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庄子》内篇中的孔子形象
2024-07-01郑雯潇
【摘要】在《庄子》内篇所塑造的众多人物中,作为儒家圣人的孔子是其中最有分量的人物形象之一,其不仅出现次数多,且呈现出了多种不同的形象特点。这些形象大致可分为悖离于道的儒者形象、虚心求道的儒者形象以及道家思想的代言人这三类。而庄子之所以改塑孔子形象,一是出于写作与论证上的需要;二是庄子对孔子的欣赏与认同;三是儒道思想存在相通之处。这也反映出了庄子对孔子的态度,即庄子虽不认同孔子的一些思想,但对孔子本人是欣赏尊重的。
【关键词】《庄子》;孔子;儒道
【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23-0067-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23.020
今本《庄子》是由西晋时期的郭象所编订,内容包括内七篇、外十五篇、杂十一篇。关于这些文本的作者问题,目前学界的主要意见一般以为《庄子》内篇是庄子本人所作,而外篇和杂篇的作者则是庄子后学。如王夫之就具体指出内篇与外篇存在的不同,认为内篇的语言灵动,意义比较连贯,主旨更鲜明,前后逻辑相通,而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所以应是出自庄子[1]23-24。陈品卿先生也认为内篇应为庄子所著,其中掺杂一些后人的文字,可视为庄子思想。而外篇和杂篇则或是庄子弟子所作,或是后世学庄者推衍庄义所增补,或是后人误增。除一些误增以外,其余皆体现了庄子思想[2]。鉴于此,本文将从《庄子》内篇入手,探究内篇中的孔子形象。
一、《庄子》内篇中的孔子形象类型
在《庄子》内篇中,孔子有时是作为儒家代表,持有儒家思想,而表现出对道家学说的不理解;有时是作为虚心的求道者,虽然还尚且不能体会大道,但是却对道家学说表现出了向往和认同,表达了想要向道家学习的愿望;而在更多的情况下,孔子化身成为了得道高人,发表道家观点,代道家立言,完全成为道家思想的代言人。
因此在庄子笔下,作为儒家圣贤的孔子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形象,且这三类形象呈现出不断发展的趋势。
(一)悖离于道的儒者形象
在《庄子》内篇中,庄子首先把孔子塑造成一个悖离于道的儒者形象,借此来宣传道家学说,帮助庄子阐述“道高于儒”的观念。
这一种形象在《齐物论》中有出现。在这一章节中,孔子并没有直接露面,主要出现在谈话之中。在这则故事中,庄子通过瞿鹊子和长梧子的对话塑造了一个道家圣人的形象。作为圣人,他能够做到无为,顺应天地自然,不追名逐利,不回避灾害,不刻意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去追求道,因此能够使个人的意欲抛开。而孔子认为这一言论是“孟浪之言”,这种所谓的圣人也是荒诞的。紧接着长梧子说:这些话即使是黄帝也会疑惑,孔子他本人又怎么能理解呢?[3]99这里的孔子很明显还秉持着儒家观点,以儒家形象出现,尚未得道,因此并不能理解道家思想。
(二)虚心求道的儒者形象
在庄子的刻意设定之下,孔子并非一直都以一个不知“道”的儒者形象存在,在一些篇章中,他虽然作为儒者,秉持儒家的传统观念,但同时也表现出对道家思想的认同,甚至还会积极主动地向这些道家人物学习。这里的孔子形象有别于历史上真实的孔子,更多的带有虚构和想象的成分,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阐述庄子自己的观点。
如在《大宗师》中有一则故事讲述的是在子桑户去世后,孔子让自己的弟子子贡去帮助处理丧事,子贡去后却发现孟子反和子琴张作为子桑户的朋友,并没有表现出悲伤的情绪,反而是“临尸而歌,颜色不变”[3]267,感到十分不解,认为这样做并不合乎礼节,于是回来就询问孔子。对此,孔子认为自己是方内之士,不同于孟子反和子琴张所代表的方外之士,言语之间很明显地表现出对孟子反和子琴张的认同,认为他们能够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因此已经看淡了生死,不会顾及生死的先后顺序,并能够冲破世俗礼教,逍遥于天地之间[3]268。而与此相比自己只是“游方之内”的“天之戮民”,远远比不上那些代表道家思想的方外之士,并表示“吾与汝共之”,想要带领自己的弟子一起共同追求方外之道。可见孔子对于道家思想的欣赏与向往。
由此可见,这部分的孔子自觉所持的思想与道家相背,感慨自我之“陋”,并且希望能够通过学习积极地向道家靠拢。这样的形象塑造,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宣扬道家学说。试想,作为儒家圣人的孔子都如此热衷推崇道家,足可见道家思想的独到之处;另一方面,这样的塑造也在一定程度上比较符合孔子本身虚心好学的形象。在众多历史记载中,孔子不仅是博学多识的万世师表,更是不耻下问的好学者。
