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学科交叉背景下金融工程学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2024-07-30周将来冉炜张尊

科教导刊 2024年17期

摘 要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高素质金融人才队伍是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支撑,如何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金融人才成为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课题。文章以经济与金融专业金融工程学课程为例,采用整合跨学科知识、数字化教学、项目式教学、循证教学评价来促进课程教学多学科交叉融合,并按照BOPPPS模型安排教学流程,推动课程教学不断优化升级,全方位提高金融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多学科交叉融合;金融工程学;BOPPPS模型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4.17.036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Financial Engineering Course Teaching in the

Context of Multidisciplinary Intersection

ZHOU Jianglai, RAN Wei, ZHANG Zun

(Hubei Minzu University Western Hubei Ecological Culture Tourism Research Center, Enshi, Hubei 445000)

Abstract The 2023 Central Financial Work Conference proposed the goal of 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strong financial country. A high-quality financial talent team is an important support for building a strong financial country. How to cultivate composite and applied financial talents that meet the need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 hot research topic for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academia. The article takes the course of Financial Engineering in Economics and Finance as an example, and adopts the integration of interdisciplinary knowledge, digital teaching, project-based teaching, and evidence-based teaching evaluation to promote the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of course teaching. And arrange the teaching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 BOPPPS model, promote the continuous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of course teaching, 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financial talent training.

Keywords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of multiple disciplines; financial engineering; BOPPPS model

2023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指出,要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深化学科交叉融合[1]。同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金融工程学作为金融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将工程思维、数理分析、计算机技术等融入金融领域,属于典型的交叉学科,其教学需鼓励、引导多学科、跨专业融合[2],创造性地解决各类金融问题,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金融人才队伍。但目前教学实践中存在多学科交叉融合不够等问题,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金融工程学教学实现多学科理论、知识、方法、技术等多维度深度融合,是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培养高素质金融人才的必然选择。

1 金融工程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各学科知识割裂严重

金融工程学是一门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随机过程、计算机编程等知识应用于金融领域的实用性学科,但教师在课 程教学中侧重于对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含义、定价和运用等进行金融理论讲解,对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强调和运用得比较少,学科交叉性表现得不明显。没有让学生在掌握各学科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立足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行情,根据特定目标建立金融模型,运用Python等编程语言自动选择最优风控策略或寻找套利机会等。学生所学多学科知识处于相互割裂的状态,使学生运用多元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没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1.2 数字化教学手段应用不佳

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教学已逐渐普及,但相应的网络平台、数据库、软硬件设备等相关配备设施没能跟上,没能教育中发挥多媒体在更大的作用,虚拟仿真等现代化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的进程较为缓慢,存在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应用不足的情况,现代化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外发挥的作用更加有限。另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功能定位不清晰,部分教师过于追求技术的炫酷,忽略了信息技术和人才培养目标、知识特点的适切度,未能将数字化教学手段有机融入课堂教学,造成信息技术和课程内容“两张皮”的情况。

1.3 实践教育教学方法应用不足

目前,金融工程学课程教学以讲授法教学为主,教学形式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没能很好地结合知识点的特点将项目式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等融入其中,持续采用单一的理论教学会使学生产生倦怠和抵触心理,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缺乏对知识产生和运用的深切感受和学习的参与感。虽然部分教师将案例教学法等方法引入课堂教学,但对案例的分析和解读主要依靠教师讲解,实践教育教学方法大多只是表面上融入课堂教学,其实现知情意行统一等优势没有发挥出来,没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导致学生缺乏对学习的兴趣和对知识深层次的理解。

1.4 课程教学评价主客体分化

常见的教师教学评价方式主要是同行或专家现场听课,从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结果等方面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优劣,评教结果容易受评价者原有经验和主观意愿等因素影响,被评教师和评价者处于主客体分离状态,反馈结果具有主观性、滞后性和模糊性,难以实现被评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师教学评价方式的改进。对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过于看重分数而忽略了学生的成长性,对学生学习的形成性评价主要侧重于到课率、课堂互动情况、平时作业完成情况等,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视野的拓展、课堂情感的变化等方面关注度不够,不能有效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2 金融工程学多学科交叉融合教学策略

多学科交叉融合是指多学科在知识、理论、方法、手段等方面相互渗透、相互融合[3],在进行金融工程学教学设计时,应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交叉融合为手段”的教育理念,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运用相互结合、互相促进,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建设金融强国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2.1 整合跨学科教学内容促进多学科“思维+知识”融合

STEAM教育是通过跨学科方式综合多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STEAM教育理念融入金融工程学课程教学,以创造性解决金融问题为导向,将科学、技术、工程、人文和数学等多门学科的核心知识和各学科所侧重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辩证思维、工程思维、计算思维等思维模式引入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过程中,充分考虑多学科知识间的协调和耦合,打破单一学科之间的边界,从多个维度分析问题并构建较为完整的逻辑框架,创新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路径,结合各学科特点统筹各要素并找到最优的实践路径。同时要做到主导学科和其他学科思维和知识的统合,不能为了多学科融合而强行交叉,在多学科融合教学中注重思维融合和知识融合,培养学生的批判质疑和创新思维,努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2.2 巧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促进多学科“方法+手段”融合

