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夯实农民中职教育助力推进乡村振兴

2024-07-08杨慧娟

农民科技培训 2024年7期
关键词:农广校河南省中职

杨慧娟

近年来,河南省农广校始终坚持把农民中职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咬定青山、聚焦主业,科学谋划、精心部署,严抓落实、确保质量。特别是中央农广校开展中职教改试点以来,河南省农广校抓住这一发展新机遇,扎实有序有效开展教务教学及河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中职教育工作。完善了“固定课堂”“流动课堂”“田间课堂”“空中课堂”四大课堂建设,办学规模稳定,办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十分显著,形成了可复制、可借鉴的农民职业教育经验和模式,为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受资金投入、人员配备、思想认识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农民中职教育受到了一定冲击和影响。面对困难和挑战,河南省农广校积极宣传、主动作为,现有注册在校生6962人,其中2023年招生注册2020人。目前保持招生的专业有家庭农场生产经营、作物生产技术、园艺技术、植物保护、设施农业生产技术、畜禽生产技术、计算机应用7个专业。同时,抓住国家“百万扩招”大专学历培养大好机遇,针对农广校中专学员和具有高中学历的高素质农民培育学员,积极组织发动,联合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开展大专学历教育,已累计注册农民大专学员215人,其中:2019年招生注册51人、2020年招生注册44人、2021年招生注册120人。为加强教学管理与督导,学校专门设置教育科,配备6名工作人员,负责教材管理及全省各培养基地的经费预算、招生计划、招生专业、业务指导等工作。

二、主要做法

(一)持续推进传统非全日制中职教育

一是招生管理规范。及时下发招生工作文件、招生简章及教学计划,2023年的招生计划全部完成,共计注册学员2020人。为解决学籍管理系统调整比较大的问题,定期举办学籍管理培训班,邀请河南省教育厅学籍管理教师进行学籍管理培训。二是考试工作细致。每年组织完成学员春、秋两季考试试卷命题、中央农广校试卷调取工作。主要包括农民素养与现代生活、法律基础与农民法规等试卷。在考试过程中随机抽取2-3个地市到现场进行督考。三是毕业办证高效。近几年,河南省教育厅对毕业办证工作进行调整,学校主要负责审核所有毕业生信息并在系统内提交毕业,支付毕业证书费用,然后将所有毕业证按地市和专业分配好,由各地市来贴照片、盖钢印。四是学籍查询(学历认证)严谨。根据相关政策要求,积极为省校中专毕业生、中央农广校中专毕业生及中央农广校中专后毕业生做好信息查询服务,通过反复翻阅档案室资料,认真核实学员的信息,2023年共计为426名学生开具学历证明及学历认证。五是教学活动丰富。在全省农广校系统下发中等职业教育优质课教学评选活动、说课大赛、技能大赛、大练兵等活动的通知,通过活动的举办,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基层青年教师,得到大家一致好评。此外,河南省农广校还组织优秀论文评比活动,为基层教师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各项教学工作开展。

(二)承担引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

发挥农广校长期从事农民中职教育的资源优势,利用省教育厅批准依托省农广校成立的河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项目办公室这一平台,克服疫情影响,因地制宜,因班所需,因人施策,在全省范围内引领开展好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中职教育,构建有利于推动农民中职教育向更广更高更强发展的工作新格局。

一是继续扩大试点。积极向省教育厅汇报推介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为职教助力脱贫攻坚发挥的特殊作用,并在实施乡村人才振兴战略方面形成一致共识,省教育厅研究决定扩大试点范围,遴选了第二批10所职业院校作为河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基地,同意农广系统每年可根据实际情况招3—5个培养教学班,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将非全日制学历教育与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中职教育工作有效融合。二是争取经费支持。河南省农广校作为河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基地之一,2017年以来开展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中职教育工作得到省教育厅的高度认可。经过积极协调,中央教改试点两个教学班及开展中职教育工作的部分市、县校得到了一定的经费支持,为下一步开展中职教育工作提供经费保障。三是丰富教学活动及形式。组织开展优质课评选、说课大赛等活动,来自全省30个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基地的一线教师参评,活动效果良好。录制慕课,丰富教学内容。针对疫情期间农作物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从培养基地中遴选优秀的一线教师及时录制近50个小时的专题微课,在30个培养基地及农广校系统内教学班共享,深受教师和学员们好评。按时组织考试。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及时改变考试形式,完成学期末考试存档工作。四是开展培训交流。邀请省教育厅领导到各培养基地和教学班实地调研,与教师、学员座谈,让他们看到培养班实实在在的办学效果,争取进一步的有力支持。针对河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第二批基地下发《关于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中职教育实地考察及调研工作的通知》文件,抽调第一批培养基地项目负责人组成两个调研组到第二批培养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工作,助力新培养基地尽快进入角色并开展工作。

