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公众参与阶梯理论的城市书房发展路径研究

2024-07-01薛调

新世纪图书馆 2024年5期
关键词:公众参与

薛调

摘 要 为了将公众的智慧和力量融入城市书房的建设与管理中,提升城市书房的服务效能。本研究从公众参与视角对城市书房进行问卷调查,并以公众参与阶梯理论为研究基础,建立公众参与城市书房阶梯框架,提出构建全民阅读社会场域及城市书房阅读场景、构建多层级公众参与共建模式、搭建多种媒体宣传渠道、提高城市书房可及性、提高城市书房满意度等多种路径。

关键词 公众参与阶梯理论;城市书房;公众参与

分类号 G259.27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24.05.006

Development Path Research on Urban Stud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Ladder: Taking Tianjin as an Example

Xue Tiao

Abstract In order to integrate the wisdom and power of the public into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urban study, and improve its service efficiency. This study conduct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urban stu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establishes a ladder framework for public participation urban study room based on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ladder theory. It proposes various paths, such as building a nationwide reading social field and urban study reading scenarios, constructing a multi-level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co-construction model, building multiple media promotion channels, improving accessibility and satisfaction of urban study.

Keywords Public participation ladder theory. Urban study. Public participation.

0 引言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有许多城市创建了“城市书房”,并将城市书房纳入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下的三级基层服务点,以社区为单元向市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如杭州图书馆在公众参与公共图书馆服务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1]13,浙江景宁文化职能部门不断探索公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创新[2]。也有专家学者对城市书房的建设运行、管理模式、公共阅读空间、文旅融合、社会力量参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但在这些城市书房的运行过程中,据调查,因多重结构性因素交互形塑阻隔了社区居民参与公共文化活动,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居民弱参与现象仍存在[3]。其中,公众参与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参与能力总体不足、参与不够深入[1]16;公众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发展的参与主体范围不全、缺乏与法律相配套的实施细则、健全的绩效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4];公众参与公共图书馆文化治理面临积极主动性和自觉自愿意识淡泊、信息不对称、独立运作和实践能力不足等现实困境[5]。为此,本文引入公众参与阶梯理论,以天津市为例,提出公众参与城市书房发展的实现路径。

1 公众参与城市书房的理论依据和框架

公众参与是指社会成员自觉自愿地参加社会各种活动或事务管理的行动,是对社会的民主管理[6]。公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是公众文化需求表达的重要内容,是公众公共文化权利的具体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文化志愿服务、制度机制建设等方面做了相关规定,国家推动公共图书馆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吸收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和公众参与管理[7]。《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为公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法律保障。自谢里·安斯坦 1969 年提出公众参与阶梯理论以来,公众的参与程度由低到高分为非参与、象征性参与和实质性参与三个层次。其中,非参与包括操纵、诱导两个阶梯,使权力持有者能够“教育”或“治愈”参与者,是参与的最低层次;象征性参与包括告知、咨询、安抚三个阶梯,指权利部门或机构将事先制定好的方案以“公告、公示、通告”形式向公众告知或披露,让公众直接接受。信息单向流动给公众,公众缺乏反馈渠道和谈判权力;实质性参与包括合作、授权、公民控制三个阶梯,公众在知情权得到保障的情况下,全程参与,发表看法,共同决策,是参与的最高形式[8]。由此,本文依据公众参与阶梯理论,建立了基于城市书房建设、运营、管理、服务、考核评价、监督反馈全生命周期的公众参与阶梯框架,见表1。

第一层:无参与,对应“操纵”阶梯。区图书馆为城市书房采购书刊资源、编目和配送,城市书房运营者对管理人员定期培训,公众免费自助办证、阅览、使用WIFI和24小时场馆等,公众只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无经济成本走入城市书房。

