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

2024-07-01吕荣荣

关键词:传播力品牌媒体融合

【摘   要】   科技期刊是科研成果传播的载体,同时也是科研工作者了解学术热点和科技前沿信息的媒介,分析我国科技期刊编辑出版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和发展趋势对于提高科技期刊质量非常重要。通过文献计量工具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13.1.1-2022.12.31期间的科技期刊编辑出版方向高频被引文献进行可视化计量分析,得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编辑队伍建设、媒体融合发展、科研诚信和科技期刊品牌建设与营销这几个方面,未来的发展趋势集中在媒体融合以及增加科技期刊的品牌影响力、传播力等方面。

【关键词】   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品牌;传播力

Research Status, Hotspot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Sci-tech Journal Editing and Publishing in China: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iteSpace Software

Lyu Rongrong

(Langfang Normal University, Langfang 065000, China)

【Abstract】    Sci-tech journals are the carriers of the dissemin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results, and the media for researchers to understand the academic hotspots and cutting-edge inform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analyze the research hotspot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in the field of editing and publishing of sci-tech journals in China. In this paper, the literature metrology tool CiteSpace software is used to make a visual metrology analysis of the frequently cited literature in the publishing and editing direc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s in the CNKI database during the period from January 1, 2013 to December 31, 2022.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research hotspots in this field mainly focu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ditorial team, media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scientific research integrity and brand construction and marketing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focuses on media integration, increasing the brand influence and communication power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s.

【Key words】      sci-tech journals; media convergence; brand; transmissibility

〔中图分类号〕  G3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 3229(2024)02- 0101 - 06

[收稿日期]   2023-11-25

[作者简介]  吕荣荣(1986- ),女,硕士,廊坊师范学院期刊部编辑,研究方向:期刊编辑出版。

0     引言

科技期刊是科研成果发布和传播的平台,同时也是科研工作者交流的媒介。科研工作能够健康高速地发展离不开科技期刊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品质和国际影响力,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指导文件。2019年8月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强调,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夯实进军世界科技强国的科技与文化基础。[1]2019年 9月,中国科协等七部门联合启动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该计划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核心目标,推动我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服务科技强国建设[2]。充分挖掘已有的关于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专业高频被引文献信息,通过文献统计学和科学知识图谱,利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可以对科技期刊编辑出版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发展趋势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以此促进科技期刊编辑出版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以期达到提高科技期刊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的目的[3]。

CiteSpace是由陈超美教授开发的文献计量分析和科学知识图谱绘制软件,能够通过共现网络可视化来展现某发展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动态。王娟等基于CiteSpace软件对教育大数据的热点和趋势进行分析[4];辛伟等基于ISI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的CiteSpace分析军事心理学的研究热点[5];洪波等基于CiteSpace软件对我国意识形态进行知识图谱分析[6];张增可利用CiteSpace对植物功能性状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7]。目前,该软件在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计算机科学、教育学、心理学、文献计量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目的

为探析近十年科技期刊编辑出版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和发展趋势,本文对科技期刊高频被引文献进行分析,主要从高被引文献基本情况、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关键词突现层面进行信息整合和数据挖掘,归纳出科技期刊编辑出版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以及发展趋势。

1.2   数据来源

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在中国知网(CNKI)中选择“高级检索”类型,选择“关键词”进行检索,关键词选择“科技期刊”,发表时间选择2013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检索日期为2023年10月10日,删除增刊、书讯、消息、征稿启示等非研究论文和综述,共检索出文献9924篇。为避免文献中大量噪声数据增加分析和可视化图谱的绘制难度,将文献按照被引用强度从高到低进行排序,选择前300篇高频被引文献作为研究对象。被引频次是评价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高被引文献中的观点知识往往是该研究领域的研究基础,因此高被引文献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该研究领域的情况[7]。

