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在迷你独裁者游戏中的分配行为:群体身份的作用
2024-07-31陈燕张晶季燕冷英刘昌
*通信作者:刘昌,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博士导师
[摘 要] 本文采用迷你独裁者博弈范式,考察在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冲突情境下,任务伙伴的群体身份对儿童分配行为的影响。比较在劣势(利他的不平等)博弈和优势(利己的不平等)博弈中,儿童对内群体成员(朋友)和外群体成员(陌生人)的分配行为。结果发现,群体身份影响分配行为,儿童对朋友比对陌生人表现出更多的平等分配行为;而这种内群体偏向作用主要在优势博弈中起作用,并且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弱。儿童对劣势不平等厌恶的程度高于优势不平等,当面对陌生人时,两种厌恶程度的差异随年龄增长而减弱。在教育过程中,首先应尊重不平等厌恶的客观发展规律,因势利导促进儿童平等分配意识的发展;其次,充分利用同伴资源,培养儿童的分享意识。
[关键词] 儿童;分配行为;迷你独裁者游戏;群体身份
一、问题提出
在社会化进程中,个体经常会面临资源分配情境,能否公平分配反映了其道德发展水平。公平分配包括平等、贡献和需要三大原则,[1]其中,平等原则被儿童最早理解,[2]也是评价是否公平最重要的指标。基于分配结果是否对自己有利,不平等分配可以分为利己的优势不平等分配和利他的劣势不平等分配。在分配资源时,自己享有的资源比他人多称为优势不平等,自己的资源比他人少称为劣势不平等。人类偏好平等分配,拒绝不平等分配。[3]研究发现,儿童早期就已经表现出对劣势不平等的厌恶。[4]当分配资源给陌生人时,4岁儿童以自我利益为主,做不到平等分配;[5]在作为被分配者时,也会拒绝对自己不利的不平等分配提议。[6]随着年龄增长,公平意识增强,儿童对他人越来越慷慨,8~9岁儿童基本可以做到平等分配。[7]
行为经济学研究表明,人类不仅厌恶自己资源比他人少,在一定程度上也厌恶自己资源比他人多。[8]儿童的优势不平等厌恶研究始于罗布(Lobue)等人,研究发现在3~5岁儿童中,总体上更乐于接受自己多于他人的分配方案,只有极少数的儿童会拒绝这一利己方案。[9]布雷克(Blake)和麦考利夫(McAuliffe)等采用“不平等游戏”范式,发现优—劣势不平等厌恶的发展存在不均衡,相比劣势不平等厌恶,优势不平等厌恶出现较晚。4~7岁儿童总是拒绝对自己不利的分配提议,而很少拒绝对自己有利的分配方案。[10][11]直至8岁,儿童才真正开始拒绝对自己有利的分配提议,表现出对优—劣势不平等分配结果的同等厌恶。[12]斯登贝斯(Steinbeis)、伯恩哈特(Bernhardt)和森格尔(Singer)在2012年进一步发现,6岁儿童虽然能在认知上理解平等分配原则,并认为自己会拒绝利己的分配提议,但在真实情境中却欣然接受。[13]邱(2017)[14]和李等(2022)[15]分别对我国4~8岁儿童、4~12岁儿童进行了研究,也发现到了7~8岁,才有较高比例的儿童开始拒绝优势不平等分配方案,并从进化、认知能力和社会比较等角度进行了解释。以上研究中,儿童较晚表现出优势不平等厌恶,可能是由于研究中的任务伙伴为陌生人。研究发现,在分配资源时,自己和他人的社会距离会影响儿童的行为决策。[16]当任务伙伴是朋友时,儿童可能更加愿意分享资源,进而在更早的年龄出现优势不平等厌恶。