第二层:吸引参与,对应“诱导”阶梯。城市书房为所有公众开展公益性讲座、阅读推广、展览等活动;按公众推荐或需求订单购买书刊报纸资源,接受居民捐赠;与社区合作,对新居民进行就业技能等培训,发挥城市书房的教育功能;对积极参与城市书房建设和管理、提供有价值、被采纳意见的公众给予表彰,建立奖励制度。引导、激发公众走入城市书房,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层:象征参与,对应“告知”“咨询”“安抚”阶梯。在规划建设阶段,文化管理部门通过公告、听证会、问卷调查、公众论坛等形式公开征集选址、确定书房数量、规模和分布。多渠道招募文化领域专家学者做城市书房阅读推广人,组建热心公众志愿者队伍,参与城市书房运营,对城市书房产生情感认同,形成共治共享良好局面。居民通过城市书房意见箱、区图书馆电话、区图书馆微信公众号、8890 便民服务热线、12345 政府服务热线等多种渠道表达诉求,建立双向沟通信息机制。

第四层:实质参与,对应“合作”“授权”“决策”阶梯。与文旅部门、书店、企业等第三方机构协同合作,开展与文化功能相结合的经营活动,营造多元阅读场景,撬动城市活力。面向不同教育程度、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公众开展精准化、差异化的书香天津·全民阅读比赛,创新服务模式。向所有公众公开年度报告,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公众代表监督职能,根据反馈及时调整下一年度运营计划,制定年度发展规划,以议案、提案方式上报决策部门。

2 公众参与城市书房调查及存在问题分析

公共图书馆是当地的知识门户,为个人和社会群体的终身学习、独立决策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9]。城市书房是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迭代创新的时代产物,是融合了阅读、社交、休闲、教育等多种元素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2018年至今,天津已建成229个‘小而美的城市书房[10],基本实现了“15分钟阅读文化圈”,有效缓解了社会公众日益增加的最后一公里的文化需求。但其中公众参与城市书房的情况如何,是否已经将公众的智慧和力量融入城市书房的建设与管理中。为了了解公众参与城市书房情况,提高城市书房的服务效能,本文利用问卷星创建了“公众参与城市书房的动机与意愿”调查问卷,通过微信收集问卷500份,其中有效问卷414份。问卷调研内容包括阅读的惯习—场域、公众参与行为、公众参与意愿、城市书房知晓度、城市书房可及性、城市书房满意度、公众诉求与价值七部分。对收集到的问卷进行分析,发现目前公众参与城市书房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公众对公共文化空间的阅读需求不高涨

“阅读的惯习—场域”部分设置了消遣方式、阅读方式、天均阅读时间和阅读场所4个小题,题目设置初衷源于布尔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旨在通过居民的选择透视其阅读惯习及城市书房作为公共阅读空间的效用。

问卷调研发现:(1)居民的消遣方式分为4层:最喜欢的是“看手机”,其次是“看书看报”“锻炼身体”“看电视”;再次是“逛街”“玩电脑”;最后是“打牌聊天”;(2)居民的阅读方式也分为4层:喜欢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手机,纸本图书,电脑、平板和电子书阅读器,报纸;(3)居民天均阅读时间:1小时以下或1~3小时的约占4成,3小时以上或几乎不阅读的约占1成;(4)居民的阅读场所:选择在“家”阅读的占比最高,约80%;其次是“图书馆”,约40%;选择“社区书吧(房)”的占16%。可见,城市书房确实是居民“家”和“图书馆”之外的第三阅读空间。

对性别的“单样本T检验”及对人口学其他特征的ANOVA单因素分析发现:女性比男性闲暇时更爱看手机、逛街和锻炼身体,更爱选择手机、电视、平板和电子书阅读器的阅读方式。男性比女性闲暇时更爱看报纸,选择用电脑的阅读方式;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和年收入对阅读场所选择“社区书吧”均不造成影响。女性比男性更喜欢选择在“家”“图书馆”阅读;收入越高和居住年限越长的居民越喜欢在“家”阅读,居住年限越短(1年以下)的居民越喜欢在图书馆和社区书吧阅读;闲暇时青年喜欢逛街,中老年喜欢看手机、玩电脑,青少年喜欢去图书馆阅读。可见,手机已经成为居民阅读方式的首选阅读载体,很大程度上挤压了居民的阅读时间和阅读方式选择的空间,导致公众对公共文化空间的阅读需求不高涨。

