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咬吹法在中小学竖笛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2024-07-04罗运忠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5期
关键词:运用探析

【摘 要】竖笛演奏能力是中小学生应该掌握的音乐表现能力之一,竖笛演奏者对吹口的控制方法问题,诸多学者提出了含吹法。文章从竖笛咬吹法的提出、竖笛乐器的认识、竖笛咬吹法与含吹法之异同、竖笛乐器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论证了咬吹法在中小学竖笛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咬吹法;竖笛教学;运用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05—175—03

引言

“听”“唱”“动”“奏”“创”“编”“演”是中小学生音乐学习的基本方法。其中的“奏”是指学生对课堂乐器的演奏表现能力,目前教材中普遍使用的乐器是口琴和竖笛。在韩中健[1]、朱则平、龚国毅[2]、刘畅、黄雪颖[3]等编著的教材中,关于竖笛演奏者对吹口的控制方法问题,均提出了含吹法。2016年以来,以音乐名师工作室为载体,组织课题组实验教师致力于省级课题“农村中小学竖笛教学有效策略实践研究”。在教学中,笔者提出并使用了咬吹法。为增进学习,促进交流,遂赘文于后,以期同行商榷雅正。

一、竖笛咬吹法的提出

(一)受西洋木管单簧片乐器结构启示

西洋木管乐器里的单簧片乐器有萨克斯和单簧管,它们在笛头上都会附加一个牙垫装置。它是贴在笛头正面的一个胶垫,要求吹奏时上门牙咬在上面,给笛头一个方向向下的力量,对抗着由右手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按键时向下的力量,有效地减小了手指压力产生的笛尾位移,增强了笛头哨片发音振动时候的稳定性。由于萨克斯、单簧管笛头的振动哨片在其背面,为了让哨片能充分振动且不受外力影响,于是要求下嘴唇反扣在下牙齿上,振动的哨片就放置在这个肉垫上。形成的特点一是要求吹奏气流与哨片平行,让哨片前端正面接触气流而振动。二是哨片不能使肉垫受力,否则其振动频率、振动幅度会受到改变,严重时还会无音(哨片没有振动)。三是哨片更不能直接放置在下牙齿上,否则哨片在振动时会碰到牙齿而改变,严重时还会出现啸叫声音。

萨克斯与单簧管的结构除了牙垫外,它们的脖绳、指托位置和功能都一样,还有左右手指的分工与竖笛也完全相同,而且竖笛也只有一个发音锐边,都属于单簧片发音。所以可以推断出,竖笛乐器是西洋木管单簧片乐器萨克斯与单簧管的前身,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现代工业技术的改进与提高,萨克斯与单簧管是竖笛乐器的创新,它们之间的演奏方法和技巧是可以互为通用借鉴的。

(二)受我国传统吹奏乐器启示

我国民族吹管乐器中的笙、竽、葫芦丝等依靠呼气或吸气,振动不同单个的簧片发音,管体配合振动把音量扩大,发声源点是簧框中的簧片,指法决定气流进入哪些簧管,让相应的簧片发声,所以让口腔舌尖控制气流进入气道的方式与竖笛是一样的,且从进气道口到发声源点簧片的距离都比竖笛要长,吹口与进气道口重叠,再者控制气流进入簧管的开关——指法都在簧管上,在簧管上通过左右手指按孔的力量方向与吹口进入气道的方向不一致,进行了折弯处理,就不会因为手指按孔而引起气道发生位置移动,从而影响气流的行进路线,所以葫芦丝、笙、竽等乐器演奏时均不使用咬吹法,而使用含吹法、触吹法或抵吹法。这些乐器吹口较小就用含吹法,吹口较大则用触吹法或抵吹法均可。

唢呐、管子、筚篥等吹管乐器则是依靠呼出气息振动双簧片发声,发声源点是口腔里的双簧片振动,它们的音高也是依靠左右手配合形成不同的振动气柱,获得不同的音高。由于双簧哨片的振动发声源点与乐器进气口完全重置,被嘴完全包裹在口腔里面。管子乐器的管哨根部,用布条或丝线缠绕,增大了与圆柱形管身上顶端的接触面积,此装置称为侵子,侵子连同哨管根部在管身上顶端中央触点活动式插入管身约0.5—1cm。筚篥乐器则是在管身的下底端尾部套装了一个活动式的圆形喇叭,用于加强振动,扩大音量,这个装置有一点像唢呐乐器的唢呐碗。唢呐则是又在此乐器基础上,在哨管的根部套装了一个活动式同心圆盘。它中心钻孔,孔洞内径比哨管根部内径约小,外径根据乐器大小,选择约0.5—3cm不等的同心圆盘,目的让演奏者上下嘴唇控制气息时有一个向里的着力点,借此提升演奏者唇部肌肉控制口腔内气压的能力。这些乐器因其吹口皆小,从哨管口到哨根一般都有1—3cm的距离,演奏者用嘴含着乐器吹奏,也会含得比较深入,牙齿和唇部肌肉共同维护着哨片在口腔内的稳定性。乐器的这种结构和吹奏方法,完全不用担心气流对振动源点有路径的改变。另外,在唢呐演奏技法中有一种方法称为齿颤音,其奏法是用下牙齿轻轻颤动哨根,使哨根发出颤动的声音。无独有偶的是,管子乐器也有齿音吹奏法一说。说明我国双簧乐器,也存在着用牙齿控制哨片发音的行为。

