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模式创新与试点研究
2016-12-17郑新华
郑新华
摘 要:随着近年来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提高,人们在环境管理方面的重视程度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环境管理与一般的管理项目存在较大区别,环境管理具有涉及领域广、复杂程度高等诸多特点,这增加了环境管理难度。因此,在环境管理过程中,不仅需要政府部门主动加强对环境问题的管理,而且也需要公众的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环境管理水平达到期望水平。但是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我国公众参与环境管理还存在许多问题,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模式也处于发展与研究阶段,因此加强对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模式的探讨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环境管理;模式创新;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指的是人民群众通过组织或私人的形式,通过多方式、多途径参与到环境决策管理和社会公益活动中的一种行为。随着生态环境恶化与环境污染的加剧,人们逐渐意识到了环境对人类健康与生存的重要性,这也激发了人们主动参与环境管理的积极性。但是,在环境管理过程中,因为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公正参与环境管理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必须要加强对这些问题的重视程度找出引发问题的原因,从而通过有效的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为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1 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构成与公众范围
1.1 环境评价体系构成
理解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通常来说环境评价分为前后两部分,前者包括的主要内容为建设项目和环境评价,后者则包括项目规划和项目建设后的环境影响评价,但是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上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环境评价不包括验收和环境监理。现阶段,我国公众处在参与主要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监理阶段,但是依据实际情况来看,这两个阶段与公众的联系并不紧密。
1.2 公众范围
通常情况下,“公众”指的是针对特定利益所做出的特定反应的团体或人群。在这其中不仅包括特定的工民个体,同时也包括与之相关的组织、团体以及政府机构。在环境保护过程中,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公众所指的是非服务于决策的利益相关者,与决策有着间接或直接利益相关的个人、机构、单位等,同时也包括非应力或非政府的民间组织。广义公众泛指有意愿或者有兴趣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机构、单位、个人、组织等。其中广义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包括的内容有初步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初评价、环境影响后评估等多个阶段。从目前我国在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具体情况来看,参与对象主要还是狭义的公众范畴,但是如果涉及到较大环境影响,社会敏感程度较高决策时,通常在决策上需要将狭义公众范畴拓展到广义范畴上,从而使环境管理变得更加科学合理。
2 环境管理过程中公众参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
我国现行的法律中,并没有对我国公众的环境权进行明确界定,因此,民众在参与环境管理过程中缺少有效的制度以及法律的支撑。民众在环境管理过程中,民众的知情权、监督权、索赔权等相关权利都缺少特定的法律支撑。在法律条例之中,缺少针对民众参与环境管理的相关规范,因此民众在环境管理过程中属于弱势群体,无法与政府、利益集团抗衡,这也直接导致在环境管理过程中,民众的参与成为了一种形式,没有起到实际作用,使民众参与环境管理的积极性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2.2 公众参与程度低
在环境管理过程中,公众的参与程度直接决定了其在环境管理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我国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还处于发展阶段,公众在环境管理意识上还存在许多不足,虽然有部分公众参与到环境管理中,但是参与度较低。
2.3 缺少完善的体系
公众参与环境管理需要一套完善的体系予以保障。在我国环境管理体系中,政府在管理中占有主导地位,而公众在环境管理中主要起到辅助作用,是一个自上而下的一套组织体系,组织缺少持续性和系统性,公众参与环境管理起到的效果也十分有限。
2.4 社区参与度不高
目前,我国城市化脚步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而我国的相关单位和公众还没有充分意识到社区参与环境管理的重要意义,这也导致了社区无法参与到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环境管理实践过程中,社区的参与度较低。
3 科学的环境管理模式
3.1 构建社区磋商小组,发挥其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社区参与环境管理在我国有着良好的基础,目前在环境管理过程中正在实行的居民自治分别在农村和城市地区实行公众自主管理制度。环境管理中,公众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分析。本文在环境管理过程中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调动基层群众力量的管理模式——社区磋商小组。该小组在环境管理过程中起到的主要作用为引导、协调、激励环境保护的社区组织,最终构成一种长期运行的环境保护社区组织。在该管理模式中,社区磋商小组主要通过公众民主选取构成的,组织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主要来自政府的自主和社会捐助。