2.2 公众参与动机不强劲

“公众参与行为”部分设置了去城市书房的频率、去城市书房做什么、城市书房最吸引你的、是否参加过阅读活动、是否提过意见或建议等小题。通过问卷调研发现:去过城市书房的169人(占比40.82%)中,几乎不去、1个月2~3次、1周2~3次的各占三分之一。城市书房吸引公民的因素主要有阅读环境安静、优雅,图书等种类丰富及阅读空间宽大;去城市书房主要是现场阅读、借阅图书、自习、备考自修、查阅资料,这体现出城市书房作为公共阅读空间的核心功能。参加阅读推广等活动和休闲娱乐交友会友的仅占13.7%,反映出城市书房的吸引力不足,社交功能发挥不够。没提过建议的占三分之二,没有建议可提的占一半,有建议不知道怎样提和有建议不知道向谁提的合占三分之一,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公众不主动参与、弱参与、参与动机不强劲。

2.3 公众主动参与意愿不足

“公众参与意愿”部分设置了参与城市书房管理、参与城市书房阅读推广活动、参与城市书房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推荐亲友参与4个小题。问卷调研发现:居民愿意自主参与城市书房管理和阅读推广活动的接近但不足一半。愿意且有时间和经他人动员后勉强愿意的刚刚超过一半,经他人动员后勉强愿意的“动员式参与”也占一定比例。愿意但没有时间及不愿意的约占一半,虽然愿意参与但没有时间的占比也较高。愿意推荐亲友参与的“分享式参与”占比超80%,不愿意的比例极低。居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意愿较高,愿意以居民身份参与社区组织文化活动的占50.7%,把家中藏书无偿捐送的占46.6%,为举办群众性文化活动提供力所能及赞助的占37.1%。可见,繁重的学习任务挤占了青少年的消遣阅读时间,利用手机、电脑的碎片化阅读挤占了年轻人的阅读时间,体育锻炼和看电视挤占了老年人的阅读时间,“时间不足”客观因素是导致公众“不参与”的首要原因,动员式参与和分享式参与之外的公众主动参与意愿不足。

2.4 城市书房知晓度偏低

“城市书房知晓度”部分设置了是否听说过城市书房、从哪里听说、是否去过城市书房、没去过的原因4个小题。问卷调研发现:没去过城市书房的占59.2%。没听说过城市书房的占45.4%,其中不知道哪里有的占75.1%,没时间去的占26.1%,喜欢在家里阅读的占16.2%,喜欢手机阅读的占12.5%,距离远的占10.8%。听说过的54.6%中,媒体宣传占49.8%,自己路过看见的占24.4%,邻居亲朋介绍的占16.7%。可见,城市书房的步入率不高、知晓度偏低。

2.5 城市书房可及性不够

“城市书房可及性”设置了可接近性、可获得性、可感知性、可适应性、可接受性、可匹配性6个量表题,共12个指标,如图1所示。

对性别的“单样本T检验”及对人口学其他特征的ANOVA单因素分析发现: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年收入、居住年限均都对城市书房可及性产生了显著影响,且存在差异。男性,年龄为青年、少年,教育程度为高中、初中,年收入2万元以下的学生,居住年限1年以下的居民对城市书房可及性影响较大。

