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实现人工智能的智慧化教育

2024-07-30张晶晶

科教导刊 2024年17期

摘 要 人工智能要顺应当下教育发展的需求,在实践取向上应倡导由传统的工具理性转为价值理性,充分发挥其内在价值。文章通过对哲学层面教育主客体间关系的探讨,以及教育目的、内容和评价的转变,把握智慧化教育由“教”转为“育”的本质特征,并在立德树人理念的指导下提出“人机共教”的智慧化教学模式、“人机共生”的智慧化学习机制和“人―机―人”智慧化学习共同体的突破路径,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实现人工智能的智慧化教育。

关键词 人工智能;教学;教育;智慧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4.17.006

From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to Value Rationality:

Achieving Intelligent Educ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ZHANG Jingjing

(X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Xianyang, Shaanxi 712000)

Abstrac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hould meet the needs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and advocate for a shift from traditional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to value rationality in practice, fully leveraging its internal and external values. By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bject and object of education at the philosophical level, as well as the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content, and evaluation, we can grasp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intelligent education from "teaching" to "education". Finally, guided by the concept of cultivating virtue and nurturing people, a smart teaching model of "human-machine co-education", a smart learning mechanism of "human-machine symbiosis", and a breakthrough path of a smart learning community of "human-machine human" are proposed to promote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education, and achieve intelligent educ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Keywords AI; teaching; education; intelligent education

人工智能主要是研究、开发和构建类似于人类大脑活动的应用系统,用于延伸和拓展人类的智慧、技能、手段和方法。它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过渡到强人工智能时代,下一个可能是完全强人工智能时代甚至是超人工智能阶段,这也预示着人类将要面临一次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教育作为有目的、有计划培养人的活动,必须为迎接强人工智能和超人工智能时代把好人才培养关,转变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模式,实现人工智能的智慧化教育。本文所指的人工智能的智慧化教育是在彰显人工智能外在功能性价值的基础上,发挥人工智能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批判性思维、创新创造能力、科学精神、人文关怀和家国情怀等方面的人本价值,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学生智慧发展的教育范式。

1 人工智能实践取向的转变

人工智能作为人类智慧的产物,于教育而言具有两重价值:一是人工智能优化教学过程,为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必要技术支持的外在功能性价值;二是将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相融合,通过教育主体借助人工智能这一客体促进学习主体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与涵养德性等智慧发展的内在育人价值。基于此可衍生出人工智能的两种实践取向: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

工具理性的实践取向侧重于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人工智能的外在功能性价值,体现其作为一种科学技术和教学辅助工具在推进教育朝着科学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的时代性特征和实用性价值。一是其作为一种高科技手段能够在一定范围内优化教育过程,例如智慧课堂、大数据处理等,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师生的双手和大脑,使得师生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用于解决更具有创造性的问题;二是人工智能以算法作为本质特征,涵盖编程分析、构建大数据库、远程传递操控等多种表现形式,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教育内容可视化和教育方式个性化等,为实现教育公平、促进深度学习、实施因材施教提供了物质化的支持。价值理性的实践取向侧重于发挥人工智能的内在育人价值。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是促进人的自我建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发展智慧的一项复杂活动。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应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让学习者能够获得适宜的个性化学习服务和愉悦的学习体验,使其从未知变为已知,由会学变为乐学,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能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批判性思维、创新创造能力、人文关怀和家国情怀等,最终指向人的存在、价值、意义、尊严、美感等精神层面的发展。

2 实现人工智能智慧化教育的哲学思考

人工智能的出现重塑了教育活动中主客体的关系,主体和客体是一对相对立的哲学概念,在哲学体系中,主体是活动的发起者和主导者,客体是活动的作用对象和执行者。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人工智能具有教育“主体”地位是其得以实现智慧化教育的前提和基础[1]。本文主要采取以下两种主客体间关系转换和重塑机制。

