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表现性评价式课堂教学设计

2024-07-06王菊萍

新课程·上旬 2024年13期
关键词:明志梅兰芳预设

王菊萍

【内容分析】

在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中,《梅兰芳蓄须》作为略读课文,呈现了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在抗战时期的感人事迹。教学背景中,这段历史故事离学生的日常生活较为久远,教师需要通过巧妙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梅兰芳在日军的压力下,通过避居香港、蓄须明志等方式拒绝了日本人的邀请,充分展现了他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崇高的民族气节。由于学生可能对梅兰芳和京剧并不熟悉,教学背景强调了培养学生对梅兰芳形象的理解和对其爱国情怀的感悟的重要性。在这个背景下,教师设计的课堂教学旨在通过表现性评价的方式,引导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梅兰芳的故事,并在情感上与之产生共鸣。

【教学目标】

1.语言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准确认读并理解11个新生字,包括“蓄”和“迫”等,同时掌握多音字“宁”和“要”的正确发音。提高词汇积累和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生字并理解它们在文章中的用法。

2.阅读与理解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理解梅兰芳为何要拒绝为日本人演戏,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他所采用的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阅读培养挖掘文本信息的能力。

3.口语表达与表演目标

学生能够清晰、流畅地表达梅兰芳用了哪些方法拒绝为日本人演戏,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经历的危险和困难。培养口头表达的能力,通过语言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4.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与梅兰芳的爱国情怀产生共鸣,增强对爱国主题的关注和理解。通过学习梅兰芳的事迹,培养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尊心。

【教学准备】

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相关教材,以及学生练习册和词汇卡等辅助材料。准备投影仪、音响等设备,以展示梅兰芳相关图片、音频。

【教学导入】

一、激趣导课

教师:同学们,现在来观赏一段戏剧。刚刚欣赏的戏剧片段为《霸王别姬》,你们知道这部作品属于哪个剧种吗?

预设:京剧。

教师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知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同时也是世界艺术史上卓越的艺术品类。在京剧中有四大行当,分别为生、旦、净、丑。生和净代表男性角色,丑角则为喜剧角色,接下来学生猜测旦角是什么?

预设:女性角色。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梅兰芳的生平和艺术成就。

接下来,我们要重点讲述梅兰芳蓄须的故事。这背后蕴含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当时,日本侵华战争爆发,梅兰芳为了表达对祖国的忠诚和对侵略者的抗议,毅然决定暂停舞台演出,蓄须明志。他在家中闭门谢客,专心研究戏曲艺术,同时也借此机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戏曲人才。

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梅兰芳坚定地表示:“我不能在舞台上为国家和民族尽忠,但我可以在生活中坚守节操,不为侵略者演出。”这种崇高的民族气节令人敬佩。战争结束后,梅兰芳复出,为国家和人民继续奉献他的艺术才华。

学习《梅兰芳蓄须》,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这位艺术大师的传奇人生,更能体会到他坚定的民族气节和崇高的爱国情操。希望大家能够从梅兰芳身上学到,无论在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热爱祖国,珍惜和平,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请同学们课后自行阅读关于梅兰芳的传记和资料,了解更多关于他的故事和艺术成就,下面我们将进行分享和讨论。

二、探究学习

教师出示自学提示:

在探究学习阶段,教师出示自学提示,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能力。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对难读的部分进行反复阅读,以确保全面理解。2.在文中找出表达“梅兰芳蓄须明志”的段落,提取信息并填写表格(见表1),深入分析关键信息,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信息提取,形成了阅读理解和信息筛选的能力。)

三、展示交流

【引导认字】

教师出示生字词汇,引导学生逐个认读。

蓄须 被迫 租界 纠缠 邀请 扰乱

拒绝 签订 宁可 要求 妄想

学生跟读,注意纠正发音,特别关注多音字“宁”和“要”的不同发音。

【多音字的应用】

教师提问学生关于多音字“宁”和“要”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用“要”的另一个音组成词语,如“重要”。

同样,学生用“宁”的不同音组词语,如“安宁”“宁静”。

【观察词语关联性】

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两行词语的特点。

学生注意到第一行描写日本人,第二行与梅兰芳有关。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种对比有何寓意。

【词语运用与表达】

教师预设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选择几个词语进行表达。

学生思考,表达关于日本人逼迫梅兰芳演戏以及梅兰芳拒绝的观点。

教师小结:大家的思维跳跃得很快。相信,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一定会给老师带来更多的精彩。

(设计意图:通过预习和领读认读生字,为接下来的学习扫清障碍。学生观察词语中隐藏的秘密,进一步了解梅兰芳。)

