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渗透劳动教育路径初探
2024-07-23李芳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渗透劳动教育内容,学生有更多生活经历,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渗透劳动教育机制,做好学情分析和应对,组织更多劳动性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劳动场景下展开数学学习,无疑能够有效提升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劳动教育;路径
劳动教育与数学学科教学相结合,符合学科核心目标追求,教师要对接融合意识,将数学与劳动关联属性搞清楚,深度发掘教材内容,优化生活活动组织,延伸生活实践训练,家校联动,创造更多劳动场景,让学生在实践劳动中建立学科基础认知。“教学做合一”中的“做”,是典型的劳动内容,教师深入研究教程,主动渗透劳动教育素材,学生感知体验更为深刻。教师积极创设劳动场景,让学生主动对接生活劳动实践,培养其劳动观念,这对全面形塑学生学科综合能力有积极影响。
一、发掘教材,创建劳动情境
数学与生产高度融合,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深度发掘教材中的劳动素材,为学生介绍更多劳动相关的知识,积极渗透劳动文化观念,能够及时唤醒学生生活体验思维,在主动思考和讨论中达成学习共识。学生都有生活劳动经历,对数学学科和劳动对接属性有更深刻认识,教师根据具体学情调查进行学科设计,利用多种辅助手段创设生活劳动场景,引导学生进入生活实景实地展开数学问题讨论,能够对学生多种感官带来一定触动。
如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师布设预习任务:生活中有太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先期观察生活劳动场景,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基本特点,准备参与课堂互动交流。学生深入生活劳动场景展开观察行动,搜集众多数学素材和信息,将生活劳动与数学学科学习高度融合。在展示环节,学生列举不少劳动案例,详细解读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生活应用。教师对这些生活案例进行重点点评,让学生主动建立生活化学习意识。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解析,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劳动学习数学,创造更多劳动学习场景,对学生多种感官形成触动。学生深入观察、搜集数学信息、展评数学案例,都带有劳动属性,将数学学习融入更多劳动因素,其感知体验更为深刻。教师不仅要深度解析教材,还要对学生生活劳动经历和认知积累有清晰认知,这样才能提升教学设计的契合性,让更多学生自然对接生活劳动场景,在实践交流中形成数学学科认知。
二、优化活动,渗透劳动内涵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生学习数学有重要关联,教师引导学生进入综合实践活动之中展开数学学习,学生感悟体验更为全面和深刻。劳动与数学关系密切,特别是数学应用题目,与生活实践劳动有更密切关系,教师组织学生进入劳动文化活动之中,积极渗透劳动文化教育内容,学生回馈更为主动,其教育教学效果更为突出。劳动作为社会生活中的组成部分,与学生生活体验感知高度契合,教师在教学活动组织时渗透劳动内容,能够有效提升学科教学品质。
如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这部分内容,教师投放课例:小军制作18枚卡片,小春制作的卡片比小军还多12枚,问两个人一共制作多少卡片。这个题目比较简单,学生都能够顺利找到解决思路。教师在数学课例设计中渗透劳动内容,学生对此有更高接受度,其交流互动更为顺畅,学习探索效果显著。为强化学生学习体验,教师鼓励学生自行创编劳动方面的数学案例,学生有前面的学习经历,自然有更积极的回馈。在展评环节,教师挑选比较优秀的设计方案,要求学生展开互动交流,积极探索解决方法,课堂学习渐入佳境。数学属于自然学科,起源就是生产劳动,教师对接生活劳动展开教学设计和组织,其调动作用更为突出。虽然案例列举比较简单,但劳动渗透比较成功,教师借助劳动方面的案例进行训练设计,为课堂增加更多德育渗透机会,学生触动较大,其学习体验更为丰富。德育渗透不是教师的单纯说教,让学生主动观察和思考,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对接生活,体验劳动经历
数学与生活劳动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在研究教材时,要结合学生生活体验展开教学分析和设计,设计适合的劳动任务,让学生在深入对接生活实践中形成劳动体验。学生生活经历不同,对劳动文化有不同理解,教师深度解析学情,针对学生学习体验展开教学设计,让学生在生活劳动中学习数学,这样能够全面塑造学生综合素质。生活劳动中蕴含丰富数学内容,教师巧妙设计和组织,学生感知体验更为丰富。