2.6 城市书房满意度亟待提高

“城市书房满意度”部分设置了城市书房存在的问题、需要改进的地方、能发挥的作用3个小题,均为多选题。问卷调研发现:居住区附近没有城市书房(覆盖面不足)、未被公众知悉(不知道有城市书房)、交通不便导致的可达性是城市书房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之相对应的扩大城市书房覆盖面、多举办阅读推广等活动、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宣传成为亟需改进的地方。希望城市书房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方便市民学习生活、提供休闲娱乐和文化体验场所。

3 基于公民参与阶梯理论的城市书房发展实现路径

公众对公共文化空间的阅读需求、参与动机和参与意愿等因素影响其参与城市书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公众智慧和力量,突破影响因素带来的参与瓶颈,提升公众参与度,促进城市书房可持续发展,需要从外部保障与内生动力方面下功夫。

3.1 构建全民阅读社会场域及城市书房阅读场景

居民在固有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心理定势下会存在“文化心理舒适区”,偏爱锻炼身体、逛街这种带来直接效用的运动而非阅读这种不能即刻“变现”知识增量的一些文化活动,成为居民对公共文化空间阅读需求不高涨的原因之一。相对图书馆和家庭书房提供“功能性阅读”而言,城市书房更多地为居民提供“消遣阅读”。消遣阅读可以提高市民的休闲娱乐品质,对市民的幸福指数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想让居民在每天仅有的1个小时左右的阅读时间内走入城市书房阅读,最重要的是要激发公众对公共文化空间的阅读需求,培养居民的阅读兴趣,促使居民阅读惯习的养成,使居民产生阅读内驱力。

为了提升公众参与阶梯框架“吸引参与”层次的效果,引导公众参与城市书房运营管理,首先需要构建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营造全民阅读氛围,形成全民阅读社会场域。以家庭为单位,倡导家庭阅读。借鉴美国儿童图书馆服务协会“出生即阅读”项目经验,从幼儿开始培养阅读兴趣。通过举办“海河书香节”“书香天津·读书月”等全民阅读推广活动为市民搭建更多平台,营造良好阅读氛围,推动“书香天津”全民阅读品牌建设。其次,科学规划城市书房的总体布局,打造城市书房多元阅读场景,以城市书房为阅读载体,利用数字新媒体技术构建VR体验、自主阅读等新场景,引导居民远离手机,走出家,走入城市书房。利用数字图书馆、自动借书机、数字阅读设备及其他全民阅读设施打造数字化场景,便利公众随时随地获取各类阅读服务,弥补数字鸿沟。第三,根据公众受教育程度和职业构建多种社交场域,吸引中青年走入书房,建立人与书、人与城市的新连接。为激发居民阅读兴趣和培育阅读惯习创建良好的外部保障环境,促使其产生阅读需求,潜在影响其阅读行为。

3.2 构建多层级公众参与共建模式

全国政协委员马宗宝提出“应构建参与式、共建式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有学者提出城市书房的建设和管理应引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包括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和社区居民[11]。结合上文建立的公众参与阶梯框架,可以构建由社区公众“吸引参与”、学生志愿团队“象征参与”、理事会法人治理机构“实质参与”的多层级公众参与共建模式。即创设、搭建社区公众参与平台,形成“政府搭台 公众唱戏”的有效机制,吸引和便利公众参与城市书房运营管理。建立竞争和奖励机制,增强公众参与动机,吸引公众投资、合作和捐助,助力公众参与城市书房建设[12];在天津科技大学图书馆学生实践队、天津市第二耀华中学学生志愿队伍为城市书房做公益讲座、参与管理、服务读者、捐赠图书、参加阅读推广活动的基础上,逐步扩展高校参与范围和参与群体数量,引导志愿者参与城市书房发展,并建立志愿者监管制度和激励机制,提升公众主动参与意愿;继续在天津建立的以理事会为决策议事机构、管理层为执行机构、监事会为监督机构的“三位一体”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框架[13]基础上,做深做细,构建分别由相应政府职能部门代表、业界知名专家(学者)、读者代表、馆员代表、志愿者代表组成的省市图书馆总馆理事会、区图书馆分馆理事会和城市书房理事会的三级总分馆理事会治理机构,并建立公共文化需求反馈对接机制及双向沟通机制,培育公众参与文化治理意识。有效引导居民参与城市书房全链条,使居民从公共文化产品的享用者转变为参与者和贡献者,其参与行为由弱参与变为有效参与,由动员式参与、分享式参与变为主动参与。

