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小学数学灵动课堂构建
2024-07-23许雅丽
【摘要】信息技术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能够克服师生沟通交流障碍,对文本内容的系统构建,学习效果的呈现以及学生学习潜能的挖掘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学科逻辑思维含量较高,融入信息技术能够将知识以形象化的形式展现出来。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特点,进行积极有效探索,给学生以多重触动,实现认知升级的同时,锤炼他们的多重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化;灵动课堂
小学阶段的课堂教学引入信息技术,符合学生学习心理诉求,对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都有推动作用。数学知识相对抽象、复杂,小学生知识积累较为薄弱,缺乏对文本的吸引构建,在学习探索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畏难心理。针对教学现状,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这一有效辅助手段,对教学方法和形式进行革新优化,以趣味、鲜活的形式呈现课堂,找准教学切入点。信息技术便捷、智能、交互性强,在学习探知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巧妙设计,以信息技术为辅助,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文本感知、挖掘中。
一、信息导学,启动兴趣引擎
作为一门典型的“理科”,数学学科抽象性、逻辑性显著。学科特点决定了学生在接收知识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学习阻碍。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认知和思维正处于发展阶段,对事物的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遇到思维含量稍微较高的知识,学生就可能无法解决。不知不觉中,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畏惧、恐惧心理。数学教学的顺利启动,兴趣激发是关键。激发学生感知欲求,信息技术可以为数学课堂提供多重信息通道。信息技术资源集灵动性、鲜活性于一体,能够将抽象复杂的知识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这与数学学科形成鲜明对比。调查研究表明,学习过程中如果能够调动人们的多重感官,学习效果将会大大提升。教师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将知识以趣味化的形式呈现出来,自然能够实现优势互补。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不妨发挥信息技术声光影于一体的特点,给学生提供多重化的情境,让学生获得更丰富、鲜活的体验。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更多信息通道。学习人教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这节课,学生要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充分认识三角形的特点和属性。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知识感知,教师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发挥多媒体展示功能,以图片信息交叠推进的方式,创设情境,启动课堂教学。“下面请大家观察一个画展,这个画展中的画是由诸多不同类型的三角形构成的,你能发现三角形在哪里吗?”听说教师设计了观察搜寻任务,学生立马来了兴致。以饱满的状态投入到视频观看中。多媒体技术融入课堂教学虽然已经成为常态,但只要设计得当,对学生的吸引力还是非常强的,且小学生非常喜欢观看视频,在动态化的游戏参与中,学生的思维引擎迅速启动,学习积极性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动。
导入是课堂教学首要环节。导入环节生动具体,才能给学生带来深刻认知,激发他们的感知热情,启动探索引擎。教师将多种导学形式进行融合,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趣味化呈现情境,学生在观看中感知,在感知中获得多重情感体验,对数学知识的感知度得到提升,再进行知识讲解分析,自然水到渠成。
二、知识呈现,构建认知体系
课堂教学,教材文本无疑是最重要的教学载体,学生以文本内容为基础,开展学习探索活动。对教材文本中蕴含的概念进行分析梳理,深刻理解其内涵与外延,才能快速完成知识体系构建,让课堂呈现出系统完整性。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其中包含诸多概念。编者在设计编纂时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教育教学原理等因素的影响,教材文本组织构建极具科学性,知识由易到难,逐步推进。教师从文本本身的特定出发,对相关知识点展开针对性探索研究,帮助学生快速突破文本知识,让认知构建真正发生。探究文本知识时,方法选择是重要的。传统教学,教师讲解分析,将解题思路和方法以灌输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只要静静聆听就可以,但学生往往只是听会了,其实他们根本没有完全理解。为了改变教学弊端,教师可以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将知识以动态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快速吸引学生关注的同时,让学生对知识有整体把握。