研究者采用迷你独裁者博弈范式,考察在优势博弈中,群体身份对儿童分配行为的影响,比较一致地发现,年幼儿童在面对陌生人时,倾向于选择更加利己的分配方案,未表现出优势不平等厌恶。而在面对朋友时,却愿意舍弃自身利益而选择与朋友平等分配资源,表现出优势不平等厌恶。[17][18][19]在不同研究中间,内群体偏向的发生年龄存在分歧。菲尔(Fehr,2008)等发现,7~8岁儿童更愿意与内群体成员平均分配资源,出现群内偏袒。[20]莫尔(Moore,2010)[21]和陆等(2016)[22]借鉴菲尔的实验方法,发现内群体偏向发生的年龄分别为4~6岁和5~6岁。在菲尔的研究中,内群体成员被定义为同学。相比同学,朋友间的社会距离更近,更多的社会互动和情感联结可能提前了内群体偏向发生的年龄。[23]此后,研究者试图进一步探索更年幼的儿童是否存在内群体偏向,分别以3~10岁的中国儿童[24]和3~5岁的德国儿童[25]作为被试,但均未能发现预期结果。这些研究中,为了保证儿童能理解分配双方所拥有的资源数量,资源总数的设置均少于5。研究发现,资源越多,对他人越慷慨。[26]如果能更直观地呈现资源,让儿童摆脱对数认知能力的依赖,在增加资源总数的情况下,优势博弈中的更年幼儿童可能也会表现出内群体偏向,即面对朋友时,更年幼的儿童愿意选择平等分配方案,放弃自己比他人多的分配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现有研究主要探讨了优势博弈中群体身份对分配行为的影响,并普遍发现儿童存在内群体偏向。那么,这一偏向是否也会出现在劣势博弈中?戈拉纳(Gorana)和布雷克(Blake)采用“不平等游戏”范式,首次探讨了群体身份在6~9岁儿童劣势博弈中的作用,结果未发现内群体偏向。只要实验者的分配提议不利于自己,无论对于朋友还是陌生人,绝大多数的儿童选择了拒绝。[27]导致这一结果的出现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该研究在设置不平等分配方案时,博弈双方资源的分配差距较大。研究发现,分配差距越大,儿童对不利于自己的分配方案拒绝率越高。[28]因此,即使面对朋友,儿童也不愿意接受远远少于他人的分配结果。第二,该研究中被试的年龄较大,公平观念的发展使得儿童能更为平等地对待他人,而年幼儿童在分配时更容易受到社会关系的影响。刘璐(2019)研究发现,5~6岁的儿童会将高价值的物品分配给朋友,低价值的物品留给自己。[29]那么,在劣势博弈中,当分配差距得到控制后,年幼儿童是否也会出现内群体偏向,即面对朋友时,儿童是否愿意选择他人比自己多的分配方案,放弃平等分配方案。
综上所述,有两个问题需要回答。第一个问题,当资源总数较多时,在优势不平等分配中,更年幼的儿童是否也会出现内群体偏向?以往研究中,提供给儿童的分配资源总数均较少,这可能是未出现内群体偏向的原因之一。研究发现,当人们占有较少的资源时,对他人更吝啬,而当占有较多的资源时,会对他人更慷慨。[30]并且,积极的社会关系会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生。[31]因此,当资源较多时,年幼儿童可能会对朋友分配得更多。第二个问题,内群体偏向是否同时存在于优势和劣势博弈情境中。研究发现,在优势博弈中,儿童普遍表现出内群体偏向。[32][33][34]而在仅有的一个劣势博弈研究中,却未发现内群体偏向,这一结果可能源于该研究中采用了差距过大的不平等分配方案。如果合理设置分配方案,有望在优势和劣势博弈中均发现内群体偏向,这对于探讨儿童的公平认知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在优势和劣势博弈中,考察内群体偏向是否受到年龄的影响,将为儿童分配行为的发展研究提供新的证据。为回答上述问题,本研究拟采用迷你型独裁者博弈范式,通过设置多种分配差距的方案,考察不同年龄儿童在自我利益和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的决策,以探索年龄和回应者的群体身份对儿童分配行为的影响。迷你型独裁者博弈与传统博弈范式相比,提供给分配者不同的分配选择,可以更直观地体现分配者的决策动机。
二、研究方法
(一)对象
