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优化研究

2024-07-30覃珍珍

考试周刊 2024年27期

作者简介:覃珍珍(1982~),女,汉族,广西崇左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小学,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立以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开展大单元教学,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小学数学教师要立足新课标,积极开展大单元教学,精准定位大单元教学目标,明确大单元教学方向;灵活创设大单元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深度探究;整合大单元教学知识点,优化教学活动设计;科学设计学习任务,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抓好单元知识总结,完善学生大单元知识体系,促进核心素养发展;完善大单元教学评价方式,提高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标: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27-0080-04

新课标中把数感、量感、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等列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把培育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目标之一,为新一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也为大单元教学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优化大单元教学模式,明确大单元教学主题、教学重难点、学习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与反思等要素,运用微课创设大单元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探索大单元知识点,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设计小oTyLJJSU9hO3b206eODz4A==组合作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提高他们数学学习能力,鼓励他们汇总大单元知识点,完善他们的数学知识体系,从而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和大单元教学的双赢。

一、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优势

(一)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

核心素养对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他们把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等模块的知识点衔接起来,引导他们利用数学眼光、数学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大单元教学转变了小学数学传统教学模式,督促数学教师打破单课时教学模式,让他们把同一单元内不同课时的知识点衔接起来,设计完整的课时教学活动,有利于完善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鼓励他们把不同课时的知识点衔接起来,从而提高他们数学学习效率。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大单元教学打破了课时之间的界限,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点衔接起来,加深他们对大单元知识点的记忆,帮助他们构建结构化知识体系,培养他们的数学知识迁移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此外,小学数学教师要优化大单元教学活动,围绕大单元教学目标设计小组合作学习任务,促进学困生、中等生和优等生之间的交流,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大单元相关知识点,打破他们的思维定式,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

(三)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要把大单元教学转化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跳板,一方面要整合课时知识点,把代数、几何和方程等知识点衔接起来,引导学生梳理这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推理意识、运算能力和几何直观等核心素养;另一方面,大单元教学模式下,数学教师可以运用生活案例开展教学,拓展大单元教学内容,开展趣味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搭建起数学学习和生活实践之间的桥梁,引导学生探究生活中蕴含的计算、几何等知识,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数感、量感、应用意识等核心素养,提高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

(四)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开展大单元教学,构建“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精准提炼大单元教学主题,科学设计大单元教学活动、学生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引导他们整合单元知识点,完善他们的数学知识体系,鼓励他们尝试一题多解,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此外,大单元教学优化了小学数学课内外教学衔接方式,把课堂教学、作业设计、课外综合实践衔接起来,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消化大单元知识点,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大单元教学的立足点是单元整体内容,学科核心素养是基本导向,统筹单元教学只是想体现整体性教学原则。小学数学教师要对大单元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提炼单元大概念、核心素养培养目标,重组单元知识点,按照教学目标安排单元与课时内容,做到层层递进地讲解单元知识点,引导学生自主梳理大单元知识点,完善他们的知识体系。此外,教师要树立整体教学观念,把分散的知识点整合起来,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单元知识点,引导他们把知识点迁移到数学解题、生活实践中,从而提高他们数学核心素养。

(二)关联性原则

首先,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大单元教学活动中,要落实因材施教、以生为本理念,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大单元教学活动,根据大单元教学重难点开展教学,教学活动要兼顾学困生、中等生和优等生数学学习需求,还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大单元知识点,体现出大单元教学的层次性、关联性原则,保证教学内容连贯。其次,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要凸显教学目标、教学主题,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他们整合各个课时的知识点,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循序渐进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情境性原则

小学生数学思维还处在发育阶段,在数学学习中难免出现思维定式,难以把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大单元教学中要遵循情境性原则,尊重学生思维特点、数学学习能力差异,灵活创设探究式情境、问题情境、生活情境,让抽象、复杂的数学概念和公式趣味化,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从而引导他们迁移数学知识。此外,数学教师要把握好大单元内每个课时之间的关系,创设连贯性教学情境,通过情境把知识点串联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结合生活经验、数学知识点来解决大单元学习任务,从而提高大单元教学质量。

(四)迁移性原则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要遵循迁移性原则,把握好大单元每个课时之间的规律和联系,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整合和迁移,提高他们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第一,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大单元教学活动时,要重新调整划定单元教学课时,把新旧知识衔接起来,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迁移到新课学习中,加深他们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的理解,再引导他们把数学知识迁移到生活中,鼓励他们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教师要合理设计大单元学习任务,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让他们开展深度学习,把单元新知识点迁移到随堂练习题、单元学习任务和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

(五)实践性原则

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离不开实践活动的支撑,要求教师精心设计综合实践类活动,既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又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大单元教学主题、教学目标来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趣味数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大单元教学,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出大单元教学的实践性优势,有效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同时,教师还要精心设计课外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进行社会调研,让他们探究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让他们会学、会用数学知识,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优化策略

