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诚 ” : 孟子的道德理性
2024-07-01张泉玉
【摘要】孟子是继孔子之后被尊崇的圣人之一,之所以能在后世的历史中留下浓重的一笔色彩,不仅仅是因为他才华横溢,超凡入圣,更重要的是心含善性,为天下行的大无畏的高尚品格。由“不忍人之心” ①到“不忍人之政” ②,以一人之心为万民之命,无论是修心养身还是待人接物,或是治国治民,孟子总是以一种极高的道德品性作为其原则。这种极高的道德原则被孟子称之“诚”。诚,是上天的原则;而思诚,则是为人的原则。孟子以一“诚”字来作为他的道德原则并贯彻到他的道德行为中去。孟子的实践理性不仅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理论意义,而且对当今国人的品质修养与道德境界也有着重大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孟子;诚;思诚;道德理性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23-0074-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23.022
一、人性与天论
人性问题是中国先秦时代哲学家们所着重探讨的问题之一,虽然孔子是较早提到人性问题的人,不过他却从没有深入讨论过这种问题。《论语·阳货》言:“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只是把“习”和“性”区分了出来,因为每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其本性都是很纯真的,但后来由于个人的学习环境不相同,性情品质便有了差别。孟子是最早完整叙述人性论的观念的人,在孔子的人性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性善”的看法。孟子认为人生本来为善,但是为何人做坏事,并没有归罪于他的资质。因为每个人都有同情心、恻隐心、羞恶心和是非心。而这四个心所分别对应仁礼智,但它们并没有由外部传播给人的,而只有由人自己所存在的,只是不曾扩大它而已。《诗经·烝民》言:“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天生来育养民生,万物便就有规则。百姓秉持着那些规则,喜爱优良的品德。孟子的人性论是一种与天具有内在联系的先验的道德本性,是人其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人有可以思考,行动的能力,有做善事的能力。看见孺子入井,心生恻隐,救出即是性善的结果。
孟子关于天的思想也为他的道德伦理观奠定了哲学基础。天的观念从殷商就已经开始出现,但是这时候的“天”大多数指的一个具有自然性质和人格性质的上帝。随着小邦周取代大殷商以及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道德性质与自然性质合一的天成了统治自然与人类社会命运的最高存在。周朝统治者看到夏商二代虽称继承天命,却因无德统治走向灭亡,便意识到“惟德是辅”的重要性,进而便提出“以德配天”。此后,具有道德性质的天的观念便一直流传。孟子这时期的天不仅仅是具有道德属性,也具有思辨义理之性。孟子在继承了孔子对天的尊重时同时也保留了天的主宰意义。天被孟子视为最高的统治者,能够掌控一切人与生物的命运。孟子认为如果人没有故意为之,反而要做的事情成功了,那便是天注定的。孟子不仅仅将天视为主宰之天。在孟子看来,天还具有自然之天与义理之天的重要含义。孟子对梁惠王说:“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淳然兴之矣。” ③这句话描绘的是万物在云雨的湿润下生育的景象,此处的天便是一种单纯的自然现象。另外,孟子也认为人只要能和大禹治水时一样,把依循事物的规律性当成智慧一样来运用,那么不管是天之高还是星星之远,甚至是在千岁之后的法则,人都能够了解,同时人也运用对已知自然规律的顺应来自然行事。
孟子讨论的天,是具有超越性和内在性的。在孟子眼中,天不但存在于人的心灵之中而且还在其人格内。在孟子的哲学体系中,天即是意志主体与人格主体的统一。这样天即是德性的根据者,又是世间美德运行的监督者。上天是根据本有的法则,去控制自然界和人类。万章向孟子提出疑问,尧是否将天下给予舜?孟子对此给予了否定,因为“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④,舜得天下是“天与之”,天是不会让一个暴君统治人间的,像桀纣这样残暴的君王即使是统治了社会,但是他们的王朝必然会被推翻,然后有贤能的人便会得到上天的指令去当王。由此可见,天把君王的德行与百姓的意志当作社会国家是否统治有力的标准。总之,孟子所讲之天是一种彰显人性道德的天,是一种文明刚健的天。
孟子在《孟子·尽心上》言:“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世上的万物之本性早已在我体内有所掌握,只要自己能向内探求,便就达到了天人合一的至诚境地,那么莫大的幸福便拥有了。仔细阅读《孟子》不难发现,孟子对于天性人性合一是具有向往性的。只要恪守要求,便可通天晓地知自然,万物之性之理便自然而然在于心中。先秦时期的人们由于其生产力和认识能力低下,对于天便自然而然升起畏惧和尊敬。天是人和自然得以存在的根源。随着殷周时期“以德配天”思想的提出,天与人之间的关系便重合复杂起来,在春秋时期,随着对人性问题的探讨,思想家们便使人以一种独立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甚至是可以与天并列。孟子继承了孔子思想的同时进一步高扬了人的美好即道德,而这种美好的道德品质是上天赋予并且上天也具有。《中庸》中,形容天道的变化首先是用一个“诚”字,“诚者,天之道也”。天之所以为天的本质是因为守一诚率。这便是孟子所希望的圣人之境界。只有符合“诚”的人,才能将上天赐予他的真实本性毫无保留地表现出来,在施行他的人性时,他也就同时见证万物的本性,只要对万物的本性有着见证,那么,他就可以赞助万物生长,到达万物与我合一的境界了。
