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生是否该被量化?

2024-07-22

现代阅读 2024年16期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如今不少中小学生都有自律打卡本或自律打卡表,用各种颜色标记全天时间轴;一些青年参加了诸如30天运动打卡训练营或百日阅读自律营,每天标记这是完成的第几天,距离目标还差几天;一些中老年人吃饭会带上一台电子秤,将摄入的食物热量精确到每顿多少卡路里,以此控制体重……越来越多的人将生活数据化,并把这种新方式命名为“量化生活”。

量化人生目标、精确时间管理让人生具有目标感、掌控感,但也带来了一些思考:人的生活究竟能否被量化?人生必须量化吗?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 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考题解析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与辩证分析相结合的材料作文,命题方式与2024年九省适应性测试江西、新疆卷作文题“选择专业”类似。

审题时,要抓住材料第二段中的两个问题:“人的生活究竟能否被量化?”“人生必须量化吗?”这是命题人对考生的暗示,也是作文材料明确规定的两个重要驱动任务。可以说,写好这篇作文的关键是深入思考并理性回答这两个问题。换言之,就是回答清楚:人生究竟能不能被量化?人生有没有必要量化?

“量化”是什么意思?它有什么深刻含义?这是解答上段所提及问题的关键所在。考生要深度把握这个概念的具体含义,必须回到材料第一段,从提供的三个典型事例入手,提炼萃取并准确概括“量化”的含义,以透彻领会命题人的意图。第一个事例是中小学生自律打卡,标记时间轴;第二个事例是青年标记目标任务;第三个事例是中老年人精准摄取食物热量。三个事例分别从人生的三个不同阶段来揭示“量化”的含义,明确了生活被量化的现象普遍存在的事实,进一步提醒考生:“量化”在材料中就是指“数据化”。

生活被量化确实有它存在的理由,但这种量化的意义何在?对人生是否有帮助?明确这些问题,自然能水到渠成地写好这篇作文。

思维点拨

生活被量化的现象普遍存在,人生能否被量化,是否该被量化,也是困扰着许多人的现实问题。这里有对量化理解的差异,也有对量化后生活质量下降的担忧。针对这些现实问题,作文立意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

人生能不能被量化。从辩证的角度来看, 正确破解这一问题,需要从正反两方面思考,找到其中的联结点,进而加以充分解读。

A.人生能被量化。人生能够通过科学的量化方式,制订实现奋斗目标的可行方案,评估实现目标过程中的表现、进度、效果。同时,可以通过量化,精细化管理我们的时间,更进一步制订出科学而合理的计划,使自己的时间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此外,量化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纠正偏差,解决问题……总而言之,以量化手段管理人生,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定位更准确,目标更清晰具体,行动更有方向,计划更周详,工作效率更高,最终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B.人生不能被绝对量化。人的生活丰富多彩,不是简单的机械统一。人的生活是由心理、情感、审美、地域、文化等多种因素交叉影响的综合体,人生受到个人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社会文化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这样的复杂体不可能完全以单纯的数据来量化。若一味强调数据化(量化),心理、情感、价值追求、文化积淀和传承等个人与社会的文化意识就会变得机械呆板、冷酷无趣,生活也随之枯燥乏味,缺乏灵活性、激情、创造力和诗意。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健康、美好、幸福的生活,以及富有激情、诗意、创造力的生活,需要构筑于丰富多彩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而这些因素是不可能被绝对量化的。

人生需不需要被彻底量化。这是另外的思考角度:能不能被量化,只是从量化的可能性去讨论量化生活的意义;而需不需要被彻底量化,则是从量化的程度去讨论量化生活的意义。

生活需不需要被彻底量化?这一问题并不否定量化的意义,但又进一步思考量化到什么程度才能让生活更精彩。其中体现了辩证思维:生活需要量化,但量化必须要有度。生活需要量化,是因为生活里有一些内容可以借助科学的手段来评估,如目标、计划、实施过程和结果等。生活不能被彻底量化,是因为生活并不仅仅是冰冷的数据,它融合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包括道德、公平、正义……)等因素,这些因素的参与,让人的生活有了人情味,有了人格美、心灵美,也有了人之为人的特色。这样的精神世界岂能以冰冷的数据来衡量和判定?