(一)提炼大单元教学目标,明确大单元教学方向

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要落实新课标,以核心素养为依托,提炼大单元教学目标,根据单元要素来组织和设计大单元教学活动,明确学生学习目标。例如教师在讲解《圆柱和圆锥》这一单元时,要对教材进行全面分析,明确大单元核心素养要素,把圆柱与圆锥表面积和体积计算作为大单元教学目标,对本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明确课时之间的联系,为后续大单元教学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首先,教师明确大单元教学概念、数学公式、典型例题等模块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探究和对比圆柱和圆锥概念,再让他们推导圆柱和圆锥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夯实大单元学习基础,提高他们几何直观、模型意识、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等数学核心素养。

(二)创设大单元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要根据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目标来创设教学情境,把知识点串联起来,重新组合课时,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大单元知识点。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圆柱与圆锥》单元目标创设问题情境,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链,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让他们自主探究圆柱与圆锥表面积和体积的奥秘,提高他们探究式学习能力。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链:如何区分圆柱与圆锥?生活中有哪些圆柱与圆锥?如何计算圆柱与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利用这些开放式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结合生活经验、单元知识点来寻找答案。有的学生认为圆锥有一个尖尖的角,底面是一个圆,展开图是一个扇形和一个圆形;圆柱是两个全等的圆和一个长方形,这样可以区分圆柱与圆锥。有的学生认为圣诞帽、停车场锥形桶是圆锥,易拉罐是圆柱体,圆锥的表面积=底面积+侧面积,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同时,教师还要创设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圆柱与圆锥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让他们体验数学的魅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喜爱。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易拉罐的净含量和体积是否存在联系,引导他们自主计算易拉罐体积,探究体积和液体净含量之间的关系,提高他们逻辑推理能力。

(三)整合单元知识点,优化大单元教学活动

第一,小学数学教师要精心设计大单元教学活动,让核心素养贯穿大单元教学,把课堂主导权交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加深他们对大单元知识点的理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在《圆柱与圆锥》大单元教学设计中,要遵循整体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灵活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既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空间,又要适时加以引导,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把圆柱与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作为课堂活动重点,引导学生对二者进行对比,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从而提高他们深度学习的能力。第二,教师要把教学内容和课时有效融合,明确课时教学主题和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学会适当“留白”,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课时之间、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例如《圆柱与圆锥》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圆柱与圆锥体积关系探究实验,鼓励学生自由结组,让他们制作圆柱与圆锥模型,让他们利用模型推理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是否存在关系,创新大单元教学活动方式,有效提高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质量。

(四)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积极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根据大单元教学主题设计学习任务,合理划分学习小组,让优等生担任组长,让他们带领其他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例如,教师在教学《圆柱与圆锥》这一单元时,可以设计如下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是否存在联系?让他们探索验证方法,加深他们对大单元教学主题的理解。各个小组可以利用废旧纸板自制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任意尺寸的圆柱与圆锥,画出对应的展开图,逐步论证圆柱与圆锥表面积和体积公式。小组要做好组内分工,让学困生制作圆柱与圆锥模型,画展开图,组内讨论表面积和体积公式,重点讨论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有的小组采用运沙子的方式验证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发现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五)开展大单元教学总结,完善学生知识体系

数学教师要做好大单元教学总结,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整合大单元教学知识点,让他们打破课时界限,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完善他们的单元知识体系。首先,教师可以重新组合课时,把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课时衔接起来,穿插讲解表面积和体积公式,让学生区分圆柱与圆锥表面积和体积公式,鼓励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整合课时知识点、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帮助他们完善大单元知识体系。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拓展思维导图,让他们整合知识点、总结典型例题,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查漏补缺,提高他们的大单元学习效率。例如,学生可以收集本单元易错题、典型例题,把自己的错题融入思维导图中,对大单元知识点进行深度阐述,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促进他们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要重视大单元教学总结,灵活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反思本单元学习成果,完善他们的数学知识体系。

(六)完善大单元教学评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要根据大单元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评价标准,明确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德育教育等评价指标,对学生的圆柱与圆锥概念、表面积和体积公式、知识应用能力、道德素养等进行评价,把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全面、客观评价学生的大单元学习效率,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大单元教学质量。同时,教师还要实施多元化评价,积极开展线上测试,利用大数据汇总学生大单元线上测试成绩,精准分析学生成绩、出错比较多的题目,针对线上测试数据开展教学评价,提高教学评价的科学性。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让他们对自己的大单元学习效果、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小组成员和其他小组进行评价,让他们参与到大单元教学评价中,根据学生评价与反馈调整大单元教学内容和方法,全面提高大单元教学评价质量,实现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育和大单元教学的双赢。

四、 结论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优化大单元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精准提炼大单元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创设多元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引领他们深度学习,重新组合单元课时,科学设计小组合作学习任务,促进学生互动与交流,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探究式学习能力。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开展大单元知识总结,鼓励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整合大单元知识点,完善他们的大单元知识体系,促进他们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优化大单元教学体系,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全面提高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胡爱华.聚焦核心素养实现深度学习——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23(33):25-27.

[2]陈连年.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及实践研究[J].数学之友,2023,37(21):17-19.

[3]陈莎.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3(20):77-80.

[4]高一入.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10):96-98.

[5]巩娜娜.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措施分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23(8):93-95.

[6]柳井国.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J].小学生,2023(8):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