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释放想象,自由飞翔

2024-07-04孙玉莲

教育界·A 2024年15期
关键词:童话故事小学语文

【摘要】童话故事对小学语文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其富有吸引力的故事情节和生动形象的语言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文章基于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阐述了童话故事教学的意义,并提出多项童话故事教学策略,以期让小学生释放想象,在童话世界里自由飞翔。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故事;《狐狸分奶酪》;《纸船和风筝》;《乌鸦喝水》;《小蝌蚪找妈妈》

作者简介:孙玉莲(1988—),女,江苏省昆山市玉山镇第三中心小学。

童话作为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较受小学生喜爱,其丰富的想象、出人意料的故事情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蕴含的道德教育元素还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童话故事不仅是学生语言学习的有力工具,还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学生培养成有知识、有道德、有创造力的人。小学语文教师可基于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充分利用童话故事资源开展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一、基于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开展童话故事教学的意义

童话故事情节曲折精彩,蕴含丰富的情感和道理。童话故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还对学生的想象力、道德认知、语言运用和文化理解等方面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童话故事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使他们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其次,童话故事中的角色行为和情节往往传递着诚实、勇敢、善良等核心价值观念,这些都有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再次,童话故事中通常使用大量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的修辞手法,这不仅增加了文本的趣味性,还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新词汇、短语和句式的契机,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最后,许多经典童话故事来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学生通过阅读童话故事,不仅能够了解到不同文化的传统和习俗,还能够学会尊重和理解多种文化,具备国际视野。因此,童话故事教学应当受到教师重视,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应用和实践。

二、基于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童话故事教学策略

(一)激发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对语文课堂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力,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童话故事以其独特的魅力,为学生打造了一个个充满奇幻与想象的世界,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专注度的有效工具。在选择童话故事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确保故事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契合。

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专注度,教师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的互动活动。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狐狸分奶酪》的教学为例。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小组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童话故事的魅力。教师可以先将故事讲述一遍,让学生熟悉故事情节和角色,再将学生分为三人一个小组,分别扮演狐狸、小熊A和小熊B。各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能够最生动地演绎出故事情节,还原故事角色。比赛过程中,其他学生可以担任评委,投票选出表现最佳的小组。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角色扮演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针对这则故事的主题思想,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问题,如“狐狸采用的方法真的公平吗?”“如果你是小熊,你会怎么做?”等,让学生思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通过讨论交流,学生可以更深入地感悟故事中的道理,同时锻炼自己的辩证思维。

再以二年级上册课文《纸船和风筝》的教学为例。这篇课文讲述了松鼠和小熊因纸船和风筝变为好朋友,经历吵架,又因为纸船和风筝重新和好的故事。教学时,教师可以布置手工作业,让学生在课下亲手制作纸船和风筝,并在上面写上自己最想对朋友说的话。这样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表达的中心思想,让他们明白什么是朋友,如何交朋友,以及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处理朋友之间的矛盾。

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增强课堂参与感和体验感,还能够更好地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等,发展语言运用能力。

(二)寓教于乐,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

童话故事是小学语文课堂的宝贵财富。为达成寓教于乐的目标,教师可以运用视频、音频和动画等多媒体资源,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方便学生直观理解并加深记忆。同时,教师可以结合故事内容设计趣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亲身体验和探索,提升知识运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认可他们的进步与努力,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以一年级上册课文《乌鸦喝水》的教学为例。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可以先借助视频、音频和动画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初步了解《乌鸦喝水》这则寓言故事。比如,教师可先在多媒体屏幕上出示课文上的插画,问学生是否知道图片上的动物是什么、它在做什么。接着,教师可播放《乌鸦喝水》这则故事的动画视频。生动的画面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对课文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带领学生阅读课文,认识生字、生词。

完成知识点教学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游戏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生词。如教师可开展找朋友游戏,制作该课生词的拼音卡片和汉字卡片,让学生每人抽取一张卡片。学生若能找到拿着和自己手中卡片对应的拼音或汉字卡片的同学,则“找朋友”成功。这种有趣的课堂小游戏,能够帮助学生在欢快的游戏氛围中快速掌握课文的生词。

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动手制作简易的乌鸦模型和水瓶模型,模拟乌鸦喝水的过程。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乌鸦是如何利用石头使水位上升从而成功喝到水的。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创意设计,制作一个“乌鸦喝水”装置,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动手的乐趣。

