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武松打虎”说开去

2024-07-13杨周彝

食品与生活 2024年7期
关键词:武松打虎发酵酒酒量

杨周彝

兴 趣 广 泛,尤 好美 食 烹 调,工 余下 厨 近 40 年,每 有 一 得,即 码字 成 文,经 常 发表 于 杂 志,终 成集 腋 成 裘 之 作《上海型男的做饭智慧》。

《水浒传》第二十三回讲述了武松畅饮十八碗酒后于景阳冈打虎的故事,生动鲜活,酒量惊人、豪爽英勇的武松也由此成为家喻户晓的古代英雄好汉。

作为一名美食爱好者,笔者曾与很多人一样对此颇有疑惑,打虎英雄武松真有如此海量?细究一番后,笔者发现,故事中武松喝的酒可不是有些人以为的白酒,酒碗也不是现今我们用的大碗呢。

首先,在中国历史上,长期以来都是发酵酒一统天下的局面。通俗地说,发酵酒又称“酿造酒”“原汁酒”,是指在酵母的作用下,把含有淀粉和糖质原料的各种谷物、水果、乳类等进行发酵和酿造,产生酒精成分而形成的酒。我们熟知的葡萄酒、啤酒、黄酒、米酒等,都属于发酵酒。

此类酒的酒精度数不高,如啤酒的酒精度数通常在 4%Vol 到 6%Vol 之间,葡萄酒的酒精度数一般在 9%Vol 到 16%Vol 之间。这是因为这类酒通过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而当酒精度数比较高时,酵母菌自身就被酒精杀灭了,所以,普通的发酵酒很少能达到 17%Vol 的酒精度数。在我国古代,这类酒包括武松畅饮的“三碗不过冈”,实际上酒精度数与现在的啤酒差不多。此外,宋朝的酒碗多为大口浅底,一碗约200 毫升,十八碗也就是 3 600 毫升,相当于6 瓶啤酒的量,放到现在,有酒量的年轻人喝完也不至于烂醉。再加上小说里的适度夸张,打虎英雄武松酒量惊人的形象就流传至今了。

使很多人对这个故事产生误解的、酒精度数高的白酒,出现的年代要晚一些。它是通过蒸馏等工艺制成的高浓度酒精饮料,与国外的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等同属于“蒸馏酒”。其酒精度数较高,通常在 40%Vol 至 60%Vol 之间。

关于我国蒸馏酒的起源,说法不一,可以明确的是,元朝时,人们已开始将发酵酒蒸馏成烈性酒,起名“烧酒”。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

据此,我以为蒸馏酒制作过程可大致如下 :准备一个柴火大灶、一口大铁锅、一个木制蒸桶,上面再放一口装满冷水的大锅,在蒸桶内安放一条木槽,木槽下口在桶外,对着一口空酒坛 ;将发酵好的高粱、小麦或稻谷的酒糟和浓酒倒入蒸桶中,通过猛火烧煮使酒精蒸汽上升,遇到顶部装满冷水的铁锅锅底,会立即冷凝为液态酒精,顺木槽流入蒸桶外的酒坛中,就得到了蒸馏酒。

进入明朝后,开国皇帝朱元璋非常欣赏蒸馏酒,他认为用大量粮食做出的发酵酒,酒精度数低,一个人一次喝十几碗根本不在话下,相当浪费粮食 ;如果改做蒸馏酒,一个人很难一次大量地喝,可以节省不少粮食。于是,朱元璋开始大力推广蒸馏酒。

而在几乎同时期的法国,由于葡萄酒度数偏低,容易受杂菌污染而发酸变质,法国人开始将葡萄酒通过蒸馏器高温蒸馏出酒精度数超过 50%Vol 的葡萄烈酒。他们把这种酒贮存在橡木桶内,起名“白兰地”。

我在研究中发现,很多国人习惯把白酒叫做“高粱酒”是有历史渊源的。在过去,黄河经常泛滥决堤,对两岸百姓为祸甚烈,当时筑堤没有钢筋水泥可用,只能用秸秆,而高粱的秸秆又长又粗壮,很适宜筑堤,因此在黄河流经的山西地区,农民大量种植高粱。但高粱作为粮食,口感远不如小麦、大米,面对秋收后满仓满囤的高粱,人们便直接用蒸馏器将其做成了蒸馏酒。正因如此,很多国人习惯把白酒叫做“高粱酒”。

我还发现,国人的酒量,也许是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变大的。

在许多时代背景为古代及近代的小说、影视剧里,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个老汉到小酒馆或路边摊买酒,开口就是 :“来二两。”仅一小盅而已,一口就能干掉。显然,老汉一是口袋没钱,二是酒量很小。

现在,以我身边为例,在 10 人一桌的聚会上,有些人喝红酒通常每人 1 瓶,喝黄酒常常上一坛 5 升的花雕,喝白酒一般人均 250毫升左右。这种酒量,比当年的武松是不是还大呢?

此外,笔者更想说,武松的豪爽英勇我们可以有,但还是要饮酒适度,毕竟酒精有害身体健康。

猜你喜欢

武松打虎发酵酒酒量
酒量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新“武松打虎”传
野生柿子发酵酒技术
The Alcohol Culture in Water Margin
三种甘薯发酵酒抗氧化特性研究
武松打虎
败在优势
枸杞西红柿酒的研制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获批“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酒量越大越易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