(三)道家思想的代言人
在《庄子》内篇中,为了更好地宣扬道家思想,庄子还对孔子进行了艺术化的改造,使孔子变为道家思想的代言人,以孔子之口来阐述发扬道家思想,使得孔子的形象也更多地带上了道家色彩。
如在《人间世》中“颜回见仲尼”一节。由于卫国的国君非常残暴,因为他的一些不当而轻率的政策,造成了百姓大规模性的死亡。颜回希望通过自己的劝谏,改变这个君主的秉性,从而拯救这个国家。面对弟子颜回满腔热血想要改造卫国国君的决心,孔子并没有给予赞扬和鼓励。反而认为颜回去了恐怕会使自己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之中。之后又提出了古时候的至人是要先保全充实自己,之后才会去考虑帮助别人的处世原则[3]134。这一思想与儒家所倡导的价值取向截然不同,体现了儒道的对立。
接着对于颜回提出的几个与卫国国君沟通的方式,孔子都一一的否定,指出这几种方法虽然能够让自己免于灾祸,但十分浅陋,并不能够真正的从内心去感化国君。而要想成功达到自己的目的,关键是实现心斋,也就是告诫颜回必须要抛开心中的欲念,放空心灵,从而能够接纳万物,与自然合一,达到一种内心空明的境界[3]147。之后他告诉了颜回在心斋之后跟这种君主相处的方法:要做到不被君王的威名所慑,如果君主能听得进去,你就去劝谏,如果他不愿意听你就停止。一切都顺其自然,这样就近乎真正的大道了[3]148。只有这样保持一种宁静虚无的心境,才能保护自己免受卫国暴君的伤害,从而在复杂的人世中得以保全自身。
这里的孔子一改以往积极入仕,满怀救国之志的形象,反而更加的冷静,劝弟子不要执着的追求名与实,而要认清局势,明确怎样做是有意义的,学习在复杂的社会中保全自我。而这里的颜回则反而更具有历史上真实的孔子的性格,主张“治国去之,乱国就之,医门多疾”[3]132,不畏惧任何艰难险阻,知其不可而为之,勇敢地去实现自己的救国理想。
综上所述,《庄子》内篇中所塑造的孔子形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转化过程,他先是站在儒家的立场上,秉持儒家思想,表现出对道的不理解,而后又认识到自己所信仰的积极入世的思想在乱世之中很难从根本上实现,于是开始虚心求道,想要改变自己,不断地向道家靠拢,最终彻底成为一个得道者,开始阐述道家思想,成为道家的代言人。
二、《庄子》内篇改塑孔子形象的原因
上文已经提到,《庄子》内篇中的孔子大部分是出于作者的虚构和想象,与历史上真实的孔子差异很大,并且在书中这三种孔子形象之间也存在很大的不同。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写作、论证上的需要
孔子一直以来都被视为是儒家的至圣先师,地位超然,在孔子的影响下,儒家学说在社会上也有很高的地位,而与此相比,道家学说在当时的影响力就要大打折扣。因此,庄子通过在自己的著作中改塑孔子形象,从而宣扬自己的学说,抬高道家思想的地位。以虚构的孔子的言论和事迹来论证自己的学说,可以说是借势而为的聪明做法。
从写作方法上来说,在《庄子》中有“三言”之说,也就是寓言、重言和卮言。《庄子·天下》篇有言:“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3]1098关于重言,陆德明曾说:“重言谓为人所重者之言也。”[3]947也就是借助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来立言。从这个角度来说,庄子借用孔子形象,就是一种“重言”。即通过儒家先圣孔子之口来为道家学说立言,从而引起关注,最终达到传播道家思想的目的。
从思想上来说,儒道两家存在着天然的分歧,庄子是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强调出世,更追求无为与自由,顺应自然。在乱世之中表现得更为冷静,如果没有把握去做出改变,他们更愿意顺应天命。而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则是一种入世的思想,强调不改初心,坚守自己的政治理想。因此庄子花费大量笔墨来写孔子,首要目的是为了写作、论证上的需要,他刻画出了既有儒者的个性同时又代道家思想立言的孔子形象,首先肯定了儒家思想中的一些合理的成分,同时又借助孔子来批判儒家思想中一些不足之处,宣扬道家学说。这样使得孔子的形象更加真实,论证也更有说服力,也能让读者进一步相信“道高于儒”。
(二)庄子对孔子的欣赏和认同