某区级公办幼儿园103名3岁~6岁的幼儿参与了本实验,其中2名幼儿不能理解指导语,数据删除。被试中男生49人,女生52人。小班幼儿(3~4岁)中男生13人,女生20人,共33人;中班幼儿(4~5岁)中男生17人,女生18人,共35人;大班幼儿(5~6岁)中男生19人,女生14人,共33人。所有儿童身体健康,视力正常。实验前以书面形式获得被试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实验结束后赠送礼物。
(二)实验设计
采用“2(群体身份:内群体—朋友;外群体—陌生人)×2(分配提议类型:优势不平等;劣势不平等)×3(年龄:3岁~4岁;4岁~5岁;5岁~6岁)”的混合设计,其中群体身份和分配提议类型为被试内变量,年龄为被试间变量。因变量以平等分配方案的选择人数和得分作为指标。
优势不平等分配提议,需要被试在利己不平等分配和平等分配两种方案中进行选择,具体包括以下分配方案:(10/0,5/5)、(9/1,5/5)、(8/2,5/5)、(7/3,5/5)和(6/4,5/5);劣势不平等提议方案,需要被试在利他不平等分配和平等分配两种方案进行选择,分配方案如下:(4/6,5/5)、(3/7,5/5)、(2/8,5/5),(1/9, 5/5),(0/10,5/5)。计分方法:根据平等分配方案的选择总次数计算总分。例如,在7/3和5/5两种分配方案中,若被试选择5/5分配方案,两人平分资源,得1分;若被试选择7/3分配方案,自己获得7个资源,对方获得3个资源,得0分。得分越高表示平等分配意识越强:在优势不平等分配下,得分越高说明儿童更倾向舍弃自身利益,而选择利他的平等分配方案,对优势不平等厌恶的程度越强。在劣势不平等分配下,得分越高说明儿童更自利,因而选择更利己的平等分配方案,对劣势不平等厌恶的程度越强。
(三)材料与设备
实验中需要置物箱两个,糖果和贴纸若干。
以往研究中,为保证儿童理解资源数量的多少,资源总数不超过5。但这会导致分配方案较少,因此实验者要么采用单个试次,可能导致结果不稳定,要么多次重复同一种分配方案,使得被试容易产生疲劳。鉴于此,我们借助由小格子组成的箱子(如图1),将抽象的数字具体化,以提升儿童对10以内数的大小的认知能力。箱子中有两排格子,每排10个,接近被试的一排摆放被试所得资源,另一排为对方所得资源。资源总数的增加,实现了分配方案的多样化,使得被试不容易产生疲劳;并且,多试次实验增强了结果的稳定性。
正式实验时,儿童面前放置两个置物箱,每个置物箱对应一种分配提议方案供被试选择。例如,图2为7/3和5/5两种分配方案。
■
图1 分配资源放置图例 图2 两种分配方案图例
(四)程序
测试地点在幼儿园内一间安静的房间,测试方式为单个测试,每个被试的测试时间约15分钟。实验前通过班主任获得幼儿的姓名、性别和出生年月等基本信息。具体流程如下。
首先,核对儿童相关基本信息。接着,为防止物品喜爱度对分配行为的影响,要求儿童在糖果和贴纸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作为正式实验材料。随后,评估儿童基本数学认知能力,保证儿童能够理解实验中的多种分配方案。主试将不同分配方案下的10个糖果/贴纸置于箱内(见图1),让儿童判断哪一排的糖果/贴纸多,三次判断均通过者进入正式实验。
正式实验时,两个箱子分别呈现两种分配方案(见图2)。首先,询问儿童“你最好的朋友是谁啊?”得到回答后,再分别询问“有一天,你和你的好朋友×××(朋友)/不认识的一个小朋友×××(陌生人)一起做游戏,因为你们表现都很好,获得一些糖果/贴纸作为奖励,由你来选择怎么分。在你面前有两个箱子,每个箱子代表一种分法,箱子里有两排糖果/贴纸,其中靠近你的一排糖果/贴纸属于你自己,另外一排糖果/贴纸属于他/她。你选哪一个箱子呢?”为便于儿童理解,边解说边进行相关演示。待儿童做出选择后,向儿童确认:“这种分法中,哪一排的糖果/贴纸属于你?”回答正确后接着询问“两个人的糖果/贴纸一样多吗?”如果回答“不一样”,接着问“哪个小朋友更多?”若儿童都能做出正确回答,则表明儿童理解了该分配方案,实验操作有效。然后呈现下一个分配方案,整个实验儿童需要完成20种分配方案的选择。为保证分配对象群体身份启动的成功,每完成5个分配方案,会询问“现在跟你一起玩游戏的是谁?”“他/她是你的好朋友吗?”