数学知识不同,其属性和特点自然存在差异,学生感知意识和能力也不尽相同。小学生对动态化的事物更感兴趣。教师抓住学生心理期待,在知识讲解分析时渗透信息技术,学生在观看中思考,在思考中完成学习过程。学习“四则运算”,教学活动伊始,教师直接给出一道四则运算练习题,让学生自主完成。面对突如其来的计算任务,学生有点不知所措,只有极少部分的学生能够完成这项任务,大部分学生很难顺利完成。为此,教师让会做的学生给出示范和讲解,学生在聆听过程中明晰了解题思路和方法。这个过程中,四则运算的规律逐渐清晰起来。为了让学生对加法、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有精准清晰的把握,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功能,以思维导图填空的形式,将四则运算规律展现出来,供学生感知学习。学生本身对知识体系的构建不感兴趣,但在多媒体以及思维导图的助力下,学生感知欲求迸发,以最快的速度掌握了知识。
新课改为课堂教学带来了崭新思想、教法。微视频依托现代多媒体技术,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细致分析、阐述,展示解题思路和方法,并将其传送到相关学习平台,供学生观看学习。微视频简单精炼,指向性强,对学生思维认知有很好的指引作用,它能够让知识讲解变得灵动起来。教师发挥微视频图文结合、色彩明丽、讲解清晰的特点,将知识以动态化的方式展现,拉近了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距离,让学习活动变得既丰富又科学高效。
三、活动渗透,助力自主探索
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动手、动脑,探究知识本质属性,丰富自身认知结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旗帜鲜明地指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生积极主动的构建中,教学活动顺利完成。”在课程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传统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教育教学需要,以活动为引,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构建意识,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完成学习任务,已经成为教学流行趋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不妨结合数学知识特点,投放相关任务,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在积极主动的分析研究中发现问题,主动思考,进而主动解决问题,精准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活动设置是对教师教学观念的一种考验,将活动呈现与信息技术相融合,不仅能增加活动的趣味性,还能让课堂呈现出层次性,让学生在渐进式的学习探索中形成正向的学习态度。
教学活动设置不是随意的,它需要秉承启发性、趣味性原则,根据教学现实需要随时进行优化调整。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师没有直接列出式子,让学生进行计算。计算是学生能力的体现,但如果学生不感兴趣,学习效率不高,教学效果一定无法顺利达到。为了给学生带来更加鲜活的感知和体验,教师设计了一个趣味化的学习探知活动并借助信息技术展示出来。“菲菲非常在意自己的身高,下面是菲菲从出生到十岁每年的身高,请你认真观察,你能从中发现两处错误并进行改正,同时根据自身认知设计出相关数学训练吗?”趣味化的活动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好感”。他们认真观察并主动参与其中。当学生学习细胞被唤醒后,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学生顺利解决这项任务后,教师融入更多人的身高数据。活动的复杂多变激发了学生的“斗志”,他们主动探索欲求得到强化。
成功的教学活动呈现一定不是一成不变的。活动一定要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获得更加丰富深刻的体验,甚至可以主动提出问题。在活动与信息技术相互交融的状态下,学生主动探索热情高涨,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这样的主动探索才能更好地挖掘学生潜能,让学生以饱满的姿态投入到文本内容梳理中,快速感知具体知识的同时,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四、多重互动,增强思维动能
课堂的本质就是一种多元交互,是生命与生命之间进行思想碰撞、交流沟通的过程。通常来说,教与学的交互是最常见的形式。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对学生展开引导,学生学习探索知识时与教师进行互动。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这类新型教学因素融入教学中,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含金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学依然局限于师生之间的互动,显然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课堂实效性无法彰显。数学课堂互动形式多样,教师要打破认知障碍,不能局限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还要适时引入人机互动、生生互动、生本文本互动等形式。尤其是人机互动,给学生带来的感知和体验更加深刻,对其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的数学课堂有了更多选择。教师从优化互动方式着手,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引入信息技术手段,形成多方互助的状态,让课堂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在进行第一小节内容的学习时,学生的表现比较好,他们很快完成了知识吸收,对具体知识点的把握是精准的,然而学习第二小节的内容,学生就有点分不清了。