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写作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2024-07-30张新喜

考试周刊 2024年27期

作者简介:张新喜(1982~),女,汉族,湖南涟源人,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贤义外国语学校(小学部),研究方向:小学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进程的持续加快以及新课标理念的不断深入,教师应站在整体发展的战略视野,适时改进并有效优化教学环境,有效保证微写作作用以及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和全面施展。学生自身写作能力的培养与强化,一方面是学生知识储备以及知识基础的重要表现形式,另一方面也与学生思想情感基础以及思维能力的完整性等具有一定联系。基于此,文章就微写作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存在的不足进行简要阐述,并针对微写作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路径展开深入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微写作;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运用路径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27-0039-04

写作课程作为语文学科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文字应用的熟练度以及灵活性进行评估和判断的重要依据。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思维发展迅速,充分发挥写作内容的引导作用,能够让学生文学素养得到良好培养,并鼓励学生合理借助文字对自身情感以及想法进行精准表达和阐述,进而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应试教育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模式的束缚下,教师所采用的写作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手段形式较单一,造成学生在实际学习中极易产生抗拒或者厌倦心理,致使整体教学成效和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微写作课程教学模式的落实与应用,让课程内容得到合理优化的同时,趣味性也得到进一步提升,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一、 微写作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从现阶段小学作文教学实践状况而言,教师对微写作教学模式的合理运用和有效开展能够突破传统作文教学受到的约束和限制。微写作教学工作已不再是系统化、限制性地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而是充分结合学生实际写作状态以及写作水平,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综合实力展开深入分析和全面掌握,并对作文重点以及难点进行深入剖析和精准判断,然后在开展具体教学工作期间,积极鼓励并正确引导学生针对作文薄弱点展开深入分析和全面探讨,以实现学生综合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得到良好培养和进一步提升。由于学生在实际活动中产生的问题或困惑存在较大差异,这就要求在开展教学设计与规划工作过程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汇总和精细划分,为相关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处理提供极大便利。微写作以学生产生的问题和困惑作为依据科学制订教学目标,确保各教学活动与教育目的的一致性,从而为落实因材施教教学模式打下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微写作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将自身想法以及观点与之进行有机结合,这样可以让学生自身写作水平以及写作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 小学语文微写作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思想观念落后

虽然微写作在小学语文教科书设有相关训练内容,但是并未与实际教学工作进行有效衔接,造成微写作教学工作成效以及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少数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理念以及思想观念未能得到及时转变和科学改进,对微写作教学在现阶段小学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了解不够、掌握不够全面。因此,相关教师未能将微写作教学合理融入具体教学活动中,给学生写作能力培养与提升工作开展带来一定影响和阻碍。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压力和工作量相对较高,难以将更多的精力和关注力放在微写作训练上,造成部分教师将微写作训练作为强化阅读理解成效的辅助工具,学生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未能得到及时且正确的指导。以上这些问题使微写作教学模式的作用以及价值难以得到充分发挥,使得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未能得到良好培养和适时强化。

(二)形式手段单一

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微写作活动过程中所借助的形式以及手段较单一,微写作教学的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结合相关调查和研究可知,小学阶段的语文微写作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为仿写、改写以及新闻评论等,训练形式未得到多样化创新。相关训练内容与实际生活也并未建立联系,致使学生创新以及创造能力难以得到良好培养和有效强化。

