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探究
2024-07-23何潇华
【摘要】为培育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教师可以落实大单元教学,让学生在一段时期内集中学习某项知识、掌握某项技能,以满足教学要求,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形成美术素养。教师应通过整合教材内容、创设教学情境、优化评价机制,落实初中美术的大单元教学,呈现更有效的教学成果。
【关键词】初中美术;大单元教学; 教学设计
美术作为素质教育的关键科目之一,必须要承担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责任,在美术课程中,不应继续沿用传统的美术教学形式,而要唤醒美术课堂的育人价值。教师要构建大单元教学体系,把握大单元教学的综合性、实践性、层次性的特征,使学生逐步完成单元学习,循序渐进地掌握美术核心素养。
一、整合教材内容,精选单元教学主题
1.活用美术语言
美术语言指的是造型艺术的基本构成因素,例如形状、色彩、结构等,这也是美术新课标必须掌握的知识。鉴于美术语言的重要性,教师可将其设置为专门的单元教学主题,让学生明白美术语言的内涵,并通过美术语言表达思想与情感,领略美术语言的魅力,培育学生审美情感与艺术思维能力的核心素养。
教学“色彩的感染力”一课时,教师将色彩教学作为美术语言单元的组成部分之一,对色彩的基础概念进行教学。教师先强调色彩的感染力,向学生出示几幅彩色的经典美术作品,供学生欣赏。教师利用美术语言,对《千里江山图》进行色彩解读:该作为大青绿设色绢本,间以赭石配色,色彩匀净明丽。学生对教师使用的描述词表达疑问,教师解释大青绿是颜色的名称,通俗来说是石绿、石青色,设色是“用颜料晕染出色彩”,而在其中配有一些赭石色,即棕红色、灰黑色。教师继续出示作品,让学生尝试进行色彩赏析,学生赏析的同时,教师则指导其使用美术语言,使其形成用美术语言进行美术作品鉴赏的习惯。教师注重美术语言,先向学生示范用美术语言进行色彩鉴赏,再鼓励学生展开自主鉴赏,教师当场进行指导,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鉴赏方法,学会使用美术语言,感知到美术语言的巧妙。
2.区别美术门类
结合初中美术教材的编排内容,可发现教材经常将不同的美术门类划为单元教学主题,比如油画、中国画、泥塑等,而学生需要针对各个美术门类进行鉴赏与创作,这也非常适宜作为单元教学主题,教师可以将美术门类进行更深入的单元整合,将核心内容进行凝结,设计单元项目,引导学生完成各个单元的项目,在不断完成项目的同时,掌握各个美术门类的知识与技巧,落实美术的全面学习。
在“借物寓意”一课的教学时,教师揭示本节课的美术门类以中国画为主,借本节课的借物寓意手法,让学生掌握中国画的鉴赏技巧。教师出示一些现代中国画,例如《春夏秋冬四条屏》《祖国万岁》等,向学生说明中国画的艺术表现手法是借物寓意,即通过描绘物体的本质特征,抒发自身的情感与思想。教师随机向学生展示中国画作品,邀请学生进行中国画鉴赏,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将自己的关注点放在物体本身,先分析物体的特质,再猜测作者的意图,比如,梅花在雪中盛开,表现作者对顽强生命力的赞赏等。教师将美术门类中的中国画作为一个单元主题,让学生掌握借物寓意的鉴赏思路,让学生通过物体展开更多的鉴赏联想,提升了学生的中国画鉴赏能力,并取得一定鉴赏经验。
3.确定美术领域
美术领域指的是美术学习的主要方向,根据教学内容,可以将美术领域划分为美术史、美术理论、美术创作与美术鉴赏,这四个领域在美术教学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生必须在每个领域都参与学习与实践,因此美术的四个领域也可以作为单元教学主题的设计依据。
在美术理论这一大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将美术的基础知识集中进行教授,让学生掌握良好的美术基础。“构图的作用”一课也属于美术理论大单元。教师先为学生讲解构图的概念,再让学生上台,根据教师提供的美术作品案例,用简单的线条与图案画出该作品的构图。学生刚上台时非常迷茫,教师让他按照自己的理解画,学生则用线条、圆形、三角形等图形表达出对美术作品的理解。教师以学生画的简笔画为基础,向其他学生解释矩形构图、圆形构图、三角形构图等构图的方法,学生很快理解了构图的意思,并积极配合教师的构图任务。教师借助美术领域进行单元划分,将美术基础知识进行集中教学,包括美术构图的基础知识,先随机抽取学生进行自由构图,再针对学生呈现的结果进行讲解,起到良好的教学示范作用,并激励学生大胆遵循内心的想法进行美术理解,提升学生的美术感悟力。
二、创设教学情境,明确单元教学内容
1.联系现实生活
为了保障大单元教学的效果,教师应该创设生活情境,建立美术学习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多开展生活类的美术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接触美术、发现美术,认知到艺术源于生活,助其掌握美术技能。
进行“造型的表现力”的教学时,很多学生表示,光看照片与现实中见到的感觉截然不同。教师则询问学生,是否亲眼见过印象深刻的建筑物或者造型别致的美术作品。很多学生表示,见过曾做奥运会场馆的鸟巢、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北京环球影城的地球雕塑、上海迪士尼的城堡等。教师进一步询问学生,这些建筑和雕塑是不是美术的表现手段,学生则对其存疑。教师直接在网络上搜索这些建筑与雕塑的设计图,告知学生这些建筑与雕塑基于草图进行建造,而设计与绘制草图的过程也就是美术表现的过程。教师将单元教学主题与学生所处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力,主动将现实中的事物用美术的眼光进行审视与理解,取得美术教学成果。
2.深入问题引导
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应该设计针对性问题,通过问题驱动学生开展思考,设问的时候要掌握时机、频率,并与大单元教学的主题紧密相关,使学生在思考并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理解学习主题,使学生养成思考习惯,为培育学生美术素养提供保障。
教学中华传统艺术大单元中的《方寸钤记—藏书印》时,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印章篆刻,学生独自开展实践,教师在台下巡回观察,发现学生出现很多错误。教师通过提问对学生进行提示,比如“石头还是凸出来的,这样可以刻吗?”“直接开始刻,万一下笔错了怎么办?”等。学生听了教师的问题,停下来思考或揣摩,后及时修改印章作品,呈现良好的印章作品。教师在指导创作时,不直接提示学生错误,而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深入问题情境,充分发挥问题的指引作用,帮助学生完成美术创作。