明确上述问题之后,学生应该辩证地看待“量化”,并从中选择合适的角度立意。如:“量化助力远行,灵活挥洒人生”“量化有度,诗意生活”“适度量化,有意义地生活”……行文过程中,要注重量化的意义,但不能被僵化的数据套牢生活;要根据实际情况学会灵活地处理生活中的问题,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有诗意、更有质量、更加丰富多彩。

失误样例+升格示范

段落一

为了更好地掌控时间、精确管理时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量化生活”。例如,现在不少中小学生制订自律打卡本或自律打卡表,以此来记录并督促自己学习;一些中老年人吃饭会带上电子秤,通过计算食物重量来控制热量摄入。这种数据化的生活方式被定义为 “量化生活”。“量化”能有效地督促人,给予人动力。

问题指津: 观点单薄,仅仅对“量化”进行浅显的解读,观点也仅限于“量化”的表面,缺乏深度;直接摘抄文题材料,没有对材料进行有意识的加工,语言不生动,句式太生硬,引用太繁复,没有真正起到论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掌控时间、更精确地管理时间、更有效地利用时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量化”自己的生活。但数据化技术只是供我们行走的路,却不是我们生活追求的终点。自律打卡,莫忘了品赏打卡的内容;吃饭带秤,莫忘了品味食物的美味;跑步戴表,莫忘了欣赏沿途的风景。数据化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学会在“量化生活”中寻求平衡,趋利避害,我们才能借助技术认识自己,主宰自己的幸福生活。

升格点评: 升格后的段落首先对“量化”进行简单的阐释,进而深入思考,并提出观点:量化仅是生活的手段而非目的。举例论证时有意识地对材料内容进行加工处理,并以排比的句式呈现了自己的看法,加强了论证的力度。最后,由浅入深进一步点明观点,给人启发。

段落二

自律人生,可能,也必然。自律打卡、自律训练营、按克进食,这其间重要的并非量化, 而是自律。古有“寒门出贵子”的美谈,宋濂不顾“砚冰坚”,坚持用手抄书,终成一代名士;方仲永少能作诗,却不勤加练习,最终“泯然于众人矣”。自律与否,高下立判。故曰:自律人生,有益,亦可能。

“量化生活”可以使人变得理性、自律,坚持量化的背后是自律的支撑。宋濂严格自律,不顾“天寒砚冰坚”,手抄不辍,学习不止,终成一代大儒。电影《热辣滚烫》中主角乐莹从一事无成的自我怀疑、绝望到重塑人生、活出精彩的故事,正是量化自律、改变自己的样例。她严格自律、坚持训练,苦练拳击要“赢一次”,即使遍体鳞伤,也一拳一步地勇往直前。比赛输了,但她“赢了”,她通过自律战胜了过去的自己,赢得了自信!生活因自律而热辣,人心因自律而滚烫!

升格点评: 两个概念的衔接需要自然而巧妙的过渡,过渡的关键在于找到两者的联系。“量化生活”有自律的因素在,抓住这一点,就找到了两者的关联,使论述逻辑顺畅。另外,升格文优化了宋濂的例子,并选取了电影素材,使内容富有时代感和新鲜感。

问题指津: 段落强调了自律的重要性,但自律与“量化生活”显然不是同一概念,考生在论述时并没有将两个概念进行合理衔接,因此论述逻辑出现了偏差。另外,“寒门出贵子”并不完全等同于自律, 方仲永“泯然众人”不仅仅是因为缺乏自律。使用的论据不能完全支持论点,论证不严密,难以立足。

考场佳作1

莫被“量化”遮望眼,葆有个性逐浪行

◎ 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745班 罗胤达

人生曲曲折折,世事浮浮沉沉。在时代发展、科技进步、社会气象日新月异的当下,我们难免被“量化生活”裹挟:学习打卡, 健身打卡,甚至吃饭也要精确控制卡路里,以保持完美身材……精确管理时间, 这就是所谓的“量化”!

“量化生活”似乎是当下无法阻挡的发展趋势。面对“量化”,有的人不为所动,追随本性,秉持初心;有的人则将“量化”生活奉为圭臬,认为只有“量化”才能使人生有目标感。诚然,“量化生活”可将目标直观化、可控化,但我们的个性也可能随着呆板僵化的数据而流失,从而丧失了个性的体悟与感思,抹掉了追求目标理想的浪漫与热情。因此,我想大声疾呼:想要拥有更加精彩的人生,莫被“量化”遮望眼,应该葆有个性,诗意生活,逐浪前行。

人生若陷入“量化”的漩涡,难免流失个性的审美和情感。

一味追求“量化”,打造数据化生活,容易陷入盲从和依赖的漩涡,养成用数据来衡量一切的思维惯性。然而,数据是没有感情的符号,仅仅是记录生活的载体,不能完整呈现审美与情感的内涵。数据能精准记录睡觉时心跳的频率,却不能捕捉“隔窗听雨眠,不觉流年浅”的自由酣畅;数据能精确统计年度阅读的书目和数量,却不能体现阅读时“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的喜悦;数据能统计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幅,却无法生动地呈现普通人“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幸福……人是具有独特审美取向与丰富情感体验的生命体,数据再精准也无法准确反映人的审美变化与情感的幽微。面对“量化生活”,我们应该保持清醒,莫因量化痛失个性之美。

避免过度“量化”,拥抱诗意、个性的生活。

我们的生活不应是程式化的数据拼盘,而应是有诗、有酒、有歌、有梦的饕餮盛宴,应是有喜、有悲、有爱、有恨、有起落、有意外的精彩戏曲……或听落地无声的闲花,或观湖心亭的白雪,或围炉夜话,或独啸山林,或愁寄明月,或剑舞星辰……百味生活,彰显个性,创新社会,绝非冰冷生硬的数据所能替代。