一是教育主体客体化:即教师和学生在一定限度内让位于人工智能,使其在能力范围之内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教育是赋予了人主体意识的具有生命意义的活动,是在师生主体间的“对话”中实现情感、精神和文化的交流。那么在教育活动中师生的主要交流内容应该是情感、态度、文化、思想和精神等方面,将简单重复、需要算法编程和大数据支撑分析的内容交由人工智能来完成,例如能够帮助教师进行学情分析、为教师提供教学策略规划教学路线、为学生打造个性化的发展路径等。这时师生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依赖人工智能,成为人工智能主导下的活动客体。二是人工智能客体“主体化”:即为人工智能赋能,使其从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物体转变为融入教育活动、师生对话中的物化主体,此时的人工智能并不是真正的、完全意义上的主体,而是人类“赋予”它的“主体”地位。人工智能作为人类智慧的产物,被注入了所谓的“智慧”“思想”,甚至“情感”,例如人机“对话”、智慧课堂、学生面部情绪识别等,似乎有了“主观能动性”,这使得作为客体的“技术人造物”“升格”成了“教育主体”,这也是对教育活动中持续已久的“见物不见人”的革新。

3 人工智能的智慧化教育的本质即实现“教”到“育”的转变

3.1 目的转变:转识成智

人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归宿,促进人智慧的形成和发展是教育永恒的追求。教育目的规定了“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内涵,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不仅要培养具有科学精神的人,还要培养集人文精神和理性精神于一体的新时代智慧型人才。因此人工智能时代要从教育目的入手,旨在培养人工智能时代的原住民。在实现人工智能的智慧化教育从“教”到“育”的转变中,亟须实现教育目的从以教授学生客观知识、促进学生智育发展为主,转为以培育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智慧发展为主,即“转识成智”。在教育目的上实现转识成智有两层意思:一是扭转教育教学只为教知识的错误认知,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本质,这是教育作为社会的子系统在时代背景下对“怎样培养人”的质的规定,人工智能的引入必须要为实现教育目的作出应有的贡献。二是智慧作为一个复合名词,需要学生通过对各方面知识、技能和情感等经过自我选择、加工和内化来形成和发展,那么要实现人工智能的智慧化教育的前提就是保证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的智慧化,只有教育目的、内容和过程本身富含智慧,人工智能的引入才能发挥真正的智慧化效用,否则就会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3.2 内容转变:转静为动

教学内容是实现教育目的最微观最直接的途径和手段,任何教学内容的选取都是围绕教育目的而展开,基于上述可知,要实现人工智能的智慧化教育需要当下教育目的更侧重提升学习者的智慧,那随之教育内容和学习过程也需要作出相应转变,即转静为动。一是针对知识本身而言,要利用人工智能展示知识的创生和运用过程,挖掘知识背后蕴含的智慧。因为知识创生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智慧生成的过程,任何一种知识创生中都蕴含着知识创生主体的智慧,在知识作为客观物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也体现着活动主体运用知识的智慧。那么利用人工智能展示知识创生和运用的过程就是将原本静态的间接知识转为动态的架构生成的知识,形成知识和思维可视化的过程,帮助学习者获得知识背后蕴藏的创生智慧和运用智慧。二是在知识学习上,智慧表现为对各知识点的融会贯通,使新旧知识之间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有序认知结构,学生在头脑中建构新旧知识联系的过程体现着学生的感悟思考能力,涵养着学生有意义学习、深度学习的素养和智慧。人工智能依据大数据算法分析,可以为学生规划科学、个性化的学习路径,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是对书本知识机械化记忆的静态模式,而是促使学生充分调动头脑中原有的认知体系,形成学习过程的动态加工模式[2]。