四、品读感悟

1.全班进入本次讨论的第二个环节,也就是自学提示中的第二个问题。由于这个问题涉及的知识点较为重要,因此,教师要求大家充分交流,分享自己的见解和发现,并引导学生分享答案。

预设1:我来说。追溯到1941年,那时我国正面临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梅兰芳先生,这位我国的艺术巨匠,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日本人多次逼迫他出演戏剧,但他始终坚决抵制,深思熟虑后,他想出了一个办法——蓄须明志。

教师追问:能不能把这一段找出来,并说说自己的观点。

教师讲述梅兰芳先生的故事。

预设1:梅兰芳先生多次遭到日本人的逼迫,蓄须明志也是他没有办法的办法了。这让我明白了,我们在面对压力和逼迫时,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气。

预设2:这段话中的“用尽”“只能”都说明没有其他办法了,梅兰芳只能这样做。这让我感受到了他在困境中的无奈,但同时也体现出了他的坚决。

预设3:我从“表示”“表明”这两个词语中感受到了梅兰芳先生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民族气节,值得我们学习。

教师对学生的感悟给予充分的肯定,并表示:梅兰芳先生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国家民族利益面前,我们每个人都应有坚定的立场和信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捍卫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荣誉。

2.提出问题:

梅兰芳,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艺术家,为了表达对祖国的忠诚,对民族的尊重,他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蓄须。这个决定意味着他不得不放弃自己钟爱的事业,告别心爱的舞台。如果长时间不演戏,没有了经济来源,梅兰芳将会面临怎样的困境?

预设:长期不演戏,没了经济来源,梅兰芳只能卖房度日。

教师补充:也就是说,他的事业没有了,连最基本的生活都不能得到保障。当梅兰芳要卖房子时,戏园子老板是怎么跟他说的?谁来读一读?

预设:梅先生,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

师:最后是问号,要读出反问的语气,再来试试。

学生再读。

教师追问:假如你是梅兰芳,你能不能也用反问的语气来回答戏园子老板的话?

预设1:你觉得我会在日本人的统治下演出吗?

预设2:我怎么会在日本人的统治下演出呢?

预设3:我是中国人,我怎能给侵略者演出呢?

总结:梅兰芳不愿意背叛自己的祖国,这是铮铮铁骨的民族气节。接下来教师指导学生分角色来读一读,女生读红色字描写戏园子老板部分;男生读黑色字描写梅兰芳的内容,在朗读中感受这种对比。

3.根据表格讲故事。

预设1:1941年,日本人对梅兰芳多方诱导,要求他出演戏剧,然而梅兰芳屡次予以回绝。在用尽拒绝的理由之后,他最终选择以蓄须明志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决心。然而,此举不仅使他的演艺生涯被迫终止,更使他失去了经济来源,生活陷入困境。在生活压力之下,梅兰芳不得不出售房产度日。尽管许多戏园子老板纷纷提出优厚条件,希望他能接受,但梅兰芳却坚定地予以拒绝。

预设2:1941年,香港遭受沦陷,日军多次逼迫梅兰芳出演戏曲。面对压力,梅兰芳坚定地选择蓄须明志,以示坚决拒绝为日本帝国主义效力。此举导致他生活陷入困境,甚至不得不出售房产以维持基本生活。

教师对两位同学的讲解进行点评。在点评中发现:第一位同学陈述详尽,第二位同学则措辞精练。由此可见,提炼故事核心信息并加以整合,就能基本掌握事件梗概。接下来,学生展开小组合作,遵循上述方法再度阅读其余两个故事,并提取关键信息填写至表格中(见表2)。

在一次日本侵略军庆祝活动时,梅兰芳面临被迫演出的危险,他设法请朋友帮忙,让自己看似生病以避开日本人,从而避免了生命的威胁。

文章讲述了梅兰芳在1937年面临日本侵略者纠缠时,如何通过藏身租界、深居简出以及巧妙应对演出要求,来保护自己的生命和追求艺术事业的故事。

学生齐读:作为艺术家,梅兰芳先生高超的表演艺术让人喜爱,他的民族气节更令人佩服。

教师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关注梅兰芳的三件事情提取信息,整合信息,然后把每件事情串联起来就知道了整篇文章的大概意思。这个其实也是我们这个单元必须掌握的一种能力,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交流完成表格,锻炼了学生整合信息的能力和串联事件的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猜你喜欢

明志梅兰芳预设
明志
断肠明志 陈树湘
梅兰芳评传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重庆龙湖智能案例
梅兰芳家族:国重于家,德先于艺
淡泊才能明志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梅兰芳苦练基本功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