3.3 搭建多种媒体宣传渠道

媒体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是推动公众参与的重要力量。公众参与城市书房各种活动或事务管理的每个层次、每个阶梯都离不开媒体的宣传引导。在微信公众号中输入“天津 城市书房”,仅检索到国图·津湾文创空间、天津城市书院2个结果。“天津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子菜单“图书馆网点”仅显示到“区图书馆”级。区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中,仅东丽区图书馆“读者园地”-“分馆建设”下面有“阅东方城市书房”栏目,但藏匿较深,不易被读者找到。在抖音中搜索“天津 城市书房”,检索到相关视频不足10条,且点赞、评论、转发不多。基本来自津云工作室、津云微视、津云等官方账号,为数不多的几条视频来自自信满满、天津生活、天津火了、天津糖果、主持人江江等私人账号。因此,要开辟多种渠道,不但利用微信、微博、抖音、快手、小红书等新媒体社交平台,还应重视收音机、电视等传统媒体,广泛设立宣传栏目,引导公众舆论,提升公众参与认知。快速建立“天津市城市书房”微信公众号,将所有城市书房集成在一起,并在天津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图书馆网点”的区图书馆下列出“城市书房”三级菜单,将书房简介、开放时间、地图导航、举办活动,公告公示信息、读者信箱、联系方式等集中展示,以提高城市书房曝光率。此外,还应加强与报纸、新闻客户端等大众媒体合作,推动信息向公众流动,加强公共文化供需之间的双向信息交流,实现公民文化知情权。

3.4 提高城市书房可及性

城市书房的选址、交通是否便利及进入有无障碍,居民对城市书房的感知、需求匹配、满意度等可及性指标是公众参与阶梯框架中“吸引参与”“象征参与”实现的前提条件,一定程度上影响公众参与态度和公众参与行为。天津作为四大直辖市之一,现辖16个区,有124个街道125个镇1918个社区,城镇常住人口1160万人。目前有公共图书馆20个[14]、城市书房229个,平均8.37个社区共享1个城市书房。即使在实现书房书吧全覆盖的东丽区,平均8.82个社区拥有1个城市书房,仍高于天津市均值,天津城市书房的建设数量仍存在很大缺口和上升空间,使公众需求端的体验感差强人意。2024年实行的《天津市全民阅读促进条例》提到,进一步完善城乡基层全民阅读设施,形成一区一书城,一镇(街)一书吧,一村(社区)一书屋的便利可及公共阅读圈[15],为城市书房的未来建设提供了地方性法规支撑。政府在推进城市书房这一基层全民阅读设施建设日程的同时,应该统筹考虑如何提升可接近性、可获得性、可感知性、可适应性、可接受性、可匹配性等可及性指标,制定公众参与城市书房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为公众参与城市书房厘清制度羁绊,从而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获取能力,实现公众有效参与。

3.5 提高城市书房满意度

城市书房满意度是公众参与阶梯框架“考核评价”参与环节的一种具体体现形式。通过问卷收集的“公众诉求与价值”部分的关键词构建的云图可以看出:居民对“多建、科学规划选址,扩大覆盖面”的呼声很高。因此要建立城市书房的公众参与评估反馈机制,定期收集公众对书房服务的评价和建议,快速有效回应,形成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要充分利用政务服务平台、天津政务网、津心办APP等,畅通双向交流渠道,通过公民与决策者之间的积极对话,建立与居民之间的相互信任,增强居民参与信心;要降低公众参与门槛,使更多公众能够参与进来;不仅要提供传统的借阅服务,还要创新服务模式,以竞赛形式增加书房的吸引力和居民体验感,从而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和公众个体文化需求之间的匹配度。