(三)创新开展全国农民中职教改试点

以实施农民中职“家庭农场生产经营”专业教学标准为主线,创新教学活动,培养适应乡村全面振兴需要的知农爱农的现代农民,受到学员广泛欢迎,目前,中职教改试点班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为农广校系统农民中职教育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

一是科学制定教学计划。结合专业村特点、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及社会发展要求,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增加专业拓展课,加强基本技能、动手能力训练,兼顾培养学员终身学习和创新能力。二是打破常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计划,结合试点班要求和学员需要,打破教师讲、学员听的常规授课形式,采取集中授课、分组教学和“一课+一课”(公共课和专业课捆绑式授课)的上课形式。按照农民的生产特点半天理论教学、半天实践,保证农民干什么学什么,在学中干、在干中学。根据中央农广校下发的教学计划,制定行之有效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和明细课程表。如2021级试点班将公共基础课设为集中授课,现场教学则为分组上课,即葡萄小组、大田作物小组、西瓜小组等。在分组上课的过程中,鼓励引导学员结合自己的经验与大家分享,教师时刻关注学员情况,了解学员需求,针对性给予指导和解决问题,学员反映特别好。三是抓好教学环节。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现场指导、亲手操作、试验示范、互动交流、总结点评及阶段性总结等环节,各环节有效衔接。坚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热点设计课程,在关键节点安排解读党的政策等专题讲座,提高学员站位。四是加强教学管理。对班主任、授课教师实行岗位责任制,做到责任明确、任务具体、奖罚分明,从而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齐心协力做好集中授课、现场教学、实践辅导、作业、笔记、考试考核等各个教学环节的落实,确保教学时数和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在教学上注重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针对农时季节,要求教师及时调整授课方式和增减授课内容。为调动农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要求教师认真备课、精心讲课,讲究授课艺术,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开展参与式、互动式教学,尽量满足学员需要。同时,注重加强实践性教学,增加实践、实训课时数,要求教师深入田间、大棚对学员进行现场培训、指导,增加教学的针对性。五是做好学员管理。制定《教学班管理办法》《学生守则》《考勤制度》《考试考核制度》《学员学习制度》《学用结合制度》《优秀学员条件》等规章制度,并引入激励机制,实行奖优罚劣措施,对表现好的学员给予表彰和奖励,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六是用好“四个课堂”。在“固定课堂”里授课、“田间课堂”里传技,用“流动课堂”进行观摩考察,用“空中课堂”开展疫情下的教育教学活动。七是强化学籍档案管理。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工作组织架构,明确职责,安排具有较高素养的人员担任档案管理员,专门管理学籍档案,将教学班的管理情况以及学生的基本情况、学习情况等分年度分学期建档备案,加强对教学班和学生的针对性的管理。八是开展学前教育和思政教育。试点班在开班教学前,聘请教官组织学员军训,增强了学员的自尊心、自信心、集体感、荣誉感。围绕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在教学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融入到农民教育培训中去,培养具有“心中有党、心中有国、心中有家”的家国情怀的农村人才。

三、工作体会

农民中职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极有意义的工作,既需要长期坚持,更需要不断创新。长期以来,河南省农广校立足自身职能职责,一方面积极争取中央农广校、省农业农村厅、省教育厅等部门的支持,另一方面指导基层农广校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办农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总体来看,河南省农广校尽管在巩固办学阵地、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面临着农广校系统非全日制教育缺乏专项资金支持,造成招生困难;无农民中职教育专项经费,造成每年注册经费难于落实;农民教育培训与职业教育衔接缺乏支撑依据,造成衔接不畅等问题。下一步,河南省农广校将围绕乡村人才振兴,以传统非全日制中职教育为基础,以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为支撑,以全国农民中职教改试点为动力,突出重点,突出实效,突出引领,力争做出水平、做出特色、做出影响,为实现农民中职教育更好更快发展增光添彩。

(作者单位:河南省农广校)

猜你喜欢

农广校河南省中职
科技示范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加强教学质量提升农广校教学管理
加强教学质量 提升农广校教学管理
农民培训在县级农广校的组织工作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