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合作模式,促进师幼互动

2024-07-03康海燕

教育家 2024年25期
关键词:师幼版块研修

康海燕

师幼互动是幼儿园过程性质量的重要要素,然而教师在师幼互动过程中存在较多困惑。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东陈乡中心幼儿园建立“高校+幼儿园”模式,着力于“师幼互动专项研修”,通过理论学习、案例分析、公开课研磨和个人实践与反馈四个阶段的贯通式学习,促进教师将理论知识有效转化为教学实践能力。

理论学习

我园组建了一支由教育专家和教师组成的核心研究小组,梳理专业知识,并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重新表述,帮助我园教师更方便地理解和掌握师幼互动理论。我园则通过教师访谈、教研活动等方式反馈学习中的困难和需求。以“解释思维过程”这一概念为例;首先,准确表述“解释思维过程”的定义;其次,理解这一概念的作用;最后,学习这一概念的使用情况。在学习后,我园收集教师在实践中与这一概念有关的困惑,反馈给核心研究小组。核心研究小组再对问题做出解答,由此形成正向循环。

案例分析

第一步,精选案例。核心研究小组精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名家案例,并截取视频片段,展示教师在真实学习情景中的具体做法。特别强调片段中的师幼对话,并将视频上传至园本研修平台供教师自主学习。

第二步,自主分析。教师根据要求开展自主学习,找出案例中围绕活动目标的关键提问、反馈和使用策略,并在园本研修平台留言分享,为集中教研提供数据和案例。

第三步,集中研讨。核心研究小组详细解析案例并与教师互动,对教师的留言做出反馈。在集中教研活动中,核心研究小组重点引导教师探索和讨论名家案例中的师幼互动策略,梳理策略的实际应用情况,找到最佳的实践方法,帮助教师打开思路。此外,通过对案例开展对比分析,明确指出普通教师与专家教师在教学理念和实践上的差异,使教师能够清晰地识别出自身在师幼互动中的不足。

公开课研磨

备课重设计分析。集体备课是教师基于核心经验制定活动目标、预设师幼互动策略的共同思考环节。在集体备课中,年级组长带领教师们分析备课要点,确保活动目标定位清晰、环节设计层层递进、师幼互动策略准确有效。

试教重修正优化。试教环节需要每位教师关注集体备课表中师幼互动片段的中心话题,形成从概念到情景运用、再到运用效果的闭环式思考,并分析策略运用的效果。

教研重反馈评估。教研流程包括梳理引领、研讨交流和作业反馈三个环节。在梳理引领环节,核心研究小组会帮助教师理清教学设计的流程和思路,确保各个环节的设计符合教学目标,与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需求;在研讨交流环节,核心研究小组会提供互动片段实录,要求教师现场分析,并加以优化;作业反馈环节则是核心研究小组即时反馈教师优化后的师幼互动片段,并结合该策略的理论部分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师幼互动。

个人实践与反馈

研修平台即时反馈。研修平台分为话题讨论版块、随手拍版块、园本课堂版块。在话题讨论版块,教师以小组为单位,在平台上发起讨论,分享教学实践和学习心得,专家实时介入,提出建议。在随手拍版块,专家点评教师上传的教学片段、教学设计和反思日志,使教师获得教学方法、课堂管理和学生互动等方面的具体指导,从而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教学策略。在园本课堂版块,专家点评教师的课堂实录,调整、完善教师的教学方法。

数据驱动持续跟踪。研修平台记录每位教师的研修历程,包括参与的活动、提交的作业和收到的反馈。核心研究小组根据这些数据,为每位教师提供个性化的发展建议。同时分析教师的学习路径和成长趋势,识别研修模式的优势和不足,再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调整研修内容和方法,确保研修活动始终符合教师的发展需求。

猜你喜欢

师幼版块研修
集体教学活动中提高师幼互动质量的策略研究
倾听儿童 相伴成长——“师幼互动”研修纪实
每章一练之“反比例函数”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科学与社会》“STS研究”版块2021年征稿启事
加大对“无抗”、“替抗”的产品的研发,润盈明年要在中草药版块再度发力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共享区域活动资源 滋长师幼幸福
师幼互动视域下幼儿教学活动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