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育人视域下高校心理育人优化路径探究

2024-07-30沈琮超

科教导刊 2024年17期

摘 要 大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家庭环境、学习压力、情感影响、社交互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其心理困扰不断涌现。文章探讨了高校心理育人的必要性和现实困境,通过加强心理育人队伍体系构建、做好心理育人过程衔接优化、提升心理育人合力凝聚效果,以期为高校心理育人质量的提升提供实践和经验参考。

关键词 协同育人;心理健康;心理育人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4.17.048

Exploring the Optimization Path of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SHEN Congchao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Yancheng, Jiangsu 224007)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are currently in a critical period of forming their values, an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factors such as family environment, academic pressure, emotional influence, and social interaction, psychological distress is constantly emerging.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necessity and practical difficulties of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by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team system, optimizing the process of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and enhancing the cohesion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practical and experiential references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Keywords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psychological health;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1 新时代高校心理育人的必要性

1.1  顺应我国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社会各方对大学生提出了新要求,但与此同时,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调查发现,仅有36%的人勾选了“认为自己心理健康良好”的选项,由于学生群体面临学业、就业等压力的增大等原因,调查人群中近四成的青少年感到孤独,高校大学生中存在轻度焦虑风险的比例已超过三分之一,这意味着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优化已迫在眉睫。

1.2 适应大学生的心理与思想需求

大学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1]。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各类信息涌入校园,大学生很容易接触这些信息且判断能力较弱,在不知不觉中,他们的思想意识会被影响或改变。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较为鲜明,例如情感较敏感强烈、情绪波动明显,尤其是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容易出现消极和极端的态度等[2]。《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在抑郁症患者群体中,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41%曾因抑郁休学。大学是心理育人的拔节育穗期,高校应高度重视和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思想状况,积极引导和解决其出现的心理或思想问题,对他们进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以满足其心理和思想需求。

1.3 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心理健康是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像是“精神之钙”,只有让学生具备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学生才能更好地吸收思政教育的精华。随着时代的进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好的理论和内容不单单要注重内容的产出,更要重视受众群体的接受能力和反馈效果,通过合理高效的方式让高校大学生充分了解并吸收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各相关部门更要秉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工作理念,将心理育人融入思政建设,努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2 新时代高校心理育人的现实困境

2.1 心理育人队伍质量不理想

专业心理辅导老师配备存在不到位的情况。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要求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整体教学计划,按师生比不低于1∶4000比例配备专业教师,每校至少配备2名[3]。但由于各种因素,各大高校在距离配齐专业心理教师的目标上还有一定距离,部分高校为了达到比例标准,通过降低聘用门槛或其他岗位教师顶岗的方式来满足上级要求,这些做法极大降低了高校心理建设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另外,辅导员队伍还存在着人员素养参差不齐、专业度有待提高的情况[4]。高校辅导员在招考时,要求一般为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至少具备一年学生干部经历等条件,为了能够达到1∶200要求,大多数高校在起初并未对应聘者所学的专业进行限制,对专业背景跨度较大的辅导员而言,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这为之后辅导员的素养同步提升埋下了隐患。从各大高校的实际安排来看,辅导员存在精力有限的现实困难,辅导员具有九大职责,负责的工作内容细碎复杂,且部分辅导员所带的学生人数超过所规定比例,从现实来看,很难主动地全方位了解自己所带的每一位学生,往往只能被动地通过学校出台的相关办法和经验,处理各种心理危机事件,或将其转介至心理健康中心,这为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带来了不小阻碍,出现了零碎而非系统的心理育人现状。此外,相关管理部门育人意识淡薄,脱离学生群体,不利于协同心理育人体系的构建和发展。

2.2 心理育人过程间断或存在盲区

育人过程具有间断性的情况。每位大学生所经历的家庭、学校环境都有着很大的差异,这致使每位学生都有着不同的心理成长历程,同时,个人的身心健康成长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并不能对个人的整体心路历程进行直接判断。

同时,心理育人过程还存盲区。从心理育人课程设置来看,目前各高校将心理健康的相关课程安排设置在了大一阶段,高年级心理教育处于空白状态,忽视了心理育人的全过程性和长期性,课程设置亟待优化;从学校心理健康相关部门的行动来看,部分心理专业教师在处理转介的学生情况时,处理方式与大部分辅导员能力差别不大,不足以凸显专业性水平,另外,大多数高校存在学生人数多,但心理育人资源匮乏的情况,在调研时仅仅对学院上报的心理危机学生进行记录和询问,并未做到长期及时关注,存在重形式、轻行动的调研方式。

2.3 心理育人主体凝聚力不足

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的教育引导、家庭的关注和社会的支持。从学校的角度出发,部分教师在课堂中讲授时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甚至出现不及时更新课件的情况,不仅造成了各种心理精品课资源的严重浪费,没有做到心理育人课程内容与时俱进和贴近学生生活,更是忽视了心理课程对学生心理发展启发作用和自我认识重要性,不利于心理育人工程的建设。另外,学校的心理健康中心等部门往往会使用心理健康测试量表对学生进行评测,这种方式一般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等级细分,对于心理专业教师资源不充足的学校来说,只能对心理危机高等级或者较高等级的学生进行干预,会忽略具有潜在危机学生的心理健康监测,同时,辅导员和心理专业教师平时的工作繁多琐碎,在面对众多学生时,相关教师也很难有精力全方位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从父母的角度来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大多家长出于保护隐私和对孩子的疼爱,不愿将学生的真实情况告知学校,或者否定事实,往往会出现工作难开展或者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这也不利于心理育人工作的开展。从部分相关工作管理人员来看,还存在“各人自扫门前雪”,甚至责任推诿的情况,并没有主动将信息与一线辅导员和心理专业教师进行实时对接和反馈,出现了信息不对称的局面。

