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互联网时代无意义音节的语素化

2024-07-01曹帅

今古文创 2024年23期
关键词:音节

曹帅

【摘要】音节语素化并非新现象,如佛教传入中国后翻译了大量经文,从音译词“佛陀”中取出音节“佛”与其他的语素相结合,产生了如“佛经、佛寺、佛法、佛器”等新词。而随着语言的发展以及网络普及率的提高,网络用语中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如fans(迷,狂热爱好者)在经过了音译以及汉语的改造之后,变成了“粉丝”一词并在网络广泛传播,衍生出“果粉、路人粉、脑残粉、僵尸粉”等词,“粉”从原来的fan这个无义音节逐渐向具有构词能力的语素发展。本文从网络流行语中选出一部分词语进行分析,并尝试挖掘这种语素化现象背后的原因。

【关键词】音节;语素化;音译外来词;联绵词

【中图分类号】H10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23-0123-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23.038

一、语素化研究状况

(一)研究背景

“语素”这一术语最早是由美国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布龙菲尔德提出的,因此它并不是汉语中固有的概念,而是后来被引进的。语言分为音系层和符号层,符号层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便是语素。确定语素可以采用“替代法”,例如句子“Taylor is a boy”共有四个语素:Taylor、is、a、boy,且不能再对它们做进一步的切分,否则其意义就会消失。

汉语中一个语素的语音形式一般就是一个音节,这与汉语的特点密切相关。在古汉语中,词基本都是单音节的,每个音节都有几种不同的声调形式,声调使得音节和音节之间的界限比较清晰,每个音节所表示的词写在书面上就是一个一个的字,所以一个音节在对应一个字的同时也一般对应一个词。语言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各组成部分)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其中的某个部分发生了变化,其他相关的部分就会做出一些调整,以求重新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由于语音的简化,古汉语中大量原本可以区分的单音节语素不能区分了。到了汉魏时期,汉语开始调整,大量双音节词出现,以解决单音节层面区分性降低造成的影响。发展到现代汉语,就是以双音节词占优势了,这不但表现为古汉语中的单音词逐渐变成了双音词,而且很多新创造的短语也会被缩减为双音节的,甚至音译过来的其他民族的词汇都会受到这种双音化趋势的影响。至此,字与词以及构词成分之间出现了很大差异,在这种情况下,“morpheme”这一概念就被语言学界所采用,也被命名为“语素”。

之前的一些汉语专著曾经提到过语素化这种现象,例如张斌的《新编现代汉语》中说:“所谓音节语素化,主要指一些本来不表义的音节变成了表义的语素。”[1]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关的学术论文也在不断涌现。

(二)语素化的研究现状(国内)

早期的相关论文有:周洪波1995年发表的《外来词译音成分的语素化》;1995年孙继善发表的《无义音节语素化的形成及特点》;秦炯灵、胡常熟1997年发表的《联绵词音节语素化问题说略》。2000年以后专门论述音节语素化这一现象的论文开始增多,如:2003年刘禀诚发表的《音译词语素化:汉语新词产生的新途径》;2006年麻彩霞发表的《音节语素化现象分析》;2007年刘苹发表的《“音节语素化”的理论思考》以及同年杨晓红、姜艳艳的《音节语素化现象及其发展趋势》,王鑫的《浅论非语素音节的语素化》等;2008年有王何玛珏、杨焱元发表的《外来词音节语素化问题分析》以及郭立萍的《现代汉语外来词单音成分语素化和词缀化动因研究》等[2]。这些研究涉及了语素化的形成条件和原因,且关注到了语素化的类型、定义和规律等多个方面。

(三)研究方法和意义

语言研究要想得出一些具有说服力的结论,一定离不开对语言实例的分析,因此掌握丰富的语料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出一些语料,结合当下网络用语的使用情况来进行分析,以期得出该现象的部分原因。另外,音节语素化是语言发展过程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它能够反映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规律和语言的符号性,同时它也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和人们的省便心理。因此,语素化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汉语词汇系统。

