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漳州畲族蓝氏文化保护利用研究

2024-07-04邱添乾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5期
关键词:保护利用乡村振兴

【摘 要】福建省漳浦县赤岭畲族乡是漳州畲族蓝氏的重要发源地,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特色明显。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面对漳州畲族蓝氏文化原生环境日渐消失、文化传承后继乏人、文化资源利用水平较低等问题,需要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秉持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的原则,通过加强乡村发展规划和顶层设计、健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培育打造畲乡特色文化品牌、科学合理利用文化资源、完善文化可持续发展保障措施等,激活畲族蓝氏文化的生命力,助推民族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畲族文化;漳州畲族蓝氏;赤岭畲族乡;保护利用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05—034—0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催化剂和加速剂。历史长河中,漳州畲族蓝氏虽然长期深居闽南山区,但同样创造了丰富多姿的民族文化,为中华文化发展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乡村振兴背景下,探讨如何有效挖掘、保护并利用好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不仅对推动畲族蓝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更是助推畲族蓝氏乡村实现全面振兴的现实命题。

一、漳州畲族蓝氏文化的特色

漳州畲族蓝氏自宋元之际从江西迁入,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目前主要分布在漳浦县赤岭畲族乡9个民族村、湖西畲族乡5个民族村,龙海区隆教畲族乡2个民族村,以及华安县官畲畲族村、平和县土田畲族村等,总人口约5万人。地处漳浦县境东北部的赤岭畲族乡,是漳州畲族蓝氏的重要发源地。这里曾涌现出蓝理、蓝廷珍、蓝鼎元等名人,民族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众多,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一般文物点26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市级2个,县级10个。从某种程度上说,赤岭畲族乡是漳州畲族蓝氏文化的缩影和代表。其文化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蓝氏宗祠种玉堂、顶西蓝氏家宅为代表的传统建筑文化

蓝氏宗祠种玉堂是漳州畲族蓝氏的祖祠,也是重要的涉台文物。祠堂背靠大山,西南朝向,设计巧妙,布局独特,用工精细,风水形胜,汇集了建筑、雕刻、绘画等多种艺术和木作、石作、瓦作等成熟技艺,2009年被确定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顶西蓝氏家宅坐东北朝西南,由池塘、大埕、门厅、前庑廊、中堂、后庑廊、后堂和左右厢房等组成,当地俗谚称这座清初民居“有顶西富,也无顶西厝”,2013年被确定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赤岭现存其他古建筑还有蓝理府第(建于清朝,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石椅蓝氏种德堂(建于清朝,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墘蓝氏耀德堂(建于明朝,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等近20处。这些建筑对研究漳州畲族蓝氏的赓续传承、生存环境、发展生态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以“蓝氏三杰”为代表的历史名人文化和种玉堂家训文化

清康熙朝之后,漳州畲族蓝氏考取进士功名的有2人;任五品以上武官有20多人,享有“漳浦蓝氏多将才”之誉;4人事迹入典《清史稿》,其中蓝理、蓝廷珍、蓝鼎元3人史称“蓝氏三杰”。现存种玉堂内清康熙帝御赐给蓝理的“平台首功”“所向无前”匾,康熙帝、雍正帝分别御赐给蓝廷珍的“平台大将军”“治台名将”匾,雍正帝御赐给蓝鼎元的“筹台宗匠”“公正廉明”匾,诠释了“蓝氏三杰”的传奇故事、精神品格和文化内涵。另外,种玉堂《蓝氏族谱》中,记载和传续了畲族蓝氏的祖训、族约、家规,特别是种玉堂家训中“十宜十不宜之法戒”,为漳州畲族蓝氏从一个山乡小姓发展成为有重大影响的家族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以漳州辇艺、畲族蓝氏婚俗为代表的风俗礼仪和节庆文化

