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肌电图检测应用于不同病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

2024-07-18孙文蕾

婚育与健康 2024年12期

【摘要】目的:分析神经肌电图检测在不同病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22年1月—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不同病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90例,其中糖尿病病程<1年患者45例以及糖尿病病程>10年患者45例,分别为A组与B组,均采用神经肌电图检测进行诊断。结果:B组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与胫后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均比A组慢(P<0.05)。结论:在不同病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神经肌电图有良好应用价值。

【关键词】神经肌电图检测;诊断效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Clinical value of neuroelectromy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peripheral neuropathy in diabetic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course of disease

SUN Wenlei

Changsha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Changsha, Hunan 4101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neuroelectromyography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with different course of disease.Methods:A total of 90 patients with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with different disease cours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22 to February 2023,including 45 patients with diabetes course < 1 year and 45 patients with diabetes course > 10 years,namely group A and group B,respectively.All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by neuroelectromyography.Results:The 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MNCV) of median nerve,ulnar nerve,common peroneal nerve and posterior tibial nerve in group B was s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A (P<0.05).Conclusion:Neuroelectromyography has good value in the diagnosis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in different diabetic course.

【Key Words】Neuroelectromyography detection; Diagnostic effect;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与自由基损伤、微循环紊乱、代谢紊乱等密切相关,对自主神经、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均有损害[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隐匿,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所以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非常重要。过去,在临床上,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和病情评价,主要是通过体格检查、临床观察和神经损伤评定量表来进行,如量化感官测验等,这类测验大多有较强的管理者知觉,不能明确定位,费时费力。神经肌电图采用力学刺激的方式,将表面电极置于运动部位,施加适当的刺激,记录运动、感觉神经传导等指标,判断周围神经的损伤程度[2]。本次报告主要分析神经肌电图检测应用于不同病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22年1月—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病程<1年患者45例以及糖尿病病程>10年患者45例,分别为A组与B组,其中B组年龄(63.45±4.32)岁;A组年龄为(64.56±4.52)岁。两组实验对象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和治疗共识》的诊断标准,糖尿病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T2DM);(2)所有患者均行神经肌电图检测;(3)完整的医疗记录;(4)协作研究。排除标准:(1)有可能引起周围神经病变的疾病,如麻风、颈椎病、营养障碍等;(2)上肢动脉供血不足;(3)并发关节疾病,如腕管综合征;(4)伴有严重基础疾病,器官功能不全者;(5)孕妇和哺乳期妇女;(6)植入起搏器。

1.2方法

在通风、恒温20℃~25℃的屏蔽室中,采用上海诺诚电子公司生产的NeuroCare-C型肌电图和诱发电位仪,患者采取俯卧姿势,使四肢自然松弛。

1.3观察指标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测定采用鞍式电极刺激法,所涉及的肌群有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腓总神经,应用表面电极对胫后神经进行刺激,并在其支配肌肉上进行记录,参数为MNCV。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B组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与胫后神经的MNCV均比A组慢(P<0.05),见表1。

3讨论

糖尿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一组以长期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由于胰岛素的分泌或功能的不足,导致糖、蛋白质、脂肪的产生,出现新陈代谢的失调[3]。其主要特征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少。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胰岛素的相对或完全分泌不足和功能失调,使得身体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而引起的血糖升高。糖尿病所引发的慢性并发症,无疑是那些不幸罹患此病的患者面临的一大灾难,这些并发症不仅会显著提升患者的死亡率,还可能导致永久性残疾,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在这些慢性并发症中,最为严重且影响广泛的包括大血管病变,如心脏病和高血压等,它们能够破坏人体正常的血液循环,增加心脏负荷,甚至可能导致中风或脑卒中等严重后果。此外,下肢血管病变也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它可能导致脚部缺血、疼痛甚至坏死,严重时可引起截肢。除了大血管病变之外,微血管并发症同样不容忽视,肾脏损伤、视网膜病变以及其他一些更为隐匿的微血管病变,它们虽然不像大血管并发症那样直接致命,却可以迅速演变成慢性疾病,从而对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神经病变也是一个不容小觑的问题,它可能导致感觉丧失、运动障碍,甚至是精神功能衰退。所有这些并发症都需要患者与医疗团队密切合作,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尽可能减少它们对患者健康的威胁。