三、 微写作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路径

(一)主题多样化、多元化创新

为有效保证并适时提升微写作训练成效和质量,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期间,应提高对趣味性引导方面的重视程度,为学生塑造具有一定趣味性且放松的环境氛围,以此让学生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养得到良好培养和进一步强化。针对微训练题目设计创新工作来说,教师既应尽力实现微训练作文主题类型的形式多样化拓展与内涵丰富化设计创新,为每位学生提供支撑让其进行较小范围篇幅作文主题创作练习。同时,也应努力充分尝试结合教学日常实际教学内容要求对各种微素材写作题材形式设计做出适当合理优化调整探索和大胆科学尝试改进。例如,以提炼课文核心思想精华为命题中心而进行的小说主题写作,或者尝试以其中某一小说故事情节为内容基础并进行适当改编扩充和续编写作等,以此让学生在课外实际的活动环节中获得自身生活写作生活经验的不断增长丰富,让其自身生活创作生活能力水平以及生活写作知识水平等得到提升。老师也还可借此机会将这些生活因素与生活之事进行了有机融合,在学生课时间内组织写作故事进行互动分享,以此将为以后学生日常写作学习活动将得以持续顺利而高效开展并打下一个坚实基础。在这丰富且多元的微写作内容主题引导下,学生自主的语言写作探究热情以及语言学习运用的内在积极性就能够迅速得到了极大有效调动,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创造潜力可以得到充分不断有效开发释放,可以使学生语文素养得到的良好全面培养。例如,在我校完成了编部版四年级下册课文《猫》系列课程的教学组织工作大纲后,教师也可以选取“我的动物朋友”系列作为活动主题组织开展小段篇幅文学创作活动,引导学生选择自身真正喜欢的或比较感兴趣的一些小动物等为故事核心,借助讲故事或者观察记录生活等多种方法途径去对其艺术特点充分进行理解阐述,并能够将他们自身所对其事物的审美情感等进行充分表达。活动课期间,教师还设置好了学生多样丰富且内涵多元丰富的创作训练主题,有效地打破低年级学生自身在表达思想方面受到文字的各种束缚和空间限制,帮助学生对自身和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充分灵活的运用。同时,老师也会让高年级学生个人特色能力得到最全面的展现,合理借助一种自己喜欢的或熟练的绘画形式,将一些小动物形象以各种文字手段进行生动地刻画,在自己不断的绘画创作摸索与实践学习实践中,提高写作动手能力水平和知识学习技能水平。

(二)合理借助优美语句

伴随微写作学习模式以及其他相关的教学及理念方法的普及与实践推广,老师完全可以利用教材具体内容作为有效支撑工具,向孩子们提供一些正确学习引导,以阅读训练课程为例,教师可适当要求引导学生们针对某部分比较优美规范的文字语句来进行阅读仿写,在具体字数方面也不进行限制,此种做法的主要目的也在于能帮助引导学生们对某部分最简单高效的阅读写作基本技巧进行全面掌握。以仿写等活动为传播途径和展示媒介,可以让低年级学生在实践中更为直接真实生动且能够深刻全面地感受到各种文字体裁以及专业词汇表达的特殊魅力和正确使用写作方式,以此来让学生的自身语言创作综合能力水平以及语文学习整体水准得到进一步提高。例如,在针对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观潮》课程开展实践教学时,此系列课程研究内容重点对我国钱塘江大潮事件进行具体阐述介绍与文字描绘,作者对历史文字表述的熟练灵活生动运用能够让每位学员直观深刻感受到时代潮水奔腾的宏伟壮阔。在实际进行教学具体语文的活动过程期间,老师们可以依据教材内容选取部分比较优美的语句形式让学生来进行仿写,以此能让学生的口语文字口头表达等能力都得到比较良好的培养机会和得以适时强化。比如,以“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共进,浩浩荡荡飞奔而来”为例,参考要求让学生来进行仿写,以此让学生能对比喻表达手法进行一个全面掌握了解和熟练运用,以有效地提高语文学习者口语作文水准。

(三)适时延展阅读结尾

现阶段,语文教材阅读结尾多以开放性或半开放性的形式为主,此种结尾形式在延展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充分利用此特点进行教学,能够为实现微写作课程顺利高效开展提供必要支持和极大便利。例如,在开展教学活动期间,教师可凭借对部分童话故事或者寓言故事的结尾的适当延展,积极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以及思维能力,让学生以自身观点和想法作为依据和参考故事情节进行创新,以此让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得到良好培养,也让学生文学修养以及核心素养得到不断提升。以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教学活动为例,此篇故事采取具有一定开放性结尾形式进行收尾,且故事内容具有一定趣味性,以此特点为基础开展微写作活动,能够让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得到有效激发。在开展具体写作活动过程中,教师可向学生提出部分问题:“胡萝卜先生的胡子还具备哪些功效?”“他还可能帮助了哪些人?”等,组织并引导学生展开激烈探讨和交流,并完成故事结尾的创作与延展。此种教学模式具有一定创新性和趣味性,能够深入了解并精准掌握学生心理与想法,让写作教学工作成效和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也让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显著强化。