二、语素化的定义、研究角度及分类

(一)语素化的定义

不少学者都曾对音节语素化下过定义,除前面提到过的张斌的说法,孙继善、秦炯灵和胡常熟等人也都曾阐述过自己对音节语素化的认知。刘苹在《“音节语素化”的理论思考》中对音节语素化的表述为:“所谓音节语素化,即由于语言交际的语用需求,某些双音节或多音节单纯词中一些本来不表义的音节升格为表义的语素,并代替整词的意义参与构词或行使交际目的的一种语言现象。”[3]概括了前人的陈述后,可以确定音节的语素化就是:一些原本只表示语音而不表示意义的音节逐渐变成了具有表义功能的语素。

(二)语素化的研究角度

音节语素化的研究包括了对本体的研究和对变体的研究。

1.本体

在孙继善看来,语素化研究的本体应该是外来单纯词,即“无义音节”,和这种观点类似,刘禀诚以及王何玛珏、杨焱元也是只关注到了外来词的音节语素化。

秦炯灵和胡常熟则是将关注点放到联绵词上(也包括音译过来的联绵词)。他们的文章《联绵词音节语素化问题说略》提出:有些联绵词的部分音节本身就带有语素意义,也就是说他们将语素化看成了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这是从静态的角度观察而得出的结论,但他们忽视了“化”是一种动态的,变化发展的过程。

麻彩霞和刘苹的相关文章则将外来单纯词和联绵词都包含在内了,相对以上两种观点更为全面一些。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汉语中的无意义音节包括联绵词的音节和一些外来词的音节,这也正是语素化研究的本体。

2.变体

“变体”是指在整词的读音中,可能出现语素化的音节,而非词的所有音节。联绵词的两个音节都有发生语素化的可能,外来词是以开头音节的语素化最为常见。刘苹在《“音节语素化”的理论思考》中分析了语素化以起首音节最为常见的原因,我们将其归结为:由于语言符号的线条性,使得一个个的语言符号只能以音节的形式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在人的耳朵里依次呈现,然后再传递给大脑。所以人们在选取信息时,更容易记住起首的音节,并用该音节来代表整个词语的意义,这也就造成了末尾音节语素化的概率要低于开头的音节,而中间音节要比末尾音节的概率更低。

(三)发生音节语素化的两类词

接下来将针对语素化的本体,即联绵词和音译外来词展开进一步的讨论。

1.联绵词

我们现在看到的联绵词很多是由古代流传下来的,它虽然有两个音节,但表达的是一个意思,也只有一个语素,如:参差、仿佛、徘徊、骆驼、牡丹、鹦鹉等。一般来讲,联绵词的两个音节是不能分开独立使用的,分开后便无法表示原义。但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这种规则是可以被打破的。比如把“蟾蜍”的“蟾”拿出来后,与其他的词或语素组合,能创造出“蟾宫”“蟾酥”等词;再例如“蝴蝶”中的“蝶”独立出来并与其他语素或词组合后,构成了“蝶泳”“蝶变”“粉蝶”等词;“骆驼”的“驼”按照同样的方法也能构成我们熟知的“驼峰”“驼背”“驼铃”“驼色”等词,由此看来,联绵词中的部分音节是可以代替整体独立成词的,有的还能独立运用。除名词外,形容词和动词性的联绵词其音节的语素化现象也是存在的,如:“伶俐”——“伶牙俐齿”;“辗转”——“越辗越寂寞,越辗越空虚”;“尴尬”——“尬舞、尬演、尬聊、尬唱”等。

2.音译外来词

社会的接触会造成语言的接触,许多外来词在进入汉语的词汇系统时往往会经过“汉化”,汉化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音译,如“沙发”——“sofa”,音义兼译,如“幽默”——“humor”;部分音译和部分义译,如“新西兰”——“New Zealand”等。外来词经过汉化后有的会被用来构成新词,又因为外来词常常是多音节的,如:可口可乐、维他命、汉堡包、麦克风等,所以它们要想参与构词就需要缩减为单音节的,即要符合汉语以单音节语素为主,双音节词占优势的特点,才能被认可从而变成语素。这里选取外来单纯词里最容易发生语素化的音译外来词,依据它参与构词的方式去看音节的语素化。