1.3   研究方法与工具

使用CiteSpace-6.2.R2软件,利用JAVA语言进行可视化分析。将中国知网(CNKI)数据检索的数据导入CiteSpace软件,各参数设置如下:将时间跨度设置为2013-2022年, Year Per Slice为1, Node Types选择Key Words, Pruning 为Pruning Sliced Network。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高被引文献基本情况

2.1.1   发表时间分析

将2013-2022年高被引文献进行整理,利用CiteSpace软件统计每年的发文量,结果如表1所示。在2013-2015年高被引文献发文量较高,2016-2018年发文量有所下降,但是2019年有一个飞跃性提升,可能是由于2019年印发了《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1],同时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等相关政策性支持,提高了专家学者对科技期刊领域研究的关注度。2020-2022年,文献数量减少可能与论文从刊发到被引存在时滞性有关。

2.1.2   主要来源机构分析

将原始数据中的 “作者单位”进行合并同类项导入CiteSpace软件,提取各机构出现的频次、年份和半衰期,如表2所示。通过发文机构出现频次和半衰期可以看出发文机构主要集中在相关科技信息收集中心、杂志社编辑部出版集团相关出版单位、高等院校相关专业院系等单位。频次表示作者工作机构出现的次数,前三位为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杂志社、《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编辑部,说明近十年内科技期刊高被引文章出自这三个单位的频次较多,这三个机构在科技期刊出版领域影响力较大。半衰期是反映发文机构影响力持续时间的重要指标之一,半衰期越长,证明发文机构的影响力持续时间越久。《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编辑部、中华医学会杂志社、重庆交通大学《应用数学与力学》编辑部影响力持续时间最长。而福建工程学院人文学院和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出版传媒集团出现频次较低,影响力持续时间较短。

2.2   高被引文献来源期刊分析

将文献来源的主要期刊进行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发表文章数量遥遥领先的是《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和《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主办的第一个面向全国的综合研究科技期刊的学术期刊[9] ,主要开展科技期刊研究,宣传贯彻国家有关期刊工作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同时也是广大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发行人员以及管理工作者的交流沟通平台。 《编辑学报》是由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主办的专业学术性期刊,是我国信息与知识传播类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多种权威学术检索与评价数据库收录,已成为我国编辑界的权威性学术期刊[9]。高被引文献大多数发表在《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和《编辑学报》这两种刊物上,其他几种刊物也是业界的专业性刊物。由于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有很强的实践性和专业性,因此要想分析该领域研究热点应对表中所列刊物多加关注。

3     高被引文献内容知识图谱分析

3.1   关键词共现分析

关键词、词频、中心度和出现年份可以反映出研究者在一段时间内共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  CiteSpace软件分析词频、关键词可以显示文章核心要义。在剔除“科技期刊”等研究意义不大的关键词后, 对2013-2022 年出现频次在前14位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具体结果见表4。关键词的频次表示检索论文中关键词出现的次数。中心度是指论文关键词在网络中权重指标,可借此评价文献的重要性,中心度越强,表明该关键词与其他关键词共现的概率就越大,中心度超过0.1的节点为关键节点。频次和中心度皆高的关键词一般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媒体融合”“新媒体”“数字出版”“微信”“同行评议”“编辑”“青年编辑”“大数据”“知识服务”“国际化”“数字化”“学术会议”“学术不端”“审稿专家”等关键词能看出近年来科技期刊的热门研究方向,这与谢文亮等[11] 的研究结果一致。

