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驱动,引领阅读
2024-07-06王维
王维
问题可驱动学生学习,引领学生进行有目标、有质量的阅读。本文以《灰雀》阅读教学为例,对如何依托问题教学法,驱动、引领学生展开阅读进行探究。
一、创设情境性问题
情境性问题是教师有目的地引入生动具体场景的过程,能够起到激发学生情感的目的,引领学生跟随问题展开针对性的探索。
(一)问题情境激活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问题的设置上,教师可以多加入一些趣味性内容或生活化元素,确保学生对问题探索感兴趣。在《灰雀》的教学中,教师便可结合课文内容设计情境,使学生于情境中自觉探究问题。
为了激活学生对《灰雀》的探索兴趣,我在教学中先是出示了灰雀的图片,然后提出问题:
我们总会看到鸟儿在天空自由自由地飞翔,那大家知道图片中是一种什么鸟吗?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围绕两人一鸟展开的。
以上问题与图片相互辉映,大大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学生大胆问道:“老师,课文中的两个人是不是都非常喜欢灰雀?”接着便有其他学生表示:“肯定是,灰雀看起来确实很漂亮。”我也就此表示:“既然大家这么好奇,一会儿可就要认真读一读,看看这‘两人一鸟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基于这样的互动过程,学生也顺利进入特定情境中,将注意力集中于对课程知识的探索中。
在问题驱动下,我进一步以问题的形式安排学习任务:
1.围绕“灰雀”,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课文中出现的“两人”是谁,你是怎么看待这两个人的?
基于以上问题的驱动,学生快速展开对课文的阅读。在观察中,我发现有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标记了一些词语和句子。有“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有“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还有“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问及缘由,该生表示:“我觉得这些句子很有用。”在之后邀请该生回答问题时,他便从这些句子入手,介绍了自己对这两个人的看法,认为列宁非常喜爱灰雀,小男孩也是因为喜爱灰雀才抓了它,最后又放了,说明男孩也很诚实、善良。对此,我也表达了认可和肯定,可见问题驱动在激活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作用和优势。
(二)问题情境引领阅读
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教师还要重视情境问题的引领性,突出情境问题的指向性,引领学生阅读。
为了引领学生对课文的进一步阅读,我决定依托问题,再一次进行深层次的驱动,提出问题:
1.站在列宁的角度去想:灰雀有可能去了哪里?小男孩可能做了什么?
2.站在小男孩的角度去想:这位大人知不知道灰雀去了哪里?“我”该不该放灰雀回来?
以上两个问题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出发进行问题的思考,将学生置于角色置换的情境中,自觉阅读。基于问题再次阅读,学生会自觉从表层的理解转化为深层次探究。在给足学生探究的时间后,我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比如,这一阶段就有学生提到:“列宁一开始应该不知道灰雀去了哪里,认为它飞走了,或者冻死了。”这时,我追问道:“列宁遇到小男孩,并且跟小男孩交流后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道:“小男孩那么肯定灰雀能回去,列宁肯定知道了灰雀被小男孩抓住了。”在问到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时,该生阅读了列宁与小男孩的对话部分,提到了小男孩肯定的话语,以及列宁的心照不宣。在第二个问题的探究中,一位学生表示:“小男孩跟列宁说话的时候就已经打算把灰雀放回去了。”在给出这一反馈的时候,他还给出了原文的内容加以证明。从最终结果来看,灰雀确实回到了原来的地方。显然,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既能够站在不同视角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也能够立足原文内容展开针对性思考。
二、精设激疑性问题
问题具有激疑性,能够启发学生思考,引发学生对知识的分析。
(一)问题激疑,启发思考
激疑性问题的提出,要体现出其启发性和思考性,也就是借助问题让学生对课程知识感兴趣,并引发学生对特定问题的思考。在《灰雀》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课文细节入手,启发学生思考列宁与男孩的对话。
考虑到问题本身就具有激疑性,所以为了让学生展开对特定课程内容的思考,并达到启发引领的作用,我设置了以下问题:
1.列宁问男孩有没有看到灰雀时,小男孩先是表示“没……我没看见。”后来又表示:“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一定会飞回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灰雀回来了,列宁却问道:“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列宁为什么问灰雀不问男孩呢?
问题提出后,学生便被问题所吸引。从问题的本质来看,学生若能解答,便能对课文这些关键点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在小组讨论时,我观察到有一个小组的学生聊得特别开心。凑近一听,原来是两个人的看法一致。比如,面对第一个问题进行讨论的时候,小组中一位学生就认为:“因为小男孩知道列宁很喜欢灰雀,很担心灰雀。”另一位学生接着说道:“对对对,而且小男孩又想说,又不敢说,所以才一直强调灰雀一定会回去。”最后,两个人一致认为小男孩虽然抓了灰雀,但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最后也真的把灰雀放了。在讨论第二个问题的时候,我也参与到这个小组中。在听到有一位学生说:“列宁是在保护小男孩的自尊心。”另一位学生也对此表达了认可。于是,我便问大家:“那你们觉得列宁这个做法对不对,这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回答:“如果我是列宁,也会这样做,因为这个小男孩就不会没面子,而且小男孩也说到做到,放了灰雀。”通过这样一个互动探究的过程,学生对课程内容有了一个更真实、全面的把握。
(二)问题激疑,引发分析
阅读教学重在理解与分析,依托问题的激疑性,可以引发学生对特定知识点的分析。《灰雀》中有很多点到为止的内容,需要学生细致分析。教师可从列宁与灰雀、列宁与男孩、男孩与灰雀等不同节点入手,引领学生展开分析。
《灰雀》的课文中有很多值得分析和探究的内容,所以为了让学生基于分析过程获悉课程主旨,我设计以下问题:
1.列宁和小男孩都看到了漂亮的灰雀,他们分别是怎样对待灰雀的?