或许有人会提出疑问:难道“量化生活”就应该被完全否定吗?一定的“量化”的确有助于明确目标,细化措施,帮助我们持之以恒地坚守。从大专生到神经外科医学专家,何世豪“量化”了自己的梦想、“量化”了行动的目标,仅在英语打卡软件上就连续打卡两千五百多天、学习上万小时。“量化”生活最终帮助何世豪逆袭成功,成为励志的偶像。但也应谨记,人生是旷野而非轨道,在逐梦的道路上不要仅仅盯着终点那个目标,更要观赏沿途的风景,活出个性,逐浪前行,拥抱独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教师点评

本文标题即观点,把关键词巧妙镶嵌其中,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毫不拖泥带水。引出观点虽有些缓,但分析说理客观、辩证,既肯定了“量化”的积极力量,也指出了一味追求“量化”的弊端,论述循序渐进、有理有据,引人深思,发人深省。(何永顺)

考场佳作2

托举量化之光,摒弃量化之粕

◎ 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745班 赵卓尔

量化人生目标,精确时间管理,“量化”生活让人生具有目标感、掌控感。然而过度量化会导致生活千篇一律,甚至让人失去自我,陷入精神与物质的内耗。因此,应托举量化之光,摒弃量化之粕。

托举量化之光,即是托举起目标感、掌控感。

究其本质,“量化”生活是通过数据量化,让生活从无序走向有序,从熵增归于熵减。我们应学会从把握本质入手,确立生活的目标感、掌控感,而非漫无目的地原处打转。鉴古,东晋祖逖闻鸡起舞, 适度 “量化”生活, 锤炼本领,终成一代名将,名垂青史;观今,清华大学双胞胎学霸姐妹马冬晗、马冬昕,因安排得满满当当的“作息时间表”在网上走红,她们凭借极度自律的学习方式,梦圆名校。不论是祖逖还是清华姐妹花,他们若未领会“量化”生活的本质,未精确掌控生活,又怎会取得如此功绩?正因他们能把握“量化”生活的本质精神,才化平庸为非凡,化腐朽为神奇,让人生熠熠生辉。

托举量化之光,方能成就你我之鸿猷。

摒弃量化之粕,即是摒弃无意义的束缚和捆绑。

“量化”生活能让人生活目标清晰,让人主动掌控生活进度,给人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过度“量化”生活,会有走马观花的嫌疑,带来自由缺失的风险,会让人因过于功利而患得患失,造成人们的过度焦虑与精神内耗,应当被及时摒弃。

有些人认为“量化”生活指的是应该把时间表排得满满当当,把生活衡量得精确无比。其实,这样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把握了“量化”的形式, 没有把握“量化”的精髓,很容易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沼而难以自拔。明代王阳明格竹,非但没有得到朱熹之“理”,反而得了感冒,大病一场,留下千古逸闻;今天有的人只会埋头“做题”, 自以为勤奋“刷题”, 不注重方式方法,最终收获甚微。真正的生活,不应因为一两次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而迷失自我,不应面对情势变化而墨守成规,不应只顾追求目标而不去欣赏路上的风景。

我们不妨摒弃量化之粕,摆脱教条和僵化,挣脱数据的捆绑束缚,还生活以气朗风清。在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下,我们既需要“量化”生活的严谨,也需要留有自由发挥的余地。特别是在审美、情趣、兴趣、个性等难以量化的领域,我们当基于遵循生活规律的前提,从心所欲,而非盲目将生活数据化。

让我们托举量化之光,走出舒适圈,走出杂乱无章,走向秩序井然,令生活充满诗意;让我们摒弃量化之粕,警惕过度量化令人陷入内卷内耗的泥沼。

余秋雨《文化苦旅》自序有言:“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青年也当如此,肩鸿任钜踏歌行,随机应变玉汝成!

教师点评

本文行文富有思想性,语言新颖准确,富有表现力,观点清晰,逻辑严密。同时用例丰富,引古论今,整齐中又有变化。论证方法多样,运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充分地论证了观点,强化了作文的感染力。语句形式多样,有不同语气句式的交错,有整句、散句的融合,也有常式句与变式句的交替,丰富的句式配合着丰富的情感,使得文章文采飞扬、特色鲜明。(何永顺)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基于深度学习的统编高中语文群文阅读读写一体化教学研究”(课题批准号:XJK23BJC008)阶段性研究成果。

特约名师:何永顺

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湖南科技学院语文教育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湖南省作家协会教师作家分会会员、湖南省诗歌学会会员,湖南省新时代卓越教师计划培育对象,2015至2016年度“一师一优课”活动部级“优课”获得者,湖南省电化教育馆“十一五”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优秀个人。公开发表教育教学论文、散文、诗歌、教育新闻二百余篇,参与出版教学辅导书多部。

教育格言:追求卓越,笃行不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