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旷野的耳语

2024-07-22籽落

现代阅读 2024年14期

2.角色的B面

体验感言

我是一名警察,工作地点是监狱。光荣的工作背后是封闭、枯燥、高危和寂寞。我曾对自己的工作产生怀疑和厌倦,但监狱外的旷野用它静谧的美丽和宽广予我治疗与修复。我在旷野里行走和思考。我发现,我守着的监狱是一座黑漆漆的宝藏。

以日以年,我行其野;蔓草连天,如亲如诉。

与我上班的地方相邻,有一片旷野。这些年,我已经习惯了每隔几天去那里走一走。

我是一名警察。警龄:十年;工作地点:监狱。你不必讶异。对于一个工作如此封闭、单调又繁复,目之所及都是栅栏、电网的人来说,一片旷野的出现是值得感恩的。

单位东接高速公路,往西走三公里就是公园和城市,它们一个通往时尚、繁华、生存、社交,一个用来满足我的远行。以我每天上班的民警办公楼为圆心,往北方向的半径分别是:高墙、服刑人员改造场所、高墙、旷野;往南的半径分别经过:民警备勤房、家属区住宅、场区外的家属菜地、村庄、旷野。工作解决了我的稻粱谋,承载了我于社会的担当;而旷野盛放的,是那些在人群中的欲说还休,静谧的治疗与修复。

亲爱的旷野,每当这个世界露出它粗暴、狰狞,或者模棱两可的面目时,总是在我触手可及的地方,替我和现实拉开一段适宜的距离,为我梳理凌乱,怀柔炊烟一般袅袅升腾的哀伤。

旷野深处究竟有什么呢?三小片野松林;一大片野草与杂芒错织的原野;几块百来平方米的池塘;几十亩不规则的稻田;数百畦大大小小的菜地;无数条土马路、蛇形小道以及田埂。

稻田像一口口炖锅,从一片漠漠平滑的绿渐渐煮沸为一湖金黄;“凿破苍苔地,偷他一片天。”村庄里,不断有人建红墙琉璃瓦的小高楼,另外一些数十数百年的老房子,因无人打理变得破败,在岁月吹拂中渐渐剥落,长满野蕨和青苔;一蓬蓬不知名的花朵如粉白炸弹,蜜蜂军团一群群进袭,将其引爆。一只白色小柴犬路过,竖起耳朵,半晌未发出一声吠叫。

断壁颓垣处,乱花迷眼:蓟、臭牡丹、母菊、白檀、野蔷薇,乃至数不清的无名之辈,到了属于它们的季节,都在拼尽全力地绽放。

我像是一个行旅者,又像是一个归乡人,总是轻易地激动,感怀,目瞪口呆。时间开始行走得缓慢,让人渐渐回到一种肉身的、温润的状态,像一个恢复喘息的孩子。

生活并非历历分明,不会因为遇见一个好人、一件好事就一劳永逸。它布满了细节和褶皱,枝条横生。糟糕的是,在不短的时间里,我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了怀疑,厌倦,甚至叛逃的念头。

谁不曾梦想着成为生活的英雄?而我的工作呢?即使在兄弟队伍中,与电视镜头里公安民警惊心动魄的抓捕、法官扣人心弦的审判相比,我们注定是几年几十年,甚至一辈子的封闭、枯燥、高危和寂寞。

不堪重负的时候,我只有旷野。

印象很深的是,有一个傍晚,我带着一群孩子在监狱大门外的空地上玩“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孩子们的笑声回荡在院子里,几乎同时,墙内响起一阵整齐的踏步和嘹亮的歌声。那一刻,我抬头看见月光高悬,清寂不语。我忽然想,在所有宏大叙事、神秘猜测和人们暧昧的言语背面和无处不在的栅栏内部,他们终归要把日子过回日常。没错,月光同样照耀在这里。清风的吹拂如是,花朵的盛开如是。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渐渐适应了一名监狱警察的角色和节奏。当真的有机会离开的时候,竟有了些不舍。是的,罪恶与拯救,自由与束缚每天都近在咫尺地上演。我发现,我守着一座黑漆漆的宝藏。

我关注的是,面对这一大群特殊的“病人”,直面他们人生阴郁的底色和改造的日常,我们应该具备怎样的思维,才能在平常中传递威严?贪嗔与理智对峙,慈悲与法度平衡,我们需要具备怎样的内心力量,才能让光源充沛?

旷野中的人,如果有幸可以生出一种新的视角—跳脱一具肉体,一层关系,一段历史,一颗星球,回归一个最朴素的命题:秩序。秩序存在人的心里。在追逐唯美和轻盈的时尚里,总还需要有那么一些人,逆流而上,把崇高和严肃这样老掉牙的字眼刻在心上,践履躬行。

我终于明白,比扮演通透更重要的,是真正的独立从何而来;比获得多少更值得借鉴的,是我们能以多少良知、怜悯和魄力来填充自己的生命。

忽又想起了小时候的我,那个扎两个羊角辫的小姑娘,每一年的四月,都要行经很长的一段原野走到外公家。

时间过去很多年,我再一次被召唤进一片旷野。脚步不复儿时的雀跃,曾经提出的疑问,也没有得到全部的解答。只是每一次从那轻柔的耳语中归来,我都觉得,呼吸得到了再一次均匀,行走尘世的步调得到了一次微小的修正与更新。

(来源:《星火》2019年6期,有改动)

角色的B面

体验与成长

许多行业都有着A面与B面,A面是光荣、崇高、伟大,B面是枯燥、乏味甚至危险。《旷野的耳语》中,当“我”体味狱警角色时,面对这一行业的B面,也曾产生“怀疑,厌倦,甚至叛逃的念头”。但“我”知道,这份工作不仅解决了“我”的稻粱谋,也承载了“我”于社会的担当。于是,“我”在旷野的行走里流连、栖息、思考、梳理与充实,“我”的步调得以“修正与更新”,这是我面对角色B面时的自我修行与成长。

中华传统文化理念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对应了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国家的兴盛繁荣、长治久安离不开每个人在各自的社会角色里“正其心”“修其身”。请根据你的所见所闻,谈一谈其他行业角色里那些检束言行、择善而从的“修身者”。

角色选择: 军人 科研者 医生 记者 教师 建筑工人 清洁工 司机 销售员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