二、“思诚者,人之道也”:思诚的至上性
《大学》把“诚意”作为“八条目”之一,但是这里的“诚”的内涵是与其他的把条目的内容相关联,除此之外,《大学》里的“诚”是作为修养境界而言。《五行》篇中也未直接提及“诚”,但《五行》篇作为先秦儒学的一个“天人关系”的基本背景,给孟子的思想理论提供了很大的作用。《中庸》在第二十一章指出“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按照这种表述,“诚”与“教”的关系紧密相连,两者不可分开。《中庸》第二十章又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诚”作为天道与人道的根据,亦是成为圣人的根据。“诚”作为天道相比于“诚”作为人道而言有明显的超越性,但是由于人道亦有了天道的“诚”,使得人内心中拥有了与天得同一性从而使“诚”在形而下得主体中拥有了个人至上性。
《孟子·离娄上》曰:“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在这里可以发现,《中庸》中“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的表述,在《孟子》那里变成了“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对于“诚”的概念与“思”相关联。孟子既然将“思”与“诚”联系起来,便是对“诚”的另一种意义的扩展。
《中庸》里对“诚”的理解是“不思而得”,但这却并不妨碍“诚”和“思”所进行语境以及其意义上的交流与对话。如果说“思”和“诚”各自形成了属于自己的语义世界,那么这可以表明这两个语义世界之间都可以与对方联系交流,而这恰恰启发了孟子。孟子在《孟子·离姿上》中提出心的功能便是思考,思则有,不思则无。这是一种以积极肯定的形式参与到了“诚之”的诊释语境中。孟子将“思”以个体主动性的形式将其成为“反思”,亦是说明为人“诚”,需从自身出发,面向道德本心,才能具有与天同一的“诚”。所以“思诚者,人之道也”的命题实则是兼顾“思”与“诚”。
孟子认为如果要治理好国家,就必须让帝王相信臣子。但这信任首先是要获得家长的欢心,如果孝顺父母却没有获得他们的高兴,那么朋友就不能相信你。如何让父母高兴?孟子认为第一也是最关键的就是要有一个诚意,如果反思的时候心意不诚,那么父母会感到失望。因此诚信是为上天的原则,而追求诚信,也是为人的原则。不诚心,则不能感动人。
但不管是《中庸》还是《孟子》,“诚”是具有至上性的。《中庸》之“诚”是天命之所在,而孟子所言之“诚”实则是兼顾道德实践行为诸如仁义礼智信。康德认为道德原则之所以是客观必然性就在于它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而在孟子这,“诚”作为道德的理性,也是具有普遍性的,但是他的这个普遍性的来源就在于至上性。因为天具有“诚”,天对于人而言是居于主体地位的,但是人可以从内心而言通过反思这一途径而到达天道人道合一即都面向“诚”。因此,“诚”作为天的外向化显现实则是人通过反思而到达内心道德与天合一的指向性。“思诚”表明孟子将个人的存在趋向主体性,只有符合“思诚”的人,才能将上天赐予他的真实本性毫无保留地表现出来,“诚”作为道德原则的普遍显现,是统筹其他道德实践行为的理性表达,而“思诚”意味着主体必须在实践行为内要求自身理性思考,使道德实践与道德理性相结合,才能真正地开展道德行为。比如说孟子讲“智”,他认为“智”的道德规范过程在于实践德性转化为德行以及对仁义的认知,但是又因为“智”根源于人们的是非判断之心,所以它也是人类按照道德规范对自身的行为做出道德抉择与评估的规范。由此可见,若要实践道德行为,必须要以一种道德理性去参与。
“诚”作为天之道,实则是天的普遍性却又超越人之道的存在,而“思诚”却表明人可以反省自身为中心来探求天对人的超越性,即天对人有决定性作用但人可在行为活动中反省自我而后在德性层面上达到与天合一,同时也深刻表达出来“思诚”在孟子的世界建构中的至上性。
三、“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诚”的生命性
孟子所提出的“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不仅构建了一个通过“思”而达到“诚”随后面向天人合一的至上性的世界,同时也提出要面向现实的世界参与到自身的道德实践中去,即“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也就是“思诚者,人之道也”的基本特征。反思自身诚实无愧,便是最大的快乐。
反身而诚,为何“乐莫大焉”?所谓君子有三乐,其二曰:“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 ⑤对孟子而言,若要真正达到“不愧于天”,便是意识到天所赋给的四端。否则,“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 ⑥由此可见孟子所言之乐,便是天生善性的充分的实现即“诚”。但孟子又说“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尽力按恕道办事,这样来实行仁道。朱熹认为:“反身而诚则仁矣,其有未诚,则是犹有私意之隔,而理未纯也。故当凡事勉强,推己及人,庶几心公理得而仁不远也。此章言万物之理具于吾身,体之而实,则道在我而乐有余;行之以恕,则私不容而仁可得。” ⑦孟子以三乐作为君子德行之外向表现,但也内在要求君子必须以这三乐为标准行事。而作为道德规范之一德仁必须要以恕道而显。朱熹认为孟子之言“恕”,实则是个人道德之修养与境界的结合,归根结底,亦是为反身而诚做论证,只有行之以恕,方可得仁。而仁便意味着发反身而诚。
