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期待视野下淮滨泥塑的传播路径与艺术转化

2024-07-09张睿

新闻爱好者 2024年6期
关键词:期待视野传播

【摘要】“潜在的读者”的期待视野对民间工艺创作者和民间工艺自身的发展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民间工艺创作者在进行创作时应考虑观者先前的审美经验和“创新期待”,尽力实现“视野融合”;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民间工艺淮滨泥塑的传播发生了巨变,传播范围得到极大拓展,传播方式极其多元,时效性、互动性增强,这些改变使“潜在的读者”的期待视野发生变化,促进了淮滨泥塑的持续良性发展。

【关键词】期待视野;淮滨泥塑;传播;艺术转化

期待视野,来源于现代西方美学理论,最初由德国社会学家K.曼海姆和英国哲学家K.R.波普提出,德国学者汉斯·罗伯特·姚斯首先将此术语引入接受美学,并于1967年在康斯坦茨大学发表的就职演说《文学史作为文学科学的挑战》一文中对其观点进行了详细阐述。其理论的衍生走向是:海德格尔首先提出“理解前结构”论,伽达默尔在其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视域融合”论,而姚斯的“期待视野”论则是对“视域融合”论的新发挥。[1]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不同的个人、社会背景,心理上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这种既成心理图式,即期待视野。从美学理论的普遍性来看,期待视野在民间工艺的创作与赏析领域同样适用。如一件淮滨泥塑作品与观者相遇时,观者不仅带着之前的观念进行理解,也怀着期待进行观赏。“期待视野”给未来淮滨泥塑创作提供了另一种视角和思路。如今,各类新媒体平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层出不穷,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的运用,使得淮滨泥塑的“潜在读者”[2]范围得到极大的拓展,使其原有的定向期待和创新期待也更广泛、更多元。

一、“潜在的读者”对淮滨泥塑发展的期待

在时代浪潮里,各种艺术形式不断创新与呈现,但曾经奠定中国乡村文化基础代表着乡土文化之魂、寄托着人们乡愁的民间工艺一直存在于人们的心中。以豫南地区的淮滨泥塑为例,作为河南省非遗传统民间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统造型古朴稚拙,充满天然意趣,颇具独特风格,是豫南地区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亦是其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体现。

但是,淮滨泥塑历经百年风雨,如何在当代得到持续良性发展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话题。其中,“潜在的读者”对淮滨泥塑艺术发展的期待尤其值得关注。这需要首先了解“潜在的读者”对民间工艺的定向期待。当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抑或欣赏艺术作品时,都会有一种基于自身审美经验的期待视野,这种期待视野源于观者的世界观、人生观、艺术素养等综合因素,连同观者欣赏作品时的客观环境、主观心境等,共同形成了观者进行审美的“前结构”。当观者面对一件民间泥塑作品时,他是“张开着他的全部审美经验的期待视界来迎接作品的”[3]。这种心理预期在性质上,是观者调动并组合自身的生活、审美经验,并按照固有的审美模式,来认识、理解并阐释作品所提供的信息;“在功能上,则起着选择、求同和定向的作用[4]”。从某种程度上讲,一个观者的审美经验的期待视野已预先决定了他的审美认知和理解的方向,因此在欣赏作品时,他也会试图把作品纳入这一既定的审美趋向之内,同时将不符合自身审美经验的作品推拒出去。在面对新的作品时,观者会表现出相对稳定的心理趋向,首先用自己审美经验的期待视野去看待此件新作,判断其是否符合自己的定向期待。如在对淮滨泥塑作品进行赏析时,观者心中一定会存有对传统泥塑的前期印象,甚至还融合有当地的民俗风情和审美特质,如果创作者完全脱离了传统民间泥塑的立意、造型、色彩等基本审美特质,创作出与观者心目中的既定印象迥然不同的全新作品,就会脱离观者的定向期待,不能唤醒其对传统泥塑的某些熟悉的记忆,无法实现观者的审美期待,也就无法达成对此件作品的审美接受。