首先是缩略,即拿出一个音节,用该音节去构成新词,而该音节必须能代表整个词的意义。例如英语中的“bus”经过音译后成为“巴士”,由于语言的经济原则,“巴士”在参与构词时会略去音节“士”,只保留“巴”这个音,于是形成了人们口头上常说的“小巴”“大巴”“中巴”等词;再如“Olympic”音译过来是“奥林匹克”的读音,省去后三个字的音节只剩下“奥”,创造出“奥运会、冬奥、残奥”等词;还有“迪斯科”是从“disco”音译而来,抽取“迪”的音节,形成“蹦迪、迪厅”等词。

其次是在音译词原有意义的基础上,找出与汉语相通之处,然后自创新词。语素化后的音节所表示的意义可能比原有意义的范围要大,也可能是从原义推演出来的引申义或泛化义,甚至可能和原义相去甚远。如“吧”本是英语单词“bar”的音译,后来人们用“吧”代替原词构造出“吧台、吧女”等新词,随着使用频率的逐渐增加,“吧”的意义也开始扩大,有了“休闲娱乐的场所”之义,也就生成了“网吧、茶吧、氧吧、书吧”等新词。不止于此,由于互联网的普及,普通大众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看法和见解的机会越来越多,为了满足这种在线交流的需求,“贴吧”一词应运而生。所以,我们可以说从原词“酒吧”中分离出来的“吧”这个音节已经获得了语素的资格。

除了以上这两种构词方式外,还有一种特殊的现象值得我们关注,即音节内字母的语素化。具体表现为:从一个外来词的音节内,选出个别字母代替整词去使用,在语言实际运用中取得了一定的合法地位,从而升格成为语素。例如早些时期的“卡拉OK”本是“karaoke”的音译,后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抽取“K”这一字母来使用,就有了“K歌、唱K”等词。这种用法在当今的网络用语中更为常见,如前些年大火的“芭比Q了”,本是英语“barbecue”的谐音用法,英文本义是指“烧烤”,后来被一位游戏主播所使用,而被赋予“完蛋了”的新义,意味着游戏中的操作彻底失败,还略带自嘲,在经过各种自媒体平台的传播后,该词成为2021年最火的网络流行词。

三、“粉”和“尬”的语素化

(一)“尬X”结构

“尬”本是双声联绵词“尴尬”中的一个无意义音节,但近年来伴随着网络词汇的飞速发展,由它组成的新词一度风靡网络,如“尬舞、尬聊、尬笑、尬唱、尬演”等词被人们频繁使用,“尬”不再局限于原来的“尴尬”,开始与其他语素组合成词,表现出了语素化的倾向。

1.“尬”式新词的类型

状中式:

尬笑:尴尬地笑,以此来回应对方。

尬聊:指两个人聊不到一起,却还要强行继续聊下去的一种尴尬状态。

尬吹:尴尬地吹捧,不分青红皂白,无脑强行安利。

这三中的“尬”都可以看作是形容词,不仅修饰了后面的语素,同时也带有“勉强、不得已”的附加意义。

定中式:

尬评:令人不适的评论或与主题无关的评论。

尬点:类似“笑点”,被用作衡量一个人尴尬程度的标准。

动宾式:

尬舞:原指发源于美国的街舞对抗,又叫battle,其中以breaking为主,是街舞专用语。后发展出新的含义,用来嘲讽舞姿不佳的人胡乱扭动身体,使场面尴尬的场景。

尬图:在网络聊天时,不发文字,用各种稀奇古怪的图片或表情包去回复对方。

2.语素化“尬”的特征

从这些例子中,我们能够归纳出“尬”在语素化之后的一些特征:

