的路线。{30}陈智德在《呼吸》撰文补充:《70年代》双周刊的诗人邱刚健、淮远、癌石等人是较少受到重视的一条脉络。{31}《70年代》强调文学对政治的关注,曾大力投入“争取中文成为法定语文运动”“保钓运动”等,强烈的反殖民、反建制思想,同样参与了香港意识的塑造,是本土性的另一个面向。正如有论者所言:“《70年代》刊载的文稿既有民族主义或中国认同,也有国际主义的共同体想象。{32}
在《呼吸》出版的1996年,香港正处于即将要回归祖国的“过渡阶段”。香港知识分子无疑要对历史进行清理,厘清“本土性”的概念尤为重要。《呼吸》对青年文学奖的关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青年文学奖作为香港文学的重要场域,呈现出一种辩证的本土性,而这种对本土的理解,内蕴着强烈的“反殖”/“解殖”思想。根据第一届青年文学奖筹委会主席洪清田的讲述,60年代的“文社”,以及70年代的“中文运动”“保钓运动”“学生运动”“社会服务运动”到后来的“青年文学奖”,隐含着年轻人参与社会、追求认同的意识。在这样的社会思潮下,“结合中国文化与本土社会和西方思潮”的“香港意识”诞生了。{33}“火红年代”的文学青年在文学实践与社会活动中主动探索民族意识,可见,本土意识在萌芽之初就内蕴着民族性。正如陈智德所强调的:“七十年代的本土意识不是去除民族认同,当其在否定香港的反面进行时,也同时是在民族认同的基础上进行,同样面向一种社群意识的维护或建造;若只把注意力集中于七十年代,很容易错认也简化了香港文学的本土意识,以为它是一种从中国文化中分离、独立出来的新兴思潮而加以否定。”{34}
陈智德对香港的历史和现实都有强烈的反思精神。对于建制内的文化政策,他提出质疑:“建制内部少数的文化政策,长期停留在文娱康乐层面,提供大会堂等表演场地,支持香港话剧团、芭蕾舞团、管弦乐团等,演出主要非本土或非中国化的表演节目……它们的影响力远不如七八十年代没有奖金但理念清晰(如提出‘提倡写实’‘文学从生活出发’等)且具‘运动’倾向的青年文学奖影响深远。”{35}他认为抗衡殖民主义、承接中国近现代文明、播种香港地区本土文化的力量均来自于民间,尤其是文社、文化刊物等民间文化载体。而他也以实际行动(创办《呼吸诗刊》《诗潮》等刊物)来印证自己的观点。“诸多以‘香港’命名的刊物:《香港文学》双月刊、《香港文学》等并不标榜狭义的本土,反而以中国性为香港文化的根源。”{36}究其原因,本土性是一种自我确立,在生成过程中包含了对香港在地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关系的辩证理解。
陈智德在访谈中提到,香港新诗最缺乏的就是历史资料的整理,唯有整理历史面貌,研究才能深入。《呼吸》在史料方面的贡献不小,只可惜只做了七期,由于资金和人力等原因停刊了。2020年,《香港文学大系一九五○—一九六九·新诗卷一》(陈智德编)、《新诗卷二》(郑政恒编)已经出版,这是对香港新诗系统整理的成果。在阐述1950年代的时代精神时,陈智德提到:“1950年代香港新诗所呈现的时代精神,固然与冷战时期相涉,与香港现实相涉,但更关键的,始终是五四文学精神的延续、开拓,特别是不同的先行者有见于文学传统的断裂,有意作出不同方向的延续以至调整。”{37}至此,与《呼吸》讨论的七八十年代香港诗歌的论述连接起来,我们可以大致勾勒出以本土性为核心的香港诗歌的精神脉络,五四文学传统与香港在地关怀是本土性的一体两面。
创办《呼吸》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时代任务是“反殖”“解殖”,香港青年作家通过创作和办刊等活动,在文学上积极地回应了时代命题。而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香港与内地在文化上保持深度交流,如何在保持自身文化独特性的同时,更好地转化传统、展现世界性,是香港作家、研究者面临的新课题。
① 为论述简洁,《呼吸诗刊》下文统称为《呼吸》。
② 何依兰:《九十年代诗社回顾座谈会》,《文学世纪》2000年第3期。
③ 陈智德专著颇丰,包括《解体我城:香港文学1950-2005》(2009)、《板荡时代的抒情:抗战时期的香港与文学》(2018)、《根着我城:战后至2000年代的香港文学》(2019)等。此外,还参与编撰《三四十年代香港新诗论集》《香港文学大系1919-1949·新诗卷》《香港文学大系1919-1949·文学史料卷》《香港文学大系1950-1969·新诗卷一》等,可见他在香港文学尤其是香港新诗方面着力较深。
④ 陈智德:《论香港新诗1925—1949》,香港浸会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⑤{27}{28}{34} 陈智德:《根着我城》,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版,第38页,第64页,第64页,第63页。
⑥ 刘伟成的博士论文为《荡怀生家国:中国新诗与现代性1917-37》,硕士论文为《沙丘之旅:七十至九十年代香港新诗中的死亡表述》。
⑦ 呼吸诗社:《发刊词》,《呼吸诗刊》1996年创刊号。
⑧ 陈智德:《诗观与论战——“七、八十年代香港青年诗人回顾专辑”的史料补充》,《呼吸诗刊》1996年创刊号。
⑨ 秀实:《片纸谈诗》,香港:香港获益出版社1996年版,第107页。
⑩ 古远清:《香港当代新诗史》,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51页。
{11} 黄灿然:《〈从本土出发——香港青年诗人十五家〉序言》,《读书人》,1996年第20期。
{12} 黄灿然:《香港新诗名篇》,香港: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10页。