其次,在对艺术作品进行赏析时,几乎没有人对陈旧刻板、毫无新意的作品感兴趣。因为人类本身具有创新倾向,即“改变和打破现状、创造新事物以取代旧事物的开放倾向,它是不断推进事物的发展,用质的飞跃来建设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取之不尽的动力源泉[5]”。在艺术审美的领域内,观者因为定向期待的缘故,会因自身本体的习惯、经验来对作品进行选择、定向和同化,但同时又会因为人类的创新倾向和客观作品的新意而不断打破自身的习惯性思维,“调整自身视界结构,以开放的姿态接受作品中与原有视野不一的、没有的、甚至相反的东西”。[6]这就表现为创新期待。创新期待是观者期待视界的深层结构,当一件泥塑作品与观者的期待视野一致,满足了主体的自我显现以后,观者就会主动打破这种心理平衡,寻求新奇的、与过往审美经验的不同之处,会在作品中刻意搜索超越原有期待视野的新意。姚斯说:“假如人们把既定期待视野与新作品之间出现的不一致描绘成审美距离,那么新作品的接受就可以通过对熟悉经验的否定或通过把新经验提高到意识层次,造成‘视野的变化。”[7]如对淮滨泥塑的审美,当代淮滨泥塑作品更具现代气息,它刚呈现在眼前时,观者或许会因为对传统泥塑的定向期待而产生审美距离,出现推拒、否定现象,但随着创新期待产生作用,观者会逐渐适应、熟悉,甚至喜欢上这种新的泥塑样式,审美距离逐渐缩小乃至消失。当然,前文所述“潜在的读者”的范围、数量、文化认知等因素对其期待视野有巨大的影响。

二、淮滨泥塑传播路径的演变

淮滨泥塑发端于地处淮河之畔的淮滨县三室桥乡肖营村,又名“泥叫吹”,是深受大人和孩子们喜爱的一种泥塑玩具品类。但传统泥塑传播范围窄,传播渠道单一,受众少,故而“潜在的读者”亦少。以往,淮滨泥塑展示、交流和销售的主要渠道是庙会。三月三庙会是一年中为数不多的人们进行全方位的交易、交流和放松娱乐的盛会。在庙会上,人们能暂时摆脱繁重的劳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近距离地聊天,释放生活中的压力。此时的泥塑玩具既有商品属性,又是一种交流的媒介。除了庙会,某些地区隔日一集的商业民俗活动,给艺人们提供了交流创作经验与技艺的平台。但总体而言,“淮滨泥塑的成长环境是封闭的,这种封闭有地理环境的封闭,有当地生活方式的封闭,还有创作者个人意识观念的封闭。淮滨泥塑成长发展在多水患的淮河岸边,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生活方式极为单一的大环境给艺人们带来波澜不惊甚至静止不变的创作心态。这种心态也是导致当代淮滨鸟形泥塑与2000多年前沙塚遗址出土的长尾红陶鸟在形态上惊人一致的重要原因”。[8]这种封闭性、局限性既给淮滨泥塑的原汁原味传承创造了条件,同时也限制了其工艺的发展与创新,从而导致淮滨泥塑的影响力日渐式微,逐渐淡出公众视野。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民间工艺的传承、传播方式发生改变,各种新媒体平台,在各类艺术形式的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些年,有别于传统现场展览形式的“线上展览”开展得如火如荼,观众在互联网平台,可置身3D场景,近距离、多角度欣赏,细节甚至可以比在真正的展馆里看得更清晰,体验更震撼,印象更深刻。“线上展览”的传播方式不仅满足了特殊情况下观展的需求,还为淮滨泥塑的传播方式做了新的积极有益的探索。

传播方式的变化给淮滨泥塑带来了巨大影响:第一,受众范围更广泛。新数字媒体凭借互联网背景以及大数据算法等先进技术,能够直接面向范围更广的受众群体。依靠传统的传播途径,淮滨泥塑仅能面向豫南地区的特定群体,很难辐射到其他地域。而新数字媒体打破了时间、空间的桎梏,将淮滨泥塑推向更广阔的受众、有无限可能的市场。新媒体平台上出现了一批有扎实技艺、有创新意识、有独特表现力的淮滨泥塑民间艺人,他们发布关于淮滨泥塑创作的图片、视频,甚至开通直播互动,引发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年龄段用户的关注。第二,传播渠道更多元。“新数字媒体主要依赖数字技术,以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为载体,以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等为主要渠道,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9]数字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带来数字媒体传播途径的不断迭代更新。从微信公众号的文字图片推广,再到各类短视频平台,新数字媒体多元化的传播方式大大增加了淮滨泥塑的知名度。这些“潜在的读者”范围的扩大和人群结构的改变,使期待视野产生变化,直接影响了淮滨泥塑的艺术转化。