实验过程中,平衡分配对象的呈现顺序,即一半被试先完成与朋友间的10种分配方案选择,其中优势和劣势不平等分配方案各5种,再完成与陌生小朋友的10种分配方案选择,另一半被试则相反。还要平衡箱子的摆放位置,即一半试次中,平等分配方案呈现于被试左侧,不平等分配方案呈现于被试右侧,另一半试次则反之。
三、结果与分析
(一)儿童分配行为的总分分析
将陌生人情境中的得分和朋友情境中的得分进行累计,比较优势博弈和劣势博弈中的得分差异。由表1看出,优势博弈和劣势博弈中的得分平均值都大于中间值5分,表明儿童对两种情境都表现出了不平等厌恶。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t(100)=8.469,P<0.001,Cohen’s d=-0.927,劣势博弈得分显著高于优势博弈得分。优势博弈得分越高,个体越利他;劣势博弈得分越高,个体越利己。实验结果表明,3~6岁儿童以利己动机为主,利己动机明显强于利他动机。
表1 在优势和劣势博弈中儿童的得分情况
■
(二)儿童分配行为的频数分析
由图3可以看出,在优势博弈中,面对朋友时,60%~75%的儿童得分为5,表明在不平等利己和平等利他的分配方案中,选择了平等利他的方案,放弃了利己的不平等分配方案。同时结果显示,低于20%的儿童得分为0,表明这些儿童面对朋友时以自利为主,全部选择了不平等利己的方案,放弃了利他的平等分配方案。
面对陌生人,低于50%的儿童,且3~4岁儿童中仅有15.15%的得分为5,表明在该情境中,即使面对陌生人,部分儿童仍具有利他倾向,在所有的分配方案中,愿意放弃利己的不平等分配方案,选择利他的平等分配方案,但在3~4岁儿童中具有利他倾向的人数较少。同时结果显示,25%~40%儿童的得分为0,表明这些儿童面对陌生人时以自利为主,在所有分配方案中放弃了利他的平等分配方案,而选择利己的不平等分配方案。
在劣势博弈中,无论分配对象是朋友还是陌生人,得分为0的人数为0,表明在所有不平等利他和平等利己的分配方案中,没有一个儿童全部选择不平等利他的分配方案。同时结果显示,80%~90%的儿童,面对朋友时得分为5,高达90%~95%的儿童,面对陌生人时得分为5,表明在该情境中,绝大多数儿童以利己动机为主,在所有分配方案中放弃利他的不平等分配方案,而选择利己的平等分配方案;少数儿童在5次方案中选择了1次或者2次的利他不平等方案。
■
图3 不同情境中,3~6岁儿童得分的人数比例分布图
(三)群体身份对儿童分配行为的影响——基于配对卡方检验
为分析群体身份对儿童分配行为的影响,将被试的分配行为进行编码,其中得分为5分的被试编码为1,其余得分被试编码为2,具体人数安排结果见表2和表3。相关样本McNemar检验结果发现,在优势博弈中,面对朋友和面对陌生人之间差异显著,χ2=26.471,N=101,P<0.001。这表明在优势博弈中存在内群体偏向。在劣势博弈中,朋友和陌生人之间的差异不显著,矫正后χ2=1.231,N=101,P=0.670。这表明在劣势博弈中不存在内群体偏向。为进一步分析优势博弈中,内群体偏向是否存在年龄差异,接下来对数据进行方差检验。
表2 优势博弈中平等分配资源的人数分布
■
注:“35人”代表当分配对象是朋友或陌生人时,35人均选择完全平等分配。
表3 劣势博弈中平等分配资源的人数分布
■
(四)群体身份对儿童分配行为的影响——基于方差检验
以群体身份、不平等分配提议类型和年龄为自变量,以分配行为为因变量进行单变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和图4。
表4 不同情境中,儿童得分的描述统计表
■
■
图4 不同情境下,儿童分配行为发展趋势
对于儿童分配行为,群体身份的主效应显著F(1,98)=35.376,P<0.001,ηP2=0.265。面对朋友时的平等分配得分(4.327±0.090)显著高于陌生人(3.757±0.115)。不平等分配提议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1,98)=70.972,P<0.001,ηP2=0.420。劣势博弈中的平等分配得分(4.772±0.058)显著高于优势博弈(3.312±0.166)。年龄的主效应不显著,F(2,98)=0.931,P=0.398,ηP2=0.019。不平等分配提议类型和年龄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2,98)=0.492,P=0.613,ηP2=0.010。
群体身份与年龄的交互作用显著,F(2,98)=8.425,P<0.001,ηP2=0.147。简单效应分析表明,当儿童为3~4岁时,面对朋友时的平等分配得分显著高于陌生人(4.439±0.726 vs 3.303±1.015,P<0.001,ηP2=0.316);4~5岁时,面对朋友时的平等分配得分显著高于陌生人(4.257±0.934 vs 3.929±1.164,P=0.048,ηP2=0.039);5~6岁时,群体身份的主效应不显著(P=0.130)。这表明随着年龄增长,群体身份作用减弱。