漳州辇艺在赤岭畲乡已流传500多年,每四年举办一次表演活动,2010年被列入漳州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辇艺由“辇”和“艺”两项组合而成,“辇”着重展示的是畲族蓝氏的农耕文明,带有体育竞技性质;“艺”则突出人物的搭配和化妆,体现畲族蓝氏男女少年的精气神。畲族婚俗是赤岭畲族乡富具民族特色的民俗,畲民结婚时,大门上和床楣上要粘贴写有“凤凰到此”等的红字条;新人内穿贴身白衣裤,新娘外穿凤凰装、头戴凤冠,新郎着长衫、戴礼帽,极具畲族风;婚娶要行六礼等。2020年12月,畲族蓝氏婚俗被列入漳州市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此外,赤岭畲族乡还有众多年节风俗及民俗、传统项目,有特色食品与手工艺制品20多种。这些习俗、文化已成为畲族蓝氏人情感寄托和凝聚乡愁的纽带。

二、漳州畲族蓝氏文化保护利用的短板和问题

近年来,国家和福建省出台了一系列指导和支持民族乡村加强文化建设的政策措施;漳州市及有关县区深入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在市场需求作用下,漳州畲族蓝氏乡村群众保护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不断增强,积极性大为提高。2012年,“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交流与合作基地”落户漳浦;2016年、2021年,蓝氏宗祠种玉堂先后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被漳州市授予确定为漳台交流基地;2019年,赤岭畲族乡建成闽台畲族博物馆,并参与举办了福建省第八届“三月三”畲族文化节、第十二届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丰收节等活动,进一步推进了闽台交流和畲族蓝氏文化的传承。但在调查中,笔者也发现,漳州畲族蓝氏文化在保护利用方面仍存在一些与乡村振兴、群众期盼不相适应的短板和问题,有待克服和补齐。

(一)文化原生环境日渐消失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近年来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以及现代文明交织、文化发展多元化、投入保障不足等因素影响,畲族蓝氏优秀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原生环境出现日趋退化的现象:传统民居已经被砖混结构、钢筋水泥结构的普通楼房所替代;畲语已被闽南话或普通话取代;民族服饰(畲服)已基本不穿戴;畲歌畲舞、畲族婚嫁习俗等民俗文化以及民间技艺等正在不断消失或被简化;节俗活动大多已无开展或不如以前隆重;一些文物古迹、历史遗址遗迹亟需维护和保护等。

(二)文化传承面临后继乏人

畲族舞蹈、地方戏剧、口述故事与传说等民族特色文化,以及畲族蓝氏特色食品与民族工艺等,不少存在传承“断代”的威胁;辇艺制作与表演、畲医畲药等也不同程度有传承与发展后继乏人的情况。这与民众生活方式的变迁和思想观念的改变、以及缺乏保护和激励机制密切相关。即便是婚嫁习俗,虽然仍因袭传统,但由于年轻人不愿学习传承,加之新风尚的提倡、新方式的流行,使得原本民族韵味浓厚的传统仪式逐渐失去了展演的平台。

(三)文化资源利用水平较低

不少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挖掘整理不到位,活态展示形式、方式单一,存在杂、乱、空的现象。文化内涵和文化场所有待进一步梳理、充实和规范。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严重不足,文化衍生品的生产、经营活动匮乏。一些节庆活动展现形式仍以畲民自娱自乐的方式存在。对外宣传推广力度不够,社会知名度、关注度不高。文化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少,项目落地难,可持续的长效旅游项目尚未形成。其中原因,有认识不足、定位不准因素,也有设计不够、人才紧缺、投入不足等问题,还有交通区位方面的短板。

三、乡村振兴视角下漳州畲族蓝氏文化保护利用的实现路径

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漳州畲族蓝氏文化保护利用,须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秉持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的原则,不断激活畲族蓝氏文化的生命力,逐步实现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

(一)加强乡村发展规划和顶层设计

坚持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绿水青山共生发展的理念,以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和谐统一为目标,对漳州畲族蓝氏乡村进行前瞻性、系统性和实践性规划设计,创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在原生地进行传承与再生产、运营的方式,实行内部融通、村际联合、内外联动,将物质文化遗产静态展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态展演有机聚合在“旅游—生活空间”范围内[1]。以赤岭畲乡为例,可以蓝氏种玉堂及顶西蓝氏家宅为核心,规划建设漳州畲族蓝氏文化生态保护区,依托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自然景观、原生态旅游观光资源和晚熟荔枝、油茶、蜜柚、畲药等特色农业产业,进行景区、景点建设,争创国家级旅游景区,实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开发利用的良性互动发展。

