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堂中引入民间体育项目的策略研究
2024-07-30刘元霞
作者简介:刘元霞(1987~),女,汉族,山东临沂人,沂南县第一实验小学,研究方向:小学体育教学。
摘 要: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体育项目,将民间体育项目融入小学体育教学中,不仅可以丰富体育课堂内容,弘扬传承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还可以体现出独特的民族体育内涵。文章主要结合民间体育游戏的特点,分析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引入民间体育项目的意义,并基于民间体育项目应用现状,探讨了小学体育课堂中民间体育项目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民间体育项目;意义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27-0138-04
一、 民间体育游戏的特点
第一,民间体育内容丰富。我国民间体育项目有着丰富的内容,一些专家学者对民间体育相关内容进行了归类整理,种类涉及百余种,如我们熟知的骑马打仗、滚铁环、拔河、跳花绳、转陀螺等。第二,民间体育项目学习比较容易。很多流传下来的民间体育都经过了时间的洗礼,游戏的内容以及游戏规则同人们生活相关度较高,并且有着较高的休闲性,很多游戏对场地、时间以及器材等要求较低,游戏规则简单,有着较强的操作性。一些民间游戏可以随时随地组织,例如,跳山羊、老鹰捉小鸡都是可以即兴组织的,而且这些游戏同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相匹配,游戏趣味性较高,在小学阶段开展此类游戏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第三,民间体育可以促进身体健康。民间游戏同样具有运动性和竞争性,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健康,具有体育活动的基本特点。另外,因为民间体育项目的种类非常多,形式非常丰富,因此更符合小学生的兴趣,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参与热情,促进小学生的身体发育和健康成长。通过民间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还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力量、速度、柔韧性等身体素质,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 小学体育课堂中引入民间体育项目的意义
(一)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培养体育精神
我国民间体育项目产生于民间,因此有着较强的群众基础。同时我国属于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的体育项目也各有差异,体现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民族体育项目不仅仅是体育项目,也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着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特征。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引入民间体育项目,可以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激发小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的动力。
(二)丰富教育内容,转变教学形式
民间体育项目形式、内容丰富多样。由于不同的民族生活环境的差异,因此民间体育项目也各不相同,我国体育博物馆中收集了近千项民族体育项目,这些民族体育项目有涉及技巧方面的项目,也有关于力量方面的项目,同时也有速度方面的体育项目,种类多样且内容丰富,通过民间体育项目的引入能够加深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可以完善体育教学体系,丰富体育教学中的文化内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很多体育项目都需要在操场上进行,但是受到场地、设备和资金等方面的限制,很多体育项目无法开展,尤其在一些农村小学,体育课堂内容和形式受限,体育课的教学效果不佳。将民间体育项目引入体育课堂,不需要过多的设施、器材,还可以自制一些体育器材,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喜爱。比如,民间体育项目“押加”是藏区流传的项目,这种方式类似于我们所说的双人拔河。由于藏区人民将大象作为吉祥物,崇拜大象的力量,因此藏区人民组织“押加”比赛,起初就是模仿大象的姿势。比赛时,由两名运动员在比赛场地上,将一条长绸布带做成的圆环分别套于颈部(带子从两腿间通过),四肢着地并背向对方,向自己的前进方向奋力爬进,以一方将置于两者之间的坠条拉过自己一侧的决胜线为胜利。这一体育项目运动所需要的道具简单,在小学体育中引入该体育项目,能够丰富体育课堂内容,解决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导致的体育项目开展的困难,推动体育运动的普及。
(三)有利于满足教学需要,满足学生需求
民间体育诞生于人民群众之中,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创新。例如,马术和球技相结合衍生出马球这一新的运动。因此,民间体育项目也在不断地交融创新中,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应根据教学以及学习需求,引入民间体育运动。小学体育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各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各有不同。民族体育项目丰富多样,可以更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将民族体育项目融入小学体育教学中,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得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因材施教,促进小学体育教学的不断创新。