如教学“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师要求学生利用硬纸片剪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通过测量、绘画等手段,将这些图形卡片设计成学具,并集体交流制作方法,主动探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本性质。学生对自主制作学具比较熟悉,都能够根据教师具体要求展开行动,在展评环节,教师鼓励学生介绍自己的制作过程,并结合具体图形说明其基本特点和性质。教师设计学具制作任务,让学生亲手制作学具,集体观察讨论图形的属性和特点,创造劳动融入机会,学生有亲手制作经历,其学习主动性高涨,感知体验更为丰实。制作学具具有劳动属性,这是典型的劳动教育设计,教师从学生劳动体验角度出发展开教学设计,学生回馈主动自然,教与学达成更多和谐。
四、家校联动,培养劳动观念
家校联动能够创造更多劳动教育契机,教师与学生家长有效沟通,要求家长组织更多家校互动的机会,让家长主动引导学生在劳动中学习数学,学生感知体验更为全面和深刻。学生有不同生活经历,劳动积累存在差异性,教师与家长广泛交流,推出更多劳动性学习任务,让学生主动展开学习探索行动,都能够获取丰富学习成效。家长自身都有丰实的劳动认知积累,这本身就是难得的教学资源,需要合理利用。
如教学“确定位置”,学生了解数对表示位置方法后,教师设计家庭作业,要求学生与家长展开生活互动交流,结合生活场景掌握位置表示方法。家庭生活中,要涉及到更多生活场景,教师与家长沟通交流,给家长提出一些设计意见,家长很快就掌握设计要领,结合家庭和周边环境展开位置确认设计,要求学生主动观察身边场景特点,借助数对展开位置设计和判断,其学习收获颇丰。如家庭中厨房和卧室的位置、家庭与超市的位置、家庭与学校的位置、家庭与家长工作单位的位置判断。为加深学习印象,家长与学生展开广泛互动交流,利用身体位置移动,创设位置判断机会,这项活动带有游戏性质,学生普遍欢迎,学习感知体验更为真切。教师与家长达成诸多共识,为学生创造更多交流机会,这些学习活动本身带有运动属性,与劳动场景设计高度对接,其调动效果显著。
五、延伸实践,欣赏劳动成果
在学科教学训练设计时,教师要组织更多劳动性训练任务,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学习数学、接纳数学、应用数学,这对促进学科认知内化有重要作用。如手工制作型训练任务,学生参与热情很高,教师精选活动内容,组织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劳动活动,将数学原理融入其中,学生手脑并用,其认知体验更为深刻。学生生活中可以接触到更多劳动场景,教师针对这些情况进行教学训练设计,要求学生深入到实践之中学习数学,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品质。
如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先期掌握多边形的定义,结合三角形属性特点,解读多边形边、顶点、内角、外角等数学概念,布设多边形内角和计算公式的推导任务,要求学生利用白纸制作学具,探索多边形内角和与它的边数之间的关系,通过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计算方法分析,积累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经验。学生开始利用白纸剪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图形,观察分析其特点,利用画辅助线的方法,结合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展开公式推导,很快就有学习新发现,逐渐理清多边形内角和计算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观察学习,借助图形制作等劳动行为进行数学公式推导行动,为学生带来全新学习体验,从学生学习表现中可以看出,教师教学组织是比较有针对性的,学生在图形制作劳动中找到学习思维和启迪,探索性学习活动丰硕成果。学生制作学具是最为常见的学法应用,这个制作过程本身属于劳动范畴,教师适时布设学习任务,提出具体的训练要求,将学生带入特定劳动场景之中。
数学课程包含丰富劳动内容,教师深入解读教材,发掘更多劳动素材,结合学生生活体验展开学科学习,能够形成深刻学习体验,以提升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养。数学学科与学生生活劳动有密切关系,学生自身也有丰富劳动经历,教师有意识将数学学习与学生劳动体验相结合,无疑能够创造更多学习契机,也能够培养学生健康生活理念,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嘉嘉.小学数学教学与劳动教育融合的价值、问题及优化路径[J].新课程导学,2023(34).
[2]费琪文.小学数学课程渗透劳动教育的价值与基本方式[J].中小学班主任,2023(24).
[3]卫林灵.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J].江西教育,202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