2.面对这样一场“灰雀失踪案”,你是怎么找到“凶手”的?
问题的设置,首先能够起到激疑的效果,使学生自觉展开探究,引发学生积极分析。在分析第一个问题时,学生找到了原文中列宁和小男孩对待灰雀的不同方式,提到:“列宁选择每天去看灰雀,还给他们带面包渣和谷粒。”在提到小男孩的对待方式时,大家虽然没有找到原文中提到的部分,但还是从小男孩的语言和灰雀的“消失”以及“回归”中,知道小男孩也喜欢灰雀,所以把灰雀抓回家据为己有了。待学生明晰两个人的不同做法后,我让学生说说我们应该做哪一种人。这时,便有学生说道:“我们要做跟列宁一样的人,要保护动物。”通过这样一个对比分析与表达的过程,学生也知道了喜欢不一定是占有,也可以是保护。在分析第二个问题的时候,我让学生从文章的细节处入手,寻找“蛛丝马迹”,这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很多学生都相继给出“没……我没看见。”“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等细节,并表示:“这都是小男孩抓了灰雀的证据。”而我根据学生拿到的证据,表示:“看来灰雀确实是被小男孩带走了。”经过对问题的分析,学生也有效获取了相关信息。
三、设置互动性问题
(一)问题交互,拓展思维
互动性问题强调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互动性,重视对学生思维的拓展,力求引领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实现对课程知识的真实把握。在《灰雀》的教学中,教师可提出互动性较强的问题,鼓励学生表达自身看法,并展开积极讨论。
在课堂教学中,我一向重视师生、生生的互动性,为此,我将二者结合到一起,设置问题:
1.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下看到灰雀的时候,他们产生了怎样不同的想法?
2.小男孩是个诚实的孩子吗?
为创造良好互动的环境,我将学生进行了分组,让各小组学生集中到一起,开启了一场以小组为单位的问题交互活动。在第一个问题的互动讨论中,学生大胆想象,结合全文,提到列宁可能会想“多么漂亮的灰雀啊,我下次一定要给它们带点儿吃的”或者“多么美丽的灰雀啊,我以后要多来看它”。针对男孩的想法,大家也非常一致,认为男孩会想道:“好漂亮的灰雀,我该怎么把它抓回家。”这样的想法,也造成两人不同的行为。在围绕第二个问题展开讨论时,我发现有小组学生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有人认为:“小男孩是一个诚实的孩子,因为他一直强调‘灰雀会回来,说明他那个时候就决定放了灰雀。而最后灰雀回来了,所以他是个诚实的孩子。”但小组中有个学生不同意他的看法,认为:“他明明抓了灰雀,却不跟列宁说明白。列宁一开始问他的时候,他还说不知道,这不就说明他是个不诚实的孩子吗?”面对这种情况,我没有直接表明大家所说的话正确与否,而是肯定了学生爱思考以及踊跃表达的行为,继而强调:“无论小男孩一开始的行为是否诚实,他最后能够放回灰雀,就是一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
(二)问题交互,内化知识
问题交互能够为学生提供问题讨论的机会,使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在此阶段,教师也要主动参与到问题交互中,帮助学生有效内化知识。在《灰雀》的教学中,教师便可基于问题交互的过程,使学生全面把握课文所讲述的内容及其深意。
在教学的最后阶段,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内化知识,我进一步提出交互性问题,引领学生跟随问题展开新一轮的互动。此期间,我先提出第一个问题:
列宁已经知道了灰雀被小男孩抓走了,但一直没有说出来,为什么?
在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后,我开展了一场小型的讨论会,鼓励不同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于是,便有学生说道:“因为列宁害怕伤害小男孩的自尊心。”但也有学生表示:“如果列宁直接说,或者直接批评小男孩,说不定小男孩一气之下就不把灰雀放回来了,那样小男孩以后就可能变成一个坏孩子。”无论是哪一种说法,都能看出列宁对小男孩自尊心的保护,为了让小男孩能够知错就改。在学生互动兴致较高之时,我继续提出新问题:
发挥想象,如果小男孩放回了灰雀,但灰雀没能回到原来的地方,可能发生什么事情?这说明灰雀的什么特征?
这个问题会让学生想到万一灰雀被放回后发生了危险,或者不肯继续在这个地方待着,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基于想象和互动的过程,学生可能会想到列宁的失望和小男孩的无助,继而知道灰雀也有着珍惜伙伴和恋家的特点。
综上所述,问题能够在课堂教学中起到驱动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领学生朝着既定方向展开针对性阅读。为突出问题驱动教学法的优势,教师务必精心设计问题,主动引领学生跟随问题循序展开对知识的探索,继而促进综合育人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