(1)语法功能变得丰富。“尬”既可以充当定语和状语,还能作谓语,在不同的词中功能各不相同。

(2)具备了较强的构词能力。当人们熟知并广泛使用“尬聊”一词后,在语言类推作用的影响下,“尬笑、尬演、尬唱”等一系列新词随之产生。

(3)表达的意思较为单一。虽然衍生出了众多新词,但语素化后的“尬”基本只有“尴尬”和“比拼”的两种意思。

(4)位置较为固定。即使“尬”已经可以单独参与构词,但大部分情况下,还是出现在词的开头,出现在其他位置的情况比较少见。

(5)“尴尬”作为联绵词,一直都是两个音节成对出现,不会出现单用某一个音节的情况,但随着“尬舞、尬聊”的广泛使用,一大批“尬X”式新词开始出现,如:尬秀、尬酒、尬车、尬颜值等,它们反映出了“尬”的新的语用特征:一方面,这些新词相较于“尴尬地跳舞、尴尬地唱歌”有着发音省力、简便的优势;另一方面它们为汉语的词汇系统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粉”的语素化

“fans”在英语中的原义是“迷,狂热爱好者,风扇”,进入到汉语中,直接音译为“粉丝”,与中国常见的一种丝状食品(用绿豆、红薯淀粉等做成)构成了同音语素。具体来讲“粉丝”的语素化有以下两种情况:

“X粉”式新词:

从“粉丝”的结构中拿出“粉”这个音节,放在其他语素的后面,构成新词,表示是某个人或某种事物的忠实爱好者,原有的表复数的“s”(丝)省去,如果有表达复数的需要,可以加上汉语中的“们”。网络中常见的有:

花粉:该词的含义与传统植物学上所讲的“种子植物中常表现为细粉末的一团小孢子”不同,它是特指华为公司的忠实粉丝(支持者)。

米粉:也不同于汉族特色美食,即南方地区流行的,以稻米为主要材料制成的细长的面条状食品。目前在网络上是指小米品牌的粉丝,有时还表示对极端粉丝的蔑称。

路人粉:网络流行词,是一种粉丝类型。形容一种较为淡定地对某事物有好感的状态,有好感,但算不上是粉丝,也许偶尔会关注一下。

僵尸粉:网络用语中指微博上出现的虚假粉丝,支付一定的金额就能买到相应的关注,通常是由系统自动产生的恶意注册用户。通俗来讲,就是关注以后再没有任何动静的机器人假粉丝。

亲妈粉:大妈型粉丝,支持偶像的所有行为,类似母亲对子女的溺爱,即年长者对于如儿女般大小的明星崇拜。

“粉”的新形式:

由原来的“fans”缩减为“fan”,“s”被省略,“fan”直接音译为“饭”,用来指称粉丝的群体,他们组成的圈子就叫“饭圈”。“我是XXX的饭”表达的其实是“我是XXX粉丝”的意思。喜欢上了某个偶像可以说成“被XX圈粉了”,不喜欢某个偶像了则是“脱粉”。

(三)小结

通过以上的举例分析,我们可得出以下结论:

(1)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虽然汉语吸收了不少的外来词,尤其是音译外来词,但真正能够成为汉语语素的外来音节其实还是少数,但我们相信,随着社会与文化的不断接触,这种现象会越来越常见。

(2)由于汉语的语素是以单音节为主,而外来词又以多音节最为常见,所以当它们参与构词时,为了符合汉语的特点,就必须缩减为单音节的,这与前面谈到的音译外来词音节构成新词所采用的方法相一致。

(3)语素化后的音节表达的意义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为了适应语言的发展变化,它也会及时地更新。如上文提到过的“吧”。

(4)音译外来词的单音节语素表现出了较强的构词能力,例如“啤酒”=beer+酒,啤这个音节创造出了“冰啤、扎啤、鲜啤、全麦啤、黑啤”等新词。“卡片”=card+片,“卡”这个音节构成了“绿卡、电话卡、贺卡、贵宾卡、信用卡、打卡、刷卡”等新词。

(5)像“尬、粉”这样的语素化音节所生成的新词,表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一种只有在网络聊天中才会具有的特殊娱乐性,正因如此,这类新词才备受年轻人的追捧,传播速度快,使用频率高。

四、语素化的原因分析

无论是联绵词的音节语素化还是外来词的单音节语素化,都是既有内部的原因,也有外部的原因,同时还能折射出文化心理。

(一)内部因素

第一,音节语素化会受到类推的影响。类推在语法演变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它表现为一种整齐划一的趋势。在索绪尔看来,类推就是“以一个或几个其他形式为模型,按照一定的规则构成的形式”[4]。当一些音节参与构词后,类推机制就开始发挥作用,人们会通过类推创造出一系列的新词,这也造成了音译外来词的音节拥有较强的构词能力。例如“的”在经过人们的类推后,从原来的“出租车(taxi)”泛化为表示各种交通工具。