群体身份与不平等分配提议类型交互作用显著,F(1,98)=46.508,P<0.001,ηP2=0.322。简单效应分析表明,优势博弈时,面对朋友的平等分配得分显著高于陌生人(3.964±1.684 vs 2.657±2.190,P<0.001,ηP2=0.332)。劣势博弈时,群体身份效应边缘显著(P=0.054)。这表明在优势博弈中,与陌生人相比,儿童更讨厌与朋友之间出现不平等资源分配。
群体身份、不平等分配提议类型和年龄的交互作用显著,F(2,98)=8.165,P=0.001,ηP2=0.143。简单简单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优势博弈中,当儿童3~4岁时,面对朋友的平等分配得分显著高于陌生人(4.272±1.206 vs 1.787±1.916,P<0.001,ηP2=0.370);4~5岁时,面对朋友的平等分配得分显著高于陌生人(3.771±1.716 vs 2.971±2.202,P=0.014,ηP2=0.061);5~6岁时,群体身份效应边缘显著(P=0.055)。这表明在优势博弈中,随着年龄增长,群体身份作用减弱。劣势博弈中,三个年龄阶段儿童的群体身份作用均不显著(ps>0.05)。
朋友情境中,3~4岁儿童的不平等分配提议类型主效应不显著(P=0.324);4~5岁儿童的劣势不平等厌恶强度显著高于优势(4.743±0.816 vs 3.771±1.716,P=0.004,ηP2=0.083)。5~6岁儿童的劣势不平等厌恶强度显著高于优势不平等厌恶强度(4.727±0.821 vs 3.849±2.033,P=0.010,ηP2=0.065)。陌生人情境中,3~4岁(4.818±0.727 vs 1.787±1.916,P<0.001,ηP2=0.399)、4~5岁(4.886±0.471 vs 2.971±2.2.2,P<0.001,ηP2=0.219)和5~6岁儿童(4.849±0.508 vs 3.212±2.232,P<0.001,ηP2=0.162)劣势博弈中的平等分配得分均显著高于优势。这表明儿童以利己动机为主,劣势不平等的厌恶强度高于优势,且随着年龄增加、优势不平等厌恶强度的增强,两种不平等厌恶强度的差异程度逐渐减小。
四、讨论
(一)儿童分配行为的发展特征
劣势和优势不平等厌恶的区别是公平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35]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证据表明,两类厌恶的发展具有不均衡性。[36][37][38][39]劣势不平等厌恶出现在儿童早期,优势不平等厌恶则出现较晚。前者可能是人类的本能反应,与情绪—冲突过程相关;后者可能是复杂的社会反应,与社会—心理过程相关。[40]本研究发现,两类厌恶不存在年龄差异。这一结果看似与以往研究不一致,其实是由于本研究将分配对象分为陌生人和朋友,相比陌生人,儿童更倾向于与朋友平等分配资源。对朋友的偏爱,增强了不平等厌恶强度,削弱了两类厌恶对儿童分配行为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在陌生人情境中,90%以上的3~4岁儿童表现出劣势不平等厌恶,而直至4~5岁,才有部分儿童出现优势不平等厌恶。(见图3)并且,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在厌恶强度上,劣势不平等厌恶远高于优势不平等厌恶。且随着年龄增长,优、劣势不平等厌恶间的强度差距在缩小。(见图4)
以往研究较为一致地认为8岁是获得公平观念的关键年龄,也是优势不平等厌恶的发生时间,这个年龄的孩子才能真正意义上理解公平的社会规则。[41]在本土化研究中,也发现接近50%的7~8岁儿童放弃利己的不平等分配方案,逐渐对优—劣势不平等分配方案达到了相同程度的拒绝。[42][43]但是,本研究发现,面对陌生人时,已经有45.71%的4~5岁儿童全部选择利他的平等分配方案,表现出中等强度的优势不平等厌恶。(见图3)平等分配行为是一种违背“经济人”假设的社会偏好行为,容易受到个体因素(如抑制控制能力)和环境因素(如群体身体、社会比较、资源数量)的影响。早期的社会比较,使得个体在劣势博弈中选择更为利己的平等分配,防止他人比自己获得更多资源。但本研究发现,当占有的资源较多时,年幼儿童也会愿意舍弃自身利益,而选择与他人分享。
(二)群体身份在儿童分配行为发展中的作用
根据社会认同理论,个体对内群体成员表现出更多的公平、合作和利他行为。[44]这一内群体偏向源自进化的本能,[45]会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变化。以往研究发现,在优势博弈中存在内群体偏向,但是对于发生时间存在分歧。例如,菲尔(2008)发现7~8岁的儿童出现内群体偏向,[46]莫尔(2010)发现4岁儿童已经出现这一效应。[47]本研究中,3~4岁儿童对朋友比对陌生人更大方。面对朋友时,63.64%的3~4岁儿童放弃了利己的分配方案,而选择利他的完全平等分配方案,仅有3.03%的3~4岁儿童选择了完全利己的分配方案。但是,面对陌生人时,仅有15.15%的3~4岁儿童愿意与陌生人完全平等地共享资源。这表明在优势博弈中,3~4岁儿童已经存在内群体偏向(见图3),这一结果将内群体偏向作用发生的年龄又有所提前。
