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老师的“爱心餐”
2024-07-13唐开菊
“有些同学的表现让老师很生气哦!唉,就像是家里小孙孙有点淘气哈,这一次就原谅你啦……”被一群可爱的小孩子称为“奶奶老师”的我又在训话了。有时本是一节好好的语文课却活脱脱地上成了“政治课”,而我还自诩为上的是学科融通的“道法课”。
回首几十年的教育之旅,我一直坚守“爱是教育生命力的底线”。“同学们,我希望我们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师生,更是朋友,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都能和谐共进。凡是老师要求你们应该做而且要努力做好的事,你们要竭尽所能做到最好,当然课堂外你们也可以安排或要求老师为你做事,我非常乐意为你们服务哦!”我又在开始出售“爱”的秘方了。
“真的吗?”“我们能够要老师做什么呢?”“敢不敢要老师给我们做事哟?”……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了,一张张小脸涨得通红,一张张小嘴开始窃窃私语。
记得一次课间,我在教室外走廊尽头的饮水机上接水,平时一看见老师就躲得远远的孩子们竟然轮番穿梭于我身边,还不停地一边瞅我一边相互交流眼神,我不慌不忙地接着水,想看看这些“淘气包”葫芦里卖的啥药呢?
终于,一个胆大的小女孩瞄准时机,紧挨着我一边接水一边说:“老师,明天中午我可以坐在教室里等你给我带午饭吗?”
“当然可以啊!是什么理由让我为你带午饭呢?”我还真吃惊于她的胆大。“因为我的字写得很漂亮呀!老师说过同学们只要能找到合适的理由就可安排老师为我们做事呀!我常被老师叫作‘书写大王’呢!”“好的。你明天就在教室里等我给你带饭吧!”一场“爱心餐”就约定好了。
这一约定如风一样迅速传播开来,没多久便在教室里炸开了锅。孩子们都在交流分享自己的一技之长,以便用充分的理由来安排老师为其“服务”。
就这样,连续数日的中午我都接到孩子们带饭的“通知”,我也乐此不疲。其实师生都是同餐同食,但在教室里等老师带饭来吃的孩子似乎吃得与众不同,总会吸引一群围观者羡慕的眼光,期待着“受惠人”津津乐道的分享,惹得好多同学羡慕极了。
不经意间,孩子们的书写一天比一天有进步,就连书写比较差的同学也在努力写好每个字。上课发言的同学更多了,课间追逐打闹的情形也少了,感觉班级面貌焕然一新。原来同学们都在为争取老师的这份“爱心餐”而努力呢!虽然多了一份辛苦却充满快乐的我也很享受这美好时光。
但我慢慢发现,这样的奖励基本上只属于班级那些胆大的、自信的孩子。我不由得慨叹,奶奶级别的老师想真正走进不满十岁的孩子们心中还真的要动动脑筋。
新的一周开始了,我宣布了“爱心餐”新规则:“本星期奶奶老师的‘爱心餐’送餐由老师决定,我想给谁送餐下课前会在全班通知,我会说明送餐理由。”话音刚落,教室里又喧闹起来,孩子们一脸疑惑,看得出都在猜测老师会将“爱心餐”送给谁呢?我提了提嗓门儿大声说:给班上身体不适的同学送,给在课堂上表现出色的同学送,给各方面有进步的同学送,给平时离老师远远的同学送……
“一石激起千层浪”,又是一阵兴奋和激动。
从那以后,我发现孩子们每天都在“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想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示给老师,因为他们众多的期待中有着奶奶老师的“爱心餐”。
我努力捕捉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也很惬意地让爱心穿梭于孩子们心间,力争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的爱。我深知,爱在老师手中、心里、眼里,只要老师心中有爱,无论面对哪个学生,既使其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只要老师想靠近他、爱他,总是能找出爱的理由的。
这一个星期下来,累坏了老师,乐坏了孩子们,孩子们不仅学习兴趣高涨,而且快乐翻倍。我用爱作支点,和孩子们一起享受成长的幸福。
时光飞逝,眨眼间,年过半百的我在教书育人的路上已走过三十几个春秋,我始终牢记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就这样,以“爱”换“爱”,让“爱”的溪流潺潺不息,永远在我和孩子们心间汩汩流淌。
责任编辑/杨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