如在比较0.3和0.30的大小时,很多学生认为它们是一样大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以多媒体外载体,将数字代表的含义以图片展示的方式投放出来,让学生在观察中判断,在判断中形成精准认知。相对于具体数字,学生对图片更具敏感度。细致的观察加上学生主动思考,辅助以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学生很快厘清了知识点。学习成果需要在思维火花碰撞中才能更好地迸发和呈现。教师抓住典型事例,将图片和文字进行交叠使用,让学生在直观具体的感知中,理解数学知识。个体价值的体现需要在集体活动中彰显。小学生思维灵活,但需要外部力量的辅助。交流互动式的课堂更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对锤炼学生思维品质有积极作用。
小学阶段,学生表现欲望极强,喜欢与别人交流互动,阐述自己的观点看法,对知识有了一些理解体会后,他们就一定会主动表达出来。教学实践中,教师如果能够抓住学生的心理期待,以文本关键知识为基点,引入信息技术资源,让学生与计算机之间展开交流、对话,产生教学共振,这对强化学生综合能力有积极帮助,课堂教学品质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升级。
五、课堂延伸,满足个性需求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将其运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是非常明智的选择。信息技术与现实生活有多重对接点。小学数学知识往往源于生活又能为生活服务。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在数学知识与学生之间搭建桥梁,实现了知识的内化迁移,帮助学生准确把握学习关键点,拓展认知视野和思维域度。信息技术可以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始终,既包括文本深度探索,也包括文本学习后的实践训练。训练活动设计要在秉承个性化、人性化的基础上,借助信息技术优势,进行灵活呈现,甚至可以根据教学现实需要,设计分层训练任务,让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和锻炼。
实践训练让学习活动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学生对知识的感知不再是一知半解或迷茫的状态,而是以崭新姿态,主动投入到训练活动中。学习“图形的运动(二)”,学生本身对图形有极强敏感度,愿意主动参与到图形感知中。教师抓住有效教学契机,结合这部分内容的特点,设计学习活动,规划出一条契合度极高的探知路径。导入环节,教师搜集多种图片资源,以展示判断的方式让学生迅速抢答,让他们对轴对称图形有基本了解和把握。学生精神高度紧张,注意力异常集中。完成任务后,学生对轴对称的印象更加深刻,师生共同总结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抓住关键信息后,学生信心大增,教师顺势给出相关训练任务。为了给学生带来新鲜感,教师将不同类型的训练任务投放到网络平台,并以“闯关”的形式推进。训练活动由易到难,学生需要一关关的完成,才能最终站到最高峰,获得“闯关小达人”的称号。传统训练形式较为单一,不能给学生带来深刻感知,教师发挥信息技术便捷优势,让学生置身于音像、语音、文字等信息的环绕中,他们完成任务的欲求自然更加强烈。生活孕育了数学学科,设置训练任务时,教师从生活中找寻对接点和突破点,将与学生相关的各类事物融入训练中,以现代化的手段呈现,拉近了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距离,这样的训练是神秘的,学生思维顺利启动,认知体系得以夯实。
创编作业,进行知识延伸时,教师设计的训练任务既要源于教材文本,又要在文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拓展,毕竟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较高,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才能让学生对数学学科有崭新认知。生活运用型训练任务,教师借助网络资源呈现出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思维能力得到锤炼。
信息技术对优化课堂,促进有效教学有积极帮助。作为最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信息技术的多元渗透考验的是教师的综合能力。学生对信息技术有特殊喜好,这就为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引导契机。教师在综合考量各种因素的基础上,选择恰当契机,结合信息技术特点投放学习活动,帮助学生产生主动探研热情。课堂导入环节、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及课堂学习活动结束后,都可以以信息技术为导引,进行多元渗透,挖掘文本趣味因子,让课堂以崭新的形式呈现出来,丰富课堂流程的同时,让教学呈现出丰富性、趣味性、灵活性。
【参考文献】
[1]游岚.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小学数学探究课堂的构建[J].名师在线,2020(20).
[2]郭玉珍.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小学数学探究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16).
[3]李璐.信息化环境下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22).
【课题项目】本文系厦门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立项课题“信息化教学环境下AI+小学数学课堂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2178)系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