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教育打开新世界
2024-08-02唐灿
导 语
很难想象,一个童年由大山里的“废铜烂铁”“铸成”、17岁前从未上过学的女孩,却凭借自学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她的人生曾经一度不受自己掌控,但这未曾浇灭她内心渴望改变的火苗,她的前行之路充满荆棘,但最终收获了灿烂的果实。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最精彩的人生方式,便是不被定义、活出自我。本期“成长领读”,通过《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主人公塔拉不被“定义”的人生,看教育是如何点燃智慧之火、引导未来之路的。
阅读点拨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是美国作家塔拉·韦斯特弗创作的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小说聚焦作者真实的家庭背景和求学经历,再现了特殊人生际遇里真实的苦难。通过“巴克峰山脚的少女时代”“逃离原生环境,自学考入杨百翰大学”“通过教育,告别过去,改变自我”这三段人生经历,表现了作者对教育重塑自我、改写人生的力量的赞赏。
01山脚·荒诞·枷锁
“我被山间的节律养育,
在这节律中没有根本性的变化,
只有周而复始的转变。”
塔拉成长于美国爱达荷州巴克峰山脚下一个封闭的家庭,17岁以前,从未接受过正式教育,“她的教室是一片垃圾,她的课本是废铜烂铁”。
塔拉的父亲吉恩信奉“世界末日论”,思想偏执保守,以自我意志至上,容不得他人有自己的思想。他不相信公共教育,也不相信现代医学,认为“36d8e4794136d3212fbfb00ed2fdec52公立学校是政府引导孩子远离上帝的阴谋”,就连医生也是“政府阴谋的一部分”。无论家人生病还是受伤,他都不允许他们去医院治疗。在他眼里,灾难是上帝的旨意,有病受伤不需要看医生,“太阳才是最强大的药物”。当塔拉扁桃体发炎时,父亲竟然让她张开嘴在太阳底下暴晒,他将此称之为“治疗”。甚至当塔拉因为出车祸脖子不能动弹时,仍然被父亲要求在大冬天张开嘴,去吸收太阳的能量。
塔拉的母亲是一名助产士,帮助附近妇女在自己家里生产。年幼的塔拉曾一度为母亲的职业感到自豪,认为母亲身上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但是由于长期受到父亲的洗脑和压制,慈祥的母亲逐渐成了丈夫的附属物。
二哥肖恩有严重的暴力倾向,喜欢用拳头表达自己的意见。青春期的女孩开始注重外表美,但塔拉涂口红、穿裙子或与异性交谈时,遭到肖恩的轻视和恶语贬低。多年后,塔拉用平淡的笔触写道:“但肖恩对我施加的力量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他定义了我,没有什么力量比这更强大的了。”他一次次对塔拉施加暴力和言语嘲讽,给塔拉的肉体和精神造成了双重打击。然而,恢复理智后,肖恩仍若无其事地和塔拉一起吃冰激凌、看电影、闲聊,仿佛所有伤害从未发生。
最令塔拉感到委屈与崩溃的,是母亲目睹她遭受伤害时表现出懦弱与置之不理的态度。塔拉的少女时代可以用“荒诞”来形容,父亲灌输的“信仰”在她的世界打上烙印,爱像石头一般保持沉默,暴力、伤害、忽视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即便这些事情过去很多年,塔拉也很难与自己的家庭“和解”。她越是拼命地想要逃离大山,越是难以挣脱以家之名赋予她的“牢笼”;她拼命地想要完成蜕变、实现新生,却难以打破家庭对她的“定义”。
现实的残酷往往令人负重前行,巴克峰山脚下那不堪回首的少女时代像一把无形的枷锁,困住了塔拉。
02逃离·转变·求学
“你不要留下。
走吧。
不要让任何事阻止你走。”