庄子与老子虽然被后世合称为“老庄”,同样都作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但实际上老子在《庄子》中出现的次数远远不及孔子。可以说,孔子是庄子笔下着墨最多的人物,可见庄子对孔子的偏爱。因此,庄子并非只是单纯地将孔子作为一个宣传的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庄子对于孔子是欣赏和认同的,内篇中大量的思想义理都是借由孔子之口说出来。可以说他欣赏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救世态度,但最终选择了与孔子不同的道路。
一方面,他欣赏孔子的人生态度,肯定孔子的学识和意志。他笔下的孔子谦虚好学,并且有对真理的执着的态度。
比如,在《大宗师》中有一节“颜回坐忘”的故事。这则故事主要描述的是孔子与颜回的对话,颜回开始是忘仁义,然后忘礼乐,但是孔子认为这还不够,最后颜回实现了坐忘,作为老师的孔子感叹颜回才是真正的贤德,并认为自己应该向颜回学习。由此可见孔子并不耻于承认自己的无知之处,甚至还会向自己的弟子虚心求教。
另一方面,惠施同样也是在《庄子》一书中占据了大量篇幅的一个人物。在惠施出现的篇章中,他与庄子常常因为政治理论和学术观念的不合而争辩,如在《齐物论》中,庄子嘲讽惠施“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3]75。两人始终观念对立,看似是水火不相容,但在惠施死后,庄子却发出了“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3]843的感慨。可见惠施之于庄子,正如子期之于伯牙,相互为质,可为知己。因此,孔子和惠施相同,在一定程度上是能与庄子有精神对话的人,由这一点也可见庄子对于孔子的欣赏。
(三)儒道思想有共通之处
儒道两家渊源颇深,虽然在部分思想上相互对立,但庄子与孔子在一些思想上也存在相通之处。这也是庄子在书中大量以孔子举例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在《人间世》“叶公子高将使于齐”一节中,叶公子高奉命要出使齐国,但他对于此行很是忧虑,因此向孔子求教。
对此,孔子首先是指出天下有两大戒,也就是命与义,之后分别阐述了这两大戒的含义,又阐述了“孝之至”“忠之盛”的具体表现。可以说这里的孔子的观点还带有儒家色彩,之后庄子又通过孔子表达出了道家所主张的“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人生观。诚然,儒家的观点是“无所为而为”,孔子认为对于一些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不要带有强烈的目的性,在竭尽全力去做之后,最终的成败得失,就交给命来安排。而不管结果怎样,他依然按照自己的思想,按照仁义的准则行事,即“知命”。正如孔子在《论语·尧曰》中所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4]211在《论语·宪问》中,孔子也曾说:“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4]157由此可见,孔子和庄子对于命的理解有共通的认识。
再如,儒家主张对现实的积极参与,而道家则主张避世,看似对立,实则二者在对立之中又存在着互补。儒家虽然强调入世,但当孔子满怀理想和抱负,周游列国,想要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却在现实生活中屡屡碰壁,“累累若丧家之狗”[5]1922时,内心当中也充满了压抑和痛苦,也曾产生消极的归隐思想。他曾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4]82另外,孔子本身对隐士也有一定的兴趣和同情,曾有“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4]157之语,并且在《论语·季氏》中也说:“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4]177他曾经听过这样的话,但是却没有见过能够做到这样的人。可见他认为能在隐居之中追求自己的理想,保全自己的意志是一种极高的境界。由此也可以看出儒道对于避世,对于追求个体生命的自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方面也存在相通之处。
三、庄子对孔子的态度