3.2 社区磋商小组在环境管理过程中的主要职能
3.2.1 加强教育
在环境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讨论、会议、宣传板等方式,向社区内的成员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保护知识以及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从而使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此外,在社区中还应当定期开展技能培训,使社区中的公众参与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3.2.2 协调磋商
社区磋商小组中的成员代表群众的意愿参与社区环境管理方面的议事,主要负责的工作是对社区公众与污染企业之间存在的利益关系进行协调。如果发生了利益冲突,主要负责组织公众、企业、政府三方进行对话,通过协商的方式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社区磋商小组的组织化参与到环境管理中,可以使公众代表的专业性和代表性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可以使民众在与企业和政府的磋商和博弈过程中的信心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3.2.3 公众管理力度的提高
通过合理的措施组织社区公众参与环境管理,针对环境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问题进行科学治理,并针对问题提出合理的措施。例如,规章制度、村民手册等,从而使公众管理能够对自身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进行控制,对社区中的成员进行有效管理,同时需要认真听取公众的要求和意见,使社区内所有成员的意愿都能够得到反映,做到下情上达,上情下达,确保环境管理的顺利开展。
3.2.4 合理引导
在环境管理过程中,对公众参与进行适当引导,使社区能够主动参与到环境管理中,积极参与对环境影响评价,对企业的环境行为进行监督,同时在如果出现公众环境进行诉讼时,社区磋商小组不仅给与专业知识的自主,而且也要在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支持。
3.3 社区磋商小组在公众参与环境管理中的主要优势
3.3.1 民主管理
社区磋商小组中的成员都是通过民主的方式产生的。社区内部成员开展磋商和交流可以增加社区中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可以起到解决冲突和矛盾的桥梁作用。公众参与环境管理通过社区磋商小组的方式进行,能够避免个体分散的、自发的活动所造成的混乱现象,促进社区的健康发展。
3.3.2 范围广泛
社区磋商小组模式与我国社会体制相符,不仅可以在发达城市地区中应用,而且也可以在落后的乡镇地区中应用,开展的方式相对来说也比较灵活,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3.3.3 公众的主体性更加突出
社区小组主要由公众主导,其主要在环境管理中代表的是公众的整体利益。因此,在整个环境中,社区工程对环境管理具有充分的管理权和决策权,需要充分体现公众的主体性,使公众的地位得到充分重视,从而使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积极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4 磋商小组的具体应用实例
4.1 试点地区的具体概括
试点地区管辖的面积约9.5km2,人口数约5214人,现有居民小组37个,村企业约27个,该村的社区组织性已经十分成熟,社区磋商小组主要以保护村内的水环境为特定目标,展开试点工作。
4.2 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
4.2.1 社区磋商小组的构建
该村一共召开了2次会议,成立了社区磋商小组。社区代表主要通过居民投票产生,一共产生了26名代表,并且明确了每一名代表在环境管理过程中的主要责任。
4.2.2 成员培训
为了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技巧结合工作能力,需要对社区磋商小组中的成员进行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技能和方法,以及环境管理的现场实践,主要包括公众参与的重要性、参与途径、参与方式等。
4.2.3 社区磋商小组的工作程序
社区磋商小组参与环境管理的主要程序如下:(1)对环境污染
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通过现场勘查和调查访问的方式,针对污染的原因,并全面掌握信息资料,对问题进行解决。(2)设计科学的污染治理方案,制定科学的质量方案,为公众的参与提供指南。(3)依据合理的顺序实施污染治理方案。
(4)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要做好相应的监控工作。(5)对环境治理效果进行评估,并对该方法进行推广,从而使公众参与环境管理能够变得更加合理,为促进我国环境的改善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在模式上需要不断创新,文章主要针对社区磋商小组在公众参与环境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试点介绍,希望文中内容对激发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积极性,促进我国环境管理模式的发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李松,尤琼智,任景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方法研究与案例分析[J].中国环境管理,2012,05:20-25.
[2]宋言奇,陈宇光.全球环境管理模式的转变:从政府治理到社区自治[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37-41.
[3]张云怀,卢露.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709-6710+6713.
[4]李淑娟.中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政策的比较研究[J].世界农业,2011,10:48-51.
[5]乐小芳,张颖.传统环境管理模式下农村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制度因素分析[J].生态经济,2013,07:153-156+162.
[6]朱春艳,陈凡.论生态化环境管理模式的主体生成策略[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166-169.