(二)健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

继续深入实施特色村寨建设工程,在村寨门、民居、景观步道、步行街区建设等方面,逐步恢复畲族风貌,并对名人故居和古建筑开展保护性修复。多措并举拓展文化展示空间,完善博物馆、展示馆及民俗文化活态体验区(园)等建设,积极探索云展厅、网上民俗馆、村史馆等数字化保护、传承模式。推进非遗文化弘扬传承大众化,以老带新培养培训非遗文化传承人,动员和鼓励当地民族文化持有者积极参与畲族蓝氏文化的创新和生产,持续推动畲族蓝氏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同时以申促保,做好具备条件项目的申遗工作。加强文化资源的搜集整理、研究阐释工作,深入挖掘其中内涵,不断创新内容和形式,为畲族蓝氏文化“活化”提供支撑。

(三)培育打造畲乡特色文化品牌

着眼于三个方向:一是“蓝氏三杰”文化。要把其中具有当代价值、教育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通过宣传宣讲、制作动漫影视、举办主题展览等形式,使其走向社会。同时以文塑旅,为乡村振兴服务。二是谒祖文化。盘活、发挥好种玉堂的族群联络沟通作用,广邀海内外蓝氏宗亲返乡谒祖,感受畲乡发展变化,并为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三是节庆文化。创新设计、组织开展畲族蓝氏民俗节庆活动,将民俗表演、民俗工艺展示和民族传统体育赛事等融合到节庆中,并加大宣传、展演、对外交流和产业化营销力度,进一步提升畲族蓝氏文化的知晓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四)促进文化资源科学合理利用

突出畲族蓝氏文化元素和内容,精心研制、推出主题旅游线路、旅游产品,结合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建设,配套完善展演展示和游憩设施功能,重点发展研学旅游、文化观光、健康养生等旅游产品,并带动生态农业和特色种养产业发展。主动向旅行社推介畲族蓝氏文化的旅游项目和产品,将民族乡村游、畲乡文化游列入旅游目的地,促进民族文化真正转化成乡村振兴的生产力。同时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文艺创作和文创设计,通过面向社会举办短视频、文艺创作比赛、旅游产品设计大赛等形式,广泛征集展现漳州畲族蓝氏文化的文化作品,开发附加值高的系列文创衍生品,实现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有机统一。

(五)完善文化可持续发展保障措施

一要健全经费投入机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畲族蓝氏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同时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畲族蓝氏文化项目建设,进行旅游开发或发展经营特色产业。二要健全利益分配机制。探索建立“有关部门+企业+乡村”的股份合作制模式,以有关部门为主导,明确各主体在资源管理使用中的的权利与责任,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共建共赢格局[2]。三要健全人才保障机制。建立民间艺人保障激励机制和灵活用人机制,采取就地培养、灵活引进、学用结合、志愿服务等方式,达到良性循环。四要健全宣传推介机制。既面向本地畲族群众开展本民族文化遗产及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又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力度,强化全媒体报道、互动化传播,助力民族文化和旅游宣传推广。

综上所述,民族文化是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软实力”。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面对民族文化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新问题,对漳州畲族蓝氏文化的保护利用,应该找准民族文化与民族乡村特色发展的结合点,让民族文化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在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美丽乡村、促进产业发展等进程中,发挥其精神激励、智力支持和道德滋养的作用,体现其应有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优势,为民族乡村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提供坚实的支撑力量。

参考文献:

[1]桂榕.重建“旅游——生活空间”:文化旅游背景下民族文化遗产可持续保护利用研究[J].思想战线,2015(1).

[2]卢福营,鲁晨阳.村落特色文化保护与开发的策略选择——基于浙江省江山市清漾村的调查[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19(4).

基金项目:本文系漳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乡村振兴视角下漳州畲族蓝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利用研究”(项目编号:LX22313021)。

作者简介:邱添乾,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负责人,副教授。

猜你喜欢

保护利用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广东省古村落现状与保护利用模式研究
三杨庄遗址保护现状及发展前景
关于博物馆产业发展路径的探索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与推进保定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