(三)受乐器发声理论启示

每一种乐器都有其特定的声音色彩,这是由于发音源点的振动状态、参与共鸣腔体等的材料、质地、形状、大小、多少,甚至发声环境和当时空气中水分的含量多少等诸多变化因素的影响。但在音乐中,好的声音是需要发音源点和共鸣腔体稳定、不晃动、振动充分等条件,这样才能获得该件乐器本该具有的纯正音色,音区才能得到较好的统一,这样的声音特质,才能较好地表现出乐器本有的音色,才能较好地为音乐作品的情感表现服务。

二、竖笛乐器的认识

竖笛乐器的结构分为笛头、笛身和笛尾三个部分。从形制上来看:常见的有独段体竖笛,如高音八孔竖笛、超高音八孔竖笛、超超高音八孔竖笛和六孔竖笛等。笛身、笛尾连在一起,与笛头分离的两段体竖笛,如高音八孔竖笛、超高音八孔竖笛和六孔竖笛等。三段体竖笛是三个部分彼此分离的竖笛,如高音八孔竖笛、中音八孔竖笛、次中音八孔竖笛、低音八孔竖笛、倍低音八孔竖笛和六孔竖笛等。三段体的笛身与笛尾彼此分离,目的是方便演奏者根据其自身手指的长短进行左右转动,便于用右手指肚按住笛孔不漏气的原则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进行调整。

笛头的插口可以调节其插入的深浅度,便于演奏者对乐器适时的音高进行微调。除超超高音和倍高音竖笛外,竖笛还模仿萨克斯、单簧管等乐器配有脖绳、指托等配件。脖绳是一端系在竖笛的中上部,另一端挂在演奏者脖颈上的一条绳子。它的作用是减轻和缓解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双手持笛时的紧张度与疲劳感,有利于完成较长时间的演奏任务。指托是卡在竖笛第4孔、第5孔背面的一个指垫装置,右手大拇指指肚和虎口内侧放置在上面,与第4孔、第5孔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它与左手控制背面0孔的大拇指以及下嘴唇或下牙齿三个向上的力量对抗着演奏或持笛过程中上嘴唇或上牙齿以及其余手指向下按孔时产生的力量。

笛头的结构又包括吹口、气道、窗孔和锐边四个部分。吹口是口含住或咬住笛子的装置,向吹口里呼出气息,气息经过气道,从气道出来的气流去撞击在窗孔处用笛管内径连体反向固定的发音锐边。锐边相当于其他木管乐器的哨片,是乐器发声的声源点。演奏者通过左右手指单独或者配合按住笛孔,使竖笛从发音锐边到笛身与笛尾形成长短不一的振动空气柱,从而获得需要的音高。

三、咬吹法与含吹法之异同

吹奏竖笛分为站着吹奏或坐着吹奏,是运用人体呼吸系统的气息,在嘴唇处呼出的气流,经过气道去撞击锐边,锐边振动而发出声音。音乐作品中的声音需要具有振动充分,音色纯正,音区统一等特征。这就要求,首先站着吹奏时左右脚打开,与肩同宽。这样才能保证,演奏者身体稳定,不晃动。其次是要求上躯干部垂直于地面。这样做,有利于人体的呼吸系统各个功能器官能够正常工作。在这种自然状态下吹奏,呼吸气息的量足,身体状态积极而不紧张。最后是坐着演奏时要求两脚放平,屁股坐凳子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腰背更不能倚靠在椅背上。这样做仍然是为了保证在身体稳定的同时保障呼吸系统能正常地工作。

吹奏发声的整个过程,首先在吸气时,上嘴唇向下,下嘴唇向上,唇际聚拢在中间的同时还带动腮帮肌肉分别向牙齿齿背贴紧,能明显感受到唇口拢圆,鼻孔张大,口腔里的软腭也会微微向上提,舌尖向下或向后缩,待肺部吸满气息后,舌尖向上或向前抵在牙齿齿背、牙龈或硬腭处,完成一个吸气过程,整个过程中没有提胸腔、耸肩膀的现象发生。吸气的这个状态及过程,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喝水动作中去加以体会,分解动作,理解练习,熟练迁移运用。其次在呼气吹奏发音时,要保持住吸气时候的状态,不能有所改变。舌尖向下或向后缩时,形成一个口腔内气道,气流冲破吸气结束后的阻碍,带发一个“吐”字,接着通过吹口,进入到竖笛乐器的气道,在气道里平行向前运动,抵达乐器锐边,锐边受力撞击,振动发出声音。结束呼气时,舌尖向上或向前抵在牙齿齿背、牙龈或硬腭处,关闭呼出的气流,锐边振动和声音同步停止,完成一个呼气的完整过程。呼气过程及这个状态,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吹蜡烛动作中去体会练习。