如果不出意外,塔拉的人生将按照既定轨迹过下去:十八九岁时她会结婚,父亲将分给她农场的一个角落,母亲会传授给她草药和助产的知识,将来她会像母亲一样成为一名助产士。这是她周遭的环境给她下的人生“定义”。然而,三哥泰勒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塔拉灰暗的生活,他指引塔拉走向了教育之路,使塔拉有机会改写自己的人生。泰勒和塔拉的共同语言是音乐,两人经常一起聆听音乐唱片,这给塔拉的生活带来了全新的体验,让她在狭小的天地里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教育的启蒙。
青少年时期的泰勒和塔拉的另外两个哥哥托尼、肖恩一样,屈服在父亲的管控之下,每天在父亲的垃圾废料场干活,但泰勒又如此与众不同,他敢于反抗父亲的命令,成为家里第一个选择接受学校教育的人。以全家发生第一次车祸为契机,泰勒决定去上大学。最终,泰勒凭借自学通过了大学的入学考试,离开了家。
在塔拉又一次遭受肖恩的暴力时,在外求学多年的泰勒突然回到家,他为15岁的塔拉指引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性:
“去我去的地方,”泰勒说,“去上大学。”
我哼了一声。
“杨百翰大学接收家庭教育的孩子。”他说。
…………
泰勒起身要走。“外面有一个世界,塔拉,”他说,“一旦爸爸不再在你耳边灌输他的观点,世界就会看起来大不一样。”
泰勒的话让塔拉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向往,她开始学习、思考,产生了摆脱困境的想法。她买来了杨百翰大学入学考试学习指南,又买来厚厚的代数课本,在劳动的间隙开始自学。此前,塔拉从未接受过正式的学校教育,她只能从最基础的算数学起。
看到塔拉开始学习,准备入学考试,父亲以信仰威胁她,这让塔拉陷入恐惧,她意识到自己的人生早已被“定义”。于是,她对母亲说她不去上大学了,以为母亲看到她屈服会感到开心,但相反,母亲的反应令塔拉十分震惊:
她把目光转向我。我已多年未感受到她目光的力量了,为此我惊呆了。“在我所有的孩子中,”她说,“我原以为你才是那个穿越熊熊大火冲出这里的人。我从没料到会是泰勒——那令人意外——而不是你。你不要留下。走吧。不要让任何事阻止你走。”
母亲态度的转变坚定了塔拉去上大学的决心。为了在赚取学费的同时不耽误废料场的工作,塔拉每天早晨六点起床学习,晚上继续自学、刷题,准备入学考试。为了掌握那些晦涩难懂的数学和物理知识,她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在经历了第一次考试失败后,塔拉在17岁那年迎来了奇迹——她考上了只有在同届生排名的前百分之十五才能被录取的杨百翰大学。
03教育·觉醒·新生
“过去是一个幽灵,虚无缥缈,
没什么影响力。
只有未来才有分量。”
离开巴克峰的废料场后,面对新的世界,更多的考验还在前方等待着塔拉。在杨百翰大学,当塔拉第一次走进校园,她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极为不适应。城市里街道的信号声、警笛声、气闸声,甚至是行人的闲聊声,令习惯了山间寂静生活的她痛苦不堪。她从小被灌输的那些扭曲观念,让她成为“异类”:父亲曾告诉她穿着衣服永远都不能露出脚踝以上的任何部分,不能在礼拜天购物、吃鸡蛋和意大利面、喝牛奶,上完厕所不洗手,从不打扫卫生,生病时不去医院……她自小接受的那些荒谬、愚昧、偏执的理念与现代文明背道而驰。
第一天上学,塔拉就错上了反方向的公交车,又走错了教室。在课堂上,因为不认识“大屠杀”这个单词而被别人当成怪胎,“你不应该拿那个词开玩笑,它可不是个笑话”,塔拉认识到了无知的可怕,她为这个误会而道歉。生活中,塔拉因为无法融入舍友而与她们关系冷淡,独来独往。但如果想要真正走向新世界,塔拉必须适应大学生活。于是,她更加勤奋地学习,熬夜到很晚,对着课本冥思苦想,躺在床上钻研笔记,保证每门学科都得A,每学期都拿奖学金……渐渐地,塔拉开始重新思考父亲的教育方式以及根植在她内心扭曲的观念,她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
我决定尝试过正常人的生活。十九年来,我一直按照父亲的意愿生活,现在我要试试别的活法。
塔拉意识到偏执的思想疾病对她的严重伤害,她明白只有远离伤害的根源,用实际行动作出改变,去过正常人的生活,才能冲出黑暗,真正迎来新生。