3.加强任务驱动
教师在开展大单元教学时,应加强任务驱动,设计目标明确的学习任务,为学生提供开展任务的空间,并加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激励因素,让学生乐于参与学习,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
实践活动大单元的内容比较丰富,而本次教学的主题为“自己办展览”。教师组织学生在走廊办美术展览,供其他师生进行欣赏。教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实践小组,为各个小组布置不同主题的美术展览任务,比如A组进行展览策划,B组进行装饰与布置的设计,C组进行作品的装裱等。在任务的驱动下,各组学生都积极地进行讨论、商量,不时向教师征求意见,美术展览活动顺利举行。教师将举办展览的大任务进行分工,让学生开展分组实践,并给予自由行动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美术的趣味。
三、优化评价机制,检验单元教学成果
1.实施阶段评价
按照大单元教学的阶段性特质,学生的学习过程被分为多个阶段,而各个阶段都有一定的学习目标,需要对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检验。教师应实施阶段评价,在每个单元结束后,针对该单元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最终再整合所有单元的评价结果,得出最后的评价结果。
在创作领域的大单元教学“寄情山水”一课中,教师指导学生写意山水画中的“三远法”,以及写意山水画的作画步骤,让学生分别练习山石、树木、云水的单独画法,最后让学生自由创作完整的写意山水画。根据学生的作品,教师对本课进行阶段评价,作为这一单元评价的组成部分。先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状态、练习情况进行评价,再鉴定学生提交的写意山水画作品质量,将两个方面的评价相融合,并当堂宣读评价结果。教师实施阶段评价,在大单元教学中的一节课时中进行评价,以此获得单元评价的依据,使学生即时获得评价结果,促使学生不断进步。
2.拓展评价形式
教师应该拓展评价形式,引入多个评价主体,使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让评价结果更加真实而客观。从美术教学的特征来看,每位学生的美术审美都有区别,因此可以开展生生互评,综合多名学生的意见,还能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将主观评价交予学生群体,而将客观的评价交予教师自己,实现评价的良好融合。
在“手工书设计”的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展示优秀的手工书作品,再组织学生亲手制作手工书。学生自己准备手工书材料带入课堂,选择喜爱的主题,使用剪贴、涂鸦、立体页面等形式进行手工书的制作。制作完成后,教师邀请学生上台展示作品,学生将自制的手工书拿在手上,逐页讲解,讲解完毕后,教师让学生对作品进行自我评价,还让其他的学生针对该学生的构思、色彩、讲解、材料四个方面进行打分式评价,从1-5分中进行选择。将所有的评价分数综合,并计算出平均数,得出该学生的最终评价结果。教师将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生生互评相结合,而自己并未参与评价,拓展了评价的形式,提升了教学评价的民主性。
3.落实分层评价
初中学生经过小学阶段的系统性美术学习,在美术综合能力上已经拉开了一段差距,其本身具备的美术天分也各不相同,呈现层化差异。教师应该在大单元教学中落实分层评价,依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展开评价。分层评价的标准应按照全体学生的平均水平决定,在平均水平以上为高层次,与平均水平一致为中等层次,而低于评价水平则为低层次,以合理的标准划分层次进行评价,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不断取得进步。
教学“书间精灵——藏书票”一课时,由于其属于创作的大单元教学,学生需要呈交自制的藏书票。而教师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了不同类型的藏书票制作,美术实践能力较低的学生制作漏版藏书票,用透明卡片进行刻制;美术实践能力中等的学生制作水印纸版画藏书票;美术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制作油印木刻版画藏书票。层次越高的学生,制作难度就越高。教师再对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别评价。经过分层安排,学生都能够在其层次内完成预期的实践目标。教师为不同层次学生设定不同的实践目标,并落实分层评价,保证学生顺利完成目标,激发其学习热情。
大单元教学是现代化教学的革新产物,更适应新一代中学生的学习需求,也满足新课标所强调的美术核心素养要求。为充分发挥大单元教学的效果,教师必须基于核心素养,对初中美术大单元教学进行合理化设计,实施科学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大单元教学的引领下,形成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姗姗.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美术大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施[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3(08).
[2]李晓东.“双减”背景下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研究——以“黄河文化”大单元教学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4(03).
[3]于惠惠.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的研究——以《爱上古建筑之拟人化小脊兽》为例[J].少儿美术,20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