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师范生学校归属感与成就动机关系研究
2024-07-30刘晓丹
摘 要 在出生率持续下滑和幼儿园数量减少的背景下,幼儿园教师就业受到影响,进而可能影响学前师范生的成就动机。为了全面了解学前师范生的心理发展状况,深入剖析学校归属感、成就动机与人际交往效能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文章以533名学前师范生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结果显示:学校归属感能显著增强学前师范生的人际交往效能感,人际交往效能感对成就动机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故学校归属感对成就动机也有积极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发现,人际交往效能感在其中起到了完全中介的作用。
关键词 归属感;成就动机;人际交往效能感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4.16.049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ool Belongingness and Achievement
Motivation of Preschool Normal Students
——The complete mediating effect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efficacy
LIU Xiaodan
(School of Preschool Education, Fujian Preschool Education College, Fuzhou, Fujian 350007)
Abstract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a continuous decline in birth rates and a decrease in the number of kindergartens, the employment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is affected, which may in turn affect the achievement motivation of preschool teacher trainees. In order to comprehensively understand the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status of preschool normal students and deeply analyze the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ool sense of belonging,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efficacy, this study focuses on 533 preschool normal students. The results shown4nYOUb5AkZp2cvTMIlHwwhJdhVZKxWgeJEJyv/N63c= that a sense of school belonging can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efficacy of preschool normal students, an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efficacy has a positive promoting effect on the formation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Therefore, a sense of school belonging also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achievement motivation. Further exploration reveals that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efficacy plays a completely mediating role.
Keywords sense of belonging; achievement motivation; sense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efficacy
1 问题提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近年来出生人口逐年下降,导致幼儿园关停现象普遍,进而影响幼儿园教师的就业和学前师范生的成就动机。面对就业市场的变化,学前师范生可能感到压力和不确定。马斯洛的心理需要层次理论指出,归属感和人际交往效能感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学校归属感能激发学生的积极行为和学习动力,而良好的人际交往效能感有助于建立自信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提高学前师范生的成就动机、归属感和人际交往效能感,对于他们未来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研究师范生学校归属感、人际交往效能感和成就动机的关系,为提升师范生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动机提供理论支持。研究将为学校和教师提供策略,培养更多优秀的基础教育工作者,推动基础教育持续进步。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本项目以五所师范类高职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在校的三个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网络问卷的形式收到有效问卷533份。其中男生132人,女生401人;一年级学生247人,二年级学生142人,三年级学生144人。
2.2 测量工具
本研究使用了SPSS 23.0统计软件,对“学校归属感量表”“人际交往效能感量表”“成就动机的测量”三个项目进行数据分析。
2.2.1 学校归属感量表
采用学者Cheung和Hui修订的中文版学校归属感量表(PSSM-CR),该量表包含了18个问题。被试的得分越高,表明其学校归属感越强烈;反之,得分越低则表示学校归属感相对较弱。该量表的重测信度达到了0.801,可靠性强。
2.2.2 人际交往效能感量表
采用谢晶编制的《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量表》,通过使用该量表可以了解学前师范生在亲合效能、自我印象效能、利他效能、沟通效能、自我价值感和情绪控制效能等不同方面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信心。得分越高,代表被试的人际交往效能感越强,相反,得分越低则表示学前师范生的人际交往效能感相对较弱。该量表的重测信度 为0.839,问卷的信效度良好。
2.2.3 成就动机的测量
本研究采用叶仁敏与Hegtvet, K.A.共同翻译的成就动机量表,成就动机(MA)的计算公式为MA=MS-MF。当MA>0时,表示强烈的成就动机;当MA=0时,表示中等程度的成就动机;当MA<0时,表示低成就动机。
3 研究结果
3.1 学前师范生学校归属感、人际交往效能感、成就动机总体状况(表1)
表1 学前师范生各量表得分情况
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下同。
学校归属感得分均分(3.62)与人际交往效能感得分均分(3.76)与量表得分均值3.5相比较,进行单样本检验;成就动机得分(-0.09)与量表得分均值3相比较,进行单样本检验。
对三个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与分析发现:学前师范生归属感的项目均分为3.62,高于3.5的平均值,说明高职院校师范生的学校归属感总体处于中上水平。学前师范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项目均分为3.76,高于3.5的平均值,说明高职院校师范生的人际交往效能感总体处于中上水平。学前师范生成就动机的项目均分为-0.09,说明高职院校师范生的成就动机不强。
3.2 三个变量在人口变量学上的差异
借助独立样本 t 检验,深入比较分析了学前师范生的学校归属感及其各个维度、人际交往效能感及其各个维度,以及成就动机及其各个维度。
3.2.1 在学生性别方面,三个变量的差异分析
在性别方面,在学校归属感和人际交往效能感两个变量上,学前师范生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在另外一个变量成就动机上,男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显示出男生的成就动机比女生更强(表2)。
表2 学前师范生学校归属感、人际交往效能感、成就动机在性别上的差异(N=533)
3.2.2 三个变量在担任学生干部方面的差异
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在学校归属感方面没有明显差异,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在人际交往效能感、成就动机方面有显著差异。相较于普通学生,学生干部在人际交往效能感和成就动机方面的得分较高(表3)。
表3 学前师范生学校归属感、人际交往效能感、成就动机在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上的差异(N=533)
3.2.3 三个变量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