本研究发现在优势博弈中存在明显的内群体偏向,而随着年龄增长,内群体偏向作用逐渐减弱。该结果与刘璐等(2019)以中国儿童为被试的研究结果一致。[48]儿童发展过程中,对公平与否的自我关注会逐渐转变为对他人的关注,最后表现为平等对待内—外群体成员。[49]但是菲尔研究发现,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对内群体成员越来越大方,对外群体成员越来越自私。[50]研究结果的不一致可能来自两种不同的文化取向,中国社会崇尚集体主义,自幼儿园起,就注重培养儿童的分享、合作和助人等亲社会意识,因此儿童更加友善且乐于分享。
本研究同时考虑了优势博弈和劣势博弈中儿童的分配行为,这有助于我们理解内群体偏向发生的条件。研究发现,在劣势博弈中,群体身份的效应边缘显著。但是,进一步的分析结果显示,在三个年龄段中,劣势博弈中的群体身份效应消失(见表4和图4)。戈拉纳和布雷克对6~9岁儿童进行研究,发现在劣势博弈中的分配方案不存在内群体偏向。[51]两项研究说明,无论是年幼儿童还是年龄稍长的儿童,内群体偏向并不能缓和由对自己不利分配结果所带来的强烈厌恶。无论分配对象是朋友还是陌生人,当面临自己的利益可能会比他人少时,大多数的儿童要么选择了对自己更有利的平等分配方案,要么放弃对他人有利的不平等分配方案,表现出强烈的劣势不平等厌恶。进一步分析时,发现在分配差距较小时,有些儿童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将过半的资源分配给朋友。例如,儿童愿意选择自己获得4个资源、朋友获得6个资源的分配方案。所以分配差距会影响儿童的内群体偏向,但是分配差距和群体身份如何共同影响劣势博弈中的分配行为,还需进一步论证。
五、教育建议
首先,尊重不平等厌恶发展的规律,促成儿童平等分配意识的萌发。本研究结果显示,劣势和优势不平等厌恶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3~6岁儿童均表现出强烈的劣势不平等厌恶,这可能是一种本能反应。而优势不平等厌恶需要个体抑制对资源占有的冲动,可能反映了相对成熟的社会认知能力。[52]儿童阶段,脑前额叶尚未得到充分发展,不能抑制自私动机,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以“儿童视角”为前提,尊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实现儿童权利保护,[53]不强迫年幼儿童做出“舍己为人”的利他行为。不能强迫年幼儿童做出“舍己为人”的利他行为。此外,本研究发现,部分4~5岁儿童已经开始出现优势不平等厌恶,所以可以推测,4~5岁可能是培养利他行为的关键年龄。在教养过程中,可以通过阅读分享类故事,促进其平等分配意识的发展。
其次,建立宽松的同伴合作学习环境,促使儿童平等分配行为的发生。本研究发现,内群体偏向主要发生在优势博弈中,且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弱。这表明在优势博弈中,虽然3~6岁的儿童对朋友比对陌生人更慷慨,但是随着年龄增长,这种偏爱在减弱,越来越多的儿童也愿意与陌生人共享资源,说明年长儿童具有较强的平等分配意识。因此,可以通过大带小的混龄活动,引发年幼儿童对年长儿童平等分配行为的模仿,促进年幼儿童公平意识的发展。此外,相比竞争环境,宽松的合作环境更有利于儿童平等分配行为和利他分配行为的发生。[54]在一日生活中,可以有意识地创设宽松的合作情境,促进公平行为的发生。
最后,正视儿童意愿,促进儿童分享意识的发展。本研究发现,3~6岁儿童对劣势不平等厌恶的程度高于优势不平等,表明该年龄阶段的儿童以自我利益为中心。这可能与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自我中心性有关。皮亚杰提出学前儿童的思维属于直觉思维,具有自我中心主义的特点。另外,本研究发现,与陌生人相比,儿童更愿意与朋友平等分配资源,而且这种偏向主要存在于优势博弈中。鉴于群体身份和博弈情境对儿童分配行为的影响,第一,需正视儿童的利己行为。孔子在《论语·季氏第十六》曾指出:“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发生社会比较时,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均讨厌自己的资源比他人少。当儿童自身资源较少时,更不愿意与他人分享资源,因此不能从道德层面进行批判。第二,可以充分利用同伴资源,培养分享意识。对朋友亲厚是一种本能反应。教育过程中忽视儿童心理发展特点、权利、意愿和情感,强迫其一视同仁分享资源,是“伪分享”教育,违背了分享教育的本质。[55]
参考文献:
[1]DEUTSCH M. Equity, equality, and need: what determines which value will be used as the basis of distributive justice[J].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75,31(3):137-149.