第二,音节语素化也会受到汉语特点的影响。汉语词汇系统以单音节语素为主,双音节词占优势,这是汉语的一个显著特点。尽管语素、汉字和词之间不是一一对相应的关系,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个音节对应一个语素,并用一个字来表示。因此,人们也就会把某些词中的音节当成语素来看待,会自然地用它来构词,当一个音节能够代表整体去构成新词时,也就表明它被汉语的词汇系统所吸收了。

(二)外部因素

一是语言交际中的经济原则: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际需要采取一种高效便捷的形式,尽可能快地达成交际目的。王德春曾提道:“任何语言,总是向着简单、经济、便于交际的方向发展。”[5]所以当多音节的外来词进入到汉语词汇系统时,减缩就是最为常见的办法。如:麦=麦克风、黑咖=黑咖啡、奥运会=奥林匹克运动会等。语素化后的音节所构成的词语多为双音节的,且依然能保留较为丰富的含义,所以这种形式不仅听起来干脆利索,也可以满足发音省力的要求。

二是民族心理:无意义音节语素化的现象也和语言接触时不同民族的社会心理有关。新事物、新观念、新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的传入,必定会引起词汇系统的变动,从而催生出各种新的词语。人们在进行交际时,为了引起对方更多的注意,往往就会采用一些新鲜的说法,这其中包含一种标新立异的心理因素。例如:“泡吧、蹦迪、超模、奶咖、麦霸”等,再例如近两年的“我是柠檬”“我酸了”其实就是表达“我很羡慕你”的意思。这类词语可以在年轻人中广泛传播,其实也反映出了紧跟潮流的从众心理。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在线交际方式的普及,常有新生网络词语或外来词语参与到汉语的构词中。本文首先从语素化的研究背景谈起,然后结合各方观点,进一步明确“语素化”的定义。其次从本体和变体的两个角度探讨了无意义音节语素化主要研究的对象,接着从联绵词和音译外来词分析了以前存在的一些语素化现象。最后以“尬”和“粉”为例,谈论了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无意义音节语素化。通过以上探究,我们得出了语素化现象产生的一些原因,即类推的影响、汉语词汇方面的特点、语言的经济原则以及社会的心理因素等。我们也能看出,虽然“尬、粉”这类新词有着很强的构词能力和很高的使用频率,但它们也仅仅是在网络媒体的平台上较为流行,在正式的语言使用中尚未得到普遍认可。

参考文献:

[1]张斌.新编现代汉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7.

[2]郭敏姿.现代汉语音节语素化现象探析[D].湘潭大学,2010.

[3]刘苹.“音节语素化”的理论思考[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7,(07).

[4](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5]王德春.语言学通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李志佳.音译类单音节外来语素研究[D].延边大学, 2012.

[7]李军华,郭敏姿.现代汉语音节语素化的主要类型[J]. 湘南学院学报,2009,30(06):59-63.

[8]王红燕.从认知角度浅析联绵词的音节语素化[J]. 北方民族大学,2011(8).

[9]秦炯灵,胡常熟.联绵词音节语素化问题说略[J].汉语学习,1997,(03):22-24.

[10]史又今.新兴词族“X粉”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42(04):44-47.

[11]刘逍枭.黄季刚联绵词观念考察[D].中央民族大学,2020.

[12]段文汇,齐培源.网络流行语“尬X”探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12):10-13+77.

[13]郑小姣.从网络流行语“尬X”谈“尬”字的音节语素化[J].文教资料,2019,(13):40-41+46.

猜你喜欢

音节
r(re)音节单词的拼读规则
音节
拼拼 读读 写写
看音节说句子
《汉清文鉴》双音节词浅析
藏文音节字的频次统计
基于统计的藏文音节字校对系统开发研究
汉语语音音节本位辨正
论汉语词汇音节的最优现象
木管乐器“音节练习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