{13}{14} 游静:《我们如此结识》,《呼吸诗刊》1998年第5期。
{15} 洛枫:《红》,《呼吸诗刊》1997年第4期。
{16}{17} 洛枫:《禁色的蝴蝶》,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20页,第28页。
{18}{19} 梁秉钧:《悼逝去的──和金制军香港诗》,《呼吸诗刊》1997年第4期。
{20} 梁秉钧:《博物馆三题》,《呼吸诗刊》1996年创刊号。
{21} 洛枫:《香港现代诗的殖民地主义与本土意识》,载张京媛主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认同》,台北:麦田出版社2007年版,第286页。
{22}{23} 杜家祁:《在中环五星级酒店午餐》,《呼吸诗刊》1996年创刊号。
{24} 智疯:《南山大厦》,《呼吸诗刊》1996年第2期。
{25} 舒巷城:《兰桂坊》,《呼吸诗刊》1996年创刊号。
{26} 陈智德:《“运动”的蓝图:早期青年文学奖的发展》,《呼吸诗刊》1996年第2期。
{29} 王良和:《余光中、黄国彬论》,香港:汇智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13页。
{30} 羁魂、梁秉钧:《诗·越界·文化探索(对谈)》,《诗双月刊》1997年第36期。
{31} 陈智德:《诗观与论战——“七、八十年代香港青年诗人回顾专辑”的史料补充》,《呼吸诗刊》1996年创刊号。
{32} 陈子谦:《“火红年代”青年刊物的身份探索与文学探索——〈盘古〉〈文学与美术〉〈文美月刊〉与〈70年代〉双周刊研究》,香港中文大学博士论文,2016年。
{33} 洪清田:《谈青年文学奖的缘起、文学建港与文学从生活出发》,《呼吸诗刊》1996年第2期。
{35}{36} 陈智德:《解殖之路——后过渡期的民间载体与香港文化》,《字花》2010年第24期。
{37} 陈智德:《香港文学大系一九五○——一九六九·新诗卷一》,香港:商务印书馆2020年版,第52页。
(特约编辑:江涛)
Dialectical Locality: A Discussion Centered On
the Breathe Poetry Magazine
Zhang Jiayin
Abstract: Founded in Hong Kong in 1996, Breathe Poetry Magazine is a poetry journal with a sense of trans-regionalism,and also realistic and historical. It breaks down the geographical boundaries and publishing poems from the Chinese mainland as well as Hong Kong and Taiwan. It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etry and culture, edu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it focuses on the collation and research of local poetry historical materials. Locality is the key word running through the journal,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ditor-in-chief Chen Zhide’s view of literature and the philosophy of the editorial team. Dialectical locality has two meanings: firstly,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locality includes both positive and affirmative, as well as critical and negative. Secondly, it is to reflect on oneself and understand the other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lf and the other. The Breathe Poetry Magazine published alarge number of local poems that dialectically present the urban landscape of Hong Kong.The history of localization implies the local experience of Hong Kong and the inheritance of the spirit of May Fourth literature, and its histor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lies in the manifestation of the sharpness of the ideology of decolonization.
Keywords: Hong Kong Poetry Journal; the Breathe Poetry Magazine; Locality
(English Translator: Zhang Jiay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