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策略研究
2024-07-30厉佩淇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对于培养具有健全心理素质的合格人才起到重要作用。针对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如心理健康意识淡薄、师资力量不足、教育方式单一和缺乏预防机制等,文章从教育制度、心理课程设置、师资建设、家校合作和宣传活动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改革策略,以期为全面提升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师资培训;辅导服务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4.16.043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LI Peiqi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Zhejiang 321000)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gradually attracted people's attention. As an important base for talent cultivation, universiti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ultivating qualified talents with sound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In response to the many problems in curren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such as weak awareness of mental health, insufficient teaching staff, single educational methods, and lack of prevention mechanisms, this article proposes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rom the aspects of education system, psychological curriculum design, teacher construction, family school cooperation, and promotional activ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guidance for comprehensively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curriculum design; teacher training; tutoring services
1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1.1 心理健康意识淡薄
许多大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不足,缺乏足够的心理健康意识。由于缺乏对心理健康的认识,许多大学生在遇到心理困扰时往往选择自己默默承受或忽视问题,导致问题不断恶化,甚至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和普及工作,帮助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
1.2 教育资源不足
部分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投入有限,导致教育资源不足。一些高校缺乏足够的师资力量和设施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这使得教学质量和效果受到限制。同时,由于缺乏足够的教育资源,一些大学生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和支持。因此,高校应该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力度,完善师资队伍和设施建设,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
1.3 教育方式单一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较为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往往采用集体授课的形式,缺乏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并且课程也较少。这种方式无法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求,难以解决学生多样化和复杂化的心理问题。因此,高校应该探索多元化的教育方式,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例如,可以开展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剧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1.4 缺乏预防机制
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往往只关注已经出现问题的学生,缺乏有效的预防机制。预防机制的缺失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处于被动状态,无法做到提前预防和干预,增加了解决问题的难度,也使得一些潜在的问题无法被及时发现。因此,高校应该建立有效的预防机制,通过定期的心理健康调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同时,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2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2.1 完善制度建设
完善制度建设是改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石。制度的不完善会导致工作的不规范和无序,从而影响教育效果。因此,高校应该制订更加详细和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明确工作的目标和要求,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高校需充分考虑教育教学、师资培养、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需求,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需建立完善的师资培养机制,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1-2]。通过完善制度建设,可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化程度,确保教育质量的稳定和提升。为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实,高校需加强对工作的考核和评估。通过制订考核标准、定期评估、反馈改进等方式实现。通过考核和评估,可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将考核和评估结果与教师的工作绩效挂钩,激励教师更加积极地参与心理健康教育。
2.2 加强师资培训
在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师资培训无疑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直接影响教育质量。一个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心理学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能。
因此,高校应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和培养力度,包括定期举办心理学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方法的培训课程,邀请业界专家举办讲座和分享,以及组织教师进行教学交流和研讨等。同时,高校还需鼓励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和进修,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
仅仅依靠内部培训是远远不够的,高校还可通过引进更多具备丰富经验和专业技能的人才来增强师资力量。新的专业人才带来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与现有的教师进行交流和碰撞,共同提升教学质量。
同时教师需秉持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育方法和技术[3]。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和实践都在不断发展和更新,教师需要及时跟进,将这些新的知识和技术应用到教学中,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
2.3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框架中,心理咨询服务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随着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和挑战不断增加,心理咨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因此,高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体系,确保学生能够及时获得有效的心理辅导和帮助。
心理咨询服务不仅仅是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还是一种解决问题的途径[4]。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倾诉自己的困惑和烦恼,得到专业的分析和建议,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困扰,还能提高其应对问题和挫折的能力。
2.4 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宣传教育活动是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举办讲座、宣传周等活动,高校能够有效地将心理健康知识传递给广大学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在讲座中,专家学者为学生讲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应对策略。这些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增强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同时,讲座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
宣传周活动则是一种更为集中和多样化的宣传方式。在宣传周期间,高校可以组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心理测试、心理健康主题展览、心理剧表演等,吸引学生的参与和关注。这些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亲身体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还能增强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提高应对心理问题的能力。
除了线下活动外,高校还可利用校园媒体和社交平台等多种渠道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通过校报、广播台、校园网等媒体,定期发布心理健康相关文章和资讯,让学生随时随地获取心理健康知识。同时,利用社交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和困惑,营造关注心理健康的氛围。
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外,高校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应对心理问题的能力。这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还能为构建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作出积极贡献[5-6]。因此,高校应该重视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不断创新和完善活动形式和内容,确保学生能够获得全面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支持。
2.5 加强家校合作
构建家校合作机制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意义重大。学校和家庭是学生成长的两大重要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与家长之间应当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为实现有效的家校合作,学校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定期举办家长讲座和工作坊,向家长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家长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常见问题。同时,通过分享案例和经验,让家长了解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努力和成果,从而增强他们对学校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此外,亲子活动是促进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组织各类亲子活动,如户外拓展、心理剧表演等,让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其中,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理解。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家庭的凝聚力,还能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困惑,从而提供更加贴心和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在具体的实践中,学校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心理健康日活动。在这一天,学校可以组织一系列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如心理测试、讲座、工作坊等,让家长和学生一起参与。通过这样的活动,家长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和成果,同时也能感受到孩子在学校的成长和进步。
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艺术项目或社团活动。艺术和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艺术活动能够帮助学生释放情感、表达内心感受,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心理疏导方式。让家长参与其中,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还能让家长更加了解孩子的兴趣和潜力。
2.6 构建心理健康数字化平台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探索构建适用于校园的心理健康数字化平台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平台已经成为各行各业提升服务效率、扩大服务覆盖面的有力工具。对于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数字化平台的建设将带来革命性的变革,极大地改善心理健康服务的提供方式。
通过构建校园心理健康数字化平台,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心理健康服务。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往往被时间和地点所限制,而数字化平台能够打破这些束缚,使学生随时随地都能获得心理支持。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咨询功能与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实时沟通,解决困惑和问题[7]。此外,心理测试是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数字化平台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心理测试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
更为重要的是,数字化平台还能建立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通过记录学生在平台上的活动、测试结果、咨询记录等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心理健康档案,便于学校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跟踪。不仅有助于及时发现学生的潜在问题,还能为心理咨询师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数字化平台具备实时监测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能力。借助数据分析技术,平台可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一旦发现学生的心理状况出现异常,系统能够迅速发出预警信号,为及时干预和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不仅可以降低学生发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还能及早干预和治疗,防止问题进一步恶化。
3 结语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和完善,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只有全面提升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具有健康心理和良好适应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曹兴华.心理健康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后干预机制建构——基于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实证分析[J].中国卫生法制,2023,31(2):17-22.
[2] 石曼,武迪.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创新路径研究——基于“三全育人”[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19):66-67.
[3] 宋梦秋.探索数字时代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路径[J].学周刊,2024(4):127-130.
[4] 李焰,朱丽雅,王瑞,等.育德与育心结合导向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22,42(10):10-16.
[5] 王晶晶.基于互联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平台——手机APP的设计[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20(4):87-88.
[6] 章少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育人功能实现的实然困境与应然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1):80-82.
[7] 陶进,马建青,欧阳胜权.大数据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的变革方向和风险规避[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9):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