[2]DAMON W. Early conceptions of positive justice as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logical operations[J]. Child Development,1975,46(2):301-312.
[3][35]FEHR E, SCHMIDT K M. A theory of fairness,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9,114(3):817-868.
[4]BLAKE P R, MCAULIFFE K, CORBIT J, et al. The ontogeny of fairness in seven societies[J]. Nature,2015,528(7581):258-261.
[5]JOYCE, F, BENENSON. Children’s altruistic behavior in the dictator game[J].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2007,28(3):168-175.FB+MVngfN18oN0ol6VoPJA==
[6]温国旗,刘文.认知资源对4~6岁儿童不公平厌恶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5,38(6):1391-1397.
[7]刘文,张雪,张玉,等.4~8岁儿童公平认知与行为差距:社会比较的作用[J].心理学报,2017,49(12):1504-1512.
[8]BECHTEL M M, LIESCH R, SCHEVE K F. Inequality and redistribution behavior in a give?鄄or?鄄take game[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18,115(14):3611-3616.
[9]LOBUE V, NISHIDA T, CHIONG C, et al. When getting something good is bad: even three?鄄year?鄄olds react to inequality[J]. Social Development,2011,20(1):154-170.
[10][37]BLAKE P R, MCAULIFFE K. “I had so much it didn’t seem fair”: Eight?鄄year?鄄olds reject two forms of inequity[J]. Cognition,2011,120(2):215-224.
[11][39]MCAULIFFE K, BLAKE P R, STEINBEIS N, et al. The developmental foundations of human fairness[J]. Nature Human Behaviour,2017,1(2):1-9.
[12][41]SHESKIN M, BLOOM P, WYNN K. Anti?鄄equality: social comparison in young children[J]. Cognition,2014,130(2):152-156.
[13]STEINBEIS N, BERNHARDT B C, SINGE R T. Impulse control and underlying functions of the left DLPFC mediate age?鄄related and age?鄄independent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trategic social behavior[J]. Neuron,2012,73(5):1040-1051.
[14][42]QIU X, YU J, LI T, et al. Children’s inequity aversion in procedural justice context: a comparison of advantageous and disadvantageous inequity[J]. 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17,8:1855-1863.
[15][43]LI Y, LI P, CHAI Q, et al. The development of inequity aversion in Chinese children[J]. Cognitive Development,2022,61:101151.
[16][28]谭千保,邓磊,张湘一,等.社会距离与分配差距对儿童有利不公平厌恶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9,42(5):1141-1147.
