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化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2024-07-06覃小红
覃小红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教学的重点是“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掌握说明方法”。为此,学生学习了《太阳》《松鼠》等文章。在本单元的最后,安排了一项“介绍一种事物”的习作任务。通过结合日常生活经验,以资料搜集的方式,学生运用恰当的方法清晰地介绍一种事物。这样的任务设计,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内容,并体会到说明文与个人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不仅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够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一、新课导入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看看老师这里的这些水果、蔬菜、家用电器以及你们爱不释手的玩具。在这些物品中,哪一样是你们特别喜欢的呢?
生:老师,我最喜欢的是苹果,苹果是一种特别常见又非常美味的水果。它的形状通常是圆圆的或者稍微有一点扁,表皮也非常光滑,苹果的颜色也好多,有鲜红色的、黄绿色的,还有浅黄色的,苹果不仅好吃,还富含丰富的营养元素,对我们身体非常好。
师:哇,你描述得真具体!其他同学呢?你们还有没有喜欢的其他物品想要和大家分享呀?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从不同的维度思考,紧抓事物的特征,并进行描述。)
(二)聚焦题目,打开思路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本单元所学习的内容。
师:同学们,结合我们本单元所学的两篇说明文,你们最喜欢哪一篇?为什么呢?
(设计意图:回顾所学内容,思考作者是如何进行事物的描写,并将其介绍给全班同学,引出新的话题——若你打算向同学们介绍自己最感兴趣的事物,你会选择什么呢?由此引出本节课教学主题。)
师:同学们,教材中给出了五种不同的提示和题目供我们选择。你们最喜欢哪一个提示,为什么?
生1:老师,我最喜欢提示1。因为在我小时候,奶奶家曾养过一只小兔子。那只小兔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师:哦,听起来你和小兔子之间有着很特别的情感联系。那么,你能具体描述一下你眼中的小兔子吗?
生1:那只小白兔非常可爱,毛发柔软而洁白,就像一团棉花糖。它有着长长的耳朵,每当听到声音时,耳朵就会竖起来,它的眼睛圆圆的、亮晶晶的,总是充满好奇地盯着周围看。而且,小白兔的后腿特别有力,总是喜欢奔跑和跳跃,给人一种充满活力的感觉。
师:生1同学描述得非常生动,我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只可爱的小兔子。那么,基于你对小兔子的深厚情感和生动描述,你想起一个怎样的作文题目呢?
生1:老师,我的作文题目是“小兔子的自述”。我想通过小兔子的视角来讲述它的故事,展现它的可爱、好奇和活力。
师:很好的想法!“小兔子的自述”这个题目既有趣又富有创意,而且能够很好地体现你对小兔子的情感和观察。其他同学也可以借鉴生1的思路,从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出发,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提示并构思一个有趣的作文题目。
(设计意图:题目作为一篇文章的“眼睛”,需要引导学生围绕自己想要写的内容,结合教材提示,拟定合适的题目,通过不断地评读教材中给出的题目,在此基础上对自己拟定的题目进行修改、分享。)
二、紧抓特点,构建教学思路
(一)师生讨论,绘制思维导图
师:同学们,你们想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某个事物的特征呢?请将自己的想法以思维导图的方式绘制出来。
(学生成果展示)
生1:老师,我打算介绍奶奶家养过的那些可爱的小兔子。为了能让大家更生动地了解小动物,我计划详细描绘小兔子的外形特征、小兔子的饮食习惯以及生活习性。
生2:老师,我想介绍妈妈最近买的一款扫地机器人,我想先从它的基本功能开始介绍,然后谈谈它的构造设计、日常应用方法和保养技巧。
老师:同学们,刚才生1和生2都分享了他们想要介绍的事物以及相应的思维导图内容。你们觉得他们的内容有哪些亮点?又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呢?
班里顿时热闹起来,有同学举手发言:我觉得生1介绍小兔子的内容非常生动有趣,特别是对外形特征和饮食习惯的描述,让我仿佛亲眼看到了那些可爱的小兔子。不过,我觉得他在生活习性方面还可以再详细一些,如小兔子之间的互动、它们如何适应环境等。
另一位同学对生2的内容提出了建议:生2对扫地机器人的介绍非常全面,从功能到构造再到应用方法和保养技巧。但我认为他还可以更深入地挖掘扫地机器人的特点,如它相比传统吸尘器有哪些优势,在实际使用中遇到过哪些有趣或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等,这样可以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扫地机器人。
老师:同学们的建议很到位。确实,在绘制思维导图时,我们需要选择能够突出事物特点的方面进行深入介绍。同时,内容的条理性和逻辑性也非常重要,要确保各部分内容既相互关联又不重复交叉。
(设计意图:在上课伊始,学生已经明确了本节课的教学主题即“介绍一种事物”,当学生确定自己想要介绍的事物、拟定论文题目后,需要思考要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这个事物,实现教学前后内容的衔接。通常情况下学生对于自己要描述事物的具体情况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想到什么写什么,为此教师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上,引导学生理清楚自己要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以此呈现出更好的逻辑关系。)
(二)探究方法,尝试写作
师:同学们,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已经对如何介绍一种事物有了深入的理解。那么,你最想向同学们介绍哪一种事物呢?这个事物的哪个方面特别吸引你?请站起来,与大家分享你的思考和发现。
生1:老师,我最想向大家介绍的是我们的国宝——大熊猫。我特别感兴趣的是它们的生活习性。大家知道,大熊猫以竹子为主食,但其实它们也会吃其他食物,而且它们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吃和睡中度过,真是悠闲自在啊!
