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理解的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策略
2024-07-03黄良杰
黄良杰
摘 要:生物概念是高中生物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串联生物知识体系的主要脉络,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生物学科的整体把握、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育人目标的实现.对此,教师需要优化创新教学模式方法,引导学生从浅层记忆转向深度理解,从而强化学生知识基础和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能力.基于此,文章深入探讨基于深度理解的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策略,旨在通过创设情景、问题驱动、借助科技手段、关联拓展视野、实践整合应用及多元评价,全面推动学生深度学习生物概念,以促进其生物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高中生物;深度理解;概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4)15-0143-03
传统的生物概念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对概念深度讲解不足、研究不透彻的问题,导致教学活动更多停留在对概念的表面解读和机械记忆层面.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缺乏对概念实质内涵的深度探索和兴趣激发,往往表现出对概念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认知层次浅显的现象.鉴于此,教师亟需革新生物概念的教学策略,破除传统教学桎梏,提升教学效能,激发学生对生物概念学习的内在热情,促使他们在理解与运用概念的过程中达到更高层次的认知发展.
1 基于深度理解的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的实践意义
深度理解教学理念鼓励学生从生物基本概念出发,通过系统化、深入化的学习过程,逐步揭示生物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生物现象的特性和共性,学生能够在抽象与具象之间建立起桥梁,切实理解生物概念的内涵、外延及其在生物知识体系中的角色和联系,进而能够理解与建构生物知识网络体系[1].
2 基于深度理解的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
2.1 创设情景,激活深度学习动力
在深度理解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与生物概念紧密相关的情景,将抽象的生物概念转化为直观易懂的情境,从而降低学生理解难度.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唤醒他们对生物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索,激发其内在的学习驱动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以下均为此教材)“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概念时,教师可以引入日常生活中的食品发酵过程,如面包发酵或者酸奶制作的例子,让学生了解酵母菌或乳酸菌等微生物在细胞层级上的代谢活动如何影响食品的品质变化.接下来,教师可以进一步展示不同生物体内细胞工作的动画视频,比如人体血液中红细胞运输氧气、肌肉细胞收缩等现象,强调所有生命现象都是基于细胞这一最基本单位运作的结果.通过这些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情境设置,学生能更直观地感知到细胞作为生命系统基石的重要性和普遍性,从而激发他们从生活实际出发,对“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这一概念进行深入探究与理解.
2.2 问题驱动,推动深度理解批判
在深度理解模式下,教师应精心设计具有一定挑战性和开放性的问题链,引导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对生物学概念进行深入探究与辩证分析[2].通过连续追问、因果推断、逻辑推理等形式,促使学生主动质疑、批判现有知识,挖掘生物概念背后的深层原理和内在联系,从而实现对生物概念的深度理解和灵活运用.
例如,在教学“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概念时,教师首先可以抛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如“为何不同类型的细胞形态各异,却都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是如何在生物界中体现出来的?” 学生在面临这些问题时,会自发地去查阅资料,观察不同细胞的显微图片,对比分析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接着,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尽管细胞形态各异,但所有细胞都包含哪些共同的基本结构?这些共同点如何支持它们行使生命活动的基本职能?在这些问题的驱动下,学生需要逐步展开对细胞膜、细胞核、细胞器等基本结构的深入探究,通过因果推断和逻辑推理,理解这些结构在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他们也会批判性地思考已有的知识,尝试解释细胞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生物学原理,并举出更多的生物实例加以佐证,从而实现对“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这一概念的深度理解和灵活运用.
2.3 借助科技,强化概念直观理解
在新课标强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倡导下,教师可以借助科技手段革新教学方式,通过整合图文声像多元表现形式,并结合放大、缩小功能展现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视角,或者运用仿真虚拟技术生动再现微观世界,从而将抽象复杂的微观生物知识直观化,以此促进学生对生物概念的深度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教授“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概念时,针对核酸的分布及其在细胞内的精细结构,教师可利用电子白板的互动性,展示高清图像和动态示意图,让学生清晰地看到DNA在细胞核内以及RNA在细胞质中的分布状态,甚至通过三维动画演示染色体、染色质结构以及核仁与核糖体的关系等.此外,教师也可以借助先进的虚拟软件模拟核酸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使学生目睹DNA如何储存遗传信息,并通过RNA将遗传信息转移到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中,形象地展示出核酸在遗传、变异以及调控蛋白质表达上的核心作用.