三、 民间体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民间体育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可以锻炼人身心的体育活动,并具有一定的地方性和地域性特点。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民间体育,教师需要合理选择民间体育游戏,若每节课都是几种相同的游戏,学生会失去新鲜感,对体育课堂将失去兴趣。教师在体育课堂中,也有可能选择一些有趣的民间体育游戏,让学生自己进行活动、玩耍,却没有发挥出民间体育的作用,只是让学生玩高兴了,忽视对学生身体灵活性、协调性等方面的锻炼。另外,在民间体育融入小学体育课堂中,经常一节课只进行一种体育游戏活动,学生各自玩各自的,没有在体育活动中进行合作,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不利。还有些体育教师在引入民间体育活动的时候没有考虑游戏的安全性,在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出现意外事故,造成不利影响。有的体育教师在引入民间体育活动的时候,一味生搬硬套,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新,从而影响了体育课堂的整体质量。
四、 小学体育课堂中引入民间体育项目的策略
(一)结合同类型体育项目,增强体育教学效果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各民族不断发展,也形成了多样化的民间体育项目,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引入这些体育项目,可以丰富体育课堂活动,提升体育教学水平。但是,在将这些民间体育项目引入过程中,需要合理选择。在民间体育项目中引入小学体育课堂中,需要符合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兴趣爱好,并与小学体育教学的目标保持一致。
比如,在民间体育项目中跳绳较为常见,教师进行体育教学活动时,可以向学生介绍跳绳的演变过程。跳绳在我国最早出现于唐朝时期,并且跳绳这一运动不断发展,形式和内容不断丰富,民间体育项目中融入学校课堂之中,能够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注意力。体育教学中开展跳绳教学,可以让学生掌握这项民间体育项目的技巧,还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使学生树立终身锻炼的意识。因此,教师不仅可以在体育课堂中进行跳绳技巧的训练,还可以通过录制跳绳视频,让学生在课余闲暇的时候,观看这些视频,掌握调整的动作要领。在录制视频的时候,可以播放一些跳绳比赛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再录制一些教学视频,对跳绳动作进行分解,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技巧。在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跳绳实践训练和比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提升教学效果,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跳绳方式和技巧。在民间体育项目中,跳绳的方法包含双脚跳、单脚跳、交叉跳,还有花式跳绳,在体育课堂中可以通过集体训练方式,个人训练方式,使学生可以掌握跳绳技巧,从而使学生在这些民间体育项目中可以感受到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教师还可以通过创新跳绳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在开展跳绳比赛过程中,学生可以一边跳绳,一边做各种动作,例如,唱歌、做鬼脸等动作,创新体育项目形式,使学生可以对这些民间体育项目更深入地了解。
(二)依托多元化民间体育项目,开发体育校本课程
在民间体育项目中,“滚铁环”是一种常见的游戏项目,其集游戏性、娱乐性和健身性于一体,深受广大儿童的喜爱。“滚铁环”对游戏的场地、器材和环境没有太多的要求,一个人都可以进行。练习过程也非常简单,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引入较为合适。因此,体育教师可以扩展教学资源和教学空间,开发民间体育项目校本课程。一方面,借助民间体育项目,让学生了解民间项目,加强对民间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优化教学内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可以将滚铁环这一体育游戏引入其中,介绍滚铁环的技巧,同时,介绍滚铁环的原理,然后让学生参与游戏并学习对铁环方向的控制。操作的时候,学生要左手持环、右手推杆,在铁环滚动过程中保持平稳向前,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此外,“滚铁环”运动可以锻炼学生身体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符合学生的身体发展规律,在引入到小学体育课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难度上的调整。