师:嗯,大熊猫确实是个非常有趣的选择,看样子你搜集了大量与大熊猫生活习性有关的素材。其他同学呢?还有没有想分享的?
生2:老师,我想介绍的是智能手机。我觉得它的功能特别强大,几乎可以满足我们日常生活的所有需求,无论是学习、娱乐还是工作,都离不开它。
师:智能手机确实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生纷纷举手,想要分享自己的思维导图和习作成果。)
师:看来大家很有准备啊!接下来,我们就按照多媒体展示的评价标准来进行打分吧。请同学们注意,我们的评价方式包括自评和互评两种方式。在自评时,请大家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的作品;在互评时,我们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给出中肯的建议和评分。主要评价标准是写作内容是否鲜明、介绍是否有条理以及使用方法是否恰当等。
(学生开始自评和互评,教室里充满了讨论和交流的声音。)
(设计意图:联系本单元所学习的课文与习作例文,学生对于说明方法已有一定的了解,通过之前的牛刀小试,学生已经想要展示自己的成果,用已经掌握的说明方法介绍事物的某个方面,学生通过练习、展示成果,并借助自评和互评的方式发现自己写作内容的不足,总结他人作品中优秀的部分,受到启发后再对自己所写内容进行优化,提升个人的写作水平。)
结合刚才同学们的表现,老师在这个环节中对介绍食物某一个方面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这个单元主要学习说明文,通过对文章的分析,我们学到了许多说明文的写作方法。但是,知道了这些写作方法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能正确地运用它们。那么,到底如何正确地运用这些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呢?
生1:老师,我认为要正确使用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得明确我们要介绍的事物的特点和目的。比如,如果我们要介绍一种食物,就要明确这种食物的特点,如它的外观、口感、营养价值等,可以运用打比方、列数字等方式描述这种食物的特点。
师:嗯,很好!明确要介绍的事物的特点和目的是非常重要的。其他同学有其他的看法吗?
生2:老师,我觉得在使用说明文的写作方法时,还需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条理性。
结合同学们所说的内容,在这里做了简单的小结。
师:我们在明确自己要介绍什么事物,事物的什么特点,若想要突出这一特点就需要采用合适的说明方法。例如,同学3写道(用多媒体设备将同学的内容进行展示):
我最喜欢的铅笔盒长23厘米,宽12厘米,高5厘米,既不会过大又不会过小,非常适合放在书包里携带。这个铅笔盒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的一侧有小把手设计,不仅方便我随时拿起铅笔盒,还增添了一份时尚感和个性化。每当我需要取用文具时,只需轻轻一拉把手,铅笔盒便能轻松打开,里面的文具一目了然。
师:通过阅读同学3的文字,你们对这个铅笔盒有哪些了解?
生1:通过数字,我知道了铅笔盒的长、宽、高,以及铅笔盒有一个小把手,但是具体什么颜色我还不清楚。
师:对的,同学3这段对铅笔盒的介绍中,虽然通过列数字的方式介绍了铅笔盒的长、宽、高,但是未详细介绍这个铅笔盒的某一特征。
紧接着,我通过两种文本信息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
信息1:太阳会发光、发热,是个大火球。
信息2: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巨大的热核反应堆。
师:同学们,对于信息1和信息2的内容,你们有什么想法呢?
生1:老师,虽然信息2中用到了非常专业的词汇,但是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并不知道热核反应堆是什么,相比于信息2,信息1更容易理解。
师:你的分析很到位。确实,我们在介绍事物时要考虑到受众的理解能力,尽量使用大家熟知的词汇和比喻来描述,这样才能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恰当运用所学的说明方法来详细介绍事物的特点。为攻克这一难点,着重强调学生在介绍事物时,必须紧紧抓住事物的核心特点,并且要有条理地进行阐述,避免使用不恰当的方法导致描述模糊不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案例说明的方式,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并进行深入的分析。通过分析和改进,学生将逐渐学会如何更好地运用说明方法来介绍事物,使描述更加生动、准确和有条理。)
三、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笔者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案例,从导入课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各种事物,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主题,再回顾所学课文,分析每篇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后续的事物介绍中,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辅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为了更好地发现事物的特征,学生可以通过应用思维导图工具,写出自己想要描写事物的特点,在分享中发现问题,并对其进行优化,写出对应的作品,在班中进行展示,通过自评与互评的方式发现不足,并在优秀作品中获取灵感和启发,实现相互促进,这有助于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