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设疑问开展小学英语教学的策略浅析

2024-07-30崔妮

考试周刊 2024年27期

作者简介:崔妮(1981~),女,汉族,宁夏银川人,宁夏银川市兴庆区第十九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英语。

摘 要:在以往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会对学科知识进行直接的教授。但是,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较为被动,遇到不理解的内容也不会主动地提问。而在新课改的深入推进下,教师在实施小学英语教学活动的时候应当将学生的主动性调动起来。疑问的巧妙设置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使其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基于此,文章分析利用疑问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小学英语的方式。

关键词:巧设疑问;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27-0104-04

在学生的内心深处有一种特别需求,他们很希望通过自己的发现去探究,并且在该过程中解决自己的疑问。但小学生的年龄相对较小,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较弱,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教师需要设置相应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一问一答过程中掌握知识要点,解决相关问题,形成相应的思维能力。疑问的设置需要考虑到较多因素,文章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 巧设疑问开展小学英语教学的要点

(一)明确设疑目标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需要尽可能地将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思维特点进行有机地结合,有的放矢地对问题进行设计。通过明确目标的设疑,可以让学生轻轻松松进入学习状态,对教材中呈现的重难点词汇、英语语言知识进行快速有效的理解以及掌握。从课堂教学内容入手,教师可以从新课导入环节进行设疑,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进行深入学习。

(二)内容有针对性

在进行疑问设置的时候,教师需要考虑教材内容,围绕教学重难点设计关键性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快速有效地理解以及掌握知识。在设疑的时候,要确保其具有准确性、清晰性,而且与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思维特点相符,不能够出现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等问题。同时,在设置疑问的时候,我们也不能够太过面面俱到,导致主次不分。此外,针对不同的学生,要设置不同的疑问,以做到因材施教,尽可能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

(三)设疑层次清晰

在课堂教学中设置疑问的时候,教师应循序渐进,由表及里地进行相关问题的设置,确保教学内容更加严谨、科学,让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学习。比如,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直观地呈现所有的问题,很多学生会出现无所适从的现象,无法快速有效地解答这些问题,导致课堂教学的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师需要巧妙地进行新知识的提问,并且循序渐进地将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四)设疑时机恰当

如果教师只关注课堂设疑的一般形式,忽视了设疑的时机,那么课堂教学的效果就不会很理想。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设置疑问,借助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为学生主动地进行相关知识的探究、学习提供保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在听读的过程中设疑,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听读文章当中,更好地获取知识和信息;教师还可以在学生进行表演的时候设置一定的问题,通过巧妙的引导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五)设疑角度新颖

兴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是学生主动进行相关知识的探究及探索的动力源泉。而想要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目的,教师在设置疑问的时候就需要重视趣味性。因此,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详细深入的分析,尽可能选择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来的知识点,通过设疑序列的有效构建,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让他们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相关知识的学习当中,并在寻求到问题的答案后主动回答。

(六)设疑难度适中

在进行课堂设疑的时候,需要做到难易适度,如果问题的难度过大,就需要对其进行拆分,使其成为一系列由浅入深的小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对这些小问题的逐一解答过程中,突破教学重难点,找到相应的规律。除此之外,在设置疑问的时候,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理特点以及心理特点,设置问题的难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如果设置的问题的难度太高的话,学生会认为以自己的能力无法完成,从而产生畏惧心理,不愿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如果设置的问题过于简单,就不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让疑问的作用也无法真正地发挥出来。

二、 巧设疑问开展小学英语教学的策略

(一)导入处设疑,激发学习新知兴趣

课堂导入环节是课堂教学环节的起始环节,其是否具有趣味性能够决定学生的兴趣能否被调动起来。如果教师能够在该环节巧妙地设置疑问,就可以快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产生探究欲望,对英语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同时,也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相关知识的探究当中。

例如,在教学“My friends”的时候,教师就需要了解,这部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在课堂导入环节直接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学生会因为无法发现这部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而丧失求知欲望,不愿意参与到相关知识的学习之中。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导入环节引入与教材内容有关的生活中的场景,并巧妙地设置疑问,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在新课导入环节出示向其他人介绍自己好朋友的内容,然后设置如下疑问:Have you ever been in such a situation? If the person you are facing is a foreigner and he can only speak English, how can you introduce your good friend to him?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会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一定的热情、兴趣,此时,教师顺势导入相关知识,就可以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融入新知识的学习当中。之后,教师可以出示文章内容,并提出如下要求:Read this article freely, and then use your own language to explain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在课堂氛围活跃起来之后,教师可以出示提前准备好的一些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语篇阅读,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内容能够进行更好的把握。在该环节当中,学生的思维能够被快速有效地激活,并且说出自己知道的内容。也就是说,在课堂导入环节设置疑问,能够对新知识进行有效的教授,可以让学生主动、大胆地参与到英语知识的探究学习当中,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二)重点处设疑,激发探究实践兴趣