3 新时代高校心理育人过程的优化路径

3.1 加强心理育人队伍体系构建

发挥心理专任教师的关键性作用。心理专业教师是高校心理育人建设和处理棘手突发心理问题的中坚力量,为学子提供较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定期开展大学生心理普查、日常危机预警及危机干预等工作。他们在应对心理相关工作时,能够通过专业的理论和完整的心理专业知识体系,在高校心理育人工作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同时,要重视兼职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建设,他们一般是由各学院的专职辅导员担任,对本学院的情况更加了解,对心理专业教师的工作的开展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发挥辅导员心理育人的主体作用,提升专兼职辅导员在心理育人建设中的作用[5]。辅导员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生力军,日常工作围绕学生,在日常工作中,相较其他学校工作人员而言,能够通过与学生直接接触,或者通过班干部间接了解情况,更好地了解学生心理动态中的异常情况,并做出及时反应。考虑到专兼职辅导员的专业背景有差异,在接受相关培训时学习效果不同,高校应搭建系统的心理技能培训体系,注重专业背景的差异性,加强心理专业教师和专兼职辅导员的联系作用,提升辅导员职业化水平,充分发挥辅导员心理育人的主体作用。

加强管理人员心理育人的辅助作用。心理育人工作不仅与学工系统相关,更与高校其他管理人员息息相关,要利用好宿管、保卫处、后勤、学生干部等资源,在查寝或与学生接触时,可以将发现的异样上报系统协同处理,增强其他相关管理人员的辅助作用,通过定期培训,提高专业素养,加强其与辅导员和心理专业教师的联系,在日常管理服务中提供助力,打造一支共力同心的心理育人队伍。

3.2 做好心理育人过程衔接优化

心理育人工作不只是学生某一阶段的特定内容,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需求或环境是会变化的。对入校新生而言,主要会面临生活适应性问题[6],需要邀请相关专家从人际交往、宿舍环境等方面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教育,让他们更好地适应角色转变;对于中年级的学生,可以从恋爱心理、学业压力等方面入手,在培育学生应对这些方面问题能力的同时,也要加强教师的职业敏感度;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要着重对他们的升学或就业等职业规划进行科学指导,引导学生科学调整自身情绪状态。除了各阶段的突出问题外,要充分开发学生干部等资源,对心理具有潜在危机学生的生活、情感、生活进行重点关心,同时对于部分特殊群体要建立完整的心理档案,动态管理,以便在工作交接时也能高效持续更新,及时给予学生情感关怀及心理支持,对心理育人的全过程进行有效衔接。

将心理健康教育要融入各类活动和课程,内容应与时俱进,了解青年学子的社交用语,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充分利用“心理健康月”“心理沙龙”等系列活动,内容要丰富有趣接地气,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避免流于形式,引导他们走出宿舍、走进操场、走向社会,营造良好贴心的心理育人新氛围。

3.3 提升心理育人合力凝聚效果

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涉及大学生成长的全方位和全过程,不仅要重视心理育人工作的建设,更要将其与其他的育人工作建立联系,高校、家庭、相关管理部门、学生自身等关键主体要共同打造心理育人工作健康业态。教师不放弃、不忽视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过程,把握学生成长规律,真正做到一切工作围绕学生。

汇集多方力量形成心理育人合力。作为育人的中坚力量,心理专业教师、专兼职辅导员等人员要充分调动课程、活动等资源,加强家校联动,增强黏性,利用好一切资源,实现多渠道、多主体育人格局。父母作为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心理成长起到关键作用,相处模式、家庭观念因素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成长水平[7]。高校和家长应加强彼此的联系互动,共同关注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的心理变化,以更全面的视角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同时,也要引导家庭成员关注青少年心理热点问题,加强丰富知识储备,营造和谐家庭氛围,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供良好支持。

4 结语

高校大学生目前普遍受到学业、情感、家庭、就业等压力的影响,如何将心理育人工作落到实处,多方主体协同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顺应时代发展培育时代新人,是今后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重心所在。除此之外,要重视高校中非一线的工作人员在心理育人建设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使其学习和熟悉工作技巧和核心内容,在主动关心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学会预防或改善心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共建和谐、文明、美丽的校园环境。

总的来说,多主体、多层次、全方位的心理育人工作和研究需要长期跟进完善。将心理育人工作落到实处,离不开多方力量的支持,相信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未来高校的心理育人工作定会迈向“更细、更准、更全”的新台阶。

基金项目:盐城工学院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24年课题“‘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心理育人优化路径探究”(SZ202414)。

参考文献

[1] 王新华.新时代高职德育育人工作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2(8):102-106.

[2] 李兵宽,李国涛.大学生挫折心理的成因及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03(7):71-73.

[3] 张晶,王金行.“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体系构建研究——兼析《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J].教育评论,2020(10):16-22.

[4] 王军.关于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途径的探讨[J].高教学刊,2016(4):219-220.

[5] 吕东刚.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建设的偏失及应对[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15):35-37.

[6] 张乐.大一新生环境适应性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探析——以辅导员的视角[J].社会科学前沿,2023,12(12):7384-7389.

[7] 冯晓黎,梅松丽,李晶华,等.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家庭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1):1342-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