2.4 关联拓展,引导构建概念网络
深度概念教学强调的不仅仅是对单个生物概念的深入认知,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领悟这些概念在生物整体知识体系中的定位和功能.生物学中的概念其实都是相关关联的完整系统,如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等[3].因此,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超越对单个生物概念的孤立理解,还要对相关生物概念进行横向与纵向梳理,揭示概念间的内在联系与逻辑结构.这将会促使学生在理解概念本质特征的同时,能主动发掘并建立起概念间的桥梁,构建起有序、立体的生物概念网络体系,进而推动生物学科整体知识结构的深度学习与理解.
例如,在教学“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概念时,教师可以关联前一章节所学的被动运输概念,进行对比和拓展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将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两者相联系,共同放置于细胞物质运输这一大框架之内,明确二者皆为细胞物质跨膜运输的基本形式.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阐明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中的协助扩散共享的一个特点,即“都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但主动运输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依赖细胞内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完成物质逆浓度梯度的运输.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基于这些关联与区别,运用思维导图自行构建关于细胞物质输入输出更为完善的概念知识体系,从而实现生物概念的深度理解和网络化建构.
2.5 实践探究,强化概念深度运用
新课标指出高度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践经历,强调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或完成工程学任务,加深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提升应用知识的能力.在此指导下,教师应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各类生物综合实践活动,将抽象的生物概念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鼓励学生运用所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以检验和巩固理论阶段获取的生物概念知识,促进其内化为自身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并不断提升对概念的深度理解与灵活应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光合作用的原理与应用”概念时,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比如参观温室大棚,观察并记录不同光照强度、温度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通过测量叶片的光合速率,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光合作用原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其次,教师可以设计实验室探究活动,让学生亲手操作实验,如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探究CO2浓度、光照强度等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通过动手实践,深化对光合作用概念中光反应、暗反应等环节的理解.此外,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设计和实施一项小型的光合作用改善方案,如优化家庭室内绿植布局以提高空气质量,或者针对校园绿化提出光合作用最大化建议,借此机会让学生运用光合作用原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从而达到提升概念深度理解与灵活应用能力的目标.
2.6 多元评价,追踪深度学习效果
新课标倡导建立主体多元、方式多样的评价体系,推进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评一体化[4].因此,在基于深度理解的高中生物概念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形式和标准的评价手段,包括但不限于理论考核、实践操作、口头报告、小组协作、项目设计等多种评价方式,以全面反映学生对生物概念的理解深度、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要鼓励学生进行自评、互评,以提高评价的客观性.通过多元评价体系,教师能准确把握学生在概念深度学习过程中的强项与薄弱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发展,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对于上述的实践探究教学,教师不仅可以依据学生对光合作用理论知识的笔试考核成绩,还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验室操作光合作用实验时的表现,评价其对光合作用原理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提交口头报告,分享他们在探究过程中的发现、疑惑与解决方案,或者鼓励学生撰写实验反思报告,评价自己和其他同学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以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与批判性思维能力.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秉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问题驱动推动深度理解,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强化微观概念理解,关联拓展概念网络,组织综合实践强化概念深度运用,并通过多元评价系统持续追踪学生的学习进展.唯有如此,才能切实推动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的高质量发展,为培养兼具深厚学科素养与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吴锦锋.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生物概念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J].教师,2021(09):69-70.
[2] 周静.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策略[J].高考,2023(33):57-59.
[3] 王剑锋.基于生命观念的高中生物概念深度教学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20(10):29-30.
[4] 苏楷星.新课标背景下高中生物推进概念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J].家长,2023(27):162-164.
[责任编辑:季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