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背景下石油工程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程改革
2024-07-30赵景原柏明星范森
摘 要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项目的实施推进,石油工业国际化需求对石油工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石油工程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程是培养学生学术交流能力、跨国工作能力及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重要课程,且越来越受到各石油类高校的重视。文章针对目前“石油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学习需求分析、明确教学目标、教学资源优化、教师组合优化、考核方法优化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教学改革方法,以期为培养石油工程专业国际化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 国际化;石油工程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4.17.014
Reform of English Curriculum for Petroleum Engineering Graduate Students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ZHAO Jingyuan, BO Mingxing, FAN Sen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Daqing, Heilongjiang 163318)
Abstract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Belt and Roa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project,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industry has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training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students. The English course for graduate students in petroleum engineering is an important course to train students' academic communication ability, transnational work ability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which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valued by petroleum universities.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for Petroleum Engineering", this paper proposes specific teaching reform methods from the aspects of learning needs analysis, clarify teaching objectives, optimiza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s, optimization of teacher portfolio, optimization of assessment methods, etc., in order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raining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petroleum engineering.
Keywords internationalization; Petroleum Engineering graduates; English for professional purposes; curriculum reform
油气资源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能源基础。作为能源消耗大国,油气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不均衡分布迫使我国需要深度参与油气勘探开发的国际合作。石油工程领域的技术输入、对外投资及国际工程技术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对从业者的外语应用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语言及专业水平是影响中国石油企业海外业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对培养石油工程人才的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石油类高校非常重视石油工程专业英语教育[1-2],从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多方面开展课程优化[3-7],通过该课程培养学生的国际思维,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使学生在扎实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良好的语言交流能力。相比本科学生,硕士研究生掌握专业英语是开展文献阅读、科研软件的操作及论文撰写的必备条件。并且,具备良好的专业英语能力也能为研究生提供更多深造和就业的机会。
1 石油工程研究生专业英语学习需求分析
首先,石油工程专业的英语课程应该更加贴近国际标准,强化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不断开放和国际合作的开展,研究生需要具备更加全面的英语能力,能够熟练阅读、翻译和撰写国际学术论文,与国际同行进行专业交流。英语课程更需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够在真实工作场景中运用所学知识。其次,石油工程专业的英语课程应注重行业特色和实际需求,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石油工程领域有着独特的专业术语和表达方式,而且与其他专业领域又有很大的区别,因此教师应该紧密结合石油工程的特点,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专业英语,为将来从事石油工程相关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最后,石油工程专业的英语课程还应该加强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石油工程涉及的项目和合作往往是跨国性的,因此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化视野。英语课程可以通过引入国际研讨会、国外教授授课等方式,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其跨文化交流能力。
2 石油工程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资源匮乏
以往的教学主要依托专业英语课本,学生获取专业英语知识的载体仅有纸质课本,而学生用于线上学习的双语教学资源比较匮乏。教师讲解课文时仅依靠板书和PPT中的文字和图片,很难将石油工程中的各种工作流程、实验原理、作用机理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
2.2 教学方法单一
以往的专业英语课教学形式单一,以教师逐字逐句翻译为主,学生接收到的信息主要是英译中的结果。传统“填鸭式”的被动教育使学生难以建立英语思维,缺乏实践和独立思考的机会,消磨了学生对专业英语知识的好奇心,影响学生专业英语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缺乏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的专业英语教学方法和模式。
2.3 考核方式陈旧
专业英语课程结束后的考试以笔答试卷形式进行,题型仅包括词汇的中英互译和英文段落的中文翻译两种类型,陈旧的考核方式决定了学生难以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英语听力及口语训练。
2.4 学生专业背景多样
由于近年来石油工程专业(包括资源与环境专业)研究生扩大招生数量,而本科为石油工程专业的学生保研、考研数量不足,较高比例的其他专业调剂生进入石油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这导致部分学生未接触石油工程专业基础知识,理解该课程内容的难度增加。
3 OBE理念在石油工程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中的指导意义
专业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ESP),又称特定用途英语,是指为特定学术或专业目的而学习的英语语言技能。其功能是帮助学习者发展在特定领域或专业进行有效沟通所需的语言技能。工科专业英语是连接学生英语学习和专业知识学习的桥梁,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交流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必修课程。如何提高工科专业英语的教学效果,一直是各高校专业英语教师努力的方向。