焦循认为人能感受到善是因为别人也能感受到善,“人之情即同乎我之情,人之欲即同乎我之欲,故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反身而诚也,即强恕而行也。” ⑧与朱熹观点不一的是焦循认为“强恕而行”即“反身而诚”,因为“强恕而行”是要求道德主体须以要求自身,进而达到诚。其实孟子所言“反身而诚”是作为道德修养与道德功夫的前提的,恕道作为一种修养功夫其实是以诚为前提而进行。“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⑨“有四端于我”是前提,‘犷而充之”是相应的工夫。在《尽心上》中孟子指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则所以事天矣。体会与认识四端之心为是前提。“养性”即是此后的基本工夫。所以,“强恕而行”可以说是“反身而诚”的一个最具体的求仁方法。在孟子这样的儒家代表人物看来,道德实践是最为重要的事情。无论是自我道德实践还是社会政治实践,都必须符合上天所赋予本己之性。孟子指出仁义礼智对于君臣、父子、朋友、宾客甚至是贤人和圣人,都是应有或应该所做的。如同天一样,天内涵有这四种道德规范,于是便被人尊敬向往。而人具有了这些,便不会找出借口去做不符合天性即违反仁义礼智的事情行为。“非由外栋我也,我固有之也。” ⑩若要做到为仁义礼智之德,还必须反身向内体认本心,加之以存养、扩充的工夫,故所谓“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而这种具体化的方法,便是“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即向内寻求标准,推以及人。
但无论是“思诚”还是“反身而诚”都是主体对象的内在具体。“思”表现了道德本体对自我本心的反思而直接面对“诚”,而“诚”也通过大体之心的“思”作用于现实自身并以个体行为表现出来。
四、结语
“思诚”作为孟子的核心概念在其哲学建构中十分重要,它强调的是天对人的超越但本质上是人自我道德的超越,是以人自我进行道德实践来升华自我借此来达到天人合一的和谐状态。天人合一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和谐就孟子而言便是面向“诚”的同一。而“思诚”是要求人通过自身反思进行道德实践从而使自己的德性修养达到与天同高、与地同宽。而这一思想在后世发展中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如朱熹言诚真实无妄,王阳明认为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体,便是思诚的功夫。因此,在后世儒者看来,人须“思”,效法天道之“诚”便能到达“天人合一”的境界。
孟子在进行哲学建构时,对于人性的思考具有深刻性,他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除此之外,在孟子建构的哲学体系中,以“思诚”为实践理性的核心的思想为其增添了心学色彩。孟子的道德思想,不管人性论还是政治思想都对我国历代的士大夫与知识分子的人格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意义,而且这种影响对于我国当代的中华民族人格发展和民族精神建设更为重要。当今世界人文自信度在世界舞台上尤为重要,而孟子的伦理思想对于我国人的品格道德塑造,有着深远的见解与借鉴。
注释:
①②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111页。
③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17页。
④⑥⑨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113页。
⑤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329页。
⑦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50页。
⑧焦循:《孟子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883页。
⑩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397页。
?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467页。
参考文献:
[1]牟宗三.心体与性体[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
[2]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3.
[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书版社,1983.
[4]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5]李志鹏.孟子“诚”论研究[D].山西大学,2020.
[6]何益鑫.从“万物皆备于我”到“反身而诚”——以孟子“诚”的思想为线索[J].哲学研究,2020,(02):66-75+128.
作者简介:
张泉玉,女,汉族,河南信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