同时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图中节点的大小代表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节点之间连线的粗细代表共现关系的强弱。可以看出“融合出版”与“知识服务”“增值出版”“增值服务”“影响因子”“国际化”“传播力”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这也证明了从传统出版到简单数字化出版再发展到媒体融合出版的发展进程中,这些方面取得了飞跃的发展。2022 年 4 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国家从顶层设计上对未来一段时期出版深度融合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要求出版业以理念更新、机制创新、技术革新、人才出新推动出版融合走深走实,实现出版业高质量发展[12]。科技期刊从简单的数字化出版到媒体融合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走向深度融合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媒体融合高质量发展需要在保证论文内容优质的前提下,深度挖掘论文以及作者对论文的进一步解读,编辑对文章进行可读性加工,使读者可以高效、便捷地获取论文相关信息。在作者、读者服务等方面提升了“增值服务”“增值出版”。比如利用微信公众号、期刊网站、OSID开放科学计划、二维码、APP等方式,以科技论文的文字、图表为基础,通过视频、音频为专家学者提供知识服务。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使得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国际化、传播力都得到很大的提升。 “青年编辑”和“人才培养”关联性较强。2021年5月1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印发的《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通知中提出“深入开展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教育实践,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水平办刊队伍”。[13]可见国家政策方面对科技期刊的编辑队伍建设非常重视。高水平编辑队伍是高水平科技期刊的重要支撑力量。同时青年编辑是编辑队伍的生力军,而现阶段青年编辑在思想政治水平、审稿编辑加工能力、数字化知识和技术储备需求等很多方面存在不足,因此与人才培养关联就非常紧密。青年编辑队伍人才建设要从职业使命感、业务能力、学术能力、数字化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学术质量”“审稿专家”“学术不端”关联性比较大,说明科研诚信也是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随着科技期刊学术不端行为治理深度广度逐渐加大,期刊学术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3.2   关键词聚类分析

关键词聚类图谱可以反映聚类间的结构特征。 关键词聚类图谱如图2所示。Modularity:聚类模块值(Q值)=0.8138>0.3表示聚类结构显著;Silhouette(S值)=0.9691>0.7表示聚类令人信服。

类型1为聚类#8“编辑”,主要包括编辑、青年编辑、人才培养等关键词。付中秋[14]认为期刊编辑的综合素质包括人文素质、科学素质、编辑实务技能、思想道德素质等。随着科技发展带来的媒体融合和知识经济发展还要求编辑具有数字出版能力和创新意识。编辑队伍建设既应该关注成熟编辑的身体健康和长期工作产生的职业倦怠问题,又要关注青年编辑的成长与发展问题。代艳玲等[15]提出了青年编辑需要提升选题策划能力、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和经营能力。

类型2为媒体融合,包括聚类#0媒体融合、聚类#1国际化、聚类#2微信、聚类#3区块链、聚类#4新媒体、聚类#6数字出版、聚类#7大数据、聚类#10媒介融合、聚类#11抖音。 媒体融合不是简单的传统纸质出版的数字化,而是整个出版模式的改变。基于网络的数字出版平台改变了作者的投稿模式,比如国外的Mendley平台,其服务贯穿论文发表的全过程,作者可以在平台完成论文的出版与管理工作。媒体融合也重塑了编辑的工作模式,在选题策划、约稿组稿、期刊传播等各个环节起到关键作用。但是我国的媒体融合出版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相关制度不完善,复合型人才短缺,版权保护难度大,数据库建设不完备,技术瓶颈等,媒体融合仍然是科技期刊出版的研究热点。

类型3为品牌,包括聚类#5品牌、聚类#9同行评议、聚类#12品牌营销。科技期刊品牌建设的影响因素包括期刊品质、人才因素、品牌形象培育与品牌营销。期刊品质是由论文的学术质量和创新性决定的,要充分发挥编辑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编委会学术带头人作用,调动其组稿审稿积极性。人才因素包括学者化的编辑队伍,高层次、国际化的期刊外部编委和审稿队伍。品牌形象的培育主要由期刊的质量、特色和影响力决定,品牌营销的关键是宣传,如何在读者和作者心目中建立起创新严谨负责的品牌形象是科技期刊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3.3   关键词突现分析

突变词是指在短时间内出现次数多或使用频率较高的关键词。 突变词检测一般包括强度和年代分布, 反映一段时间内研究的前沿和发展趋势。 研究前沿的主题及关键词突现率情况见图3。

