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补画、补白、补虚策略探析
2024-07-01罗春君
罗春君
摘要:通过有意义的“补”,让语文学习更有生机与活力,课堂有新的增值。补画,促使学生在形象的画面中学得有滋有味;补白,引领学生补全作者有意不说透的那些意蕴十足的地方;补虚,补充逻辑空白与学生理解之“虚”。做实“三补”,可以让语文学习增值。以统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为例进行探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补画;补白;补虚
小学语文学习中,囿于经验、眼界和思维能力的局限,学生的理解总有一些不到位、不全面、不深刻的地方。这就需要教师补充一些“佐料”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或补充画面,或补充空白,或补充“虚”(虚化的、隐藏的)的,让语文学习增值。“补”可以是教师行为,也可以是学生自己的行为,而后者更值得提倡。教师只需提供基本框架与“补”的平台。文学作品的妙处在于不把话说透、说全、说完,而是隐藏于字里行间,隐藏于文字的背后与深处。教师的责任就在于通过有意义的“补”,引领学生深入到作品的核心地带,理解到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丰富、思想的博大、情感的真挚。本文仅以统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为例进行探析。此文揭示了成长的一些规律,学生如果意识到父爱、母爱以及由此引发的关于爱的理解及平衡、自我的认识等,那将是一生都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1]。
一、补画,为学生的形象化理解助力
小学生形象思维发达,对画面感较强的材料兴趣十足。小学低年级,学生喜欢绘本,善于“以图言物”。针对五年级的学生,依托画面理解文本,能够更好地打开语文之门。醒目、具体的画面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可视化。教师有意识地补充一些画面,可用画面的“所见”与“所能”去弥补文字的“所不见”与“所不能”,达到“以图悦众、以图制胜”的目的。
(一)选图式,表现“极”“透”的评价
引领学生阅读课文(1-14自然段),找出作者心情变化的相关语句,想一想,然后完成以下选择:以下哪幅图式最能表现“我”的真实心理?
经过交流,最终达成共识:图式“C”最能表现“我”的心情变化,最能体现出高兴与痛苦的“两重天”。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绘制巴迪的“心电图”,从满怀信心到忐忑不安再到极度伤心,应该是倾向于曲线的大幅度波动。教师应该放手让更多的学生绘制“心电图”,借此理解巴迪极不平静的内心世界。
(二)分颜色,感受“极”“透”的程度
再读课文(1-14自然段),用不同符号画出父母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的细节,特别注意评价中不一样的地方,想象可能给巴迪带来的心情变化的程度,体会两个“极”。那么,如何用颜色表示“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呢?分小组让学生讨论,并在纸上涂涂画画,说出理由,然后达成共识:“精彩极了”应该是暖色调,颜色较浅;“糟糕透了”应该是冷色调,颜色较深(如右图)。
无疑,不同颜色的转换,“无声胜有声”,形象化地揭示了内心的变化与升级。对于成长中的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尽管和喜欢绘本的低、中年级学生很不一样,但“画其所见”仍然一下子吸引了他们,使他们更好地理解了文本。
(三)自画图,理解“极”“透”的平衡
幼小的巴迪遭受爸爸的“重挫”,心情沉重。长大后的巴迪如何看待自己成长中的这两股力量呢?引领学生默读第15-17自然段,感悟作者的新认识———“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新思考———“我当初是多么幸运”。如何理解“幸运”呢?教师补充背景资料:巴迪创作并发表34+部作品,其中13+部被拍成电影或搬上舞台,有一部作品赢得了8个大奖……获奖感言中,他首先感谢的是自己的父母亲,认为“生活的小船没被风刮倒”的原因就在于两股爱的力量的平衡。教师引领学生读完补充材料后,自画出“平稳向前行驶的小船”(如右图)。
二、补白,为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助力
“留白”与“补白”意蕴十足。绘画或语文教材中的“留白”,言有尽而意无穷。所谓的“言有尽而意无穷”指的就是“补白”,给人们丰富想象与多元理解的余地,学生与文本、与作家的对话有多种可能与走向。这就需要学生去“补白”,使学生对文本的暗示之语、隐含之意产生自己的理解与建构。在此过程中,既要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亦要考察学生对文本的精准理解———不是让学生的想象天马行空,而是让想象深扎在课文的“根”中。