在本研究中使用了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对学校归属感、人际交往效能感和成就动机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进一步分析。相关分析结果如表4(p157)所示。
根据表4中的相关矩阵,可以明显地观察到学校归属感与人际交往效能感以及成就动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联。这意味着,当学前师范生的学校归属感增强时,他们的人际交往效能感和成就动机也会相应增强。
3.2.4 学前师范生学校归属感、人际交往效能感、成就动机的回归分析
人际交往效能感对学校归属感的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160.57,<0.01,值为0.48)。成就动机对学校归属感的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32.16,<0.01,值为0.24)。成就动机对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79.04,<0.01,值为0.36)。(表5)
表5 学前师范生三个变量的回归分析结果
此外,本研究进行了逐步多元回归分析,以成就动机为因变量,学校归属感和人际交往效能感为自变量。发现:人际交往效能感对成就动机具有显著的影响,并成功进入了回归方程。回归结果与上表相同(排除变量学校归属感,值为1.85,显著性为0.065>0.05,值为0.085)。
3.2.5 人际交往效能感在学校归属感对成就动机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检验
采用SPSS中的PROCESS宏程序,以Bootstrap检验法对中介效应进行检验,应用Model 4(简单中介效应模型)。以成就动机为因变量,学校归属感为自变量,人际交往效能感为中介变量,同时控制了性别和是否担任学生干部这两个变量。
根据人际交往效能感的中介分析结果(表6)显示,方程1(成就动机)中学校归属感对成就动机的效应显著,但是当把人际交往效能感放入方程模型中后,学校归属感对成就动机的直接效应不再显著,而人际交往效能感对成就动机的影响却显得尤为重要。这充分证明了人际交往效能感在影响学校归属感对成就动机的作用中起到了完全中介的角色。从表7中也可看出,直接效应的区间符号不同,包含了0,效应不显著,而总效应与间接效应的区间均不包括0,说明总效应与间接效应是显著的,也表明了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完全中介效应。其效应值为0.15,Bootstrap上下限为[0.0961,0.2077],不包含0,完全中介效应占比为100%。
表7 人际交往效能感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4 讨论与建议
4.1 讨论
4.1.1 性别差异对学前师范生学校归属感、人际交往效能感与成就动机的影响
通过前文研究表明,学前师范生在学校归属感、人际交往效能感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成就动机男生和女生有显著的差异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男性一直承载着更高的期望。受家长观念的影响,男性从小就被教育要成为家庭的“顶梁柱”,需要接受更多的挑战和承担更多的责任。在这种社会环境的熏陶下,男性往往表现出更强烈的成就动机。而女性则更多地被要求承担家庭职责,如照顾家庭和抚养子女,对个人成就的要求相对较低。
4.1.2 担任学生干部对学前师范生学校归属感、人际交往效能感与成就动机的影响
在学校归属感方面,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并无明显的差异。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在人际交往效能感和成就动机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那些未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这一发现与杜好强的研究结果相符,进一步证实了学生干部在人际交往效能感和成就动机方面的优势。担任学生干部的学前师范生会主动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他们会与教师和其他同学有更多的接触机会,从而提升他们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效能感。
4.1.3 学前师范生学校归属感、人际交往效能感、成就动机的关系
从数据和结果分析中可以得知:学前师范生的学校归属感、人际交往效能感以及成就动机三者之间关系密切。田雪玲的研究结果显示,当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增强时,他们在人际交往方面会变得更加主动和积极。杨桂芳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学校归属感较高的学生更加积极地追求成功。这与本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帮助学生建立对学校的归属感,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促进他们在学习和个人发展方面的进步。
4.1.4 人际交往效能感在学校归属感与成就动机关系的Pearson中介效应分析
人际交往效能感完全中介了学校归属感和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学校归属感正向预测人际交往效能感和成就动机,而人际交往效能感也正向预测成就动机。学校归属感越高、人际交往效能感越高的个体,其成就动机也越高;反之,学校归属感越低、人际交往效能感越低的个体,其成就动机也越低。因此,要提高个体的成就动机,可通过增强其学校归属感和人际交往效能感来实现。
4.2 加强学前师范生学校归属感、人际交往效能感,激发成就动机的建议与策略
①针对男生和女生在成就动机上的差异,学校应采取差异化培养策略。例如,针对男生可能更倾向于追求外在成就的特点,可以着重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而女生则可能更注重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因此可以加强她们的自我认知和目标设定能力的培养。②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帮助他们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困惑和问题。通过心理咨询,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认知,从而增强人际交往的自信心。③坚定学前师范生的职业理想。学校应通过多种途径,如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让他们意识到教育事业的崇高使命,培养他们的教育信念和职业责任感。同时,引导他们制订明确的职业目标,并为实现这些目标付出努力。④提高学前师范生的自信心。学校应关注学生自信心的培养,通过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潜力和优势。同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和竞赛,以提升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这样不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还能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基金项目: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科技类课题“中介关系模型在高职师范生学校归属感、成就动机、人际交往效能感三者中的研究”(JAT201108)。
参考文献
[1] 江雅琴,梁小燕,方凯茵.家庭关怀度对高职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学校归属感与社会幸福感的中介作用[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7(6):74-78.
[2] 肖皓源,李涵,郭冰冰,等.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对自身正念水平的影响:情绪调节的调节作用[J].心理月刊,2022,17(17):10-13.
[3] 谢晶,张厚粲.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理论构念与测量[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3):330-332.
[4] 王国诚,叶妙企,戴国芳,等.学校归属感对高职生学习投入的影响——基于学业自我效能和学业情绪的链式中介效应[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3(4):31-38.
[5] 杜好强.大学生学校归属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6] 田雪玲,毛俊,郭成.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与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3(5):36-40.
[7] 杨桂芳.贵州大学生学校归属感与成就动机关系研究[J].心理健康,2014(6):11-13.
[8] 韩露.城市寄宿制学校高中生学校归属感、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交往的现状及关系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