3.3 评价转变:转分为能

教育评价是对整个教育教学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评定和反馈的过程。在教育视域中,我们的学习者是有主体意识的独立个体,教育评价的起点和归宿都要以促进学习者智慧的发展为基准,然而现在普遍存在“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的错误价值导向,因此需要转变教育评价作为衡量教育效果好坏的“指挥棒”的片面功能,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激励性功能,以学定教,为学而评[3]。尤其是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着结构性的变化,未来不再需要会背书的“书呆子”和会考试的“应试机器”,而是需要能够解决复杂问题的“智慧人”,具体而言就是充分运用人工智能进行各种精确的算法统计分析,为每位学生建立个性化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多元、多维、多次、多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开放和持续的评价,最终将分数量化为能力认证,确保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社会交往能力和自控能力的获得,让人工智能的智慧化教育落到实处,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4 人工智能实现智慧化教育的突破路径

4.1 形成“人机共教”的智慧化教学模式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使得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主导者的地位面临机遇和挑战。目前教师与人工智能之间存在三种比较典型的关系:一是教师忽视人工智能的作用和价值,不使用人工智能,二者之间没有交叉关系,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没有掌握操作人工智能的技术和教师认为使用人工智能增加了自己的教学任务和负担。二是教师在上级部门视察教学工作的时候为彰显教学活动的“先进性”而使用一定的人工智能技术,但大多只停留在关注人工智能的功能性价值,作为一种技术,此时教师与人工智能之间存在教师为主体,人工智能为客体,时而有交叉的关系。三是教师过于注重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使自己成为人工智能的附庸,为使用人工智能而教学。以上三种关系均不能很好地发挥人工智能提升教育教学效果的作用,亦不能促进学生智慧的形成和发展,因此为实现教的智慧,就需要形成“人机共教”的智慧化教学模式,二者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学生习得和涵养智慧。

4.2 塑造“人机共生”的智慧化学习机制

教育是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落脚点,学生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独立个体,在一定程度上是有能力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的,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视域下,师生之间存在“一对多”的现象,教师难以很好地照顾到每位学生的需求,实施针对性的教育。随着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未来人与机器将共同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那么在学校教育阶段就需要培养学生与人工智能交互的能力,构建人机平等互惠、和谐共生的关系。因此基于“共生理论”,在学生和人工智能之间塑造“人机共生”的智慧化共同学习机制,实现学的智慧化。一方面利用人工智能的大数据分析、信息追踪等功能为学生提供最优化、最适切、最科学的学习路径,实现对学生独特个体的智慧化教育;另一方面人工智能作为人类智能的延伸,需促进学生对人工智能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形成准确的认知,造就拥有人工智能素养的智慧型人才,再作用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形成人中有机,机中有人,真正实现人机共生[4]。

4.3 构建“人—机—人”的智慧化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是所有人因共同的使命,朝着共同的愿景一起学习的组织,共同寻找通向知识的旅程和理解世界运作的方式。学习共同体的教育价值在于为师生间的教育教学活动搭建了通向生活世界的桥梁,实现了教育主客体间“对话性”的交往,充分彰显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智慧化影响,构建“人—机—人”的智慧化学习共同体,这里的共同体不只是知识的共同体也是文化的共同体,共同体的构建突破了学校场域的限制,摆脱了学校知识、文化的单一性。例如教师可以依托人工智能构建真实的社会情境,采用科学的方法跟踪和分析学生对该社会情境的反应,从而使学校教育与社会紧密联系,促进了学校文化向社会文化、人类文化的转型。由此便可推动教师、学生的智慧与人工智能相得益彰、协同发展,为教育回归人、回归生活、回归社会搭建了一座桥梁。

基金项目:咸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项目“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价值和路径研究”(JKKY202322)。

参考文献

[1] 张刚要,梁青青.人工智能的教育哲学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20(6):1-4.

[2] 孙婧.人工智能时代反思教学的本质——基于批判教育学的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20(6):16-21.

[3] 杨启亮.为教学的评价与为评价的教学[J].教育研究,2012(7):98-103.

[4] 李海峰.人机学习共生体[J].远程教育杂志,2020(2):4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