(一)抓住标点符号进行补白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三个关于时间的短语之间,用的是四个句号。按惯例,词语与词语之间应该是顿号而非句号。前后也就半小时,为什么这样重复?这是因为对于渴望见到爸爸并且渴望得到预期中的赞美的巴迪而言,每一分钟都是焦急的,是一种煎熬,仿佛“度秒如年”。无疑,三个句号就是让学生进行“补白”的地方。七点后面的句号处:“我”翘首远望,爸爸怎么还没回来啊?七点一刻后面的句号处:“我”更焦急了,那么,你能否用相关的句子补出巴迪焦急的心情?七点半呢?能否不要与前面的“补白”重复,但“补”得更具体、更新颖、更生动?这样的补白不仅仅是对原文的深刻解读,亦是对学生创生能力的提升。作为教师,应鼓励学生多一些个性补白,少一些重复雷同,调动起学生的情绪层、思维层、想象层,丰富学生言语生命与精神生命。
(二)抓住情节空白进行补白
课文第14自然段中最后的“父母还在为那首诗争吵着”,究竟争吵什么,作者没有描写,而这恰恰给予学生“补白”的机会。教师布置小练笔任务:“你能否联系上下文,补出他们争吵的具体内容?注意要有理有据,要写清之所以这样争吵的出发点。要符合本文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保持前后的一致性。”这样的一个“语用”的践行平台,让学生跃跃欲试。如妈妈从“孩子还小、是第一次、能够勇于付出行动”等角度出发,为孩子的第一首诗据理力争;父亲从“诗歌本身的质量、从小就应该严格要求、挫折教育”等角度出发,最终得出“糟糕极了”的结论……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联系第15-17自然段的内容,让争吵的出发点最终落到“爱”这一主题上。当然,一定要允许学生产生个性化理解。如有的学生认为经过争吵,母亲父亲都有一些“妥协”。母亲:“我不应该一味地赞美,还要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指出其不足之处。”父亲:“我不应该口气那么生硬,哪怕孩子的诗不够好,也不应该用‘糟糕透了这个词。”类似的“补白”可以使学生形成个体的语言经验,有助于学生思辨力与写作力的提升。
三、补虚,为学生的思辨力提升助力
所谓“虚”是不易察觉的、处于隐藏状态的意象或余音或象征意义。相当一部分文学作品所彰显的主旨与学生的理解之间存在着部分逻辑空白。固有的观点或理解无法将它归纳,却对“自以为是”的论调构成冲击。于是,更周全的理解与“自以为是”之间需要辩论,需要在思辨之后达成共识。这时,就需要通过补虚的方式填补逻辑空白,进而提升学生的思辨力,也提升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补虚,不是乱“补”,而是补充学生理解中“虚化”的那一部分与作品本身的逻辑空白。
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教学而言,其主旨应该是“慈爱”与“严爱”同样重要,而并非指一个人的成长一定需要这两种爱。毕竟,生活是个万花筒,由于种种原因缺少其中一种爱甚至同时缺失两种爱的现象也时有存在。假如教室听课的学生中恰好有单亲学生或孤儿,偶尔听到“缺少了两种爱就不成功”这样的论调,心情会怎么样呢?教师应该是高度警觉与敏感的,“由思辨他人的父母之爱转向思辨自己的父母之爱”,善于在忽略掉的细节处关注学生的学情,善于在平淡无奇的地方发现精彩,以此作为补虚的路径之一[2]。
1.同学们,因为家庭离散,假如你只能得到慈祥之爱与严厉之爱的一种,你会做何选择?为什么?你能否列举出生活中只拥有了一种爱的孩子也成功的例子?
这样的问题设计,无疑会诱发出学生更多的具身体验,生发出更大的吸纳力。单亲学生也能成功,只不过成功的力量只源自于一个亲人(或许这个亲人该严厉的时候严厉,该宽松的时候宽松,做到了宽严结合)。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一些单亲孩子最终成功的例子,促使学生视野的开阔及思想的丰富。
2.某个孩子失去了双亲,既不曾得到慈祥之爱,也不曾得到严厉之爱,但他发奋自强,最终走向成功。那么,与巴迪相比,你认为一个人成功的因素有哪些呢?文中的“平衡”仅仅是两种爱的平衡吗?文中的“小心、注意、总结、提高”还可以指什么?
同样的,失去双亲的孤儿也能成功,只不过生长的力量源自于内生或其他因素。这就是说,成功离不开父母亲爱的力量,但这不是唯一的力量。由此,学生的理解做到了“相对和绝对的统一”,而这,恰恰是巴迪“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的应有之义。
可见,教学中的“补虚”也指补全学生理解中的“虚化”,也指理解中的“焕然新生”和“反其道而行之”。在教学中的“发声”过分统一时,偶尔的“不是这样”或“出现了新情况”,补虚的机会就来临了。教师应该抓住或者创造这样的机会,引导学生补充作品之“虚”、课堂之“虚”和学生理解之“虚”。
参考文献:
[1] 陈德兵.追求课文教学价值的最大化:《“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备课思考与教学设计[J].小学语文教学,2022(34).
[2] 程润,倪燕.联结—推测—转化:阅读策略链促进学生思辨能力发展:以《“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为例[J]. 语文建设,2023(10).
编辑/赵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