[17][21][47]MOORE C. Fairness in children’s resource allocation depends on the recipient[J]. Psychological Science,2010,20(8):944-948.
[18][22]LU H J, CHANG L .Resource allocation to kin, friends, and strangers by 3?鄄 to 6?鄄year?鄄old children[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2016,150:194-206.
[19][24][33]YU J, ZHU L, LESLIE A M. Children’s sharing behavior in mini?鄄dictator games: the role of in?鄄group favoritism and theory of mind[J]. Child Development,2016,87(6):1747-1757.
[20][32][46][50]FEHR E, BERNHARD H, ROCKENBACH B. Egalitarianism in young children[J]. Nature,2008,454(7208):1079-1083.
[23]LU H J, CHANG L. Reciprocity among preschoolers in relation to resource allocation toward siblings, friends, and strangers[J]. Evolutionary Psychology,2018,16(3):1-11.
[25][34]PAULUS M, MOORE C. The development of recipient?鄄dependent sharing behavior and sharing expectations in preschool children[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14,50(3):914-921.
[26][30]STAMOS A, LANGE F, HUANG S C, et al. Having less, giving more? Two preregistered replication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class and prosocial behavior[J].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2020,84:1-9.
[27][51]GORANA G, BLAKE P R, YARROW D, et al. Ingroup bias does not influence inequity aversion in children[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20,56(6):1080-1091.
[29][48]刘璐,肖雪,刘丽莎,等.儿童在不同卷入情境下基于资源价值的分配行为特点:内群体偏爱的作用[J].心理学报,2019,51(5):62-75.
[31]PAULUS M, CHRISTNER N, WRLE M. The normative status of friendship: do young children enforce sharing with friends and appreciate reasonable partiality?[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2020,194:1-20.
[36]SMITH C E, BLAKE P R, HARRIS P L. I should but i won’t: why young children endorse norms of fair sharing but do not follow them[J]. Plos One,2013,8(3):1-11.
[38]MCAULIFFE K, BLAKE P R, KIM G, WRANGHA M R W, et al. Social influences on inequity aversion in children[J]. Plos One,2013,8(12):1-11.
[40][52]GAO X, YU H, S?魣EZ I, et al. Distinguishing neural correlates of context?鄄dependent advantageous?鄄and disadvantageous?鄄inequity aversion[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2018,115(33):E7680-E7689.
[44]TAJFEL H. Individuals and groups in social psychology[J].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1979,18(2):183-190.
[45]HEPACH R, VAISH A, TOMASELLO M. A new look at children’s prosocial motivation[J]. Infancy,2013,18:67-90.
[49]TSOI L, MCAULIFFE K.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ory of mind predict inequity aversion in children[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019,46(4):559-571.
[53]李雨姝,鄢超云.“儿童友好”理念的核心内涵及其教育实践[J].学前教育研究,2023(03):48-57.
[54]康丹,郭炀炀,陈杰,等.分配对象和分配情境对4~6岁幼儿分配行为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3,39(5):609-616.
[55]嵇珺,刘晶波.幼儿分享教育的价值与实践改进[J].学前教育研究,2011(12):52-57.
3~6 Year?鄄Old Children’s Distribution in mini?鄄dictator Games:
The Role of Group Identity
CHEN Yan1,2, ZHANG Jing2, JI Yan2, LENG Ying2, LIU Chang1
(1School of Psychology,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7 China; 2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s,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226000 China)
Abstract: Using the mini?鄄dictator game paradigm,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influence of group identity of task partners on children’s distribution behavior in the context of conflict between self?鄄interest and others’ interest, and compared the distribution behavior of children to ingroup members (friends) and outgroup members (strangers) in the disadvantage (altruistic inequality) game and the advantage (egoistic inequality) game. It was found that group identity affected distribution behavior, and children showed more equal distribution behavior towards friends than strangers. The in?鄄group favoritism mainly played in the advantage game, and weakened with age. Children’s intensity of disadvantage inequality avers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dominance inequality aversion, and when faced with stranger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inequality aversion intensity gradually weakened with age. In the process of cultivation, we should first respect the development law of inequality aversion,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awareness of fairness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Secondly, we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peer resources to cultivate a sense of sharing.
Key words: children; distribution behavior; mini?鄄dictator games; group identity
(责任编辑:刘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