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是激励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当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色时,教师可以给予口头表扬或奖励,以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和学习动力。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障碍,实现学习进阶。

(三)联系生活,引导学生体会童话中的道理

童话故事作为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不仅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奇幻的情节丰富了学生的世界,更以其深刻的道理和寓意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宝贵的启示。教师在教学童话故事时,应引导学生深入挖掘童话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将童话中的道理应用于实际生活,让童话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指引。

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故事来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这不仅是学生对故事内容的初步感知,更是他们理解故事道理的基础。例如,在教授《乌鸦喝水》这则经典的童话故事时,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述,让学生感受到乌鸦在面对口渴困境时的无助和焦虑,以及它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到解决办法时的喜悦和成就感。

接着,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思考故事中的道理,帮助学生将故事中的情节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建立联系。例如,教师可以设计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类似的困境?你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回顾自己的经历,反思自己在面对困难时的态度和做法。

最后,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故事道理的理解,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活动。比如,教师可以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除了故事中乌鸦使用的方法,还有什么其他办法可以喝到水?接着,教师可开展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尝试运用多种办法解决问题。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乌鸦的智慧和勇气,从而养成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创新的品质。

(四)开拓思维,鼓励学生编写童话

童话故事通俗易懂、生动有趣,适合教师用来指导学生开展故事创编、续写活动,开拓学生的思维。学生可以发挥想象,自由创编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人物角色、故事情节等。通过创编、续写童话,学生不仅能够锻炼写作技能,还能激发创造力与想象力。此外,通过分享作品,学生还可以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培养合作与交流能力。

在指导学生创编故事之前,教师应发挥指导作用,为学生讲解童话故事的结构和逻辑,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同时,教师还可以从故事创意、角色设定、情节构思、语言表达等方面,辅助学生不断完善故事内容,使故事内容更为完整丰富。在学生完成童话故事的创编后,教师可引导学生与同学分享自己创编的故事,相互交流,修改润色,完善作品。

以二年级上册课文《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为例。《小蝌蚪找妈妈》是一则广受小学生喜爱的经典童话故事,其讲述了一群小蝌蚪在池塘里寻找妈妈的有趣经历。教师可以将这则故事作为创作的起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创作属于自己的童话故事。首先,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阅读故事,了解小蝌蚪的形象、特点以及它们在故事中的冒险旅程。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涉及的家庭、成长、勇气和探索等关键内容,鼓励学生将这些主题内容融入之后的故事创作中,提升故事的深刻性。接着,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基于《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节,创作新的故事。学生可以选择继续讲述小蝌蚪的冒险,也可以创造全新的角色和场景,开启新的故事。

为了帮助学生创作出好的作品,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写作提示或写作框架。比如:事先设定好与原故事不同的故事背景和框架,供想象力不足的学生套用;创造新的角色,如聪明的小动物、神秘的魔法师或友好的外星人,丰富故事设定;设计新的问题或挑战让主角们解决,为故事增添线索;构思意想不到的结局,为学生的故事创作提供思路。

完成初稿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分组的形式,互相阅读对方的故事,并提出自己的感受或意见。这一步骤不仅能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自己的作品,还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最后,教师可以挑选一些优秀的作品进行全班展示,并讲解每个故事的创意点和亮点,升华教学效果。

结语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瑰宝,其以独特的魅力,在孩子们心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童话故事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语言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传递价值观念,完成道德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小组比赛、创编故事等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除了采取多样化的手段,教师在开展童话故事教学时,还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内化故事传递的道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刘亚雄,陈柳杭.“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童话单元教学的价值追求与实施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23(1):49-52.

[2]吕枫晨.大单元视域下的童话教学策略研究:以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童话教学为例[J].新教师, 2023(6): 32-35.

[3]郭凌云.统编版小学语文童话类文本教学策略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 2023.

[4]贺迎新.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童话教学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以长春市四所小学为例[D].锦州:渤海大学,2023.

[5]薛法根.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内涵解读与实践建构[J].人民教育,2022(13/14):23-25.

猜你喜欢

童话故事小学语文
童话阅读
童话故事引入美术教学的策略研究
让童话浸润童心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小学语文童话故事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