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时代下信息科技在德育工作中的应用

2024-07-23徐李楠

新教育·科研 2024年7期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自媒体平台已经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塑造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以自媒体时代下小学德育工作创新为主题,从编辑公众号、拍摄短视频、整理电子书籍、录制访谈播客、建设论坛社区等角度,探讨了信息技术在德育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旨在为小学德育工作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信息科技;德育工作;自媒体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自媒体迅猛发展,成为青少年获取信息、表达自我、交流互动的重要渠道。一方面,优质的自媒体内容能够丰富学生视野,培养正确价值观;另一方面,虚假谣言、低俗内容也可能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如何科学利用自媒体平台,创新德育工作模式,成为小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一、编辑公众号,渗透价值观念

在自媒体时代背景下,公众号成为了传播信息的强有力平台。对于小学德育教学而言,教师可以借助公众号编辑功能,植入和传递正面价值观念。通过精心策划内容,可以在学生群体中有效渗透重要的道德文化理念,达到教化启迪的目的。

在教学“微信空间”的时候,可以创建一个以“传递正能量”为主题的学校公众号。教师邀请学生围绕“礼仪之美”“诚信为本”“勤奋学习”等主题创作短文和漫画,并在公众号上进行发布。与语文和美术教师合作,精选优秀家书和绘画作品,定期发布,以此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且在公众号中不断强调尊敬师长、关爱同学、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通过故事、事迹解读等形式让学生能理解这些价值观念。除了传统的道德教育内容,还应该关注时下热点,如网络文明、公共场合行为规范等,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提供案例分析,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辨识和领悟。公众号的评论区成为学生交流思想的平台,同学们积极参与,分享自己身边的正能量故事及感悟。公众号还设立了“问题箱”,鼓励学生提出关于德育的问题,由教师定期选取问题并结合实际生活进行解答。通过编辑公众号进行德育教育,能够将价值观念有效传达给学生群体。学校公众号成为德育教学的延伸,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加强师生沟通,增进学生对德育内容的兴趣与认同。

二、拍摄短视频,引导懂法用法

利用短视频进行教学,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直观展示德育内容,在形式与内涵上都给予学生新的体验。短视频可以展现情境教学的具体场景,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学会从法律和道德角度分析问题,并亲自实践。

在教学“插入媒体文件”的时候,教师组织学生制作主题为“法律与我同行”的短视频系列。教师先向学生介绍了法律的基本概念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法律规范,再指导学生分组进行剧本创作,鼓励他们结合校园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法律相关问题,编写短小精悍的剧情故事。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练习了信息技术课程该掌握的技能,比如在演示文稿中插入视频文件,剪辑视频等,同时还学习了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法律知识。例如,有一组学生拍摄了一个关于校园版权意识的短剧,讲述自己如何正确引用网络资源,并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另一组学生则通过剧情展示如何在网络欺凌事件中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引导同学正确处理网络冲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在拍摄过程中多角度思考,并在拍摄后组织学生进行短视频观摩和评议,使学生在观看的同时能够加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法律意识得到显著提升,他们学会了用法律的视角来观察和处理生活中的问题。通过拍摄短视频,教师成功地将法律知识与信息技术课程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多媒体技术表达自我,并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法律。这种教学方法有效地将德育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得德育教学既生动有趣又深具意义,提高了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媒体素养。

三、整理电子书籍,关注环境问题

电子书籍作为现代信息科技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仅可以减少纸质书籍的使用,减轻学生书包的负担,还具有便于更新的特点。通过阅读关于环境问题的电子书籍,学生可以获得更丰富的知识资源,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收集和表达信息”时,教师启动了“绿色地球”电子书籍制作项目。在这个项目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讨论环境污染的危害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关注环境问题的热情。然后由学生自主收集关于环保的文章、图片、数据,并在电子书籍中进行整合。学生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围绕节水节电、垃圾分类、保护野生动物等话题进行创作。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小组研究了校园周边的垃圾分类情况。他们实地考察,收集数据,拍摄照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使用图形编辑和页面布局软件,将所得信息整理成一本关于垃圾分类的电子小册子。这不仅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环境保护的现状和意义,而且还让他们掌握了如何通过电子书籍传播环保理念。此外,另一组学生关注了家庭能源消耗情况,他们通过家访和网络搜索,收集到了节能灯、节水器具的相关资料,并将这些资料整理成为一份电子手册。

学生通过整理电子书籍的方式,不仅学习到了环保知识,也掌握了如何使用信息技术来收集和整理信息。通过将环境问题作为电子书籍的主题,教师有效结合了信息科技教学和环境德育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并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是学习者,也是环保知识的传播者。

四、录制访谈播客,促进民族团结

播客是一种便捷的音频内容形式,通过讲故事、深度访谈等方式让听众获取信息。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播客可以对民族团结等德育主题进行深入探讨。访谈式节目令学生以更生动的方法接触和理解不同民族文化精髓,从而促进民族团结。

在教学“微博交流”的时候,教师策划了一个以“多彩世界·美丽中国”为主题的播客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访谈,让学生亲身体验并传播我国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教师要求学生自发组队制定节目脚本,采访不同民族背景的在校学生或邀请家长、社区成员作为嘉宾。一组学生团队决定聚焦于贵州省的苗族文化。他们利用信息检索技能,收集苗族服饰、风俗习惯的材料,并邀请了一位苗族同学作为节目嘉宾,通过访谈了解其民族特色和文化传承。另一个团队则以彝族火把节为话题,采访了彝族学生,讲述火把节的由来和庆祝方式。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录音设备和编辑软件的操作指导,确保他们可以聚焦于内容本身。学生也在准备访谈过程中,学会了如何提问、倾听、整理和呈现信息。通过录制访谈播客的教学活动,学生在参与制作和聆听过程中,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我国不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从而内化为对民族团结的认同。通过与德育目标的结合,教师成功地运用播客这一现代媒介,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推动了民族团结教育。

五、建设论坛社区,传输安全知识

论坛社区是一个多交流、多讨论的互联网平台,其中用户可以发布主题、分享观点并进行交流。引入论坛社区,可以有效地实现安全知识的传播。通过构建安全主题论坛,教师能够及时发布有关个人信息保护和网络安全的教育资源,学生则可以在一个受保护的环境下讨论、学习安全知识,从而提升网络安全意识。

例如,在教授“走进论坛”的课堂上,教师创建了“小小网络卫士”论坛,以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教师在论坛中设立了讨论版块,如“个人隐私保护”和“安全上网习惯”,并制定了积分奖励政策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积极发帖,分享网络安全小常识及遇到的相关问题。其中,一名学生详细介绍了他如何设置安全的密码,还普及了识别网络钓鱼诈骗的方法。在交流中,其他同学回复添加了自己的见解和额外建议,形成了积极的讨论氛围。教师也主动参与讨论,及时纠正错误的观点,确保安全信息的准确性。通过在课程中引入论坛社区的方式,学生的网络安全知识得到了有效的扩展。学生在积极的互动中深化了对网络安全概念的理解。这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他们在网络环境下自我保护能力的提升,同时也为网络德育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自媒体时代为小学德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我们要因势利导,创新德育工作手段,最大限度发挥自媒体平台教育功能;另一方面,也要高度重视自媒体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隐患,通过加强监管、提高学生媒体素养等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只有把握自媒体发展大势,充分利用其特点优势,我们才能让信息技术真正为德育工作所用,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陈亚玖.借课堂评价 促教学相长[J].小学教学参考,2024(06).

[2]蔡晓宇.项目式学习驱动下小学信息技术计算思维的培养[J].新课程导学,20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