有关庄子对孔子的态度,至今依然众说纷纭。司马迁对此持“诋毁说”,他认为庄子一生著书颇多,大部分都是寓言,是不真实的,而他写作《渔夫》《盗跖》之类的文章是为了诋毁孔子及其弟子,从而发扬老子的思想[5]2144。而苏轼不认同司马迁的观点,认为其观点太过粗浅,并没有深入到庄子思想的实质,他指出庄子的创作实际上是想要帮助孔子,并且以楚国公子出逃,被看门人拦下,其仆人操棰而骂公子,最后得以成功出逃的故事举例,仆人骂公子反而是他爱公子的表现,以此来说明庄子虽然在文字上表现出批评之意,但实际上对孔子是赞同的,是明贬实褒[6]41。觉浪道胜禅师更是直接称《庄子》为“儒者之宗门”“教外之别传”,进而提出了“托孤”说,力证庄子为“尧孔真孤”。方以智受其影响,在其著作《药地炮庄》中亦大力阐扬此观点。私以为,庄子对孔子更多的是理解和同情,虽然他并不认同孔子的一些思想,但是对孔子本人还是欣赏和尊重的。
如在《人间世》中,有一则楚国隐士接舆笑孔子的故事,这则故事最早是出现在《论语·微子》当中,由其中“楚狂接舆”的故事改编而来。关于这个故事,一些学者认为这里的庄子是借助楚狂之口来批判嘲讽孔子,如霍松林、霍建波的《论〈孟子〉〈庄子〉中的孔子形象》[7]认为这里是在嘲讽孔子不能感知时代的变化,不知道趋利避祸,始终固执而又可笑的坚守在现实社会中根本难以实现的治世理想。但实际上,这则故事不仅没有嘲讽孔子,反而表达出了庄子对孔子的同情与欣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带有劝说的意味。
在这则故事中,庄子首先把孔子比喻成凤凰。凤凰这个意象在中国古代一直都有着高洁神圣之意,庄子在文章中也经常使用凤凰这个意象,如在《逍遥游》中,有“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3]2。陆德明的《释文》中云:“朋及鹏,皆古文凤字也。”[3]3可见这里的“鹏”就是凤凰。因此,在庄子心中凤凰的地位是很高的。而与此同时,他又把孔子比作凤凰,从这个角度来说,庄子对孔子是理解和欣赏的。
孔子在庄子心目中是美好高洁的凤凰,古代一般认为,凤凰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有的。只有“王者厚其德,积众善,而凤皇圣人皆来至矣”[8]388。也就是说,在海晏河清的时代,凤凰和圣人才会出现。并且他提到“方今之时,仅免刑焉”[3]183,在如今的社会,仅仅能够免除刑罚就已经很不错了,可见当时社会的黑暗。但是德行如此高尚的孔子却处在这样一个衰败的社会之中,因此他劝说孔子不要过于执着地去宣扬自己的思想,不要主动地去招惹灾祸。
庄子虽然不认同孔子积极入世的思想,但是他对孔子并不是全盘的否定与批判的。就“楚狂接舆”这一节来说,庄子对孔子更多的是规劝,是同情。他肯定孔子始终坚守自己的政治理想,即使四处碰壁也依旧初心不改的决心,但是在欣赏尊敬的同时他又认为这种行为太过急切,在乱世中显得不合时宜,更近乎飞蛾扑火,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与庄子本人的个性以及道家思想的特点有关,他思考问题更为冷静务实,会更多地去考虑怎样做是有效的,如果没有把握去改变社会,他的选择是不去做任何改变,保全自我,顺其自然。因此,二人都满怀着对人世的热情,只是由于各自的价值取向存在差异,因此选择了不同的守护世界的方式。
纵观全书,庄子在其中塑造了一个有别于历史真实的孔子,多带有虚构想象的成分,对孔子的形象做了一定的重塑,这也导致了孔子形象的多重性,但仍然保留了真实的孔子所具备的一些特征,可见庄子笔下的孔子是以历史上真实的孔子形象为基础,为了有效地传播道家学说而进行的艺术改造。通过对《庄子》内篇中的文本进行理解与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庄子》内篇中的孔子形象,同时也更好地理解庄子的思想以及儒道两家存在的异同。
参考文献:
[1]王夫之.庄子解[M].北京:中华书局,1964.
[2]陈品卿.庄子三十三篇真伪考辨[J].台湾师范大学学报,1984,(29):339-367.
[3](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
[4]杨伯峻译著.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5]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6](宋)苏轼著,邓立勋编校.苏东坡全集(中)[M].合肥:黄山书社,1997.
[7]霍松林,霍建波.论《孟子》《庄子》中的孔子形象[J].兰州大学学报,2004,(04):10-15.
[8](汉)高诱注,(清)毕沅校正,余翔标点.吕氏春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
郑雯潇,安徽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