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问号”扎根 促“学习力”生长
2024-07-05王芸
王芸
近年来,上海市奉贤区西渡学校积极投入教育综合改革。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力,学校结合奉贤区“新成长教育”理念,提出了“大问号学习”理念,积极推动课堂转型和学生学习方式变革。
所谓“大问号学习”,是指教师通过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呈现的真实问题,设计解决该问题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主动探究问题,从而习得知识与技能。教师在课堂中注重用有层次、结构化、可扩展、可持续的问题贯穿教学,引导学生通过系列问题的解决,实现知识的连续建构和学习的有效迁移。
“大问号学习”的实践路径
对教学目标问题化。教学目标决定着课堂生成的质量。将教学目标问题化,可以促进学生思维高质量发展,同时使得教师在教学设计、活动设计、课堂管理等环节有清晰的指向,有序推进课堂教学,提升课堂质效。具体操作步骤为:预估学生起点问题和生成问题—确定本课时核心问题—预设推进问题—思考问题链。
对教学内容问题化。教学内容决定着课堂核心问题的确定。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西渡学校重视整合教材与其他课程资源,为高效课堂服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设问:面对学生的问题,如何在课堂中有效呈现?如何将学生散乱的问题与学科学习的重点建立联系?如何确定课堂的核心问题?如何围绕核心问题设计学习任务和问题链?
对教学过程问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教师最复杂、最核心的工作。教师需要结合学情,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由浅入深、有层次地开展教学,逐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西渡学校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问:是否关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提问?是否通过点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机,使学生思维活跃?是否用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对学生的发言进行了及时准确的评价?
对教学方法问题化。课堂教学的质效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息息相关。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符合学生情况的活动,更重要的是在活动的开展中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对教学方法问题化可以提升教师备课的质量,帮助教师及时调整课堂节奏,更加科学、灵活、合理地组织开展教学活动。
对教学评价问题化。为了检测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小组合作程度和思维提升程度,西渡学校从以下方面设问:我们的课堂是否更多地关注教学的过程性评价?我们的课堂是否同时应用学科综合运用、课堂学习、实践活动和活动表现等多种评价载体?我们的课堂是否采取了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形式?
对教学环境问题化。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变得更加开放与自主,这就需要教师更加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并将之转化为课程资源,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西渡学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问:我们的组织形态是否灵活?我们的学习形式是否交互?我们的学习资源是否多样?我们是否具有跨学科学习的意识?我们是否组建了学习共同体?学生的学习体验如何?
“大问号学习”的教学管理
打造“三环式”课堂教学研讨制度。环节一:每一次教研组研讨活动均需结合学校本学期的大教研主题开展,每位教师都有明确的任务。环节二:各教研组在研讨后进入课堂,每位组员基于自己的任务进行观课,分析并收集相关数据与信息。环节三:由教研组长组织教师在课堂观察之后,对信息与数据成果进行整理,明确下一步课堂改进的方向。
建构“三维”听课制度。一是行政领导约课制度。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西渡学校成立了行政领导约课团队,通过行政人员的参与和评估,促进教师教学的专业化、规范化和高效化。听课后,行政人员会携同学科组教师与执教教师交换听课意见,提炼教师“大问号学习”课堂实施中的“闪光点”,同时指出教学中的“商榷点”,帮助教师明确改进方向。二是专家听课指导制度。学校利用市区专家团队、区名教师、区卓越教师等资源,蹲点各学科组,对各学科教师开展专题培训与指导。三是教师个体跟踪听课制度。对于课堂教学能力较弱或者对“大问号学习”理念理解不透彻的教师,学校制定了个体跟踪听课制度,通过评估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为教师提供反馈和指导。
形成“五步法”教学反思制度。为了更好地把握教师践行“大问号学习”理念的质效,发现并解决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学校教学管理者在借鉴传统课堂观察量表的基础上,完善了指向“大问号学习”理念的观察量表。实践中,利用课堂观察量表中“教师引导学习”板块,聚焦教师“善用发问技巧”的能力,重点观察“问题明显呈示,表达清楚,指向明确”与“提出与学生认知水平相吻合的开放式问题”等方面,借此促进教师反思课堂提问与“大问号学习”课堂的实施效果,并加以优化改进。
“大问号学习”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学习目标问题化。教师在目标问题化的过程中,要善于提炼高阶思维层次的问题,同时要增强课程意识,更多地关注教学的价值问题。教师应重点关注核心问题,在设计问题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模仿提问,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解决问题系统化。核心问题确定后,教师应有条理、有技巧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问题链”是解决核心问题的重要抓手,可以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围绕课堂的核心问题循序渐进地学习。同时,教师要放手鼓励学生自己围绕问题或者教学内容设计“问题链”,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与研究的能力。
课程内容活动化。问题系统建构后,教师要将核心问题融入具体学习活动。活动设计要从提升学生思维素养与研究能力的角度出发,体现序列化与活动化,在教学中有层次、有目的地推进,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
(作者单位:上海市奉贤区西渡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