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教学瓶颈的产生及解决策略研究

2024-07-30孙丑姑

考试周刊 2024年27期

作者简介:孙丑姑(1986~),女,汉族,甘肃天水人,甘肃省天水市田家炳中学,研究方向:化学教学。

摘 要:文章重点关注中学化学教育过程中所面临的瓶颈,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可以推动中学化学教育质量得到更大的提高。

关键词:化学教学;教学瓶颈;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27-0126-04

一、 研究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学瓶颈的意义

初中是学生接触化学学科的关键时期,了解和解决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教学瓶颈,对促进学生对化学学科的深入理解、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以及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教学瓶颈,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化学学习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有针对性地优化教学策略,这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理解程度,可以提升整体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培养更多优秀的化学人才。研究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教学瓶颈,有助于促进教学改革和创新。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尝试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推动教学模式创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二、 关联生活实际,系统归纳化学知识点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使用一些较为生动形象的例子和比喻可以很好地将一些相对来说比较抽象的概念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比如,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图像、动画、视频等,展示化学实验、化学反应过程和分子结构等复杂的抽象概念,使学生能够通过视觉感知更好地理解。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知识,通过实验和观察来理解化学现象,从而减轻知识点的抽象性给学生带来的困难。在教学中,将化学知识按照递进的方式展开,先引入基本概念,然后逐步深入,将复杂的概念建立在基础之上,有助于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框架,从而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

增加化学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从而使抽象的化学知识具象化,加深学生理解。将化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举例说明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强调化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比如,在当前有机化学的学习过程当中,乙酸可以和酒精之间产生相应的酯化反应,这样一个化学反应在日常生活当中有非常明确的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做饭,而如果在食物的烹饪过程当中添加了醋和酒,那么这种情况下炒出来的食物往往会非常地香。这实际上就是在烹饪过程当中使用的酒精和醋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形成了乙酸乙酯,这样一来就增加了食物的香味。化学教师通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引入这样生活化的例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具体的化学反应。与此同时,通过这样生活化的例子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对化学方程式进行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既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这一个知识点,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对该知识点的实际理解程度以及记忆程度。

同时,还可以实现课堂实验的生活化。在教材中,化学观念是比较简单的,但与此相对应的是,化学实验数量也比较多。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不但可以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进行训练,还可以对他们掌握的化学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强化,使学生在相关的化学实践过程当中,对课本上存在的各种理论知识进行实践验证。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一定要能够尽可能地将化学实验与课堂教学进行巧妙的融合,这样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实际兴趣。与此同时,在进行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一定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对课堂进行必要的拓展和延伸,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在完成这些试验之后,教师还可以要求同学们通过实验来进行对比,看看是Na+还是Fe+哪个活性更大。这种新型的实验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能够把不同的知识联系在一起,从而使他们能够建立起一个高效的知识网络结构。

除此之外,还可以实现课外作业的生活化。作业实际上是教师对现有的课堂教学进行拓展与延伸的重要方式。教师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可以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这样一来也就能够更好地帮助教师在后续的教学过程当中进行课堂内容的备课。与此同时,在课后也需要能够尽可能安排一些带有开放性的问题,让同学们能够主动地对这些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实际答案。这样就能够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与课本当中学习到的理论化学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在课后仍然较为积极主动使用化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

三、 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动力

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案例和故事,向学生展示化学在解决问题和改善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和生活有着实际意义。在教学中可以融入趣味性和趣味化元素,教师可以运用化学实验、有趣的化学现象和趣味化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采用探索式学习方法,让学生参与到问题的探究和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能力,让学生发现知识的美妙和有趣之处,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讨论、多媒体教学等,增加课堂的活跃度和互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开展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自身价值和成就感,提高学习动力。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为学生规划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方向,帮助他们树立学习动力。及时给予学生学习成果的积极反馈,鼓励他们努力和进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动力。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一些教材上的名人事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舍勒、普列斯特里、拉瓦锡等10名著名的化学家,化学课本对这些人物已有了相关的描述,可以根据课本的内容,对他们的生活经历做一些简单的了解。对他们进行全面的描述,包括他们在化学方面做出的重大贡献以及他们在科研方面所采取的态度和方式;对我们国家在化学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进行描述,让他们了解到化学的研究结果对人类的发展有多么重要的影响,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之心,让他们建立起一个良好的人生观,同时,让他们慢慢地产生出自己参与到化学研究中去的想法,这样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厚,也会传承化学家坚持不懈、勤奋攻关、百折不挠、一丝不苟的精神,让他们学会化学家的研究方式,从而提升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还可以让同学们意识到我们在化学方面与国际上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以此来激励同学们脚踏实地地学习化学。