成果导向教育也称目标导向教育、需求导向教育或能力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是非常适合工程教育的一种先进教育理念,OBE理念的核心是教育过程应以学生能够获取的能力为导向进行教学设计,即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都要围绕学生能力开展设计。
在OBE教育理念中,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是学生在接受教育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Learning outcomes)。结合OBE理念,在石油工程硕士阶段同样要关注四个教育本质问题:①石油工程研究生学习专业英语应该取得的学习成果是什么?即石油工程研究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专业英语能力?②为什么要让学生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即石油行业为什么要求学生具备专业英语能力?③如何有效帮助学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即从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方面如何改革才有利于学生掌握专业英语能力?④如何知道学生已经取得了这些学习成果?即采用什么样的评价方式科学地评估学习效果。以OBE理念为指导,以提高石油工程专业学生英语应用水平为目标(Outcome)的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非常有针对性。现有课程往往偏重于英语语法、词汇和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而缺乏与石油工程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内容。在OBE框架下,课程应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职业发展目标为中心,重新审视课程设置,使其更加贴近石油工程行业的实际需求。
4 石油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改革举措
4.1 教学资源优化
学习语言必须重视听说读写的相辅相成和相互促进,听和读的目的是理解,说和写是为了练习表达的技能;专业英语教学是以外语为交流工具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技能和思维方法的训练和提高。
针对语言学习的特点,课程组从两方面进行教学资源的优化:第一,课文内容的有声化。将课本中的核心内容文字利用AI-Text to Speech技术有声化,形成听力练习的题干,将原课文设计为词汇填空、听力理解等题型,用于平时测验及最终考核。第二,构建以公众号、视频号、学习通为载体的网络资源平台,从国外油田企业、高校网站上精选高质量石油工程类科普视频,利用视频听译字幕结合AI字幕识别,由各方向专业教师校对反馈后形成字幕,制作视频的中英字幕文件,形成石油工程专业英语学习资源库。目前已建设“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百科”公众号、视频号,总订阅人数过万。通过课本与新媒体结合使学生在掌握石油工程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基础上了解行业前沿动态。
4.2 教师组合优化
具备良好的英文功底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对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师的基本要求。学校从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中青年教师中培养了一批专业修养深厚、英语应用能力强、教学热情高、教学功底扎实的骨干教师,经过助课、试讲后加入课程组。石油工程专业英语涉及内容广泛,由不同专业方向的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有利于在教师擅长的领域发挥自己的科研专长,为学生带来前沿技术的英文教学内容。
4.3 教学方法优化
深度利用优质教学资源,将英文专业视频的字幕文档、音频、无字幕视频、英文字幕视频、中英字幕视频多维度利用,通过读、盲听、跟读等多种形式强化学习效果。研究生具备较好的英文基础,应摒弃以往翻译课文形式的讲解,对于新的专业词汇采用英文解释英文的形式,在授课课件中不出现中文,将学生以往掌握的英语知识与专业英语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建立英语思维。
专业英语教材内容包括石油工业发展简史、储层物性、钻完井、测井、采油、增产、提高采收率和油藏管理等多方面内容,考虑到部分调剂研究生专业基础薄弱的问题,针对不同的专业知识点采取类比方法,例如在well logging一章中,首先引入log的基本含义,原木、航海日志,从原木联系树木的年轮,即记录了树木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再到航海日志也是记录了航海过程中不同的时间和航程所发生的事件。再介绍logging在石油工程专业英语中的含义为“测井”,即利用人体检时所用到的声、光、电、磁、放射性等物理手段,记录井中不同深度地层的性质。
在授课过程中,注重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石油工程行业有明显的“流程”特征,从整个石油工业的上游勘探开发、中游储集和运输到下游的炼化销售如同从源头开始的河流最终汇入大海。石油工程研究生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主要针对上游板块的内容,将重要概念的英文与相应图片相匹配,对石油工程流程相关的翻译则配合视频进行教学,以便加深学生对专业性较强的专业英语词汇的记忆。同时定期选择国外优秀英文专业视频课播放并讲解评论,增进学生对某些特定问题的理解深度,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归纳总结及合理表达的方法,提高其采用中英文表达方式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翻译专题讨论。专题讨论内容主要是石油工程专业英语相关的长难句翻译、段落翻译、文献翻译等,翻译形式包括英译汉和汉译英。讨论形式是由授课教师向学生提供需要翻译的文本,分小组讨论翻译结果,由小组选出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翻译结果,最后由授课教师从专业词汇的准确性、句子结构的合理性及语言的逻辑性等方面进行点评。
4.4 考核方式优化
线上线下考核相结合,其中听、说相关能力的评价在线上完成。利用有声化的课文内容和优质英文专业视频,设计形成听力试题,将带字幕视频上传到口语练习App趣配音,由系统AI从完成度、准确度、流利度三个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口语能力。结合课文内容,设计全英文阅读理解试题,在超星学习通上以选择题、连线题和排序题等多种形式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督促和检查学生的平时学习。读、写部分结合学生研究方向完成,包括翻译相关文献,完成英文文献综述的撰写。
5 结语
近年来,石油工程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教研组对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进行了全面的优化改革,实践结果表明,课程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参与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石油工程专业的英语课程改革是适应行业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研究生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随着石油工程领域的不断发展,相信经过专业英语课程的改革,研究生在国际舞台上一定能够展现出自己的风采。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国际化办学背景下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提升策略研究——以《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英语及应用》课程建设为例”(SJGY20220258)。
参考文献
[1] 张来斌.面向中国石油工业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J].大学(学术版),2012(9):53-58,52.
[2] 陈军斌,屈展,孙燕波.石油工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1):55-58.
[3] 张冰,李琪,刘志坤.专业英语复合模式教学法研究与实践——以石油工程专业英语为例[J].高教论坛,2012(4):55-56,59.
[4] 张少辉,白金美.石油工程专业本科英语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6(1):40-41.
[5] 张艳.石油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4(S2):75.
[6] 李世远,冯晋豫.微信公众号在石油工程专业英语及力学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8,5(12):204-205.
[7] 王喜红.石油专业英语培训的实践与思考[J].化工管理,2013(6):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