由图3可以看出,2013-2014年的突变词为“数字化”“开放获取”,突变强度比较强,说明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发展早期是以数字化出版为研究热点;2013-2016年突变词为“微信”,突变强度很强,而且持续时间较长,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成为宣传期刊,为作者和读者服务的重要交流平台;2017-2018年突变词为“选题策划”,突变强度较强,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选题策划是保证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前提条件;2017-2019年“知识服务”“增强出版”“工匠精神”突变强度较强,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发展,为作者和读者提供知识服务等越来越受到关注;2013-2022年突变词为“媒体融合”“品牌”;2018-2022年突变词为“传播力”。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媒体融合一直是学者研究的热点,融合发展促进了期刊的传播力和品牌建立与营销。持续到现在的关键词主要包括“融合出版”“品牌”“传播力”,这些方面仍然是科技期刊出版关注的研究趋势。

4     结语

本文利用CiteSpace 文献统计学软件,对中国知网科技期刊出版编辑高被引文献进行分析。从高被引文献基本情况、关键词频度及中心度、关键词共现分析、关键词突现分析等方面进行统计,得出如下结论:(1)科技期刊编辑出版领域的高被引文献每年的发文量稳定,会受到相关政策的影响,影响力比较大的发文机构主要包括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杂志社、《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编辑部,来源期刊主要是《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学报》《科技与出版》《出版发行研究》等;(2)该领域研究热点可以归纳为编辑队伍建设、媒体融合发展、科研诚信和科技期刊品牌建设与营销;(3)未来的研究趋势集中在媒体融合、品牌、传播力三个方向。本研究科学地展现出科技期刊出版编辑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和发展趋势,可以为相关学者和编辑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后续还会对国外科技期刊出版领域高被引文献进行分析,并与国内研究进行对比,以期探索科技期刊发展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EB/OL].[2019-08].https://www.cast.org.cn/xw/ TTXW/art/2019/art_b5da1323b57c4d16b77

9172ad533cd88.html

[2] 张晓宁. 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J].传播与版权,2022(12):84-86.

[3] 刘静,翟亚丽,朱琳,等.我国科技期刊融合出版研究现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30(5):487-493.

[4]  王娟,陈世超,王林丽,等.基于CiteSpace的教育大数据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 2016, 26(2):7-15.

[5] 辛伟,雷二庆,常晓,等.知识图谱在军事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基于ISI 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CiteSpace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2014,22(2):334-347.

[6] 洪波,杨柳.基于CiteSpace的我国意识形态知识图谱分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1):9.

[7]  张增可,王齐,吴雅华,等.基于CiteSpace植物功能性状的研究进展[J]. 2022.DOI:10.5846/stxb201809172031.

[8]  李堃,师曾志.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的作者特征,主题分布和未来发展——基于高被引文献的CiteSpace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3,34(10):1347-1355.

[9]  徐红星.《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2012年核心作者群的分析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3, 24(6):5.

[10] 张建合.《编辑学报》高被引论文分析[J].编辑学报, 2010,22(6):3.

[11] 谢文亮,翟欣,姚伟欣,等.编辑出版类 Top100高被引论文的分析及启示:以科技期刊为主题的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0,31(12):1515-1527.

[12]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EB/OL].[2022-04].https://www.gov.cn/xinwen/2022-

04/24/content_5686923.htm.

[13] 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EB/OL].[2023-05-25].https://www.https:xinhuanet.com/2021-06/25/c_1127598744.Htm.

[14] 付中秋.强化编辑职业道德 净化科研学术领地[J].编辑学报, 2008, 20(4):2.

[15] 代艳玲,朱拴成.提升期刊学术质量与影响力的方法与途径——选题策划与组稿[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5, 27(2):157-161.

猜你喜欢

传播力品牌媒体融合
新余广电新媒体的探索与实践
品牌包装设计中的色彩研究
我国新闻网站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从电影到品牌:看黄渤的“品牌化”之路
旅游经济
电子商务环境下品牌建立探讨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影像的力量源于用心交流,用爱拍摄
《承德日报》:舞好“指挥棒”定好“风向标”提升传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