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语文任务群教学研究

2024-07-30林铮

考试周刊 2024年27期

课题项目:文章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新课标视域下,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学习任务群构建策略”(课题编号:FJJKZX22-329)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林铮(1980~),女,汉族,福建福州人,福州市第三十二中学,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摘 要:文章主要以“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策略为重点进行阐述,首先分析课题的核心概念,其次从重构学习内容,突显结构关联性;拓展学习渠道,呈现语文实践性;注重过程多元调控,确保评价整体性等几个方面提出具体策略,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27-0051-0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以学习任务群来组织与呈现课程内容。学习任务群的应用,给教师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多的可能性。在小学时期开展整体性教学,不仅可以改善学科的教学环境,还能够确保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基于此,文章对“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策略进行深度探究,并针对遇到的问题采用科学有效的措施,希望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 课题的核心概念

(一6883c26397e9ebf06b5360dbf0d91403)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指学生通过语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小学时期的语文教学高度重视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语文知识,并在真实语言运用环境中呈现出来,对增强小学生文化自信、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二)学习任务群

从“学习任务群”字面意思得知,它主要由两个要素组织而成,分别是“任务”与“群”。其中,“任务”主要的内容就是以核心素养为中心,有针对性地设计多样化学习任务,重点体现在教学设计和学生学习活动中;“群”主要的内容就是多个任务的群集;“学习任务群”主要指的是在真实情境下,借助丰富的学习资源,设计多样化学习任务,大力开展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其中,确保学生在阅读以及鉴赏期间,提升自身的表达能力,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还能够促进自身个性化发展,从而构建出健全的语言运用系统。“语文学习任务群”主要就是以任务为中心,以学习项目为载体,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应用丰富的学习资源,促使学生在应用语言期间,有效地提升自身语文素养。

“语文学习任务群”是由多个学习项目组成的,所以立足于任务群的学习,事实上就是以项目学习为中心的语言活动。各个任务都可以称之为学习项目,将一个个学习项目相结合,就组建成了一个完善的任务群。由此可见,学习任务群就是基于以往独立的文本解读与单一活动而产生的,是一个综合性学习活动群集。《语文课程标准》主要提出了六个学习任务群,让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中各个学习内容都凸显出一定的多向性特点,为有效地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夯实了基础。

二、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策略

(一)重构学习内容,突显结构关联性

由学习课程标准可知,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确定学习任务群定位,掌握各个学习任务群中的教学要求。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主要以单元形式组织课程内容,教师在教学前期,需要及时了解学习任务群的相关概念,以更好地规划单元教材,确保教材单元转变成为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单元。

1. 确定任务群定位

语文课程标准中主要对六个学习任务群实施深度探究,并对其内涵、价值以及学习内容开展做了具体介绍。小学语文教师在单元整体备课过程中,应该及时掌握每一个教材单元属于哪一个学习任务群,确定对应的学习任务群需求。比如,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有《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三篇课文,习作有《我想对您说》,口语表达有《父母之爱》。这个单元重点学习的语文要素是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运用科学有效的语言,勇敢地表达自身的想法与意见。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任务群具体内涵得知,这个单元的内容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通过有效地阅读学习任务群第三学段内容,就能够确定本单元内容属于儿童文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进行有效讨论交流,从而得到一定的启发,合理化地使用文学表现手法,生动形象地将故事内容更好地呈现出来。

2. 探究单元教材,重构学习内容

第一,教材单元分析。比如,课文《慈母情深》的教学目标就是在文章中找到描写慈母情深的相关词语,进一步感受母亲的爱;而《父爱之舟》主要介绍了在梦里面不断出现的场景,通过品读细节就能够进一步体会父亲的爱。以上两篇文章的教学目标都是通过品味细节,深入地体会父母对孩子深沉而伟大的爱。再如,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目标则是让孩子感受父母不同方式的爱,与口语交际《父母的爱》教学目标相吻合,这两课的教学目标都是让读者了解爸爸和妈妈所表达的不同方式的爱,不同点是《“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以文学作品的方式加以呈现的,而口语交际基于道理及生活体验感受父母的爱。

第二,重构学习任务。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除了要优化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以及完善教学方法等,还需要重视对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根据以上对教材单元的探究,就可以及时明确教材单元语文要素,且将其当成中心任务,积极开展“爱的纪念册”单元主题活动。教师需要为学生设计三个任务和四项学习活动,如图1所示,活动一与活动二主要是整合与归纳知识内容,而在学习方法上面就呈现了一定的延伸。活动一涉及的课文有两篇,分别是《慈母情深》与《父爱之舟》,需要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在为妈妈拍视频、为爸爸绘画活动中,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且从细节中进一步更感受到父母的爱。在活动二中,对课文内容可放手让学生预习归纳,课堂上重在引导学生应用活动一的方法去阅读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或者是进行口语交际,从而将爱进一步表达出来。活动三与活动四需要以活动一和活动二为基础,及时拓展学习内容,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使学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获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最后,教师通过设计任务与学习活动,就能够快速有效地完成“爱的纪念册”主题活动思维导图(如图1)。