例如,学生掌握滚铁环技巧之后,可以在这一游戏的基础上创新,将钻、跳、套等多种动作在这一运动中进行融入,同时还可以设置相应的障碍,增加滚铁环运动的难度,障碍的选择可以设定一定的路障、坡度以及弯道等,也可以进行接力跑比赛,通过多种多样的创新措施激发学生对滚铁环运动的认识和热爱,增强学生的运动热情。实际教学中,对这一训练教师可以进行针对性方案的制订,通过训练并结合学生的身体素养、年级等,设置不同难度的训练,在速度、力量等方面设定不同的等级,保证学生身体素质能够适应且能够更好地加强身体素质。总之,通过民间体育项目的进入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小学体育教学课程体系得以优化,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以发展。
(三)挖掘地方体育项目,创新体育课程
民间体育项目诞生于民间,具有较强的地域特征,教师进行体育项目的选择时可以根据本地区的特征,为学生选择当地的体育项目,丰富体育课程,促进体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例如,在福建地区元宵节一般会举办“摆棕轿”的活动,也就是将棕轿搅在一起绕着火堆转圈,还可以抬着棕轿跳过烈火。这一体育项目地方特色明显,但是在小学体育课堂中不适宜推广,教师在应用此活动时,可以将其进行相应的创新和改造,教师可以通过桌椅、树木、红旗等材料,替代火堆与神符,然后举办校园版“摆棕轿”活动,这样不但可以完善体育教学,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对当地的文化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又比如,贵州地区民间有“抢花炮”等项目,这一项目地域特色鲜明,民族味道浓厚。“抢花炮”活动一般在庙会中举办,会燃放代表着多种内涵的花炮,例如发财炮、添丁炮等,寓意来年可以有更好的财运以及延续香火。如果“抢花炮”直接引入到课堂之中,会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此时,花炮可以由气球代替,并在气球上写上各种祝福语,例如,开心球、满分球、漂亮球等,从而使这些游戏可以更好地满足小学生的身心发展。
将民间体育项目融入小学体育课堂中,不断创新民间文化,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得学生可以了解更多的运动形式,让民间体育得到有效的传承与创新。为了让体育课程更加新颖,教师在体育课堂中还可以采用信息技术展示民间体育项目,帮助小学生拓展体育教学内容,促进小学生整体体育素养和体育技能的提升。
(四)完善评价体系,保障民间体育项目的顺利实施
当前,民间体育项目在体育教学中应用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还有一些问题,其中评价体系的构建是较为重要的问题。例如,“踢毽子”“滚铁环”“跳绳”等项目有着较强的娱乐性,但是在实际的比赛中对体育项目自身的功能性有所忽视,因此合理的评价对体育项目的开展尤为关键。首先,技能评价。定期检验体育课堂的融入状况,评判学生的认知、素质等。其次,量化评价。通过这一评价可以更好跟踪学生的运动能力,教师要记录好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还需要定期通过考试、测验来对学生进行考查,了解学生对体育动作的掌握情况。当前,在跟踪学生运动能力的时候,还可以通过智能手环等电子产品及时了解学生的运动情况,保证体育运动更好开展。
(五)采用多元化游戏,强化体育意识
民间体育项目有非常多的种类,在小学阶段需要不断变化游戏形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新鲜感,提升课堂趣味性。一方面,教师应合理引导学生,向学生讲清游戏规则,帮助学生做好示范,使学生模仿自己的动作,掌握正确的游戏方法,从而提升体育运动的准确性。比如,在“斗鸡”游戏中,教师可以将动作技巧教给学生,为学生亲自示范,在保证安全和动作规范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练习。在实际练习的时候,教师要观察学生的动作,是否存在不规范的地方,帮助学生纠正,使得学生不断提升。另一方面,教师在体育教学需要不断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以及团队精神。例如,在“跳八字长绳”这一游戏过程中,将学生进行分组,学生轮流摇绳子,其他同学按照顺序进行跳绳活动,以此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五、 结论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将民间体育项目引入可以丰富小学体育课堂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对传统民族文化的理解,促进学生运动能力的提升。在民间体育项目引入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选择与小学生身心发展相适应的项目,并对这些民间体育项目进行合理的创新,完善体育教学体系与体育评价体系,促进民间体育项目与小学体育教学更好融合。
参考文献:
[1]林成其.小学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理念的应用策略分析[J].教育艺术,2023(7):55-56.
[2]周金财.小学体育教学中引进民间体育传统活动文化的必要性与对策探析[J].中国民族博览,2023(12):108-110.
[3]徐英杰.传统民间体育项目进校园的传承与创新[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3(4):106-107.
[4]徐月.小学体育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策略探索与实践[J].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3(1):139-141.
[5]师涛.民间体育项目在小学大课间活动中的运用分析[J].拳击与格斗,2022(11):43-45.
[6]张建祥.传统民间体育游戏在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开发运用与实施研究[J].知识文库,2022(15):16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