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下的大单元教学探索与实践
2024-07-07陈冬梅
陈冬梅
摘要:语文大单元教学以大任务为单位,主要培养学生不同阶段的不同素养。聚焦大单元教学理念,以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第一单元为例,选准教学视角,开展教学活动,嵌入学习评价,做到大单元教学评一体化,真正地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教学评一体化;实践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 “大单元教学”逐渐进入广大师生的视野。“大单元”是一种学习单位,在学习内容上具有结构化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讲究一定的逻辑性。一般而言,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需要围绕“为何教” “教什么” “怎么教” “教得怎样”等问题,深度建构大单元教学路径,真正落实语文“教学评一体化”。
何为“教学评一体化”?它是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学习结果三者协调一致,进而生成有效的学习成果。在整个教学系统中,课程思维应该基于统一的目标引领,有效地进行有价值的教学、学习和评价,进而解决实际问题。拟以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上)第一单元为例,从主题提取、任务设计、评价落实三个角度建构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一、注重核心素养,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理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选取恰当的评价,有效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可见,核心素养是考查教、学、评的基础,也是有效确定单元目标的前提。
首先,提取与教学评一致的学习主题。学习主题需要与学习目标、教学和评估相对应。在大单元教学中,大主题指向一个“大”字,主要指学生的整体思维。为了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以大主题为统领,可以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指向性、教学过程的诊断性、教学方法的检查性、教学评价的激励性。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第一单元归属于“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旨在让学生领略富有时代特征的艺术表达,感受作品洋溢的革命豪情和建设热情,增强爱国热情和使命感。第一单元选取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长征胜利万岁》等不同文体特征的文本,真实地反映了不同的时代风貌。依据语文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第一单元的教学目标为:(1)学会阅读不同革命题材的文本,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2)感受革命题材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3)比较不同革命题材作品的艺术表达,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4)学会运用一定叙述方式传承革命精神。纵观本单元的文本特质,笔者确定单元学习主题为“聚焦文体特质,感受革命情怀”,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其次,确定教学评一致性的策略。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促进教学成果的形成。新课标明确指出:“以核心素养为根本,结合任务群内容,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进行相应的语文课程学业质量测评。”有效落实学科素养的基本单位就是单元。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需要依据单元主题、单元概念、单元任务等确定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策略,真正做到教有章、学有法。以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第一单元为例,教师可以依据单元概念,确定以下教学策略:(1)从叙述方式的角度,运用略读、精读等不同的阅读方法体悟革命品质;(2)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运用口语评价优秀革命作品的特点;(3)从作品内涵的角度,运用书面交流的方法,感受革命情怀。可见,大单元教学是一个有序的、整体的学习过程。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保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实现从知识到素养的进阶。
二、注重逆向设计,嵌入结构化评价任务
“逆向设计”是由美国教育学家威廉·斯派蒂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逆向设计是一种“成果导向”的教学设计,主要倡导学生“学到了什么”。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需要基于学生的理解能力统整单元内容,优化教学方法,评价教学效果,形成相应的教学成果。
首先,将大概念转化为“基本问题”。逆向设计一般遵循“活动——结果——评价”的正向思维模式。在教学中,逆向设计主要以“成果——证据——活动”为主要特征,三者之间形成了因果互联的关系,构成了程序的重组。其中,将大概念转化为“基本问题”是开启学生理解能力的关键。在大单元教学中,为了避免问题的碎片化、思维的浅表化,教师需要将大概念分解成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结构化问题。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第一单元以理解为前提,以结果为归宗,教师可以从聚焦文体特质的层面对“赓续革命精神”的单元概念进行转化:(1)能解释。梳理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长征胜利万岁》《别了,“不列颠尼亚”》《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四篇文本的主要内容、文体特征以及语体类别。(2)能阐明。选取四篇课文中语段或者文章标题,概括所选文字的语体特征。(3)能分析。阅读本单元前四篇文本,分组探究影响语言风格形成的因素以及不同文体的语言特色。(4)能洞察。针对抗击疫情期间日本“诗意”标语与中国“土味”标语,思考怎样的表达更加合理。(5)能应用。从预防新冠肺炎的措施出发,试着拟写情理兼备的人文标语。可见,有效的概念转化可以保证学生深度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能力。
其次,将大概念转化为合理的学习任务。在大单元教学中,有效达成教学评一体化的关键在于设计合理的学习任务,促进学习成果的生成。同时,逆向设计应该以可观察、可测量、代表学生发展的学习成果作为教学设计的起点。基于此,教师需要依据单元既定的学习目标,设计层级式的学习任务,进而实现能力进阶。比如,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第一单元人文主题为“赓续革命精神”,核心任务是“设计红色文化展厅”。基于此,课堂可以以情境为载体,将大概念细化为小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实用类阅读、鉴赏、创作。具体为:
任务1:选择一段历史时期,还原历史情境,写一段引导词;
任务2:选取一个历史人物,讲述历史事迹,撰写人物特写;
任务3:选取一部作品,感受语言表达方式,撰写音频解读;
任务4:选择一种文体,收集英雄事迹,撰写英雄故事。
可见,大单元教学需要教师以情境任务助推知识的迁移与运用,实现学生思维的持续发展和提升。以真实的情境任务驱动学生深入阅读和思考,真正把握不同体式作品的风格和内涵。
三、注重学习评价,开展开放性实践活动
新课标指出:“跟踪评价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及时反馈不同阶段的学习质量情况。”即学习评价是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重要衡量尺度。在大单元教学中,评价反馈是对学生思维发展生成后的完善。
首先,注重形成系统的评价机制,有序开展学习活动。有效的学习活动包括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在大单元教学中,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设计贴近学生思维层次的学习活动,可以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审美经验。为了避免活动的“无序性”,教师需要制定不同学习阶段的评价目标、内容、方法,以达到教学评一体化。以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第一单元为例,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设计以下学习活动:
为了迎接五四青年节,学校新苗文学社公众号设置了“致敬家乡英雄”的主题专栏,现邀请你为该专栏撰写文稿、配图、排版等,并且及时推送。
依据该学习活动任务,教师可以根据不同阶段确定学习重难点,学习时长等,进而形成学习评价链。具体为:(1)明确撰稿要求和撰写时长;(2)确定专栏标题、配图以及各板块位置、版面;(3)共同排版、设计,形成完整的主题专栏。
其次,设计表现性评价,生成活动成果。为了有效推进学习活动开展,生成学习成果,有针对地设计评价量表、评价指标等评价工具,将有效地指导、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比如,围绕上述学习评价链条,教师可以从选材、剪裁、用材三个方面,对任务成果进行评价测量,进而有效地让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总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有效逆向设计,巧妙融合学习评价,多用讨论、实践、互评的方式,建构教学评一体化的培养型课堂有助于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
[2] 潘正文.从2023年高考作文谈“教——学——评”一体的写作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2023(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