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院校辅导员育人实践的有效策略
2024-07-30张世奇
摘 要 积极心理学作为当前西方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热点思潮,倡导关注积极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文章以积极心理学理论关照高职院校辅导员育人实践,尝试结合辅导员学生工作实际,探究积极心理学指导辅导员育人实践的理论逻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创造积极的沉浸体验、开展普遍的幸福教育、构建多元的支持系统三项优化育人实践的有效策略,以期实现惠及全体学生的积极教育。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辅导员;育人实践
中图分类号:G451.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4.17.026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the Education Practice of Vocational College Counselo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itive Psychology
ZHANG Shiqi
(Wuhan Railway Vocational College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00)
Abstract As a hot trend in the field of current western psychology, positive psychology advocates paying attention to posi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 positive personality traits and positive social organization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itive psychology theor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theoretical logic of positive psychology theory to guide the education practice of college counselor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practical work of students, and puts forward three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optimize the educational practice: creating immersive experience, promoting universal happiness education, and building a diversified support system, so as to realize positive education in all students.
Keywords positive psychology; counselor; education practice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指出,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高校辅导员除了做好学生事务的日常管理工作外,还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就业指导等工作职责。积极心理学作为当前西方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热点思潮,其从关注消极转变为关注积极,从传统的治疗心理疾病转变为惠及大众幸福,对高职院校辅导员育人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的现实启发和指导意义。
1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领域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兴起了一股新的研究思潮——积极心理学。长期以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都是人类心理消极的一面,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和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发表的论文《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积极心理学理论被正式提出,打破了沉寂已久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将研究视点转移到关注人类的积极情绪和积极经验,自此,心理学的使命由疗愈疾病变成获得幸福,由拯救患病的个体变成惠及大众幸福。1998年,塞利格曼等倡导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学者在爱库马尔会议上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三大支柱——积极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1]。
积极心理学关注情感体验,以积极体验探讨人的主观幸福感,认为积极、正面的情感体验和情绪有利于个体的成长,同时能够帮助人们培养积极品质;而积极的人格特质能够抵御心理疾病,包括塞利格曼提出的6种美德和24种主要的积极心理品质等;积极心理学从群体和环境角度出发,研究有利于塑造个体美德的社会组织系统,如家庭、学校、社会等,关注社会环境对个人美德和个人成长的影响。
尽管当前积极心理学作为西方心理学研究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热点选题,受到大量心理学研究者的青睐和追捧,但我们也应看到,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以积极心理学理论关照国内高等职业学校的辅导员育人实践,必然要考虑中国教育实际和中国文化背景,而本文对积极心理学理论资源的挖掘正是希望找到两者之间的结合点,以期能够打开辅导员工作思路、找到方法借鉴。
2 积极心理学指导辅导员育人实践的理论逻辑
2.1 积极心理学融入德育工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高等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理应贯彻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积极体验和积极人格既是辅导员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必要条件。将积极心理学引入学校实践,形成一种积极教育理念和模式后,其与德育工作便有了相同的价值追求,即人的全面发展。一方面,积极心理学倡导的积极人格和积极力量,能够帮助学生积极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在辅导员开展德育工作时,学生更易调动以往的积极体验或更易受到积极情绪的感染,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认同。另一方面,积极心理学倡导的发掘人类优势和美德等核心观念能够促进学生形成强烈的价值实现感和积极进取的自我发展意愿。人的发展,既包括现实层面上个体向上向善的发展实践,又表现为精神层面上一种追求自我发展的精神要求,“强调发展个体的优势,更是转换传统德育思维的表现,将时间与精力付诸消极的、负面的行为表现将走向德育的误区”[2],可以说,将积极心理学理论融入辅导员德育工作,能够通过调动积极因素实现育心和育德的有机统一。
2.2 积极心理学融入心理育人工作:对学生的普遍关注