呼吸时,气息的大小、快慢和舌尖运动的速度、力度、断连等运动状态即舌法问题,影响着声音的大小、强弱、音乐语境的肯定与否定及作品情感情绪的表达。含吹法是指吹奏者用上下嘴唇含着竖笛吹口吹奏的方法。舌尖在呼吸的过程中可能会放在口腔里的牙齿齿背、牙龈或硬腭任何一处,吹口外沿在牙齿外,没有进入到口腔内。咬吹法是指吹奏者用上下牙齿咬住竖笛吹口,上下嘴唇紧贴牙齿齿背的同时形成力量聚集在吹口处,吹口外沿在牙齿内,进入到口腔内吹奏的方法。舌在呼吸的过程中,回放时舌尖靠后,活动空间减小,多数情况下会放置在牙龈或硬腭处。

四、竖笛乐器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竖笛乐器在教材中的地位

竖笛乐器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音乐学科学生用7年时间所使用的学习用具之一,每一学期都有具体的学习内容与演奏要求。教材要求学生在1—2年级要对无固定音高节奏乐器的模仿、练习和演奏,3—9年级对有固定音高乐器的学习和演奏表达,在教材中普遍使用的是音高稳定、价格便宜、携带方便、安全卫生的口琴和竖笛乐器。

(二)竖笛乐器在教材中的作用

1.两支八孔竖笛音程区别

竖笛乐器的选用,教材编写依据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在3—6年级使用高音八孔竖笛,其音域是c2—d4 ,在7—9年级使用中音八孔竖笛,其音域是f1—g3 。

高音八孔竖笛和中音八孔竖笛是八孔竖笛家族的两支竖笛,其结构相同,高音八孔竖笛管体比中音八孔竖笛管体短,指法相同。不同点是相同的指法,两支竖笛发出来的音高有悬殊,高音八孔竖笛比中音八孔竖笛音高高一个纯五度,中音八孔竖笛比高音八孔竖笛音高低一个纯五度。

2.八孔竖笛两种指法特征

在八孔竖笛家族中,由于结构的差异性,目前使用的有英国式和德国式两种乐器及指法。英国式由乐器制作家阿诺德·多尔梅奇在巴洛克式指法基础上改进而成,仍称作巴洛克式。德国式则由P.亨尔纳在英国式基础上设计改进而成。主要区别在于调整了第4孔和第5孔的位置顺序,使得F、#F(以C音作最低音的笛为例)或B、bB(以F音作最低音的笛为例)在两种制式中的指法改变。德国式体系使基本音级的演奏实现了顺指法,在中小学被广泛采用,但它增加了演奏变化音时的指法难度和削弱了某些音的稳定性,在竖笛专业演奏者中还是采用英式指法。辨别方法是乐器第五孔比第四孔小的是德式,反之则是英式。

3.两类竖笛演奏表现差异

六孔竖笛和八孔竖笛是我国中小学校普遍使用的两类竖笛乐器。其中,六孔竖笛是采用五度相生律制作,适宜演奏单声部旋律,其指法与竹笛乐器相同;八孔竖笛是采用十二平均律制作,能准确转调和演奏多声部作品。[4]

五、结语

竖笛乐器之咬吹法的提出与使用实践,很好地固定了笛头吹口在口腔中的位置,使经过舌尖拨动开关控制的气流,在吹口处经过气道去撞击振动发声源锐边的力量,不会因为手指的按孔力量大小而发生变化,管体也不会产生较大位置移动而影响其振动的稳定性,在音色的统一性上提供了演奏理论保障。当然,在竖笛乐器演奏受力分析、表现形式丰富性,表现主题可适性与学生基本音乐能力构建、关联乐器与学校音乐特色品牌创建等方面的问题,仍然需要广大竖笛教育者、曲作者、演奏者及乐器制作者作进一步的实践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韩中健.快乐Do Re Mi[M].泰州:江苏奇美乐器有限责任公司,2017.

[2]朱则平,龚国毅.竖笛吹奏法[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7.

[3]刘畅,黄雪颖.欧洲巴洛克高音木笛(竖笛)初级教程[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9.

[4]罗运忠.六孔竖笛与八孔竖笛之异同[J].北方音乐,2020(10).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省2018年中小学教师课题式研修专项课题“农村中小学竖笛教学有效策略实践研究”课题推广理论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罗运忠(1975—),男,贵州遵义人,本科,中学音乐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小学音乐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运用探析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趣味绘本的运用探析
几何画板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探析颤音在长笛演奏中的运用
探析颤音在长笛演奏中的运用
浅谈档案管理对促进建设工程质量的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励性语言的运用探析
职业院校教师信息技术运用探析
浅谈测绘新技术在国土测绘工程中的运用
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