周围神经病变在糖尿病人群中发病率更高,尤其是前驱型。周围神经类似于导线,其结构基本为一条轴,外层包裹着一层髓鞘膜,用于传递神经讯号,正如铜线在导线上与外层绝缘。由于代谢紊乱,血管受损,神经营养因子不足,导致了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加重,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及自身免疫等多种因子参与了神经损害的发生[4-5]。比如用于传输信号的铜芯线接触不良,而绝缘层就会发生四面渗漏的现象,所以会造成神经电信号传导不良,部分信号丢失,神经营养降低,从而引起肢体麻木、感觉减退、记忆力减退等症状。由于绝缘层漏泄引起的感官不正常,患者会有触电般的痛感和烧灼感,瘙痒、虫爬感、蚁咬感等都会导致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不适。如果病情较重,则会造成肢体坏死,甚至需要截肢[6]。目前,研究表明,糖尿病周围神经损伤与能量代谢紊乱、血管损伤有很大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在国内,在确诊为糖尿病的10年之内,患者出现显著的周围神经病变,且发病时间与疾病进程呈正相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导致其残疾的重要因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初期表现为疼痛,部分患者会有肢体烧灼感、针刺痛等症状。当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部分患者会产生麻痹感、麻刺感和感觉缺失等症状[7]。此外,周围神经病变的不同,其表现也会有所不同,如心搏过速、血压异常、非勺型血压调控异常等,另外存在低血压,心率减慢,头晕,出现晕厥或者是运动耐量下降的情况。众多的临床研究表明,大约10.0%~20.0%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在早期表现为轻度症状,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诊断时,大约50.0%的患者已有微血管病变,且预后较差。所以,寻找高效安全的检测手段,是实现疾病早期诊断和精准分期的重要手段。

肌电图(EMG)是一种利用肌电信号来诊断疾病的方法,利用电子设备来测量肌肉在静态和动态过程中的电活性,以及通过电刺激来检测神经和肌肉的兴奋和传递能力[8]。用这种方法检测周围神经、神经元、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自身的机能状况。通过对不同时间点的动作单元电位的时间、波幅、安静状态下是否存在自发的电活性、肌张力的波形和幅度等指标进行检测,可以区分出神经源性损伤与肌源性损伤;脊髓前角急性和慢性损伤(如脊髓前麻痹、运动神经元疾病等),其神经根部和周围神经病变(如肌电图等)的检测有助于明确其位置、程度、范围及预后。其他如神经嵌压性病变、神经炎、遗传代谢紊乱等,还可用于多种类型的肌肉疾病的诊断。同时,肌电信号也可应用于多种病症的康复进程和效果的跟踪。运用电脑科技,可以进行解析型、单纤维型和巨型肌电图的自动化处理,从而大大增加了疾病的检出率。我们通过对不同阶段的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脑电生理测试,发现存在着显著的差别。正常情况下,周围有一层完好的髓鞘膜,通过朗飞氏结跨区传导,但糖尿病周围神经却出现了脱髓鞘损伤,会造成神经传导速度变慢。此外,糖尿病周围神经也可出现近端神经损伤,F波是周围神经强烈刺激后,反向活化的神经元沿运动路径传导而形成的低振幅曲线,H波是一种单突触脊髓反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中有一条神经传导途径的改变,对F波和H波的传导产生影响,所以测定该参数可以反映其对近端神经的损伤程度。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由于身体高血糖,神经元不能正常合成养分,造成轴突损伤,不能将养分输送到远端,导致了神经末端的营养失调,从而损伤了远端的神经[9]。神经肌电图检查时,因其近端和远端神经的损伤有很大的差别,任何一个指标的测量都有可能导致漏诊和误诊。许多临床研究表明,随着病情进展,糖代谢紊乱对神经纤维的作用会更加明显,从而导致患者失去更多的补偿能力。神经元数目的降低会加剧神经损伤,从而导致更严重的神经感知障碍,故在临床上,在进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诊断时,应主动测定MNCV等各项参数,以期及早作出明确的诊断,并作出正确的临床分期[10]。

综上所述,通过对糖尿病进程的不同阶段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查,可以明确其近端和远端神经的损害程度,从而为疾病的诊断和临床分期提供可靠的证据。但本研究尚未入选正常人群进行对照研究,未进行随访,需要进行更大范围的研究才能更加客观地评价其在糖尿病进程中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何新翠,易震.神经肌电图检测在不同病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23,21(2):73-77.

[2] 汪洋,胡川笑,叶璟,等.不同中医证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神经肌电图的关系分析[J].浙江中医杂志,2023,58(9):638-640.

[3] 邱秀英.研究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用经神经肌电图诊断临床价值[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28(18):22-24.

[4] 李正丰,程淑娟,田晓琴.神经肌电图在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复合医学,2022,8(12):100-103.

[5] 乔慧子,董安庆,安平.神经肌电图在检测无症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应用[J].现代盐化工,2022,49(2):139-141.

[6] 任鑫.神经肌电图定量参数与糖尿病患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J].临床医学,2022,42(2):15-17.

[7] 陈毓丽,张颖.在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使用神经肌电图检查的临床价值[J].婚育与健康, 2022,28(6):135-137.

[8] 徐夏璇,翁秋燕.神经肌电图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作用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2,6(14):182-184.

[9] 屈籍,李博,刘京锋.神经肌电图诊断早期无症状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价值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21,18(11):97-99.

[10] 杜彬彬.肌电图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价值研究[J].云南医药,2021,42(1):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