辅导员作为学生日常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和心理危机干预的“第一道防线”,其承担着心理育人的重要使命。当前,高等职业学校校院两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逐步完善,除承担部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外,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职责更多是开展日常的谈心谈话,协助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开展心理问题的初步排查和疏导,以及组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宣传。“心理健康教育不是选拔教育,而是普及教育;不是淘汰教育,而是发展性教育”[3],辅导员作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前线”和“哨岗”,其工作应面向全体学生。若心理健康教育只关注心理疾病的治疗,则必然将目光局限于少部分学生,甚至个别学生身上,这与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普遍性特点不符,容易忽视普通学生的广泛需求。与此同时,积极心理学视域下,个体的积极人格可以通过外部环境进行塑造,且积极情绪具备重要的能动作用,能够帮助个体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自我治疗,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心理问题的自我预防效果。
2.3 积极心理学融入就业指导工作:职业精神的积极表达
职业精神的培育是高等职业院校实现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目标的重要考量标准,是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题中之义。就业是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首要选择,受学制和办学定位、办学模式的影响,高职院校学生接触企业、工作岗位以及踏入就业市场的年纪普遍较小,同时受个人过往教育经历的影响,高职学生的职业态度、职业素养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就业指导工作是高职院校辅导员的重要职责,大量辅导员直接承担相关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任务,或是在跟踪统计学生就业情况的同时做好积极的就业辅导,因而职业精神的塑造和就业创业的方法指导无疑是辅导员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辅导员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职业认知和积极的职业情感表达,使学生通过积极体验产生“对所从事职业的喜爱、热情和满足,并内化为一种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催生和强化个体的职业行为”[4]。
3 积极心理学融入辅导员育人实践的有效策略
3.1 创造积极的沉浸体验
积极心理学家西卡森特米哈伊提出的心流理论认为,当人们完全沉浸在某件事情中达到内心愉悦又心满意足的状态时即为获得了心流体验,这种体验呈现出个体对一项活动的强烈兴趣和高度专注,在沉浸体验中,个体“通过自觉自愿的努力完成困难并有价值的计划,使身心潜力完全施展时是生活最美好的瞬间”[5]。辅导员进行育人实践时,应通过各类主题活动为学生创造沉浸体验,进而激发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并推动积极体验和积极情绪转化为自我完善、自我疗愈的巨大能量,为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心理基础。谈心谈话、主题班会、专题活动、社会实践等是辅导员开展工作的主要载体,创造沉浸体验的策略一是转换角度,更多挖掘积极、正面的教育教学资源和素材,引导学生在沉浸体验中体会成功的喜悦或总结分享积极的人生经验;二是丰富形式,在育人活动中增加难度适中的游戏挑战、团队任务、技能实训或交流分享环节,特别是要充分激活实践育人活力,利用假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沉浸体验、进入角色,通过实践活动实现育心育德目的;三是拓展场地,环境氛围的营造能够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获得沉浸体验,要充分利用实训基地以及校外实践基地资源,开展符合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特色的育人活动和思政活动,把主题活动搬进生产一线、教育基地甚至田间地头,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积极体验。
3.2 开展普遍的幸福教育
积极人格理论认为,关注美德而非缺陷能够帮助个体形成积极的人格特质,塞利格曼归纳总结出的6种美德和24种主要的积极心理品质,正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成果。人格特质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个人品质,表现为面对世界、处理问题的一种惯性态度和方法,通常情况下,个体很难具备全部的美德和积极心理品质,但某种人格特质形成后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进而有可能成为形成新的积极人格特质的内在动力,因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特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塑造正确的价值导向,也有利于激发积极力量的传导作用,体现出心理品质的发展性特征。幸福和美德密切相关,追求幸福是塑造积极人格、培养学生美德的最终目的,二者相辅相成。辅导员开展育人实践时,应不断增强幸福教育的意识:首先,幸福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而非面向部分学生的教育;其次,幸福教育不是纠偏和调整,而应该是肯定和激励。此外,辅导员还应注重幸福教育的方式方法,如平等对话、彼此尊重、民主和谐和共同成长,辅导员通过实际行动传递幸福教育的理念,让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获得幸福体验的第一步,进而不断培养学生感知幸福的能力和追求幸福的意愿。
3.3 构建多元的支持系统
积极人格的形成与外部环境关联密切,积极因素的激发离不开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个体的身心健康程度与社会支持情况大体呈现正相关,班级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都属于组织系统的重要部分。因此,辅导员应积极协助构建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的支持系统,营造健康良好的育人环境。一是发挥合作企业的积极作用。合作企业对学生的支持尤其体现在职业精神的塑造上,辅导员通过加强与合作企业学生指导教师的联系,组建校企指导教师工作小组,作为沟通桥梁,为全体学生,特别是岗位实习学生提供良好的支持系统,帮助学生乐于在实践中初步建立起符合职业道德的行为规范。二是协助构建利于积极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构建校园支持系统既应包含营造学院内部温馨友爱氛围的“软建设”,也应包括提升辅导员能力素质的“硬实力”。与此同时,学校践行积极教育模式需双向发力,学校应关心关爱辅导员成长发展,营造积极的管理文化、优化积极的治理方式。三是积极打造社会支持系统。辅导员应与周边社区、实践活动对口联络点、红色教育基地等建立良好联系,借助真实的社会环境打造“积极体验—系统支持—自我发展”的教育模式,引导学生在社会环境中获得新奇体验,真切感受人文历史和社会发展,进而更好地推动面向全体学生的积极教育。
基金项目:2023年度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课题“‘1+2+N’志愿服务与精准思政共轭驱动研究——以‘红色青年行’团队为例”(23Z319)。
参考文献
[1] 席居哲,叶杨,左志宏,等.积极心理学在我国学校教育中的实践[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6):154.
[2] 程红艳,胡幸.积极德育模式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21(3):53.
[3] 刘惠娟,黄强.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J].教育与职业,2021(9):101-102.
[4] 崔景贵,陈璇.职校生职业精神培育:一种积极心理学的视角[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4):63-64.
[5] 韩布新,王歆睿.心流至兴盛:全面幸福的综合模型[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