想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小学生特别喜欢动,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如果直接对相关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教授,学生势必会产生一定的疲劳感和厌烦感。因此,教师在对重难点知识进行教授的时候,就需要对疑问进行巧妙的设置,从而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有效的探索,并且快速记忆内容。

例如,在教学《Happy birthday!》的时候,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快速有效地掌握生日的概念及相关的英文表达;能够灵活运用英语正确表达和庆祝生日,并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生日重要性,培养感恩心理。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生日的概念以及相关的英文表达,并且灵活运用英语对生日进行正确的表达以及庆祝;教学难点是能够将英语运用起来,掌握生日的概念及相关的英文表达,正确表达和庆祝生日,并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文本中的图片,设置如下问题:“Look at the picture. What are they doing?”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入文章。之后,教师可以将关于生日活动的动画呈现在学生面前,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进行语篇阅读,从而对文章中的信息进行提及以及学习。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What kind of blessing do you give on your birthday? 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like the characters in the article, encountered these problems?”通过以上问题,学生能够深入到文本当中,寻求答案,可以对文本中的主要内容进行有效的解读,从而掌握重难点知识。也就是说,在教学重难点之处进行设置疑问,可以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篇当中的内容,从而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思考、深入探究,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以及质量。

(三)延伸处设疑,激发语言实践兴趣

在课外延伸时,教师应当给予学生相应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将学习到的各种各样的语言知识进行灵活运用,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这一环节巧妙地设置疑问,可以快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交流欲望,让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交流,以及讨论。

例如,在教学《How do you feel?》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外延伸环节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即让学生扮演医生和病人,运用学习到的英语知识进行对话。部分学生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自己不知道要怎么和他人进行表达,教师此时就可以提出疑问:“If you are in a hospital right now, what questions will the doctor ask you? How do you express your pain?”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之下,学生会进行积极思考,主动地参与,而且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此外,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充满悬念的任务,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更深一步的探讨。也就是说,在延伸环节有效地设置疑问,能够更好让学生进行实践交流,而且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从而推动学生成长与发展。

(四)预习处设疑,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预习环节是课堂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预习环节能够对相关知识产生正确的认知,有目的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所以,教师需要在该环节设置一定的疑问,借助其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At the zoo》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围绕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学习情况设置各种各样的问题,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训练,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在本课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精心设置如下问题:(1)What animals did the author see in the zoo? (2)Which animal does the author like best? Why? (3)Which animal does the author dislike? Why? (4)Which sentences appear the most frequently in this passage, do you know what they mean? Can you tell me your favorite animal in this form?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之下,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搜索、查阅资料等方式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对本课的内容产生一定的认知,从而为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也就是说,在预习环节巧妙地设置疑问,能够将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让他们进行有效的思考,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为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五)阅读时设疑,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在小学英语课程当中,阅读教学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学生在英语知识的学习的时候常常会遇到一些很难理解的文章、短句,如果教师能够在这一环节发挥引导作用,适时提出一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My family》的时候,教师需要了解这篇文章的难度在成人眼里并不是很难,但是对小学生而言却是存在很多文章以及短句不容易理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并且从中获取有效的信息,教师可以在开展阅读教学之前提出一些问题,借助这些问题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让学生能够进行独立的思考。比如:(1)Which family members are introduced in the article? (2)What does grandma look like? (3)What does grandpa look like? (4)What does Dad look like? (5)What does mom look like? ……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之下,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并且能进一步强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掌握,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不过,在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时候,教师需要给予一定的尊重,因为这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表现,如果发现学生的答案是不对的,教师就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Does others have any other answers?”在不断地交流沟通当中,学生能够进一步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因此,在阅读的时候设置一些疑问,并且适时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能够快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强化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大限度地提高阅读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三、 结论

综上所述,在实施小学英语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需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一定的探究时间和机会,让学生能够发现英语知识的魅力以及乐趣,从而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设疑法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所以上述进行了深层次的探究,提出了一些科学可行的方法,比如,导入处设疑,激发学习新知兴趣;重点处设疑,激发探究实践兴趣;延伸处设疑,激发语言实践兴趣;预习处设疑,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阅读时设疑,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完全可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将其利用起来,从而体现中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构建高效的英语课堂,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秋岚.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9(35):38-39.

[2]王春霞.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多样化教学策略研究[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9(35):89-90.

[3]石静.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19(34):63-64.

[4]李淑琴.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课堂提问策略[J].读写算,2019(33):175-176.

[5]王艳.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9(33):18-19.

[6]杨莉倩.创新模式下的小学英语教学策略浅析[J].校园英语,2019(47):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