(四)正确引导学生想象

各地开展的小学生语文阅读创作活动比赛中,留白等手法已经应用得较为广泛,部分名师多会借助这种特殊手法进行文字创作,简洁又精炼生动的优美文字给人读后留下了无限美好的创作想象空间。对此,在开展教学工作过程中,教师可合理借助此种形式开展微写作活动,鼓励并引导学生围绕留白内容展开全面想象。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了解和全面掌握;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自身写作能力以及学习水平得到良好培养,从而凭借对文字的合理且灵活运用,对自身感想以及情感进行表达和传递,让课程活动成效以及教育工作水平得到有效保障。例如,在开展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课文《草原》教学工作过程中,此系列课程内容就是将蒙汉等两族人民间的种族情谊进行更加全面生动且更真实地展现,作者对景色环境以及具体事件场景的描述分析与文字阐释,让学生更为全面深刻地亲身感受到热爱蒙古族和人民生活的一腔热情。就以“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含义是民族团结互助”这几句话来说,教师还可以根据两句话内容去引导其他学生们进行自由联想推理与空间想象,例如,“期间,人们会交流或讨论哪些事情?”“会做哪些动作和什么手势呢?”等,让学生以此展开全面且丰富的想象,凭借对留白空间作用的充分发挥和全面施展完成续写,进而让学生自身语言组织以及运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微写作教学工作质量以及教学水平。

(五)开展创作比赛

积极组织学生定期合理开展比赛活动,能够让学生创作意识以及学习热情得到有效调动,让学生具有一定灵活性和创新性的作品得到全面分享,让自身作品存在的不足和“短板”得到进一步优化。所以,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环境背景下,教师应以具体工作需求和相关要求作为依据,定期开展“美文征集大赛”,引导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此项活动,并对比赛前五名予以适当奖励。例如,在开展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有你,真好》教学工作过程中,此次教学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的观察力以及洞察力得到良好培养和有效强化,并对人物形态以及言语等写作技巧以及描写方法得到全面掌握和熟练运用。教师可积极组织学生以班级内部事物为中心进行仔细观察,对细微之处进行形象刻画和描绘。与此同时,在实际教学工作期间,教师也可为学生提供“一表人才”以及“神采飞扬”等词汇,让学生进行参考。教师要针对学生创作的微作文作品做出合理批改,对学生在创作方面表现出的问题和不足,予以必要帮助和正确指导,从而让学生创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六)改进并创新评价模式

微写作教学形式的全面落实与有效应用,是实现学生写作能力提升以及文学素养得以良好培养的重要保障和关键途径,但是倘若教师在开展微写作训练活动期间未能给予学生相应评价,会致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急剧下降,其自信心受到严重影响。所以,在教育改革与创新期间,教师应进一步提高对微写作评价工作的重视程度,在实际工作与活动中给予学生积极且适当的点评。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要想将更为巧妙的构思以及更为精炼美妙的语言融入作文中存在一定难度,但是其也会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尽可能将自身个人特点以及自身想法进行阐述与分享,教师需借助积极的言语进行评价,充分尊重学生,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学生受教师此种评价的影响,其自信心得到显著增强,写作的兴趣得到极大激发,从而让学生综合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四、 结论

总而言之,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教师应进一步提高对小学阶段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语文学科具有一定多元性、复杂性和趣味性,在开展实际教学工作期间,教师应以学生具体状况和学习需求等作为依据,合理选取并科学制订教学内容,并以所讲述的内容为基础进行适时延展,进一步提升教育知识的丰富度和有效性,从而让学生对文字运用的灵活性以及熟练度得到有效强化,为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提升提供强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淑黎.微视频、微写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名师在线,2023(14):10-12.

[2]杨剑梅.微写作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2(30):60-61.

[3]熊妍.分析微写作训练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家庭教育,2021(30):137-138.

[4]赵成梅,王兴先.微写作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天津教育,2021(26):149-151.

[5]尤艳丽.微写作训练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21(9):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