图1 爱的纪念册

(二)拓展学习渠道,呈现语文实践性

教师在拓展学习任务群渠道过程中,应该结合单元主题,营造良好的阅读情境,引导学生应用适合自身的方法,积极有效地进行阅读,及时掌握需要学习的文学作品,为增强自身审美意识以及提升语言运用能力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1. 营造良好审美情境,融合实际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以多样化学习为中心,营造良好的审美情境。在营造情境的过程中,需要以任务形式加以呈现,让学生在这个氛围下进行学习与探究,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了解,还会发展自身的思维能力。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期间,需要及时将生活化元素融入学习任务情境之中,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真实情感。比如,创设“爱的纪念册”单元主题情境活动,让学生明白无论是自己的学习,还是生活,都需要父母的关心与爱护。教师作为学生的教育者与引导者,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带领学生为父母制作爱的纪念册,其中有图画、视频以及照片,这些都会成为小学生快乐成长的美好回忆。主要活动情境为:活动一:为妈妈拍个短视频或者为爸爸画一幅画,老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情景,比如,学校组织开展感恩父母的活动,以便留影留照。或者要求学生在《慈母情深》与《父爱之舟》课文中选择一个场景进行视频拍摄,从而感谢父母的爱。活动二:说说心里话,学校可以进行情景创设,开展“我想对您说”活动,引导学生大胆表达对他人的看法,并写成一封信,之后由教师把信送到对应学生或者家长手中,也可邮寄出去。由此可见,每一个情境与学生实际生活存在非常紧密的关联,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还能够使学生感受语文知识内容的独特魅力,学会勇敢地表达自身的想法与意见。

2. 整合学习方法,提升审美品位

加大对听说读写的整合,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身的方法去学习,也是新课标对学习任务群提出的要求。例如,活动一中拍短视频的学习,若拍摄《慈母情深》的片段,就可以把妈妈给钱买书的过程拍成视频,抓住妈妈给了钱后马上进入工作中的细节,理解妈妈挣钱是非常不容易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阅读这部分的课文内容,再让学生进行补充,可以刻画动作表情等细节,也可以进行心理活动的补白,如此一来,读者内心又一次被触动,这时学生就能更深刻地理解妈妈对孩子慈祥的爱,并将孩子的震惊与心疼表现出来。在层层引导的基础上,此情此景就好像镜头一样,全部聚集到一起,反复出现,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会在学生脑海中呈现记忆深刻的画面。在整合、交流以及朗读下,学生就会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进一步在细节中了解母爱的伟大,有效地提升自身审美品位。

(三)注重多元调控,确保评价整体性

首先是多元主体。例如,在为爸爸画一幅画的活动中,可以选择父亲带我逛公园的主题活动,假设在公园中,父子一起吃零食。通过揣摩这个细节,就可以使学生及时掌握父爱的深沉。当学生在自评画作表现细节的过程中,其他学生需要围绕核心任务进行评价,教师则要给予对应的点拨,让多元主体评价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其次是多种方式。学生在探究为妈妈拍视频的缘由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评价学生叙述慈母情深的语言,在对文中母亲形象的不断提炼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就会被激发。教师除了对学生实施课堂评价,还应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为学生布置作业,比如,为学生提供一个场景,讲述重点细节,引导学生进行视频拍摄,进行绘画等;结合课文内容,为学生推荐其他的阅读文章,如《小气的父亲》等;还要运用多样化的方式,去评价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表现。最后是多元评价。通过开展多元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取得更好的效果。教师对小组合作中的学生进行评价,可以促使学生之间进行共同探究与合作,进一步对知识内容产生深层次的了解,使学生之间相互学习,还能弥补自身的不足,强化学生的自信。此外,通过学生互评,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学习想法,对文章进行创意表达,可以保证评价的针对性,为实现以评促学的目标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三、 结论

总而言之,创意表达来源于思维、能力、文本以及情境的感悟,小学语文教师实施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除了要合理应用已经掌握的教学资料,还要引导学生结合实际,通过运用阅读方式丰富自身知识体系,拓宽学生知识视野,使学生在不断积累与重构中掌握文学表达方法,让学生放心大胆地进行创作,勇敢面对挑战。

参考文献:

[1]吴娟.语文学习任务群中情境创设的原则及路径——以“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为例[J].阅读,2023(47):4-7.

[2]张传侠.学习任务群下的跨学科阅读教学策略探索——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J].阅读,2023(47):28-30.

[3]赵芝萍,石群,王艳红,等.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与实施——围绕《中国民间故事》教学的沙龙研讨[J].教育研究与评论,2022(12):98-105.

[4]刘辛.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学科融合教学策略研究——以小学语文教学融合劳动教育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23(3):104-106,123.

[5]王婷婷,孙玉姣,张诗惠.“学习任务群”视角下的革命文化教育单元设计——以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J].基础教育课程,2022(24):10-16.

[6]吴康概.基于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提高小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探究[J].教育观察,2022,11(32):84-86,109.

[7]吴小婷.转化对接 活动赋能——基于“学习任务群”理念的单元统整教学思考[J].福建教育,2022(45):29-31.

[8]田甜.学习任务群理念下的小学语文中段习作单元教学——以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J].小学生作文辅导,2022(11):63-65.

[9]魏皓洁.小学语文新课标实践思路分析与启示[J].中小学教师培训,2022(11):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