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研究

2024-07-03冯晓颖

教育家 2024年23期
关键词:双减教师应目标

冯晓颖

作业是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在帮助学生培养习惯、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等方面有独特作用。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英语教师要对作业进行合理设计,确保作业既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能有效提升他们的学业水平和整体素养,真正实现减负、提质、增效。

遵循教学规律,合理设计作业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立各个知识的联结、形成系统知识体系的过程,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即意义建构。作业正是进行意义建构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师要充分发挥好作业的育人功能,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建构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作业设计前期,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确保作业量适中,能够起到预习新知识、巩固已学知识和促进知识内化的作用。作业设计中期,教师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循序渐进地增加难度,确保作业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作业设计中,教师应注重“七性”原则,即主体性、基础性、整体性、丰富性、差异性、综合性和重组性,确保作业内容能够全面覆盖知识点,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作业设计应体现“五化”策略,即生活化、情境化、趣味化、个性化和随堂化,增强作业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作业设计后期,教师应及时对作业设计进行反思和总结,通过对实践性作业的评估和反馈,不断完善和优化作业设计。针对课后实践性作业设计,教师可以采用以下五种策略:一是创设真实情境,解决实际问题;二是挖掘作业价值,实现立德树人;三是创新作业形式,促进学科融合;四是加强小组合作,提升英语核心素养;五是根据学情分层设计作业,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取得进步。

设计分层作业,体现任务个性化

初中英语分层作业是英语课程系统中的重要环节,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地复习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活动。在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中,学生个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等方面,所以即使是面对相同的作业任务,他们的学习成果也会因人而异。因此,英语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特征,依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科学合理地划分作业层次,精心编排作业的内容和形式,从而使不同水平的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完成相应的作业任务,减轻学习负担,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全面的发展和提升。

以珠海市金山实验学校为例,该校教师通过资料学习、亲身实践、分类整理等形式,设计出了一套基于深度学习的个性化课堂作业模式。每节课结束前,教师会预留五分钟进行随堂检测,批改后,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整体讲评,对个性问题则进行一对一辅导。在此基础上,减少学生的课后作业量,实现落实“双减”政策、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标。为了更全面地评估这种教学模式的效果,学校还特别设置了实验班和对照班开展对照实验,通过横向与纵向对比,结合实验数据,深入分析该模式对学生成绩、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的影响。最后,学校将课堂作业题集以及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经验在校内外进行推广,激发更多学生的学习热情。

开展形式创新,增加作业多样性

初中英语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依据英语课程标准的内容认真备课,研磨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要素,通过设计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活动,推动学生的核心素养在义务教育阶段得到持续的发展。同时,教师要有计划地减少学生的课后作业,注重作业的适切性和丰富性,达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初中英语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力求作业形式灵活多样。在听说作业方面,教师可要求学生通过听音频模仿语音语调进行信息获取(如听选信息和回答问题),理解主旨要义、关键信息和说话者意图,并进行信息转述。学生还可以将自己的回答录音形成音频作业。在阅读作业的设计上,教师应重视传授解题技巧的学案作业设计,如快速浏览题目、把握文章结构、定位关键词、理解复杂句式、推测生词含义等,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在写、演、画等作业的设计上,教师要立足教学实践,打破传统作业重复机械练习、枯燥乏味的局限,坚持自主性、趣味性、开放性和多层次性的原则,创新作业形式,力求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通过插画点缀,让作业更加生动有趣;通过表演英语课本剧,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展现文化自信。

设置丰富情境,提高作业趣味性

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需着重关注几个核心要素:作业的针对性、准备的周密性、内容的系统性、流程的规范性、资源的多样性以及成果的全面性。尤值一提的是,在作业设计中也要体现情境的趣味性。通过创造有趣的情境,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作业,感受学习的乐趣和价值。

以珠海市三灶镇中心小学为例,该校在“生长课堂的实践研究”中,秉持“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注重作业形式和内容与学生生活的紧密结合,从主题入手,让作业成为连接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纽带。通过设计延伸性的作业,如读后续写、撰写读书心得、提出读书疑惑、搜集感兴趣的作家资料、介绍自己喜爱的人物等,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鼓励他们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在作业中展现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和创造力。

实现学科融合,体现作业综合性

珠海市金湾区外国语学校在推进学科融合型作业设计时,采取了以单元为单位的策略。首先,教师会进行单元分析和学情分析,明确本单元的教学主题、重点及难点,并将二者作为设计作业的重要依据。然后,立足单元主题,教师会寻找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点,通过跨学科的知识交融,最终确定作业目标。这些作业目标有主次与难易之分,不仅包含学科内的能力训练点,还体现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整体要求。接下来,在作业目标的指导下,设置有选择性和层次性的作业内容,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并完成作业。最后,通过可操作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同时,根据这些反馈,教师可以对作业目标和作业内容进行动态调整与优化,确保作业设计的灵活性和科学性。

在作业内容部分,根据作业成果和学生反馈,教师可对其所包含的细项加以完善,明确具体内容、使用说明、设计意图、评价标准和目标指向五个部分。其中,具体内容部分明确规定了作业的具体任务和要求,使学生清楚地知道需要完成什么;使用说明即作业的使用建议,介绍该项作业的使用时机(作为课前预习、课堂练习或课后作业)和完成时长,一方面给使用者以便利,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明确每项作业的时间投入,提高学习效率;设计意图则从素养和能力训练的角度分析题目的作用,从“双基”目标出发,逐步拓展到三维目标,最终指向核心素养的培养;评价标准是指每一项作业内容都附有相应的评价表,作为反馈的基点和学生高效高质完成作业的指引点;目标指向则是作业的目标表,确保作业目标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

落实多元评价,提升学生内驱力

在大单元主题学习中,过程性评价至关重要。为了全面、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应通过多元主体交叉评价、设计评价量表等多种形式,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评价体系,确保评价标准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将评价贯穿整个单元主题教学的始终。通过持续关注学生的生成性表现,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提升能力。通过不断优化的评价体系,进一步促进教师提升教学和作业设计质量,构建充满活力与智慧的课堂。

猜你喜欢

双减教师应目标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我们的目标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