在塔拉的成长之路上,除了遭受质疑和遇到困境外,她还遇到了自己的伯乐——克里博士,是他指引塔拉走向人生的更高峰。了解到塔拉17岁以前从未接受过公共教育后,克里博士非但没有歧视她,反而鼓励塔拉尝试自我拓展,让她参加自己在剑桥组织的留学项目。后来,在塔拉遭遇一系列人生困境产生自我怀疑时,克里博士又给予塔拉最真挚的鼓励:
“你不是愚人金(注:黄铁矿),只在特定的光线下才发光。无论你成为谁,无论你把自己变成了什么,那就是你本来的样子。它一直在你心中。不是在剑桥,而是在于你自己。你就是黄金。回到杨百翰大学,甚至回到你家乡的那座山,都不会改变你是谁。那可能会改变别人对你的看法,甚至也会改变你对自己的看法——即便是黄金,在某些光线下也会显得晦暗——但那只是错觉。金子一直是金子。”
…………
“决定你是谁的最强大因素来自你的内心。”
克里博士的话给了塔拉勇气和信心,让她一步步与过去的自己告别:第一次接种疫苗,第一次体验罗马文明,第一次申请助学金……教育的光,一点点照亮塔拉的内心,帮助她抚平少女时代的伤口。
后来,塔拉不仅成了杨百翰大学的全优生,还获得到剑桥大学做交换生的机会,并且在剑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后又获得哈佛大学访学奖学金。从家乡的巴克峰到杨百翰,从剑桥到哈佛,塔拉一步步完成自我重塑。在《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末尾,塔拉如此评价自己:
你可以用很多说法来称呼这个自我:转变,蜕变,虚伪,背叛。
而我称之为:教育。
教育的力量,帮助塔拉打开了另一个世界,让她的人生从“被定义”到充满无限可能。她就像一只鸟,飞往了山巅,也飞到了更辽阔的地方,找到了新的人生之路,完成了心灵的自我救赎。
(引文来源:南海出版公司《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译者:任爱红,有改动)
拓展阅读
艺术特色——非虚构的真实代入感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以第一人称展开叙事,书中的主人公“我”的经历也是作者本人的亲身经历。作者采用了线性叙事架构,层层递进地讲述主人公塔拉的成长遭遇,并以时间顺序让人感受到她的蜕变、切身体会她人生中每个节点所经历的“阵痛”。这类非虚构作品既可以营造故事的真实感,又能够揭示现实问题。当读者阅读到实实在在的故事时,能够体验到人物的经历、情感和际遇,增强阅读的代入感,更容易获得情感上的共鸣,进而深刻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
成长联动
我的___________新世界
微故事分享:打破自我,意味着对自我认知的重新建构;重塑自我,意味着打造全新自我、实现蜕变。《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中,塔拉经历了从低谷到巅峰的逆袭人生,最终,是教育让塔拉看到了属于自己的新世界。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是否经历过与塔拉类似的困境或成功?哪件事情或哪个人助你冲破黑暗、发现希望之光?哪个瞬间让你看到了属于自己的新世界?请以微故事的形式,复刻你的真实体会,发送至投稿邮箱吧。精彩片段将有机会刊登在《现代阅读》上半月刊。
邮箱地址:xiandaiyuedu202201@163.com(《现代阅读》上半月刊)
邮件主题:成长联动#我的__________新世界#
投稿要求:必须原创,勿抄袭或套作,字数在300字以上。
结 语
“山峰的高低由自己决定,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为未来而歌唱。”这是塔拉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的。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对人生的掌控力,挥动坚韧的翅膀,飞往属于自己的那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