根据对性别的“单样本T检验”及对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和年收入的ANOVA单因素分析结果,多吸收青少年男性、初高中同学和新城市居民参与活动,激发他们的参与积极性。按照不同人口学特征设置功能分区及主题场景,如亲子阅读区、旅游涂鸦区、青年社交俱乐部、技能培训区、休闲阅读区等,满足不同公众群体对城市书房的期待,多举措提高城市书房满意度。

4 结语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推动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延伸,创新打造一批“小而美”的城市书房等城乡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城市书房是推动全民阅读的重要平台,也是提升城市品质,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文化保障。对此,要立足区域实际情况,围绕地区城市书房建设规划,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开展各种阅读推广活动,拓展创意文化体验活动等方式吸引公众。要想把城市书房打造成“愿意来”“待得住”的市民文化客厅离不开公众的主动参与。参与动机和参与意愿只是公众参与的前提条件,足够的时间、精力和能力决定公众参与的深度与高度。公众参与城市书房治理从“无参与”“吸引参与”“象征参与”到“实质参与”层次的推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社会力量和公共图书馆之间协商合作,不断完善信息公开和反馈机制、文化志愿服务机制、奖励激励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等,进一步提高城市书房的可及性,增强居民满意度和获得感。

*本文系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公共图书馆服务大众文化的可及性与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D22017)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屠淑敏.公众参与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探索与实践:基于杭州图书馆案例的思考[J].图书馆建设,2015(8):13-17.

梁立新.公共文化服务公民参与的价值及实现路径:基于浙江景宁实践的启示[J].丽水学院学报,2014,36(3):22-27.

颜玉凡,叶南客.城市社区居民公共文化服务弱参与场域的结构性因素[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57-66.

马祥涛.公共图书馆建设发展中的公众参与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1(3): 22-29, 64.

张惠梅.公众参与公共图书馆文化治理的逻辑阐释与佛山实践[J].图书馆论坛,2023,43 (4):50-56.

戴烽.公共参与:场域视野下的观察[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9.

中国人大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

障法[EB/OL].(2016-12-25)[2024-01-06].http://

www.npc.gov.cn/zgrdw/npc/xinwen/2016-12/25/content_2004880.htm.

ARNSTEIN S R. 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s,1969,

35(4):216-224.

IFLA/UNESCO Public Library Manifesto 1994 [EB/OL].[2024-01-06].https://www.ifla.org/wp-content/uploads/2019/05/assets/public-libraries/publications/PL-manifesto/pl-manifesto-en.pdf.

金武刚,王瑞芸,穆安琦.城市书房:2013—2020年:基层图书馆建设的突破与跨越[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1(3):1-9,21.

陆和建,刘思佳.PPP模式下我国城市阅读空间引入高校专业志愿服务路径探索[J].国家图书馆学刊,2021,30(6):43-54.

田伟.构筑社区图书馆建设的公众参与平台[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4(6):37-38.

唐晓欢,余丽花,陆镜洁,等.广西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1,41(12):91-92,95.

天津政务网.天津市行政区划[EB/OL].[2024-01-06].https://www.tj.gov.cn/sq/tjgk/qhyrk/xzqh.

中国人大网.天津市全民阅读促进条例[EB/OL].(2023-11-29)[2024-01-06].https://www.tjrd.gov.cn/flfg/system/2023/11/29/030029507.shtml.

猜你喜欢

公众参与
小城镇社区治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刘策
行政立法中的公众参与研究
我国档案志愿者活动发展策略研究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公众参与
我国环保非政府组织监督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困境
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模式创新与试点研究
论公众参与立法的利弊与保障措施
互联网背景下公众参与农村食品安全治理的对策研究
行政决策中公众参与面临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