三、“潜在的读者”的变化促使淮滨泥塑的艺术转化

(一)观者的期待视野推动创作的变迁

在淮滨泥塑创作者的心中,一定有潜在的观者的存在,这些潜在的观者已经不仅仅是豫南地区参加三月三庙会的特定人群,可能是网络世界里任何地区、任何民族的任何人。他们有不同的认知和文化背景,故而会产生不同的期待视野,会对作品进行“点赞”“收藏”“评论”“下单”等各种互动行为。因此,创作者应当设身处地去感知“潜在的观者”的期待视野,这样,在创作过程中才会有迹可循。故“潜在的读者”虽与淮滨泥塑创作没有直接产生关系,但却与最终成型的作品息息相关。首先,淮滨泥塑作品的潜在观者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成为刺激创作者为特定的欣赏者而进行创作的内驱力;其次,潜在观者以自己特定的接受模式制约着创作者,使其按照某种特定的方式和角度选择题材,并进行艺术创作;再次,潜在观者会无声地影响创作者的审美经验和期待视野,伴随并影响创作者的整个创作过程。所以,泥塑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应考虑到自己作品的潜在观者的定向期待和创新期待,既在一定程度上迎合观者原有的对传统民艺的熟悉印象、乡愁情结,又要使其在观赏中感受到对传统民间工艺形式的突破和变化,不断打破观者的固有期待,以出其不意的作品设计和表现形式调动观者的创新期待,使观者获得审美愉悦。对每一件淮滨泥塑工艺作品而言,不同观者的理解将在“一代一代的接受之链”[10]上被扩展和填充,它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也在此过程中被证实。在民间工艺创作者、作品和观者的关系中,观者并非是被动观赏,被灌输某种形象和意义,它本身具备改变作品、创造作品的力量。这样,创作者在进行艺术创作活动时就能够被激发出合理的创作冲动,确定合适的思路和表现形式,创作出符合观者期待视野的新民艺作品。

(二)期待视野的拓展促使淮滨泥塑的艺术转化

从更高的历史学层次来看,一件作品艺术生命的长短,它的意义和价值,不仅由创作者赋予,还由作品本身所包含和呈现,在一定意义上也跟观者的接受息息相关,并最终由观者的接受进行增补和丰富。在“潜在的读者”的期待视野发生变化之后,淮滨泥塑也随之产生了艺术转化。首先是题材发生转化。除了传统题材,淮滨泥塑也开始顺应时代潮流,制作一些流行的卡通形象、当代小英雄或是红色故事等题材,并有一些场景化、系列化的呈现,开始表现当代生活中的“真善美”及热点。其次,淮滨泥塑的色彩、装饰纹样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当代淮滨泥塑的创作中,有些艺人选用当季流行色进行打底或配色,绘制与传统纹样迥然不同的新纹饰,有的甚至进行打散重构,现代意味十足。再次,烧制工艺发生了变化。艺人们“在专家指导下对泥叫吹烧成工艺做了改进,以电窑烧成为主,作品能够烧制成陶,甚至在表面施低温釉,做成釉陶泥叫吹,不仅健康环保,而且吹起来声音更具穿透性,甚至还能吹出简单的曲调,受到消费者的普遍欢迎”[10]。最后,淮滨泥塑的文化意义发生迁移。淮滨县位于淮河流域,自古以来深受水患之痛,百姓流离失所,朝不保夕,故而民间艺术所表达的艺术思想与生活息息相关,他们通过这种质朴的形式,向神灵祈福,把希望寄托在“龙”这个与中华民族紧密相关的图腾形象之上,期望它能为苦难的淮河两岸的人们带来福祉。所以在塑造、彩绘方面也分外侧重,真正体现出民间艺术中实用与美的辩证统一。

四、结语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姚斯将“潜在的读者”放在美学研究的中心位置,其“定向期待”影响到作品的创作走向,随着这些读者的审美经验的增长,其创新期待会发生变化,从而形成新的期待视野,这种不断拓宽的新视野又会对作品提出更高的要求。相应的,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会不断拉开作品与观者期待视野之间的审美距离,带来差异感、新鲜感,不断创作出符合观者前期审美经验又独具新意的作品,以期与观者的期待视野融合,从而构成了不断创新发展的螺旋上升过程。

数字化时代,淮滨泥塑借助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虚拟技术等多种科技手段组成的新媒体技术进行强大、有效的传播,且更加强调文化的参与和共享,注重多元主体之间的互动体验和文化建构,给淮滨泥塑带来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契机。

[基金项目:2022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项目“大别山礼赞系列陶艺创作”2022—A—06—(129—598);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河南信阳城阳城址战国贵族楚墓出土陶器研究”(2021BYS041)]

参考文献:

[1]王钟陵.论姚斯的接受美学理论[J].江苏社会科学,2012(3):176.

[2]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268.

[3]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206.

[4]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207.

[5]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212.

[6]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62.

[7]H.R.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31.

[8]张睿.河南淮滨泥叫吹的文化意义探考[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0(06):97-100.

[9]宗玲,易帅,赵峰.传统文化在新数字媒体传播方式中的探索:以南粤文化为例[J].大观(论坛),2023(7):130-132.

[10]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62.

作者简介:张睿,信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信阳 464000)。

编校:王志昭

猜你喜欢

期待视野传播
接受美学视野下鲍勃?迪伦歌词试译
从接受理论看中国高校简介英译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湖湘文化的传播效果评价研究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当代传播视野下的昆曲现象
观众学视阈下的国产公路电影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浅谈盲人无障碍电影的选择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