按照确定的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将大数据、虚拟仿真、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引入金融工程学课堂教学,突出现代化信息技术拓宽学习渠道、使教学过程变得更具趣味性等优势。发挥演示法、讨论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的优势,将各教学方法与现代信息技术高效结合,帮助教师改善课堂教学环境和构建智慧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结合MOOC、超星学习通等线上平台资源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人脸识别等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效果分析,实现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时空同步“互动”,推动嵌入式教师教学评价落地,推动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2.3 强化项目式教学促进多学科“理论+实践”融合

金融工程学课程教学以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真实案例为研究对象,将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主实施,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确定项目要达成的目标、项目实施方案和对项目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使学生在实践中学通悟透金融工程学有关理论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读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有关现象,识别套利、风险管理等机会,能够根据具体项目要求建立数学模型,运用Python等编程语言实现自动化交易。在实践过程中检验有关理论的有效性和适用范围,引导学生站在不同市场主体的角度剖析金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思考改进举措,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树立助力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的社会责任感。

2.4 以循证教学评价促进“教师+学生”双赢

循证教学评价要求基于客观的证据和严谨的方法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并将反馈结果用于优化课程教学,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并在教学过程中相互影响这一特性决定了金融工程学教学评价需要将两者结合起来。以循证教学评价方式把教师教的成效和学生学的成果统一起来,在教学活动中积极运用超星学习通等线上平台,对学生多学科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多学科交叉学习和运用情况以及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真实的记录,实现教学过程证据链客观化、多元化,实现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多维教学数据为更加科学地评教评学提供支撑,推动评价主客体间互通互融,教师以动态评价结果不断优化教学,最终实现教学相长。

3 金融工程学多学科交叉融合教学实践过程

本文基于BOPPPS模型组织教学过程,以研究看涨看跌期权平价公式(PCP)这一知识点为例,阐述如何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入各教学实践环节。本文以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为依托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真实的项目为研究对象,引导学生运用无套利思想构建组合,推导出看涨看跌期权平价公式,结合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行情,开展论证看涨看跌期权平价公式的有效性等系列学习活动,加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3.1 导入

采用疑问导入法,在学生对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知识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以“标的物相同且执行价格和到期期限相同的看涨、看跌期权的价格是否存在某种联系?”的问题导入,引导学生运用无套利思想构建两个投资回报相同的组合,并推导出看涨看跌期权平价公式。

3.2 目标

设置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教学目标,学生在知识层面能够构建无风险套利组合并建立数学模型,熟练运用看涨看跌期权平价公式进行计算,能够运用Python等编程语言识别期权平价公式偏离并套利。学生在能力层面上要能熟练运用小组探究、查阅科研论文等学习方式,运用无风险套利原理,对衍生产品市场交易的期权价格是否合理作出科学的判断,并对看涨看跌期权平价公式偏离现象作出解释,掌握金融建模的方法。学生在素质层面要深刻理解金融产品价格之间存在广泛的联系,养成用联系和矛盾的观点看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习惯,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金融道德观念和职业操守。

3.3 前测

通过超星学习通等教学软件发布多学科基础知识试题进行检测,发布金融热点话题供学生讨论交流,重点讲解学生出错较多的知识点,将学生们的测试成绩作为过程性评价的重要内容。

3.4 参与式学习

本文采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运用多学科交叉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教学方面,让学生以5―6人为一组在期权模拟交易平台共同完成“运用标的物相同且执行价格和到期期限相同的看涨看跌期权进行套利”的项目,让学生收集和该项目有关的资料,围绕项目制订执行方案,让各小组间相互竞争,各小组展示项目成果并相互点评,最后对学生的完成效果进行点评。案例教学法方面,打开东方财富网期权交易界面,以上证50ETF期权为例,发现看涨看跌期权平价公式并不是总是成立,由此激发学生探究背后的原因,引导学生探究交易成本、卖空限制、知情交易、噪音交易和异质信念等会导致期权平价关系偏离的原因[4]。

3.5 后测

通过超星学习通等教学软件发布本章节有关多学科知识试题进行检测,着重加强对学生运用多学科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把学生的测试成绩作为过程性评价的重要内容。

3.6 总结

以多学科视角从看涨看跌期权平价公式的内涵、推导过程、实际运用、关系偏离原因、金融建模等方面进行知识总结;基于多维、真实的数据对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对多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进行评价,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总结金融市场价格约束机制,帮助学生树立稳健的交易理念。

4 结语

多学科交叉融合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推动金融工程学课程教学多学科思维、知识、方法、手段等深度融合,多教育主体共促教学质量提升;按照BOPPPS模型安排课程教学流程,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基金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江苏飞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30800457054117);湖北民族大学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守正与创新:学科交叉视角下的经济与金融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2023JY028)。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的通知[EB/OL].(2023-02-21).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3-04/04/content_5750018.htm.

[2] 王俊,白杨,胡盟.基于教学过程、年级和学科专业三维融合的交叉学科教学改革[J].教育研究,2023,44(8):113-121.

[3] 林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生工科专业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1):32-45.

[4] 郑振龙,秦明,陈蓉.期权平价关系偏离与异质信念[J].经济学(季刊),2023,23(3):1035-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