除此之外,课堂气氛的好坏直接关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育过程不是一种机械性的灌输,更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精神交流和交流。较为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往往能够帮助学校内部的学生与教师之间不断缩短实际的空间距离以及情感距离,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定的亲近和信赖的感情。可以调动了学生的自信与积极性,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也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多年的教育工作中,深刻地认识到:如果教师的心情比较好,那么学生的学习斗志也能够得到充分的激发;但是如果教师的教学心情不好,那么就会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一定程度上压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可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融,互相激励,互相促进,在课堂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使学生对一个知识点彻底掌握,并不能通过反复地练习,而是要通过兴趣、通过理解、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条件来达成。也正是因为如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正确认识到自己作为引导者的教育角色,尽可能地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四、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增加化学实验教学

教师可以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讲授、讨论、实验演示、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多媒体教学等,使课堂更加生动和多样化,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和发现,主动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实验、观察和分析数据,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教师可以提出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动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图像、动画、视频等,展示化学实验、化学反应过程和分子结构等复杂的概念,使学生能够通过视觉感知更好地理解。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问、讨论、分享观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动力。

教师应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根据学生的情况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帮助,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定期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比如,化学教师在进行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的化学反应这一节的内容教学时,教材当中是需要先在氢氧化钠溶液当中加入酚酞试液,等待试剂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红色之后再进行盐酸的加入。但是,化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可以不完全按照教材内容进行,而是根据自身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改变。在实验之前还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开展相关的实验操作。除了这个实验之外,化学教材当中的很多实验都可以转化成这样探究式的实验形式。

五、 改革教师考评机制,重视教师培训

引入多重评价可以更全面、科学地评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表现,从而更好地应对化学教学瓶颈。首先,引入学生评价是重要的一环。学生是直接接受教学的主体,他们的反馈对评估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学校可以通过匿名问卷、学生讨论会等方式,收集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和意见。其次,教师之间的同行评议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让教师们互相观摩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和反馈,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可以建立教师教学观摩机制,让其他教师、学校领导或教育专家观摩教学,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再次,可要求教师建立教学档案,记录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同时进行教学反思。教师可以根据档案和反思的内容进行自我评估,找出自身教学的不足和改进方向。通过学科竞赛、教学成果评估等方式,也可以评价教师在学科教学方面的表现和成果,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科教学的研究和创新。最后,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促进初中化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能力的提升,进而突破化学教学瓶颈,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应建立健全的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机制,构建持续发展的教育体系,促进化学教育的不断创新和改进。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制订全面的专业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目标、内容和时间安排。培训计划应涵盖化学学科知识、教学方法、实验技能、课程设计等方面,重视教师的实践教学培训,让教师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和教学操作,提高教师的实验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以提升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培训可以包括集中培训、在线培训、研讨会、教学观摩等,以满足不同教师的需求,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可以邀请有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化学教育专家参与培训,为教师提供权威的指导和建议。外部专家可以带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培训后,及时提供教师的培训成果反馈和个人指导。

六、 结论

化学教学中的教学瓶颈虽然存在,但通过有效的解决策略,可以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化学教育的不断创新和改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校、教育部门和教师们共同努力,持续探索和实践,进而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化学教育,促进他们全面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欧阳丽敏.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教学瓶颈及解决策略研究[J].课堂内外(初中教研),2021(3):100.

[2]刘建.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教学瓶颈及解决策略[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8):359-360.

[3]刘必成.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教学瓶颈及解决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9(62):154.

[4]石荣欣.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教学瓶颈及解决策略[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8(8):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